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兵器研究所:兩宋著名精銳部隊的實戰(zhàn)力究竟如何?
關鍵字: 宋朝軍隊戰(zhàn)斗力兩宋戰(zhàn)爭岳飛岳家軍中國古代軍事史韓世忠當時順昌有個叫楊汝翼的文人,親歷順昌之戰(zhàn),事后寫了一篇《順昌戰(zhàn)勝破賊錄》,其中提到:“四太子……自將牙兵三千策應,皆重鎧全裝,虜號鐵浮屠,又號扢叉千戶?!?這里提到的扢叉千戶,是金軍中的侍衛(wèi)親軍。而“浮屠”是漢語中對塔的叫法,鐵浮屠其實就是鐵塔的意思。所以鐵浮屠這個詞是宋人對金國重騎兵的一種形象稱呼。
劉琦
同樣對順昌戰(zhàn)役進行記錄的還有當時的通判汪若海。他本人沒有親歷這場戰(zhàn)役,但是事后為了表現(xiàn)自己關心戰(zhàn)事,也寫文上呈南宋朝廷,其中寫道:“兀術所將,號常勝軍……其所將攻城士卒號鐵浮屠,又曰鐵塔兵?!?
這句話告訴我們兩層信息。首先,如上文所說,鐵浮屠其實就是鐵塔之意,因此也用鐵塔兵來稱呼;第二,金兀術率領的部隊中,攻城的步兵也被叫做鐵浮屠??梢姡灰巧砼丶椎慕饑勘急凰稳私凶鲨F浮屠,鐵浮屠并不是特指一支騎兵部隊。
新版水滸中的宋軍連環(huán)馬
那么,評書小說還有一些影視作品中常見金國重甲騎兵三匹馬鐵索相連、進行沖鋒的場景,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
三馬相連的記載最早也出自汪若海記載:“鐵浮屠……三人為伍,以皮索相連,后用拒馬子,人進一步,移馬子一步,示不反顧?!闭缜拔乃f,汪若海沒有參加過順昌戰(zhàn)役,他對于戰(zhàn)斗過程的記載可有些出于想象。
岳飛
不過后人卻大都沿襲了他的說法。岳飛的孫子岳珂在《鄂王行實編年》中就照搬了汪若海的說法,后來南宋史官章穎的《南渡四將傳·岳飛傳》、元朝所編《宋史》中的《岳飛傳》和明清兩代講述岳飛事跡的小說,也都是在這種說法的基礎上互相傳抄,最后以訛傳訛。而后人將鐵浮屠與拐子馬搞混,也得怪岳珂。他在介紹金國重甲騎兵時說“號拐子馬,又號鐵浮屠”,錯誤地將二者混為一談,這個錯誤也同樣被后人錯傳。
后來,清代的乾隆皇帝令臣僚以他的名義編纂《御批通鑒輯覽》,發(fā)現(xiàn)此說不對,并進行駁斥。他認為北方人騎馬以駕馭便捷為主,三匹馬連在一起,馬力有不同,人也勇怯不齊,因此反而有可能互相拖累。金兀術擅長用兵,肯定知道該進便進、該退便退的道理,怎么會讓騎兵互相羈絆呢?乾隆皇帝認為,這是宋朝人見到金國騎兵勢不可擋,因而妄加的名目罷了。
其實不管是重騎兵還是輕騎兵,機動性都是最重要的。三馬連在一起,一馬被擊倒,另外兩馬的機動力肯定受影響,而一旦靜止下來,只有挨宰的份,甚至還不如步兵。宋代有許多破重甲的武器,近戰(zhàn)如鞭锏錘長斧長刀,遠程有神臂弩,就算甲再重,一旦靜止,只會被步兵一擁而上輕松消滅。所以不管從史料的分析,還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金國重甲騎兵都不會是互相用鎖鏈相連的。
最后再來看大名鼎鼎的岳飛的背嵬軍。其實南宋的背嵬軍最早由韓世忠創(chuàng)立,《韓世忠墓志銘》中載:“背嵬一人持長柄巨斧堵而進,上揕其胸,下梢其馬足,百遇百克,人馬樂斃?!币簿褪钦f,韓世忠創(chuàng)建的背嵬軍,是一支專門用來對付金國騎兵的精銳步兵部隊,并且戰(zhàn)果卓著。后來岳飛、吳玠吳璘兄弟也創(chuàng)建了背嵬軍,但都是騎兵部隊,尤其是“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的岳家背嵬軍,堪稱當時第一精銳。
那么南宋的精銳部隊為何叫背嵬呢?南宋人趙彥衛(wèi)認為,背嵬是給大將背酒瓶的親隨,但這種解釋其實是望文生義。因為西夏也有背嵬軍!《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中提到過西夏的“衙頭背嵬”,這是宋人的記述。“背嵬”二字其實就是西夏文的音譯。在西夏文中,龍、鷹都讀作“嵬”,蛇的讀音與“背”相近。如果硬要翻譯過來,那就是“驍勇之士”的意思。
后人所繪韓世忠
而且“背嵬”這個詞,北宋人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了。沈括有一首《邊兵凱歌》,里面就寫道:“旗隊渾如錦繡堆,銀裝背嵬打回回。”這里的“回回”指的是西夏人。之后,宋人也模仿西夏人,用“背嵬”一詞來稱呼驍勇的將士。韓世忠是延安(今陜西綏德)人,對這種習俗耳濡目染,將自己組建的精銳部隊稱作背嵬也是情理之中。
以上,就是筆者總結與梳理的兩宋期間那些著名精銳部隊的一些知識,希望能消除一些以訛傳訛的誤解與想象,讓大家了解到更真實的古代戰(zhàn)爭歷史知識。
主要參考文獻:
鄧廣銘,《岳飛傳》,北京:生活·讀書·三聯(lián)書店,2017
來俊杰,也論拐子馬,杭州師范學院院報(社會科學版),2004(1)
湯開建,關于“鐵鷂子”的幾個問題,史學月刊,1989(1)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chuàng)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格洛米,觀察者網(wǎng)已獲授權轉載。)
- 原標題:縱橫天下鐵浮屠、不敗神話背嵬軍?這些兩宋著名精銳部隊的實戰(zhàn)力究竟如何?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06-13 09:49:32
-
只身從香港來為戰(zhàn)友掃墓的老兵,是假冒的?
2018-06-06 17:32 香港 -
韓國墓主有26枚五銖錢就成最高首領?中國網(wǎng)友想起了?;韬睢?/a>
2018-06-05 12:06 三八線之南 -
各朝各代,鞋子都有哪些講究?
2018-06-01 08:06 -
考古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 良渚遺址非一地人力可修建
2018-05-29 09:10 -
今人妝容與唐朝女性可有的一比?
2018-05-29 08:23 趣讀 -
史學大家藏書因分遺產(chǎn)不均被毀?專家:長孫的書
2018-05-25 09:33 -
文在寅訪美,怎么就去了“大韓帝國”駐美公使館?
2018-05-23 08:00 三八線之南 -
為何中國建筑前常擺石獅子?
2018-05-20 08:55 -
商王朝不能只用“奴隸社會”來概括
2018-05-16 07:37 考古 -
一本日記,給你看反清復明的秘聞
2018-05-12 09:04 -
對于西方代議制,章太炎這樣懟
2018-05-11 12:00 -
明朝閉關鎖國,是一種進攻性策略
2018-05-11 09:00 趣讀 -
美國轟炸我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19周年,我們不會忘記!
2018-05-08 12:09 中美關系 -
這幾個可能是被人誤解最多的成語
2018-05-08 07:52 趣讀 -
中國歷史,至少有三千年與運河有關
2018-05-05 08:39 -
情侶裝最早起源于宋代?為啥古代穿衣講究多?
2018-05-04 07:26 趣讀 -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到今天很多國家都不懂
2018-05-02 07:39 -
中國將用法律告慰2000萬英烈在天之靈
2018-04-27 15:23 捍衛(wèi)英雄 -
奠基:共和國前30年與改革開放40年
2018-04-26 08:52 改開40周年 -
元代就有水力紡紗機,卻曇花一現(xiàn)
2018-04-25 10:00 大國工匠
相關推薦 -
“拿出關稅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負總責” 評論 21“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評論 103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評論 120全美數(shù)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評論 486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
-
“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
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
時間定了!“C909將執(zhí)飛越南國內航線”
-
澤連斯基準備用測謊儀“抓內鬼”
-
石破茂希望跟特朗普通話
-
澤連斯基猛批美國:軟弱!
-
尹錫悅再發(fā)聲
-
英方警告以色列:這不是對待英國議員應有的方式
-
全美數(shù)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
歐盟報復美國?西班牙和意大利跳出來反對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