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寧:美國“非典型性”大選,中美會怎樣
關鍵字: 美國政治美國大選美國2016大選美國總統(tǒng)候選人希拉里魯比奧中國崛起中美關系房寧:選舉政治確實有些民粹主義。但根據(jù)我多年的觀察,美國選舉政治并沒有綁架中美關系。
民粹影響的一般是美國國內(nèi)問題,中美關系是比較高端的,美國老百姓不太明白國際關系,所以不太會去“綁架”。我們和美國很多智庫以及政治家接觸時,他們經(jīng)常會和我們講一個道理。他們說:從尼克松開始,美國的歷任總統(tǒng)都會說“美國希望中國穩(wěn)定和繁榮”,或者說“中國的穩(wěn)定和繁榮是有利于美國的”。很多美國政治家和學者私下和我們說,你可不要把這句話當做純粹的“官話”,這些話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真誠的。我多次聽到這樣的解釋,也認可這些所謂“官話”。
中美關系有三個要點,第一是經(jīng)濟,第二是政治,第三是安全。先說經(jīng)濟,中國的發(fā)展美國可以獲利,甚至可以借勢“發(fā)財”,這是30年來的一個主調(diào)。第二是政治,當然美國有它的意識形態(tài),它也許希望中國換一種制度,但是無論中國實行什么制度,中國的穩(wěn)定都非常重要。美國從來都是實用主義的,它要把現(xiàn)實擺在前面。鄧小平當年說起,中國不穩(wěn)定世界會怎么樣,美國會怎么樣。鄧小平說這句話時,西方政客們都閉嘴了。你就可以知道他們內(nèi)心是怎么想的。第三個就是安全問題。從美蘇關系,美歐關系,再到反恐等事務,美國沒有那么大能力獨力控制全球。中國作為亞洲最大的國家,美國有求于中國在亞洲發(fā)揮穩(wěn)定器的作用。從美國全球戰(zhàn)略利益出發(fā),它需要在一定階段內(nèi)和中國合作,爭取中國的配合。由此可見,從經(jīng)濟、政治到安全,40年來,中美之間尋求穩(wěn)定發(fā)展與合作是主要基調(diào)。
但這三點都有前提,就是美國強大、它的地位不可挑戰(zhàn),美國仍然能把控自己制定的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而現(xiàn)在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就是美國認識到,中國正在成長為美國的競爭對手。無論你怎么計算、怎么看速度、看趨勢,中國的崛起是不爭的事實。中國這么大一個塊頭,世界上第二大經(jīng)濟實體正在崛起。兩個這么大的體系,相當于太陽系里的兩個星球,關系當然會發(fā)生變化。美國正在認真看待來自中國的競爭,重新審視由此導致的世界格局必然發(fā)生的變化。
應該說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希望中國穩(wěn)定,但是它不希望中國與之平起平坐,或者說對其構(gòu)成挑戰(zhàn)——這是美國人所沒有做好準備的,所以他們要評估、要調(diào)整,很難再延續(xù)40年來的那些政策。目前看美國大選中一些重要候選人在這個問題是比較一致的,這預示著中美關系將發(fā)生變化。
觀察者網(wǎng):這次美國大選,桑德斯比較特殊,他以明顯的左翼面貌出現(xiàn),被稱為社會主義者,為什么他能得到很多選民的支持?
房寧:美國在地球的另一邊,我們這里有些信息還是有點失真的。有些媒體說,在美國是不能談“社會主義”的,其實不是這樣。socialism和communism這兩個詞在美國的指代和中國不一樣。
30年前我到美國學習的時候,在課堂上自我介紹說我來自“社會主義中國”,話音剛落,大家就議論起來。老師說你不是來自“社會主義中國”,你是來自“共產(chǎn)主義中國”。同學們語調(diào)也怪怪的,弄得我挺有壓力。他們說中國是一個共產(chǎn)主義國家,不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于是問誰是社會主義國家呢?他們說美國呀!我又說那什么是社會主義呢?他們說羅斯福啊。在很多美國人看來,羅斯福開創(chuàng)了美國的社會主義。美國人理解的社會主義和我們理解的不一樣。他們的概念里社會主義更多是指一類政策。
現(xiàn)在好像還有個說法,說社會主義者在美國當不了總統(tǒng),這也是不對的。
2012年我去美國觀選,那次大選兩黨競爭很激烈,可以說是到了最后一天才分出勝負的。我觀選的那天,在共和黨的慶祝派對上,他們籠罩著失敗的情緒。他們痛罵奧巴馬,說他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他就是要搞社會主義。學者也講2012年的選舉就是歐洲的社會主義和美國的資本主義之爭。還有一個共和黨的地方負責人,知道我們來自中國,非常激動地跟我們講,奧巴馬不研究美國憲法,研究孫子兵法。我們聽了都樂了。他的意思是說奧巴馬凈搞陰謀詭計。后來他又說奧巴馬也研究美國憲法——畢竟他過去是法學教授,教過憲法——但是他的目的是要搞垮美國憲法、搞垮美國。他繼續(xù)說,我們需要的是一場革命,打倒奧巴馬,打倒社會主義??梢娫诤芏嗝绹丝磥?,奧巴馬是一個社會主義總統(tǒng),他上臺以后干的事遭到了保守勢力的反擊。包括醫(yī)改、包括教育,這是最典型的。
觀察者網(wǎng):您曾經(jīng)談到,這次美國大選是一場“非典型”選舉,從歷史角度看有怎樣的意味?
房寧:現(xiàn)代選舉始于美國1800 年的總統(tǒng)選舉,它開辟了美國選舉的傳統(tǒng),也有世界性的影響。美國開國元勛喬治·華盛頓1799年去世以后,第二年的大選花樣迭出,美國大選的傳統(tǒng)從這一年開始,也開啟了一部非常有意思的政治史。
回顧200多年來的美國選舉,這次選舉有許多“非典型”特征,相信將形成很多現(xiàn)象級的經(jīng)典事實?,F(xiàn)在幾個萬眾矚目的候選人,是希拉里、桑德斯、特朗普、魯比奧。這幾個人,你注意到了么?都特別地老。如果是這四個人競爭的話,就是三個40后VS一個70后;三個參議員VS一個大款;還有三個男人VS一個女人。如果再加一條,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所謂的三個基督徒VS一個猶太人。桑德斯是個猶太人。這也是很有意思的。像這樣的選舉是很少見。
希拉里一家與特朗普在一起
特殊在哪?從歷史經(jīng)驗來講,這樣的候選人結(jié)構(gòu)不符合“美國傳統(tǒng)”。美國選舉文化中有一個“可選性”(ELectable)的說法,也就是一般說的“這個人像不像總統(tǒng)”,是只可會意不可言傳的心理現(xiàn)象,有點像孟子講的“遠看不似人君”的那個味道。畢竟多數(shù)人的投票是感性投票,“感覺”就變得很重要。美國的政治學界研究過,理性投票的人一般為10%到15%,最多25%。這些是所謂的“理論家”,他們的選票是投給政策的,但這樣的選民絕對不會超過四分之一。多數(shù)選民是隨大流的,也就是憑感覺。這次三個老人參選絕對罕見。美國建國到今天,一共產(chǎn)生了44任總統(tǒng),平均初任總統(tǒng)的年齡為54歲,也就是小布什出任總統(tǒng)時的年紀,歷任總統(tǒng)中年紀最大的是里根,任職時69歲。這次4位比較重要的候選人里一下子有三位70歲上下的老者,美國輿論也拿這個開涮啦!當然,所謂“非典型”還有許多深意,容我們慢慢道來。不管怎么樣,這此美國大選很值得我們關注。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拿出關稅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負總責” 評論 52“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評論 105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評論 121全美數(shù)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評論 488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
-
“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
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
時間定了!“C909將執(zhí)飛越南國內(nèi)航線”
-
澤連斯基準備用測謊儀“抓內(nèi)鬼”
-
石破茂希望跟特朗普通話
-
澤連斯基猛批美國:軟弱!
-
尹錫悅再發(fā)聲
-
英方警告以色列:這不是對待英國議員應有的方式
-
全美數(shù)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
歐盟報復美國?西班牙和意大利跳出來反對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nèi)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diào):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