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之后:美式全球化消逝后的世界
關鍵字: 美國大選美式全球化華爾街硅谷頁巖氣軌道交通硅谷“印鈔機”時代終結
過去30多年,歐美在大量物質技術領域出現了大停滯,只有在通信-信息技術領域實現了大普及。90年代到21世紀初的通信技術繁榮,實際可以認為是已經儲備很長時間的通信技術的集中釋放,是紅利和既有動力慣性的結果。
但是到21世紀之后,這個物質技術動力逐漸消失了。信息技術的紅利被集中到互聯網行業(yè),這實際上成為大停滯時代的主要表現?;ヂ摼W行業(yè)相比早先的通信、信息(軟件)行業(yè),技術成分減少、媒體成分急速增加。最后變成媒體人主導。媒體人在原本的工業(yè)社會里只是輔助角色,而且因為迎合大眾的行業(yè)基因,有喜夸大、吹牛的本性。美國互聯網行業(yè)的奧妙在把媒體群體和華爾街造富機器(主要是證券化)綁定在一起。這樣公司估值(valuation)就成了公司定價(pricing)。于是背后的風險投資就成了這樣一種紙面財富游戲:一群人定期給某互聯網公司添點錢,報個價,后一次和前一次的報價之差就成了“創(chuàng)造的財富”。
這套游戲從美國硅谷發(fā)端,在90年代末玩過3年,2001-2007年全球化鼎盛時期還不那么繁榮,但到2008年以后尤其是2012年以后,成了支撐美國繁榮的主力,這就是移動互聯網泡沫。當然這種財富模式是要有貨幣水龍頭來源的——這就是伯南克QE支撐的2009-2015長牛。這套游戲有很鮮明的特點:
媒體是其中的主要要素,甚至很大比重的創(chuàng)業(yè)明星是媒體人出身(而他們參與的領域很可能并非媒體領域,而是像互聯網醫(yī)療這樣的專業(yè)領域),在中國更為明顯;
它主要發(fā)生在美國和中國等人口大國;
移動互聯網成了超級印鈔機,在很短的時間里幾十億幾百億的創(chuàng)造“紙面財富”;
大部分互聯網公司是不盈利的,實際經營虧損,甚至收入都很有限,但在價值評估上被說成價值幾十億上百億美元。決定互聯網公司“價值”評估的不是盈利,而是“想象”,尤其決定于風投小圈子及配合放風的科技-財經媒體圈是否看到該公司的“樣板服務”(在硅谷或北京國貿推出樣品是很重要的,保證你被有話語權的人看到!),這再次說明了互聯網財富圈是被媒體操縱的;
它造成劇烈的貧富分化,上面紙面財富游戲極大有利于成功初創(chuàng)者,但初創(chuàng)者只有極小部分成功;
它的沖力在5-6年內被耗盡(實際全民熱潮是3年左右),因為它的門檻總體不高。
在牛市5-6年后,這個“印鈔機”會導致一系列麻煩:
當物質基礎被耗盡時,如何進行下一批信息基礎設施的投資會成為大問題??抗雀?、FB來做行不行?它們能不能做氣球、太陽能飛機基站?
它讓人們的雄心變小了,60年代人們走向太空,現在(西方)人們在虛擬現實中“走向太空”。同時年輕人變得浮躁了。
它根本上破壞了市場經濟的規(guī)則,不是通過努力經營賺錢,而是通過自己說“我值多少錢”來“變出”那么多錢(先是虛錢,有待西方央行造錢填實)。
大量不行但裝作很行的人被媒體吹捧成英雄(比如已經破滅的女版喬布斯)。歷史上的強人往往是有硬功夫(從技術起家,或者能發(fā)掘組織人才),結合管理才能、統帥才能歷經辛苦崛起,不行當裝作很行的人主要靠媒體包裝起家,他可能有嚇唬、綁架技術人員的能力,但他的人生往往是兩面派。
關于這方面的奧妙,可以參考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資本的真相——互聯網時代的資本市場》
企業(yè)主推的全球化可能取代國家主推的全球化
金融和互聯網是美式全球化發(fā)展到巔峰階段的兩個最大的造富領域和利益集團。但是簡單的終結、取反不會是未來的走向。因為如果沒有新的技術進步和規(guī)模經濟,那么回到割裂狀態(tài)的封閉強人國家不會有什么空間。比如現在的匈牙利,把立國之本建立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上,結果就可能成為眼界日益狹隘的中歐小國(如果中國不介入的話,若中國大舉進入,則可能成為新中歐間的商道節(jié)點)。
美式全球化結束之后,可能意味著新的一種全球互聯開始出現,這種互聯在政治層面可能會弱一些(政治上裂為三極),主要是在經濟和技術層面上出現。
所謂企業(yè)主推的全球化取代國家主推的全球化,指的是全球化的執(zhí)行實體不再是各國政府(90年代全球化的主要國際組織是WTO,由各國政府參加),而是各個大型企業(yè)和關鍵企業(yè)。
自從中國崛起后,本在90年代建立的全球化治理體系如WTO組織就遭遇了政治上分裂的挑戰(zhàn),美中之間政府層面經濟合作的意愿減弱,沖突加強。此時有中國的企業(yè)家提出企業(yè)為主角的新版全球化。比如馬云,比如有家叫億贊普的公司,它們是這一概念的先鋒隊伍。這批企業(yè)家內部也可能有區(qū)別。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批人想的事情是不是和中國政府傾向的“中國引領的新全球化”相一致。
眾所周知,2013年中國啟動了一帶一路,2015年中國又接過G20的大旗,但G20在“去美式全球化”的背景下形式多于實質。現在中國還沒有能力提出有吸引力的話題把G20中較多成員吸引過來,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次系統性主動參與國際事務,沒有經驗,不老到。尤其是2015年811匯改后,中國的外匯形勢顯得被動,人民幣在貿易方面的國際化有所放慢。企業(yè)推動的,以中國為領導的全球化是有可能出現的,但很可能要在當前的動蕩局面塵埃落定后,在幾次樣板案例的推動下實現,比如,人民幣和當地國貨幣的直接貿易兌換、支付、結算等,需要在危機后的貿易復蘇中逐漸實現(不排除也存在“危機倒逼創(chuàng)新措施”的可能)。
另外,當前已經浮現的中國大量互聯網人群涌入海外各個地區(qū),以及新一輪中國工程團體在各省商務廳帶領下到世界各國找飯吃,會形成大量新的商業(yè)需求,為上述“中國企業(yè)帶動的全球化”的實現提供商業(yè)環(huán)境。
有硬實力的新技術群體將崛起
如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美國國內的產業(yè)政策將發(fā)生重大調整。表現在:
扶持華爾街和硅谷的政策將轉向。過去三十年,美國的特點是紐約、東北一小部分地區(qū)和加州繁榮,受到政府的贊美和支持;而中部的傳統工業(yè)州、能源州受到壓制(小布什時期搞玉米乙醇的特殊時期除外)。特朗普已經說了,他覺得硅谷的創(chuàng)新不像是創(chuàng)新,他更青睞于兩洋之間的傳統工業(yè)家的創(chuàng)造。因此,過去三十年壓制美國工業(yè)發(fā)展的很多限制會被移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環(huán)保主義方面的民主黨意識形態(tài)(主要是在氣候問題的真實性方面,不幸的是中國趕了個晚集,把美國即將扔掉的旗子接到手中)。
頁巖氣可能會爆炸式發(fā)展。
頁巖氣是金融危機以來唯一一個沒有得到任何美國官方支持,仍然自己站起來的科技行業(yè),這個行業(yè)是美國傳統開拓精神的最好代表。2014年以來,兩年的國際石油低迷都沒能把頁巖氣(頁巖油)行業(yè)給打垮,這個行業(yè)正在完成急速的優(yōu)勝劣汰和技術進化。頁巖油氣產業(yè)的存活將給國際油氣行業(yè)帶來根本性變革,新興公司、技術公司將取代傳統油氣公司成為國際油氣能源的主角。
- 原標題:2016之后:美式全球化消逝后的世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周順子
-
“果然,中國說對了” 評論 109“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評論 205“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160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53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71最新聞 Hot
-
“美國這么做,堵不住我的嘴”
-
“對等關稅”竟是這么算的?經濟學家集體傻眼
-
“果然,中國說對了”
-
加拿大發(fā)愁:躲過子彈,卻撞上坦克
-
內塔尼亞胡來了,匈牙利退了
-
“禁令之前就有,但伯恩斯離任前擴大了范圍”
-
“地球上沒一個地方是安全的”
-
“美國是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的最大輸家”
-
“對臺灣地區(qū)沖擊明顯,非??膳隆?/a>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
誰被征了50%的最高關稅?
-
四名共和黨議員倒戈阻止對加關稅,特朗普破口大罵
-
“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
特朗普發(fā)動全球關稅戰(zhàn),美國VS全世界
-
結束全球化?“不是按個開關,美國就能搖身一變”
-
諾獎得主克魯格曼:特朗普在貿易上已經徹底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