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練:埃塞為何學中國?從革命開始
關鍵字: 埃塞俄比亞非洲中國歷史非洲歷史中國發(fā)展模式埃塞俄比亞皇帝厄立特里亞埃革陣毛派李克強訪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訪非,埃塞俄比亞是第一站。筆者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該國的現(xiàn)狀,以及學習中國的高度熱情和實績。那么埃塞俄比亞為何會向中國學習呢?除了中國模式現(xiàn)在的輝煌成就,兩國從古至今相似的歷史——從輝煌到衰落,再到革命解放——是重要的契合點。】
相似的歷史:“古代輝煌”
埃塞俄比亞是相當特殊的非洲國家。從種族和歷史上都是。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視頻(比如李克強訪問的視頻)。首先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人長得不太像黑人。比如埃塞總統(tǒng)夫人,長得和印度人差不多。通常認為,埃塞俄比亞人是“黑白混血”,特點是臉長得有棱角,經(jīng)??梢砸姷晋椼^鼻的人,比如老皇帝海爾塞拉西。這種外表差異使得埃塞俄比亞主體民族(阿姆哈拉人、提格雷人)的心態(tài)不太一樣,在二戰(zhàn)以前,他們一般自認為是白人,而把南部的少數(shù)民族稱為黑人,把歐洲人稱為紅人。同時,他們也自詡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自己的文字,有著獨立的數(shù)字體系(所謂數(shù)字體系就是自成一統(tǒng)的數(shù)字,比如阿拉伯數(shù)字,羅馬數(shù)字,中文大寫數(shù)字等。埃塞俄比亞數(shù)字系統(tǒng)對1-9,10-90,100都有專門的符號,但沒有0。)。
李克強總理夫婦與埃塞俄比亞總統(tǒng)夫婦
埃塞俄比亞數(shù)字系統(tǒng)
埃塞俄比亞字母表(部分)
埃塞俄比亞人通常自稱“三千年”歷史,這個三千年應該是從所羅門王開始算了。據(jù)說他們的祖先示巴女王(Sheba)仰慕所羅門王已久,跑到猶太王國去朝拜,睡了一晚,回來就生了孟尼利克一世,這就是埃塞俄比亞人的祖先。由此,埃塞俄比亞和猶太人就有了淵源。自古代以來,這里就生活著猶太人,而且是歷代皇帝料理財務的近臣。而埃塞俄比亞從六百年前起延續(xù)幾百年(到1974年)的王朝也自稱所羅門王朝。埃塞俄比亞的國家象征是猶太之獅,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二個大量使用大衛(wèi)星的國家。以色列建國以后,和埃塞俄比亞保持了特殊關系。也因為如此,埃塞俄比亞和周邊的穆斯林國家(蘇丹、索馬里,還有埃及——歷史上是鄰國)歷來有矛盾。
老火車站之前猶太之獅(第一獅子),二戰(zhàn)前作品(作者攝)
市中心猶太之獅(第二獅子),60年代由法國人設計的現(xiàn)代作品(作者攝)
真正從文物角度發(fā)掘,埃塞俄比亞文明起源于今天國家北部的山地高原提格雷地區(qū),好比華夏文明起源于黃土高原。第一個能確認的大國家是阿克蘇姆帝國,位置就在發(fā)源地,向北擴張到紅海兩岸,控制了紅海出口及貿(mào)易通道,所以是貿(mào)易大國,影響力比較大。今天埃塞執(zhí)政黨的核心——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的黨徽上就是阿克蘇姆方尖碑。后來阿克蘇姆帝國突然衰亡,埃塞俄比亞主體民族撤入內(nèi)地,從此就沒回到紅海邊。這就是今天主體民族阿姆哈拉人和提格雷人(留在老家的算提格雷人)的起源。
阿克蘇姆方尖碑
提人陣黨徽
應該在阿克蘇姆帝國之后,相當于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埃塞俄比亞就信了基督教。這是一種很老的科普特教派,如今算東正教,但和俄國有一定差別,不過近代俄國也認埃塞俄比亞是親戚,普希金的外公就是埃塞俄比亞人(這對筆者也是新知識)。從公元前后到13世紀所羅門王朝建立,有很復雜的王朝傳承,但是有一個特點,就是封建色彩濃厚,侯爵伯爵等小王國很多,所以它的王朝在地理位置上是此消彼長的,有點像過去印度的歷史。留下了比較濃厚痕跡的王朝叫扎格維王朝(相當于南宋時期),這個王朝很有名是因為他留下了石頭教堂的遺產(chǎn)——就是在巖石里往下刻出一個教堂。這個拉里貝拉石頭教堂群現(xiàn)在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扎格維王朝后是所羅門王朝,自稱阿比西尼亞帝國,一直延續(xù)了七百年。在此前后,非洲之角(指索馬里一帶)冒出來很多信奉伊斯蘭教的軍事國家,往內(nèi)部東非高原上入侵呈現(xiàn)夾逼之勢,并在十五世紀取得決定性勝利站住腳跟,與所羅門王朝并存。從此形成了宗教民族雜居的局面,尤其是中部地區(qū),遍地是伊斯蘭教士兵,他們被叫做蓋拉人,這就是今天第一大民族奧羅莫人(Oromy People)的來源,這批人長得和阿姆哈拉人差不多,面孔也是有棱有角。奧羅莫人又和信奉基督教的阿姆哈拉人互相通婚,就產(chǎn)生了紹阿王朝,這本來是個邊緣的諸侯國,但是如同普魯士一樣伺機崛起,最后當了所羅門王朝的皇帝,然后再兼并南方部落,擴張領土,這就是近代埃塞俄比亞國家的起源。
拉里貝拉圣喬治石頭教堂
所以埃塞俄比亞真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大概不到一千年。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他有幾個特征:歷史相對悠久,政治體制發(fā)展得比較高級而復雜,宮廷文化深厚(猶太人有政治地位),是基督教的早期信仰者(這一點他們特別自豪),長期軍事斗爭(互相征戰(zhàn))。所以這個文明在非洲進化層次是很高的,甚至可以認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復雜的文明。不過進化層次離中國有很大的距離和不同,這就體現(xiàn)在政治上是封建制,這導致它的統(tǒng)治其實長期是地方自治的。從藝術水平上也能看出差距,埃塞傳統(tǒng)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大眼睛”,這種藝術形態(tài)顯得頗為天真而原始。
相似的歷史:近代/現(xiàn)代沉淪
歐洲人很早就進入到埃塞俄比亞深處,因為當時基督教王朝要借力葡萄牙人打敗伊斯蘭教軍事力量。之后有一個較長的中斷。到中國清朝時期冒出來一個武功很高強的皇帝特沃多洛斯二世,現(xiàn)在留下來的繪畫說這個皇帝是養(yǎng)獅子做寵物和護衛(wèi)的(埃塞俄比亞國家的象征就是獅子)。這個皇帝地位相當于康熙乾隆,國力比較強盛,但此時已經(jīng)是1860年代,英國進入極盛時期。此皇帝本來是想學習英國的武器技術的,但脾氣不好,把英國使團關了監(jiān)獄,結果英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納皮爾將軍從印度調(diào)了遠征軍要來興師問罪。由于各路諸侯各懷鬼胎,英國人從紅海一路暢通無阻插到高原,把這個皇帝逼在高原的城堡里自殺了,不過英國人比較佩服他的英勇,厚葬后又把他兒子帶到英國撫養(yǎng)。此后又是一番諸侯權力爭奪,最后權力落到紹阿王朝手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打敗了意大利入侵者的孟尼利克二世。
特沃多洛斯二世,兵敗于英國遠征軍
特沃多洛斯與英軍交戰(zhàn)時看起來嚇人但實際用不了的大炮(作者攝,炮應當是原品)
當時因為英國人打敗了阿比西尼亞帝國但又宣布對此地沒有任何占領的欲望,所以后起的意大利就瞄上了這個地方,在19世紀末逐漸占領沿海。紅海沿岸的人其實就是埃塞俄比亞人的一支(提格雷人,留在文明起源地的后裔)。意大利的統(tǒng)治在文化心態(tài)上很有效,創(chuàng)造了“埃塞俄比亞的香港人”——即認同自己是(歐洲式的)城市人而南邊曾經(jīng)的同胞都是骯臟落后的鄉(xiāng)巴佬的心態(tài),這就是厄立特里亞人,此為后話。意大利人不斷步步緊逼提要求,而此時孟尼利克二世才剛剛在一個接一個的制服各個公爵和南方的朝貢小王國把他們收入版圖。國內(nèi)甫定,孟尼利克二世就發(fā)動戰(zhàn)役和意大利人打了一仗,把意大利人打得大敗。不得不簽訂了協(xié)議,意大利人守著厄立特里亞,而埃塞俄比亞則開始尋求現(xiàn)代化——仿明治維新。此時埃塞俄比亞就成為了黑人救星。而埃塞俄比亞民族的心態(tài)也因此與非洲其他國家截然不同——時至今日,非洲其他國家的人們在宗主國來的人面前都要點頭哈腰,而埃塞俄比亞人對這種自我放低嗤之以鼻。
值得指出的歷史是比較復雜的。遠比我們教科書上寫的“西方殖民者入侵非洲,而非洲各個民族奮起抵抗掀起了一番可歌可泣的民族歷史……”要復雜。當?shù)孛褡搴臀鞣街趁裾咧g是互相利用的關系。比如說非洲歷史上我們教科書略有提過的幾個民族英雄人物:埃及的阿里總督,蘇丹的馬赫迪起義軍和埃塞俄比亞的孟尼利克二世,前兩者打敗了英國人,第三個打敗了意大利。他們之間是不是非洲民族英雄惺惺相惜呢?錯了,他們互相是敵人,而且都利用外國人加以打擊。阿里在埃及掌了權之后就想向南吞并蘇丹乃至烏干達(尼羅河的源頭,命名為埃及的赤道省?。┧院吞K丹馬赫迪起義軍就是對頭。而蘇丹馬赫迪起義軍建立伊斯蘭國之后,就和埃塞俄比亞孟尼利克二世互為敵人,而且打過仗。而埃及阿里政權又想沿著紅海擴張(蘇丹沿海已經(jīng)是它的地盤)一直把今天的厄立特里亞并入埃及。這一直影響到現(xiàn)代,埃塞俄比亞無論哪個政權都和埃及、蘇丹的關系很微妙,只不過今天的載體變成(青)尼羅河水資源而已。所以,我們的歷史和政治認識很有必要走出過去意識形態(tài)塑造的二元對抗論,要進入綜合性地服務于自身利益的地緣政治視角來看待問題。
孟尼利克二世雕像,樹立在城市的制高點
老實說這時埃塞俄比亞的生產(chǎn)力是很原始的。此時埃塞俄比亞以農(nóng)業(yè)為主體(直到2012年農(nóng)業(yè)才不再是第一大產(chǎn)業(yè)部門),生產(chǎn)關系是一種農(nóng)奴制(Gobbar System),和舊西藏有點像。連打仗都是農(nóng)民自備武器變身為士兵跟著領主上戰(zhàn)場的。當然孟尼利克二世是一心想現(xiàn)代化。所以不斷從歐洲引入軍事教官,引入教育制度,發(fā)行自己的銀元和紙幣,建立郵政系統(tǒng),學習西方穿禮服,派出官辦留學生,引入外資修鐵路(連接首都和法國控制的吉布提港的鐵路,是整個非洲之角地區(qū)唯一一條鐵路,這條老鐵路用到2009年停運),措施很像日本的明治維新——其實日本也確實是它的目標。但是生產(chǎn)力水平還是太低了,而且自然環(huán)境比較艱苦,所以效果一般,沒有發(fā)展出工業(yè)。所謂城市,其實很簡陋,早年的首都就是找了個山包建了個宮殿和教堂,周邊云集一些原型茅草房這就是城市了,連路都沒有。1888年孟尼利克二世深入到奧羅莫人聚集地營造了新首都,這有點像明朝把都城搬到那時臨近前線的北京一樣。今天,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說的是阿姆哈拉語,但是走出幾十公里,環(huán)繞著首都特別區(qū)的奧羅米亞州說的就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語言——奧羅莫語(阿姆哈拉語和阿拉伯語、希伯來語同屬于閃語族,而奧羅莫語則屬于庫什特語族,不通),原因就在這里。
海爾塞拉西雕像(作者攝)
海爾塞拉西
1928年,埃塞俄比亞的末代皇帝海爾塞拉西繼位。這個皇帝身高很矮(不到一米四),衣著華麗。此時的改革實際上已經(jīng)削弱了軍事實力,因為士兵不再有義務為國家奮勇殺敵,武器由國家包辦,但國家財力又不足。1935年意大利入侵時,其實像樣的抵抗是很少的。海爾塞拉西倉皇出逃,雖然他跑到歐洲在國聯(lián)做了番聲淚俱下的演講,贏得了歐洲人的同情和支持,在黑種人眼中也成了神,但是在國內(nèi)大失民心。意大利人統(tǒng)治了六年,把這里當做長久的移民地,所以經(jīng)營倒很用心,修了較好的公路系統(tǒng),今天亞的斯亞貝巴傳統(tǒng)市中心就是意大利留下來的基礎。直到1941年,英國人帶著海爾塞拉西在二戰(zhàn)爆發(fā)后不久攻入亞的斯亞貝巴,算是再把他扶上位置。
現(xiàn)代落入世界最窮國境地
二戰(zhàn)之后,隨著非洲國家的陸續(xù)獨立,海爾塞拉西的國際威望達到了頂點,儼然與加納的恩克魯加、埃及的納賽爾并列非洲領袖。而聯(lián)合國的建立也需要設立大量非洲事務機構,自然選在了亞的斯亞貝巴。今天亞的斯亞貝巴號稱非洲(非盟、聯(lián)合國非洲理事會等)機關的首都就源自此。同時埃塞俄比亞又被英美扶植,被贈與大量援助,這就是埃塞俄比亞成為非洲援助代表的由來。這些援助有的接下來寶貴遺產(chǎn),比如埃塞俄比亞航空就是當時美國環(huán)球航空公司(TWA)對口支援的結果。由于埃塞航空一直是專家治企,保留了美國最強盛時期的行事風格,在航空界口碑很好,可謂“四流國家中的一流企業(yè)”。不過,這種援助造成首都不相稱的繁榮,而廣大農(nóng)村仍然處于原始狀態(tài)。此時青年軍官和知識分子日漸不滿,把海爾塞拉西看成是依仗美國的獨裁化身。
60年代中后期,隨著中國國內(nèi)局勢的發(fā)展,毛澤東成為世界造反派學習的偶像。埃塞俄比亞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紅色小組層出不窮,而且有很多是在海外留學的國家未來精英。對皇帝的公然示威越來越頻繁。最后在1974年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社會動蕩。學生示威要求皇帝下臺,變國家為共和國。很快,國內(nèi)另一股勢力——軍隊中的青年軍官組織了委員會,掌握了軍權和政治實權。社會在經(jīng)歷了短暫的歡呼之后,很快發(fā)現(xiàn)知識分子幻想的“大眾民主”并不存在。青年軍官委員會在9月迫使海爾塞拉西退位,又很快讓前軍隊領導人下臺。并在兩個月后把皇帝、貴族為主體的政府官員一夜之間全部處決。此時,反對皇帝的主力軍——幾個馬克思主義政黨開始和軍政府對抗。而軍政府的首領門格斯圖此時也宣布自己是馬克思主義的信徒。埃塞俄比亞國內(nèi)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政府和“馬克思主義”反對派的斗爭局面。軍政府(Derg)隨即宣布實行“紅色恐怖”。這掀起了蔓延軍政府統(tǒng)治始終的游擊戰(zhàn)。
皇帝被推翻后,各種馬克思組織的出版物(反軍政府一派的刊物)(作者攝于當?shù)夭┪镳^)
軍政府上臺秘密逮捕并殺害的大量原反對皇帝的馬克思派學生運動參與者(作者攝于當?shù)夭┪镳^)
軍政府三巨頭,左一為門格斯圖。其地位大概相當于中國的蔣介石(作者攝于當?shù)夭┪镳^)
不久,軍政府和鄰國索馬里交戰(zhàn)。索馬里此時的政權也號稱信奉馬列主義。兩國爭相向蘇聯(lián)表忠心。埃塞俄比亞很快獲得了蘇聯(lián)的支持而索馬里則失寵。于是在蘇聯(lián)和古巴的支援下,埃塞俄比亞贏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今天雖然政權變更,但是古巴友誼紀念碑仍然保存了下來,而且埃塞俄比亞人仍然很喜歡古巴人。民族主義要比意識形態(tài)更為長久。不過,與大部分二戰(zhàn)后掌權的共產(chǎn)黨政權不同(軍政府長期以臨時政府名義統(tǒng)治,直到1987年才建立了工人黨,但此時離它下臺已經(jīng)不遠了),埃塞俄比亞軍政府沒有能夠?qū)崿F(xiàn)國內(nèi)大規(guī)模建設、工業(yè)化。今天的亞的斯亞貝巴市的很多主要建筑、道路都是皇帝在位且得到美國扶植的那三十年修的,門格斯圖乏善可陳。
而同時,除了主體民族阿姆哈拉人領導的馬克思主義反對派以外,還冒出來其他以民族為基礎的武裝組織,最核心的是厄立特里亞人民解放陣線(厄人陣)和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提人陣)。雖然厄立特里亞人和提格雷人都是少數(shù)派,但是軍事技能非常了得。這兩派人都是學習毛澤東游擊戰(zhàn)路線的(兩個地方都是高原山地,非常有利于隱蔽),也自稱信仰馬列主義而且崇拜毛澤東。今天,雖然說了好多年“民主”,但埃塞人都知道埃革陣的毛派起源。所以,軍政府好比俄國十月革命,是城市里靠短時間政變上臺的,而提人陣(今天的埃革陣)則是類似中國共產(chǎn)黨一樣搞了好多年革命根據(jù)地一點一點打出來的。這是一場“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斗爭。相比提人陣,軍政府明顯不接地氣。軍政府掌權以后就搞土地改革,改革對于改變貴族土地所有制當然是有用的,但是一是和有很強勢力的東正教堂對著干,二是主要重點放在了“集體遷徙”上,想把北部貧瘠土地的農(nóng)民搬到水草豐茂的南方去(北部山地高原人多地少,產(chǎn)出很少),這就產(chǎn)生了很大的沖突。而提人陣則注意群眾關系,尊重東正教堂,利用群眾分田地的要求瓦解東正教堂,所以得到農(nóng)民的支持,不斷擴大根據(jù)地。
厄立特里亞人民解放陣線著名的女兵形象(40%都是女兵)
厄立特里亞人民解放陣線著名的女兵形象(40%都是女兵)和埃塞首都市中心附近“紅色恐怖”博物館前的大饑荒紀念雕像(作者攝)
同時,軍政府錯誤粗暴的遷徙、集體化政策又和氣候干旱碰在了一起。曾經(jīng)在皇帝統(tǒng)治末年,埃塞俄比亞出現(xiàn)過餓死幾萬人的大饑荒。但1984年的饑荒登峰造極,餓死了100萬人。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埃塞俄比亞大饑荒。此時,西方的歌手了解到埃塞俄比亞的慘狀,所以發(fā)起了大型演唱會給埃塞俄比亞募捐。這就是埃塞俄比亞成為非洲饑荒和西方援助代表性國家的由來。由于發(fā)生饑荒的主要地區(qū)是北部的提格雷省、沃洛省等地,正好是提人陣的活躍區(qū)域,據(jù)說西方援助的很多物資,實際上發(fā)下去之后就轉(zhuǎn)手給了游擊隊。這就好比抗日戰(zhàn)爭時期美國對華援助中延安與美國逐漸建立友好關系一樣,游擊隊既補充給養(yǎng)又發(fā)放援助給人民,進一步獲得民心。而軍政府在饑荒時還忙著慶祝革命十周年(1984年),民心盡失。
本來埃塞俄比亞就很窮,在非洲國家獨立前夕的1957年,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顯示,埃塞俄比亞的人均GDP只有30美元,非洲其他主要國家為坦噶尼喀(今坦桑尼亞,英屬東非)48美元、尼日利亞(英屬西非)69美元、剛果(今剛果金,比利時殖民地)76美元、埃及109美元、法屬西非130美元、加納(英屬西非)194美元。再加上皇帝好大喜功沒有實質(zhì)性發(fā)展,七八十年代又窮折騰,自然停滯了幾十年。80年代饑荒成為埃塞俄比亞乃至整個非洲擺不掉的烙印。埃塞俄比亞成為全世界最窮的國家。時至今日,埃塞俄比亞雖然要感謝西方當時的救命糧,但是他們很討厭提這段歷史,也不想當乞丐,因為這對民族自尊心傷害太大。
游擊戰(zhàn)領導人梅萊斯早年形象
梅萊斯早年形象
梅萊斯去世前不久的照片
在這場漫長的游擊革命中,有兩個游擊隊領袖走到臺前,一個是厄人陣領導人伊薩亞斯,這就是后來的厄立特里亞總統(tǒng),另一個是梅萊斯,就是后來的埃塞俄比亞總理。這兩個人的領導能力很強,很能打仗。80年代末,蘇聯(lián)陣營日趨瓦解,軍政府后臺垮了,于是提、厄兩支隊伍轉(zhuǎn)入反攻并形成聯(lián)盟,雙方約定厄人陣負責解放厄立特里亞省,提人陣負責全國主體區(qū)域——在解放前夕,提人陣聯(lián)合其他較弱的民族解放部隊組成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埃革陣)。1991年5月,提、厄兩支隊伍開著中國坦克,分別進入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厄立特里亞首府阿斯馬拉。埃塞俄比亞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這時,非洲之角出現(xiàn)了一個特殊的“中國共產(chǎn)黨”——埃革陣。埃塞俄比亞開始一步一步走向中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張苗鳳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0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19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69“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35“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40最新聞 Hot
-
美媒感慨:面對特朗普威脅,中國毫不退縮
-
美對等關稅清單竟將臺灣列為“國家”
-
前谷歌學者羅劍嵐加入智元機器人,任首席科學家
-
遼吉蒙2024年常住人口總量繼續(xù)下降,出生人口略回升
-
比歐盟少一半,英國樂了
-
這個時候,澳企緊急喊話:必須對華合作,這是當務之急
-
四川省委原常委崔保華,被逮捕
-
將很快離任?馬斯克否認
-
新疆68歲退休廳官被查,曾是百萬大V
-
“這是印度的一個重大轉(zhuǎn)變”
-
以色列突擊取消所有對美關稅,仍然領了17%
-
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
特朗普這樣捏造他國對美“稅率”?
-
又改了!特朗普對中國小包裹下手
-
特朗普官宣,道指期貨重挫超1000點
-
美財長威脅上了:別急著報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