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東海:臺灣前途真的由臺灣人民決定嗎?
關鍵字: 臺灣臺灣選舉臺灣民意兩岸關系【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李東?!?
1994年的臺灣省長選舉,參選陣營打出的口號是“四百年來第一戰(zhàn)”,亦即告訴選民,從荷蘭殖民到如今,臺灣省民第一次可以決定自己的領導人。此處的史觀采用“本土化史觀”而非“中華史觀”暫且不提,但是給民眾打了一針雞血是毫無疑問的,讓臺灣民眾覺得“選舉(或者說‘自由民主’)可以賦予臺灣人自己決定命運的權利”。1996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直選,從某種程度上引發(fā)兩岸危機,李登輝以過半得票續(xù)任,更讓民眾對“臺灣前途臺灣人決定”深信不疑。
1996年3月,李登輝和夫人曾文惠在選區(qū)投入選票
1998年12月3日,臺南市,一處小山坡上擺滿了競選該地市長和“立法委員”的候選人頭像
國民兩黨與“臺灣前途”
民進黨籍前臺灣副領導人呂秀蓮就認為,“九二共識”是存在的,但是全臺投票產(chǎn)生的1996年的選舉結(jié)果,應當視為“九六共識”,并以“九六共識”替代“九二共識”。尷尬的部分在于,當事人李登輝都不承認“九六共識”這個提法,遑論其他?
呂秀蓮提出“九六共識”的核心意涵是,1996年全民投票選舉臺灣領導人,明確臺灣為“主權‘國家’”,“只有‘主權國家的人民’才有權以自由民主的方式選出自己的國家元首”。雖然呂秀蓮號稱“政壇孤鳥”,但她的這種主張還是有不少人認同。去年馬英九卸任前,有民調(diào)顯示,六成民眾認為兩岸關系是“國與國關系”,只有二成七不認同。2015年2月,同一公司調(diào)查顯示,在復選的情況下,50.9%、60.1%的受訪臺灣民眾認為,兩岸關系是“一中一臺”、“兩個中國”,認為“一國兩制”或者“一國兩區(qū)”的僅兩成。
更早前,民進黨提出“臺灣前途應由臺灣人決定(住民公投)”,國民黨當局其實是并未接受的。歷經(jīng)“本土化”幾十年的洗禮,現(xiàn)今再去問臺灣人,你認為臺灣前途走向何方?不管回答是“統(tǒng)”是“獨”,相當多認為“應當透過公民投票的方式來達成”。
一切以民意為依歸,一是因為臺灣是選舉社會,任何政黨都不敢得罪、甚至要助推主流民意;二是因為國民黨的文宣系統(tǒng)擺爛,被民進黨扣上一頂“親中賣臺”的帽子摘不掉,自己又沒其他論述,只好跟著民進黨走上“本土化”的路子,被民進黨站在“愛臺灣”的道德高地指責。黨內(nèi)則一直在“本土化”和“理念化”中間作調(diào)試,這也是國民黨三不五時就鬧不快、要分裂的重要原因。
臺灣地區(qū)直接選舉領導人,如今已超過20年?!芭_灣前途臺灣人決定”更是在四年一度的大選中不斷重復,似乎成了臺灣人心中不可磨滅的神主牌。每當有臺灣方面退役將領出來嗆聲“臺灣前途從來不由臺灣人決定”,或者大陸方面聲明“臺灣前途應由包括臺灣人在內(nèi)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時,相當多政壇人士就暴跳如雷,不明真相的“吃瓜民眾”也隨之起舞。甚少有人去質(zhì)疑,這“主流民意”真的可行嗎?
多角度檢視“臺灣前途臺灣人決定”
即便按照臺灣“本土化”史觀來描述,也能發(fā)現(xiàn)這并不可取。荷蘭、西班牙入侵臺灣乃是因為二者實力,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打敗鄭經(jīng)都是實力所決定,至于日本割據(jù)臺灣、臺灣重回中國,則是中日主戰(zhàn)場的結(jié)果所定,臺灣的前途從來與“臺灣人決定”無太多關聯(lián),更多是域內(nèi)外國家與中國大陸的實力消長所致。從這個部分也可以看出,大陸實力的強弱,和臺灣的命運直接相關聯(lián)。
從國際社會的角度來看,也不可行。臺灣在中國大陸、美國兩大力量之旁,曾一度想發(fā)展核彈,因美國人反對而作罷。曾經(jīng)擁有“核彈數(shù)世界第三”的烏克蘭,總是臺灣可以去借鑒的例子。作為前蘇聯(lián)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國,即使擁有超強的軍事威懾力,烏克蘭還是在美俄兩方角力下,削去核武以換取美英法等國對于烏克蘭國家安全、領土完整的承諾。民選的烏克蘭人也可以高喊,“烏克蘭前途烏克蘭人決定”,然而在東部反叛、克里米亞入俄面前,并無存在感,所謂國際上的“民主自由力量”也沒有起到效用。烏克蘭人原本也幻想有明確的“對烏領土完整承諾”的美國、歐盟會介入,后來的事實證明,美國在克里米亞入俄問題上,也是無所作為。特朗普上任之前甚至一度傳出,將放棄克里米亞問題來協(xié)同對俄合作,若此,烏克蘭除了接受又能做什么呢?
從另一個角度看,“民主國家”美國封鎖“社會主義國家”古巴半個多世紀,盡管國際社會長期要求美國解除封鎖,頭號強國美國還是不予理會。哪怕古巴人民再去高喊“古巴前途古巴人決定”,請“美國尊重古巴人民的選擇”,美國也是毫不在乎,照樣如故。古巴、烏克蘭作為國際公認的獨立國家尚且被如此對待,“貼紙建國”的臺灣被公認為中國之一部分,又能掀起怎樣的波浪呢?
加泰羅尼亞是西班牙的一部分,長期要求獨立,一直受到中央政府的壓力。在西歐大國普遍承認科索沃的情況下,西班牙暫不承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擔心加泰羅尼亞循例辦理。加泰羅尼亞也可以要求“西班牙中央政府正視加泰羅尼亞民意”、“中央政府尊重加泰羅尼亞人民選擇”,然而,西班牙并不會理睬,甚至連公投的權利都不會授予。這就是冷冰冰的現(xiàn)實。
落腳到實際層面,以目前的“公投法”來看,“臺灣人決定臺灣命運”也是難以實現(xiàn)的?;蛟S是考量到公投的危害性,泛藍陣營在“修憲時期”、訂立“公投法”時規(guī)定:1/4“立委”提案且有3/4“立委”出席之3/4決議,公告半年后選民有效票超過總?cè)藬?shù)的一半才能通過。這個困難度甚至超過了2012年馬英九連任、2016年蔡英文當選的得票數(shù),因而被稱為“鳥籠公投”。民進黨內(nèi)“極獨派”、時代力量等屢屢要求修改“公投法”,降低“修憲門檻”,民進黨囿于各種原因都還沒做。畢竟,在野的時候可以胡亂喊,執(zhí)政的時候要全盤背鍋,無論哪個黨都得慎重:“潘多拉盒子”一打開,受苦的首先是執(zhí)政黨。
“皇帝的新衣”還是別穿了
大陸常說,打鐵還須自身硬。如果臺灣想要去效仿,國際上倒真的有個以色列可以學習。但以色列全民皆兵、科技領先,與政黨惡斗、經(jīng)濟乏力、缺乏長期規(guī)劃的臺灣還真不能比。加之臺灣附近地方,乃發(fā)展最為快速的部分,角力甚為頻繁,與以色列周邊相對貧窮也不能類比。最為重要的是,猶太人在美國有巨大的影響力,美國不會棄以色列而不管,而美國會像支持以色列那樣支持臺灣嗎?
?;鶗案倍麻L馬紹章曾引用一份美國民調(diào),假設大陸武統(tǒng)臺灣,只有26%的美國民眾支持派兵臺灣。與之相反,臺灣政大選研中心2015年調(diào)查顯示,32%的臺灣民眾支持“即使大陸武統(tǒng)臺灣,也要臺灣獨立”,這些人之中有47%認為,即使臺灣宣布“獨立”大陸也不會武力攻臺,同時有70%認為,美國會出兵幫助臺灣。這樣的比較,難免讓人覺得有一廂情愿的感覺。
據(jù)日本學者大前研一統(tǒng)計,臺灣每4名應屆畢業(yè)生中,就有1名在大陸企業(yè)工作。2013年上海GDP的1/3,也有報道是臺企創(chuàng)造。兩邊已形成密不可分的互動。拋開大陸另搞新南向,就像富士康拋開蘋果去同三星合作,成功率幾何?兩岸關系說小了是紅藍綠的三方互動,說大了是中國(大陸)、臺灣地區(qū)、美國的三角關系。在各方博弈的情況下,若無重大變化,“維持現(xiàn)狀”是最可能的情況,但這并不是臺灣民意的結(jié)果,更不是“臺灣前途臺灣人決定”的例證。對于臺灣來說,既是談判的一方,也是談判的標的物,角色更為尷尬。
“九二共識”的命名人、陸委會前主委蘇起在專著《兩岸波濤二十年紀實》中也指出,未來兩岸關系中有兩個互相矛盾且不可逆轉(zhuǎn)的趨勢:海峽兩岸的實力對比越來越傾向于中國大陸,也有利于兩岸統(tǒng)一;臺灣內(nèi)部之民意越來越傾向于所謂“臺灣認同”,即有利于“臺灣獨立”。長期來看,實力趨勢的影響力遠大于認同趨勢,因為實力趨勢的影響能直接沖擊臺灣經(jīng)濟、安全、兩岸關系、“國際空間”,甚至是島內(nèi)政治。
曾有美國攻勢現(xiàn)實主義大師給出了臺灣未來的三個選項:發(fā)展核子武器、發(fā)展傳統(tǒng)喝阻武力、香港模式,至少目前看來,前兩種都不太可能。按照他的理論,無論臺灣喜不喜歡,都無可奈何的將進入香港模式。從這個角度去看,“臺灣前途臺灣人決定”就像皇帝的新衣,不若脫下來,換件合身的外套,發(fā)展好自己,再來談條件。以目前“轉(zhuǎn)型正義大于天”、當局不斷“發(fā)夾彎”來看,只好說,貴島加油。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尹錫悅被罷免 評論 148馬克龍:別天真了!歐盟要暫停對美投資 評論 68“果然,中國說對了” 評論 257“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jié)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評論 220“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163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