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藍:可復用航天運載工具,中國能后來居上嗎?
最后更新: 2022-08-28 18:09:54垂直起飛、水平降落方式(航天飛機)
人類最早的可復用航天器,即美國航天飛機和前蘇聯(lián)暴風雪航天飛機便采用這一方式。但航天飛機的失敗是一味追求先進性、忽視經(jīng)濟性的設計思路而非起降方式本身導致的,比如安全要求極高也極昂貴的載人設計、極為復雜并需要拆解進行維護的分級燃燒氫氧主發(fā)動機、由數(shù)萬片極為脆弱的防熱瓦構成的防熱系統(tǒng)、隱患多多的軌道器偏置設計,昂貴的固體助推器等等。上世紀90年代,NASA的X-33單級入軌航天飛機是再一次的嘗試。雖然解決了航天飛機的諸多缺陷,但NASA偏好新技術的激進策略再次導致了它的失敗。
圖7:航天飛機(圖源:NASA)
圖8:X-33(圖源:NASA)
中國航天科技的火箭動力二級可復用運載系統(tǒng)和美國已經(jīng)取消的XS-1項目有點類似。它們的第一級都采用亞軌道航天飛機,第二級為一次性火箭,實現(xiàn)部分復用。由于大尺寸的第一級升力飛行器不需要入軌,避免了復雜外形飛行器的再入氣動和防熱難題。兩次試驗飛行取得成功,表明主要技術難題已經(jīng)被攻克,項目已經(jīng)取得重大突破。
圖9:XS-1可復用運載器(發(fā)射狀態(tài))(圖源:NASA)
圖10:XS-1可復用運載器(釋放第二級)(圖源:NASA)
和垂直起降方案相比,垂直起飛水平降落(航天飛機)方式著陸過載更低、著陸機動能力(尤其是側向機動能力)更強、復用次數(shù)更多,更容易實現(xiàn)民航級的航班化運營。
水平起飛、水平降落方式(升級版航天飛機、空天飛機)
水平起降的可復用運載器可能是最理想的航天運載方案。它省去了投資不菲的固定發(fā)射場,獨立性強(對地面依賴少)、靈活性大,是最接近航空運輸?shù)姆绞健2捎梦鼩獍l(fā)動機的話則可大大減少氧化劑的消耗,可以做到極低的成本,也更符合環(huán)保的理念。
不過,采用火箭動力水平起飛的一級飛行器(可看作升級版航天飛機)由于火箭發(fā)動機效率低下,都需要輔助起飛手段,和垂直發(fā)射的航天飛機方案相比優(yōu)勢不大,所以歷史上此類項目最終都無疾而終,比如俄羅斯的MAKS(1988-1991,安225空射)、NASA的X-34(1999-2001,空射)、美國Kellly公司的Astroliner(1996-1998,拖拽起飛)、美國Rocketplane公司的探路者(1996-2001,空中加油)、歐洲航天局的Hopper/鳳凰(1998-2004,滑道加速)等。
采用吸氣式組合發(fā)動機的水平起降空天飛機將是未來中美主攻方向。上世紀90年代,由于技術挑戰(zhàn)太大,美國取消了單級入軌的X-30空天飛機(國家空天飛機,又名東方快車)項目,英國取消了霍托項目。但霍托的發(fā)動機主研人員并未放棄,成立民營的“反應引擎”公司繼續(xù)研制(佩刀發(fā)動機和云霄塔空天飛機),獲得了英國政府的支持,最終美國空軍加入了這個計劃,使得成功概率大為提高。
圖11:云霄塔空天飛機(圖源:Reaction Engine)
圖12(圖源:航天科工)
中國航天科工的“騰云”是我國最引人注矚目的空天飛機項目。它的一級為亞軌道空天飛機,二級為一次性火箭(未來可替換成小型航天飛機)。航天科工已宣布完成沖壓組合發(fā)動機模態(tài)轉換飛行驗證,2025年前完成水平起降(亞軌道)飛行演示驗證,2030年進行入軌飛行。
航天科技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研制的組合發(fā)動機也在2020年完成試飛,向集團公司三步走的第三步邁出了一步。兩家公司兩個獨立項目齊頭并進,實現(xiàn)雙保險。中美空天飛機競賽,很可能中國捷足先登。
綜上所述,我國在三種不同技術路徑上都有可觀投入。在垂直起降方式上,美國具備先發(fā)優(yōu)勢。SpaceX在垂直起落火箭上的優(yōu)勢短期內(nèi)隨著星艦的成熟可能還會擴大。必須承認,星艦采用了很多大膽創(chuàng)新的技術,使它可能取得極大的成本優(yōu)勢。除了廣為人知的多機并聯(lián)、不銹鋼艦體、筷子夾箭等外,再舉個不太為人所知的例子:星艦飛船高空再入階段結合了航天飛機的特點,利用翼面升力進行水平滑翔,降低了氣動加熱。我們落后了,但我們沒有放棄,也在努力追趕,縮小差距。由于沒有先發(fā)優(yōu)勢,那么跟隨就不失為一個有效策略。這也是中國民營航天火箭公司的一個機會。貼近需求、大膽創(chuàng)新、成本控制就是他們的優(yōu)勢。我們期待有一天中國的SpaceX能脫穎而出。
然而,在垂直起飛、水平降落方式上,美國已經(jīng)放棄,我們通過兩次升力式亞軌道飛行器的試飛,已經(jīng)遙遙領先。在水平起降方式上,大家都在暗中發(fā)力。騰云可能先于美英合作的云霄塔試飛,但后者的單級入軌更先進,勝負還有待時日。
在中美可復用航天運載器的競賽中,中國能不能后來居上、彎道超車或變道超車?最近這些成功的發(fā)射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給以足夠的時間,也許我們能看到又一次令人驚喜的逆襲。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我國科學家完成首個確定性的暗能量理論實驗檢驗
2022-08-26 11:07 -
長二丁發(fā)射北京三號B衛(wèi)星圓滿成功
2022-08-24 14:42 航空航天 -
NASA發(fā)布黑洞音頻
2022-08-24 07:07 -
出發(fā)!遠望3號船執(zhí)行海上測控任務
2022-08-22 11:16 -
2022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公布,莫毅明、李文輝、楊學明獲獎
2022-08-21 11:52 -
2030年能將中國人送上月球!新一代運載火箭有新消息
2022-08-20 15:23 航空航天 -
破紀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連續(xù)成功發(fā)射103次
2022-08-20 08:28 航空航天 -
“芯片四方聯(lián)盟”將開會,臺當局:未收到通知
2022-08-19 19:18 臺灣 -
科技部:支持建設自動駕駛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
2022-08-15 16:06 人工智能 -
45.22萬高斯!中科院穩(wěn)態(tài)強磁場刷新塵封23年的世界紀錄
2022-08-14 11:00 -
神十四航天員將于近期從問天氣閘艙開展出艙活動
2022-08-13 18:20 航空航天 -
英媒:中國古代青銅鑄造配方被破解
2022-08-12 16:31 -
中國空間站艙外機械臂進行在軌測試
2022-08-10 14:22 航空航天 -
一箭十六星!
2022-08-10 13:31 -
天問一號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首個科學成果發(fā)布
2022-08-08 08:53 航空航天 -
問天實驗艙小機械臂有啥大本領?
2022-08-05 07:09 航空航天 -
我國成功發(fā)射可重復使用試驗航天器
2022-08-05 06:49 航空航天 -
我國成功發(fā)射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監(jiān)測衛(wèi)星
2022-08-04 11:39 航空航天 -
問天實驗艙小機械臂順利完成在軌測試
2022-08-04 09:41 航空航天 -
中國商飛:國產(chǎn)大飛機C919完成取證試飛
2022-08-01 08:46
相關推薦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評論 102“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評論 278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評論 158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63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35最新聞 Hot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nèi)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jīng)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束這份中國協(xié)議,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聯(lián)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