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德國送“豹”給烏克蘭,你們不覺得這很諷刺嗎?
【文/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譯/觀察者網(wǎng) 楊珈媛】
在故作矜持的賣弄了一番之后,德國政府最終還是同意向烏克蘭提供本國與其他北約國家裝備的“豹”式坦克。這一舉動將如何影響烏軍的作戰(zhàn)能力和作戰(zhàn)行動有待軍事專家分析,本文將探討的是這在政治上意味著什么。
“德國”和“軍事力量”——這兩個概念的結(jié)合至少在一個半世紀的時間里令許多歐洲人感到不適。圍繞著“德國問題”,即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和作用問題,發(fā)生了多次重大軍事沖突,包括兩次世界大戰(zhàn)。
二戰(zhàn)以后,這個問題似乎得到了解決:統(tǒng)一的德意志國家被拆解,其各部分被置于外部力量的控制之下。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德國統(tǒng)一,這在最初曾令聯(lián)邦德國的盟國產(chǎn)生警惕情緒,因為各國對于過去“大”德國的野心還歷歷在目。而歷史實在是諷刺的——在當年,熱衷于推動兩德統(tǒng)一的竟是蘇聯(lián)。
“披著豹皮的騎士”(截圖自《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雙月刊網(wǎng)站)
有趣的是,若要追根溯源,當前的歐洲安全危機與兩德統(tǒng)一脫不了干系,北約的擴張最開始也正是出于兩德統(tǒng)一后的安全保障考慮。當時,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一些德國周邊的弱小鄰國認為,允許統(tǒng)一后的德國繼續(xù)留在北約或許能防止其將來自立門戶,自行其是(這也并非毫無道理)。
一開始,華盛頓、倫敦、巴黎和波恩都以為蘇聯(lián)會持反對意見,可沒想到的是,克里姆林宮卻一反常態(tài),并未反對統(tǒng)一后的德國繼續(xù)留在北約。事實證明,當年允許北約將管轄權擴展到前東德領土只是開端,北約由此踏上了東擴之路。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加入任何的聯(lián)盟和組織,對這一原則的強化在思想上和法律上得到了承認。由此到烏克蘭提出加入北約,整個過程雖非一蹴而就,但彼此有著直接關系。
二戰(zhàn)后,德國人被強行灌輸了和平主義思想,這就意味著,德國(不管是此前的兩德還是現(xiàn)在統(tǒng)一后的德國)可以而且應該成為軍事集團內(nèi)的模范盟友,但無法在集團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冷戰(zhàn)后的情況也是如此,德國的國防軍雖然參與了北約在南斯拉夫和阿富汗的行動,但這些行動本身并不是德國發(fā)起的,而且德國似乎在行動中也表現(xiàn)得有些拘謹。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2022年2月提到“時代轉(zhuǎn)折”,這意味著德國開始大規(guī)模地投資國防現(xiàn)代化建設,一個新的時代要到來了。然而,在去年歐洲(特別是東歐)普遍情緒高漲的背景下,柏林還是表現(xiàn)得不緊不慢。其盟友對此頗有微詞,但在特定時刻到來前,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也只能采取謹慎的態(tài)度,避免激起局勢升級。而在去年秋季以后,首先是英美,后來幾乎所有的盟國都將這種謹慎的態(tài)度拋之腦后(而波蘭則是根本從未謹慎過)。
西方開始在各個層面上直接提出要在軍事上擊潰俄羅斯。
此刻,德國面臨決定性選擇,這具體表現(xiàn)在提供坦克的問題上。很明顯,在西方盟友普遍情緒高昂的情況下,柏林無法拒絕向烏克蘭提供“豹”式坦克,其最初有所遲疑的原因,或許是意識到如果作出了這一決定,本國在這場沖突中的參與度將會有質(zhì)的提升,未來很有可能還會被要求提供其他種類的武器?;o已經(jīng)提出,希望下一次對烏援助聯(lián)絡小組會議能夠討論對烏提供“航空援助”的問題。而且,越是先進的設備被送到基輔,其維修工作就越不可能由當?shù)夭筷犨M行。
演習中的德國“豹”式坦克(圖源:蓋蒂圖片社)
其實,稍微細想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當年德國統(tǒng)一的條件與當前危機的前提完全是自相矛盾的。
33年前,北約被視為防止德國好戰(zhàn)情緒復燃的可靠保障。但眼下,北約成員國的這一身份卻迅速將德國卷入了這場軍事沖突當中。不過,從西方的角度來看,這并不危險,因為這不是柏林自己主動挑起的行為,而是其與聯(lián)盟共同的行動。從西方的計劃層面上看,或許確實如此。但如果我們再看一下對德國有著公然敵意的波蘭呢?還記得法國的反思嗎?德國歷史上的再軍事化行動最終也影響到法國的歷史認同。在這種情況下,真的能建立起一個堅固可靠的統(tǒng)一體嗎?
當前的情況錯綜復雜,沒有人敢預測烏克蘭危機會產(chǎn)生怎樣的后果。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對歐洲安全各個方面產(chǎn)生了變革性的影響。這場戲的參演者以不同的姿態(tài)輪番登臺,參與越深,變局越多。
美國還是一如既往地占有優(yōu)勢,因為該國在地理位置上比較遙遠,且其一直具有將大部分花銷都轉(zhuǎn)嫁給盟友的本事。而莫斯科-基輔-華沙-柏林-巴黎這條線上的國家預計將會發(fā)生重大變化。
而當年那些為“新歐洲”(譯者注:1990年,歐安會43國簽署了《新歐洲巴黎憲章》)奠定基礎的國家,似乎大多數(shù)都“被邊緣化”了。它們應該也會對現(xiàn)在的局勢感到驚訝吧......
(本文刊于2023年1月26日《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雙月刊網(wǎng)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披著豹皮的騎士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楊珈媛 
-
澤連斯基:對俄羅斯核工業(yè)實施制裁
2023-02-06 07:05 烏克蘭之殤 -
烏克蘭國防部長、安全局長等職務調(diào)整
2023-02-06 07:05 烏克蘭之殤 -
已提交辭呈?烏防長:對所作所為不羞愧
2023-02-05 22:12 烏克蘭之殤 -
紐約警察與搶劫犯拔槍互射,頭部中彈情況危急
2023-02-05 20:59 -
敘利亞外長:美國及其盟友企圖使用同樣的謊言
2023-02-05 20:26 敘利亞內(nèi)戰(zhàn) -
替換西方設備,“近7成俄企選擇‘中國制造’”
2023-02-05 18:39 俄羅斯之聲 -
脫歐3周年,英國大敗局
2023-02-05 17:20 不列顛 -
稱“看到同性戀就討厭”,日本首相秘書官被解雇
2023-02-05 16:53 -
“日本工人已經(jīng)30年沒漲工資”
2023-02-05 16:33 日本 -
韓國稱自華入境旅客陽性率已為零
2023-02-05 16:13 三八線之南 -
特朗普過氣了?美國民主黨正準備“狙擊”德桑蒂斯
2023-02-05 15:46 -
紐約被曝從印度“曲線進口”俄石油產(chǎn)品
2023-02-05 15:30 -
日本計劃實施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最快今春啟動
2023-02-05 15:16 日本 -
我國防部:保留使用必要手段處置類似情況的權利
2023-02-05 15:09 中美關系 -
巴基斯坦前總統(tǒng)穆沙拉夫去世
2023-02-05 14:27 巴鐵 -
朝鮮或于2月8日舉行閱兵
2023-02-05 14:11 朝鮮現(xiàn)狀 -
“馬克龍和普京通話,是應澤連斯基要求”
2023-02-05 14:07 -
“已有中國公民不幸傷亡”,中國總領館提醒!
2023-02-05 13:20 -
皮凱蒂新報告:全球精英造成50%溫室氣體排放
2023-02-05 11:48 -
僅有37輛豹2坦克的葡萄牙,也宣布要援助烏克蘭
2023-02-05 10:36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果然,中國說對了” 評論 110“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jié)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評論 205“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162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53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71最新聞 Hot
-
“美國這么做,堵不住我的嘴”
-
逃跑的黑熊,找到了
-
“對等關稅”竟是這么算的?經(jīng)濟學家集體傻眼
-
“果然,中國說對了”
-
加拿大發(fā)愁:躲過子彈,卻撞上坦克
-
內(nèi)塔尼亞胡來了,匈牙利退了
-
“禁令之前就有,但伯恩斯離任前擴大了范圍”
-
“地球上沒一個地方是安全的”
-
“美國是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的最大輸家”
-
“對臺灣地區(qū)沖擊明顯,非??膳隆?/a>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
誰被征了50%的最高關稅?
-
四名共和黨議員倒戈阻止對加關稅,特朗普破口大罵
-
“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jié)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
特朗普發(fā)動全球關稅戰(zhàn),美國VS全世界
-
結(jié)束全球化?“不是按個開關,美國就能搖身一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