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Y:相愛容易相處難,為什么你的愛情會輸給日?,嵥??
關鍵字: 情感心理兩性婚姻離婚男女相處伴侶(本文作者KY,原載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科普。)
在愛上彼此的那一刻,我們總希望這種感覺能夠永遠持續(xù)下去。可惜,在最初的吸引力過去之后,很多情侶的相處并不愉快。
2014年一項針對美國人的調查顯示,在結婚的伴侶里,每10對夫妻只有3對感到幸福。調查還顯示,一段親密關系的滿意度最容易下跌、親密關系最容易破裂的,就是他們真正開始一起生活的一到兩年內(nèi)。
童話故事總是以“他們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結束,但“在一起”之后的故事才是真正的難題。
關系中的經(jīng)營和相處——我們今天要用一些最新的研究,聊一聊這個看起來好像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神經(jīng)科學:愛的本質是一個個不連續(xù)的瞬間
當我們思考為什么浪漫會被日常瑣碎擊敗時,可能要回到一個問題:什么是“愛”?愛是持續(xù)不斷的,還是稍縱即逝的?使一段長久親密關系賴以維持的,究竟是不是愛情?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Barbara Fredrickson在近年來通過研究,對于“愛”有了新的認識。她指出,持續(xù)不斷的愛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一瞬間一瞬間的愛。她把愛定義為一個個“發(fā)生了積極共鳴的微小瞬間”(micro-moment of positivity resonance)。
她在十幾年的時間里持續(xù)研究“愛”這種感情和身體關系之間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她偶然發(fā)現(xiàn)在我們感受到“愛”這種情感的時候,我們會有一些神經(jīng)和荷爾蒙的變化,這些變化是短暫的。
這也就意味著,當我們把“我愛你”作為一種“持續(xù)的狀態(tài)”去說出來的時候,我們體會到這種情感的方式仍然只能是通過一個一個的瞬間。即便是最美好的一段關系,我們也不可能無時無刻體會到“愛”。某種程度來說,所有的愛都是不連續(xù)的,斷開的。
我們一定會在一些瞬間里,比在另一些瞬間里更愛對方。而另一些時候感受不到愛的存在(但在信念中它仍存在),即便是最相愛的情侶,也會在很少的有些瞬間感到對對方的厭惡和仇恨。
我們往往在談論愛時,把愛想象得過于宏偉。其實,正因為愛的感受發(fā)生在一個一個的瞬間里,也就意味著它有可能在一個一個微小的瞬間中被磨沒。
華盛頓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John Gottman和妻子在長達40年的時間里,致力于研究決定一段長期親密關系好壞的到底是什么。他們發(fā)現(xiàn),對于那些最初都非常相愛的伴侶來說,最容易導致他們分手的并不是大的困難,而是生活的瑣碎。很多伴侶可以在困難時互相支撐,而當一切順風順水時,卻無法再維持一段關系。在一段關系的后期,決定滿意度的是雙方如何在細節(jié)上處理這段關系。
Master類型的情侶 VS Disaster類型的情侶
心理學家John Gottman把伴侶分為兩類,一類是“Master”型的伴侶(后稱成功型),一類是“Disaster” 型的伴侶(后稱災難型)。他們的相處模式便在各方面都表現(xiàn)出差異。
1986年,Gottman建立了一個“愛情實驗室”,在實驗室里,他們讓不同的伴侶坐在一起敘述這段關系,比如如何相遇、如何爭吵,有哪些共同的甜蜜回憶,同時用電極來記錄他們的血流、心跳速度和汗腺的分泌。
在這些伴侶走出實驗室后,研究者對他們進行了6年的跟蹤回訪,最終對比發(fā)現(xiàn),出汗、心跳加速等身體上的活躍表現(xiàn),能夠準確預測他們之后的關系狀況——當他們坐在一起談論這段感情時,生理上的反應越活躍,關系惡化的速度就越快。
其中,“災難型”伴侶坐在自己的另一半身邊,描述那些經(jīng)歷的時候,盡管表面看起來可能很冷靜,但電極記錄的心跳和血流速度卻很快,汗腺也非常活躍。他們的身體處于一種“攻擊或逃避模式”,即便是在說開心的事情或者沒有什么意義的情節(jié)時,他們的身體反應也好像面對一只劍齒虎——隨時準備好攻擊或者被攻擊。
而“成功型”的在和伴侶一起講述的過程中,各項生理指標都是平穩(wěn)的,他們有能力營造出讓對方信任和親密的氣氛。
兩類伴侶處理對方情緒需求的方式也是不同的。1990年,他邀請130對新婚夫婦來校園中進行一天的度假,結果發(fā)現(xiàn),當伴侶發(fā)出和對方“連接”的情緒需求時,面對請求的不同回應方式會對夫妻的幸福程度造成深遠的影響。
比如,一個是鳥類狂熱愛好者的丈夫,在草坪上看到一只金翅雀,他對妻子說,“看那只鳥多漂亮!”——他認為這只鳥已經(jīng)足夠重要到發(fā)起一場兩人對話。
這時,面對這句問話的反應,便體現(xiàn)出了不同的相處模式。盡管對鳥不感興趣的人都會覺得它小小的、有點蠢,但一種妻子(成功型)會選擇回應,表現(xiàn)出很感興趣;而另一類妻子(災難型)則會選擇避開,有的繼續(xù)做自己的事,比如看電視;有的還會表現(xiàn)出敵意,比如說“別打擾我,我在看書呢”。
6年后,他回訪了這些伴侶,他們中的有些人離婚了,有些人還在一起生活。在離婚的夫婦中,只有33%在當初能夠回應對方的情緒需求;而仍然在一起生活的夫婦中,有87%在6年前就表現(xiàn)出了對彼此情緒需要的回應。
經(jīng)過十余年的研究,Gottman總結出,根據(jù)情侶在一起時生理的緊張反應,以及他們對彼此情緒需求的回應方式,可以準確預測他們在6年后的關系滿意度,預測準確度高達94%——無論這些伴侶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富有還是貧窮,是否有孩子。
他在多年研究后總結到兩種伴侶最本質的區(qū)別:那些“成功型”伴侶習慣去搜索伴侶身上那些值得欣賞、感謝的部分,他們會有意識、有目的地建立起這種尊重和欣賞的習慣;而那些“災難型”伴侶則會注意和尋找伴侶身上的錯誤,他們習慣表達批評,而不是尊重和欣賞。
后者會帶來“蔑視”,這一在眾多促使分手的因素中的頭號殺手。那些非常微小的蔑視對方的舉動也會引發(fā)對方的憤恨。
前者則是一種“善意”(kindness)。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這一因素最能準確預測一段滿意而穩(wěn)固的婚姻。而這里所說的善意,正是在許多個細節(jié)的瞬間里,你選擇對待對方的態(tài)度和方式。
- 原標題:為什么你的愛情會輸給日?,嵥??|相愛容易相處難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評論 12他還沒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評論 136“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評論 164“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評論 216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評論 203最新聞 Hot
-
加拿大人也不買了
-
“DOGE讓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
-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
“烏克蘭計劃夏天大選,前提是...”
-
勒龐被定罪,不能競選法國總統(tǒng)了
-
他還沒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
日本再發(fā)警告:若發(fā)生,或致近30萬人遇難
-
“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
美科技巨頭重倉這一領域,“但中國已經(jīng)領先”
-
日本:最后的堡壘,也開始塌了
-
“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
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國已準備好培養(yǎng)自己的頂尖數(shù)學家
-
“俄美已開始討論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長:還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臉
-
“普京主義在美國獲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