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世界流行一個新詞:道德信號
分享到:關(guān)鍵字: 道德信號道德釋放道德信號默克爾難民道德與情緒的關(guān)系比較微妙?!蹲窇浰扑耆A》的作者馬塞爾·普魯斯特說,一旦感到不高興,你就道德了。這句話用在今天的網(wǎng)絡(luò)世界挺恰當(dāng):那里充滿不高興,所以也充滿道德。
英語世界最近流行一種表述:virtue signalling,意思是釋放道德信號,以某種言論顯示自己站在道義一方。美國《華爾街日報》網(wǎng)站8月13日發(fā)表一篇文章《全球精英是怎么背棄國民的》(How Global Elites Forsake Their Countryman),以德國總理默克爾單方面宣布接納難民等事例分析歐美政商精英如何脫離本國民眾,如何為了道德上的正確無視民眾承擔(dān)的代價。文章稱,底層民眾“abandond by their leaders' selfishness and mad virtue signalling(被領(lǐng)袖們的自私自利和瘋狂釋放道德信號的行為所拋棄)”。
英國作家詹姆斯·巴塞羅繆自稱是virtue signalling的發(fā)明者。他在英國《旁觀者》周刊發(fā)表的The Awful Rise of "Virtue Signalling"(《道德信號的可怕流行》)一文中舉例說:如果某人說“我討厭《每日郵報》”,那暗示此人關(guān)心窮人;如果一個男人說“《太陽報》第三版真是低俗不堪”,那暗示他尊重女性。他指出,道德信號往往涉及對某種事物的憎恨。這是一種偽裝:強調(diào)憎恨其實是反襯自己有多么正直,畢竟多數(shù)人不好意思直接肯定自己。推特網(wǎng)站是釋放道德信號的好地方,用140個字表達憤怒遠比理性論證或者實際行動來得容易。他在文章結(jié)尾說:拉塞爾·布蘭德(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英國藝人和作家,有“資本主義比‘伊斯蘭國’組織制造的苦難更多”等名言)或許是道德信號的終極化身,他怒得簡直要炸了。老天,他一定是個好人!
通過社交媒體表達憤怒、支持或者其他情緒無可厚非,互聯(lián)網(wǎng)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一個“公共空間”,讓沉默的大多數(shù)人有了發(fā)聲的渠道。但是,道德信號的問題在于,它的重點不在于說的是什么,而在于是什么人在說。這有點像基督教的歷史:斗爭與其說圍繞是否虔誠,不如說圍繞是否“顯得”虔誠。道德信號與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無關(guān),而在于標(biāo)榜自己正確、正派和正義。表達者關(guān)心的不是討論對象,而是自己的道德優(yōu)越感(self-righteousness,holier-than-thou status)。
放眼網(wǎng)絡(luò)世界,道德信號比比皆是,從時事政治到娛樂八卦,人們忙著站隊表態(tài),有時甚至被迫抒情(mandatory emoting),努力把自己的虛擬化身(virtual avatar)打扮得更美。道德信號的泛濫和道德的稀缺相映成趣。(趙菲菲)
- 原標(biāo)題:道德信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zé)任編輯:孫武
-
“華爾街聽信特朗普,代價慘痛” 評論 10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 評論 736“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評論 313“華爾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機” 評論 177最新聞 Hot
-
“尹錫悅別再扮演總統(tǒng)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準備解除武裝,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
-
美媒緊盯:中國,60天了…
-
美部長:百萬美國工人將“擰著小螺絲”造iPhone…
-
馬斯克嘲諷“哈佛經(jīng)濟學(xué)博士”,納瓦羅回懟:他就是個賣車的
-
華爾街鐵粉變臉:特朗普,收手吧!
-
馬來西亞總理領(lǐng)頭:東盟要“抱團”
-
美“對等關(guān)稅”沒提俄羅斯,白宮回應(yīng)
-
“歐洲200歐元,非洲才3美元,我們正面臨‘碳掠奪’”
-
美財長試圖安撫:股市短期波動,別慌
-
“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
一開盤,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龐呼吁支持者:效仿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財長:怪DeepSeek…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w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