-
白鋼:保持先鋒隊精神,中國共產(chǎn)黨有這兩個法寶
編者按:《關鍵——中國共產(chǎn)黨與中國道路》是國內首次從哲學、歷史、法學、文明、經(jīng)濟社會跨學科多角度、完全基于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框架來論證中國共產(chǎn)黨的性質及所發(fā)揮核心作用的著作。該書的作者是孟捷、強世功、白鋼和鄢一龍,四位來自不同學科的60后學者與70后學者。觀察者網(wǎng)近期和白鋼教授對話,探討了有關話題。
觀察者網(wǎng):《大道之行:中國共產(chǎn)黨與中國社會主義》是2015年出版,《關鍵-中國共產(chǎn)黨與中國道路》是2024年出版,您都是共同作者。這期間有一個差不多十年之久的跨度,面對差不多的命題處理,在寫作心路上有何不同,能否跟我們分享?
白鋼:10多年前,我們幾個70后作者才40歲吧,回想那時候寫《大道之行》是想做一種新的嘗試,即以學理的方式把黨——這個在中國社會的特殊存在,包括其地位、機制、傳統(tǒng)、文明的脈絡等作為對象直接加以討論,這在當時還是有些大膽與尖銳的??烧沁@種尖銳的文風以及學理表達,才具有了某種沖擊力,使得《大道之行》成為一本在思政領域受到好評并傳播較廣的讀本。
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大道之行》是一次自發(fā)性構建自主知識體系的探索。轉眼近十年過去,書中的許多建議主張已經(jīng)進入了我黨的主流話語,成為了學界共識。今天,思考還在延續(xù),銳性與對現(xiàn)實的敏感反映還在,但在新作中卻以某種更深沉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所謂“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yǎng)轉深沉”。
相對于《大道之行》,我認為《關鍵》全書寫作的學理思辨意味更強,無論是黨和國家建設的歷史與哲學解釋、中國共產(chǎn)黨與當代中國之“四位一體”特征、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政治經(jīng)濟學邏輯、黨的領導與中國式善治之有機聯(lián)系,都體現(xiàn)出構建自主知識體系的新成果。
觀察者網(wǎng):您的任務主要是完成《關鍵》的第二章。在這一章,您提出“黨是兩個先鋒隊代表”的表述:一個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代表,還有一個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我們的讀者會好奇,在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工人大軍一天天變少、且未來會被高自動化的生產(chǎn)線與AI替代的數(shù)字化社會,工人階級先鋒隊這一表述的社會基礎何在呢?
白鋼:的確,制造大軍在減少,這是一個全球趨勢。但有一個事實:過去歷史上作為我黨黨員的主要構成也不是工人出身的成員,但并不影響黨本身是可以代表工人階級整體利益的這一事實。
因此這個問題在今天其實仍然是相似的。對于保持中國共產(chǎn)黨本身的基本品質,尤其是內在的理論品質,不能因為現(xiàn)實社會階層的變化,就不強調工人階級先鋒隊這一點。否則就會下滑到類似西歐社會民主黨的水平,甚至比它們可能還不如。
不過,我同意在今天這個數(shù)字時代下對“工人階級大軍”的定義進行轉化,使其符合時代性。比如當今社會我們有越來越多的軟件開發(fā)人員、游戲開放人員、產(chǎn)品設計人員,也被稱為“碼農”,他們不就可以算做新時代的“制造工人大軍“?當然,目前經(jīng)濟統(tǒng)計上把他們歸類在制造性服務業(yè),我認為這是一種過渡期的不得已的分類。
在更廣的意義上,年輕人現(xiàn)在喜歡用一個帶有反諷的詞叫“社畜”。我看這恰恰是網(wǎng)絡時代新型語言表達”階級關系“的一個例子,是階級意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一種呈現(xiàn),哪怕這個詞的使用與自我嘲諷有關。
這表明,大批年輕人很明顯地感受到,自己所屬的群體具有被壓抑、被異化的特征。
觀察者網(wǎng):“社畜”這種生存狀態(tài)就不一定是和具體的制造行業(yè)崗位掛鉤了,制造也好、碼農也好、服務業(yè)也好、一線也好、辦公室也好,都可包括在內。
白鋼:是的,包括某些大家覺得非常光鮮的職業(yè),比如說金融業(yè)的中低層崗位,也處于這種被異化的狀態(tài)。
應該說,數(shù)字時代的新型制造大軍,還處于一種不那么自覺的、自嘲的狀態(tài),這是正常的。
《關鍵》的第二章里面,我介紹了“列寧時刻”,即列寧創(chuàng)建黨建理論的那個時刻,就是他在實踐斗爭中第一次提出:階級存在與階級意識這兩件事情,其實是可以分離的。列寧第一次指出階級意識是可以通過先鋒隊政黨,從外部來灌輸給廣大自發(fā)、被動的群眾的。
觀察者網(wǎng):顯然歷史證明,列寧是對的。從中共歷史上看,中國無產(chǎn)階級先鋒隊的來源有士兵、工人、農民、學生,但是工人一直不占多數(shù)。古田會議之后確立的建黨與建軍路線,才解決了革命戰(zhàn)爭實踐中無產(chǎn)階級意識如何持續(xù)產(chǎn)生與灌輸?shù)幕締栴},才有黨的先鋒隊不斷壯大,才有后來新中國的建立。
可在和平年代,特別是在今天的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維持這種先鋒隊特質不變、持續(xù)產(chǎn)生先鋒隊意識的條件是什么呢?
我們看見在蘇聯(lián),在列寧去世以后,這種先鋒隊精神沒有能夠持久保存下去。為何在我黨先進性發(fā)生危機的時候,某種自我革命的基因就會出現(xiàn)呢?在您看來,深層的原因是什么?
白鋼:談到深層次的原因,我覺得這是兩個民族的文明底色不同。
蘇聯(lián)列寧主義政黨的文明底色顯然是東正教的。東正教是把希臘傳統(tǒng)跟基督教教義,以一個獨特的、組織嚴密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做一個比喻:黨跟人民的基本關系,相當于圣徒和教眾的的關系,或者可以比喻為神和人的關系,或是神的使者與個人的關系。在這樣的東正教文明底色中,黨在根本上是高于人民群眾的。事實上我們看列寧當時的表述也是這樣說,就是不能把群眾降低到“第二國際”社會民主黨的水平。
列寧清晰地把布爾什維克的黨綱與斗爭目標與當時俄國民粹主義區(qū)分開來,這種區(qū)分是基于這樣一種認定:黨這個先鋒隊要高于群眾,要通過先鋒隊,把更正確的思想灌輸?shù)竭€沒有被啟發(fā)、還沒有覺悟的群眾頭腦中,才能發(fā)動社會革命。
按照基督教文明的邏輯:有一類人要比其它教眾更富有神性,圣徒就是這樣一種存在。按照這個邏輯,最理想的情況下這個先鋒隊就是一個完全由圣徒組成的組織,具有革命理想,有充分的道義感召力,而且確實愿意為群眾去獻身、成為群眾痛苦的拯救者。這類人對于人民的感情,是一種類似神對于凡人的愛,是一種單向度的愛。
列寧雕像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殺敵不如誅心!毛澤東只用了7個字
2024-11-22 09:39 寶塔山下制勝法寶 -
三星堆玉石器“生產(chǎn)車間”又有新發(fā)現(xiàn) 已辨認出19種原料材質
2024-10-21 22:12 考古 -
二里頭文化是不是中國歷史進入文明的“臨門一腳”?
2024-09-15 10:21 -
突破16萬公里!中國鐵路塑造世界鐵路新格局
2024-09-14 13:32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美國人借口拍照偷偷帶走我國文物,重要物證首次披露
2024-09-11 21:06 考古 -
首次!秦始皇帝陵考古發(fā)現(xiàn)集中亮相
2024-09-08 17:33 考古 -
海外旅行使用它,或將面臨重罰
2024-08-26 14:28 觀出行 出行·紀錄 -
朝鮮三池淵將向外國旅行者重新開放
2024-08-15 12:4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79年前的今天,日本無條件投降!
2024-08-15 08:28 -
113歲新四軍老戰(zhàn)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寧夏一村民駕駛鏟車取土損毀宋代古城遺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開!侵華日軍731部隊再添新罪證
2024-05-04 10:51 日本戰(zhàn)犯筆供 -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
2023-11-04 19:11 申遺競賽 -
河北灤平發(fā)現(xiàn)戚繼光督建長城石碑,內容與史料記載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為什么梁啟超不看好的社會主義,最后拯救了中國?
2023-03-20 08:04 -
甲午戰(zhàn)爭沉艦發(fā)現(xiàn)大口徑炮彈,辟謠“炮彈摻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愛去希臘搞發(fā)掘?
2023-02-23 08:46 -
中國歷史上的“葉文潔”,比小說要讓人頭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兩次破防,勤懇務實的嘉慶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相關推薦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0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19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69“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35“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40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