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局·大局·僵局——安倍任上的中日棋局
關鍵字: 安倍晉三安倍政權釣魚島爭端釣魚島問題中日關系政治右傾村山談話近期,日本自民黨重新執(zhí)政,特別是該黨鷹派人物安倍晉三出任首相,引起了人們的普遍猜疑。人們主要的擔心是,如果這位當今日本政壇強硬派的代表,真的按照他一貫的主張推行內外政策的話,不僅會損害日本與鄰國的關系,而且也會把日本國內政治帶向歧途。那么,出現(xiàn)這種結局的可能性有多大?這就需要具體分析,深入討論安倍上臺會引發(fā)日本政局怎樣的變化,給中日關系帶來什么影響,特別是釣魚島僵局會如何發(fā)展。
日本新首相安倍上臺伊始,首訪選擇東南亞三國,針對中國立場明顯 圖/東方IC
日本政局:政治右傾有限度
首先,如何看待安倍上臺后日本政局的變化?關于這個問題,有三點值得關注,一是內閣是否又是一個短命內閣;二是7月份的參議院選舉結果對政局的影響;三是日本政治右傾化的問題。
關于安倍內閣是否又是一個短命內閣,這個問題要從日本政治文化的角度來分析。日本的政治文化有集團主義和輪流坐莊的特點,缺乏權威領導,領導人往往難以形成長期執(zhí)政。雖然小集團也有核心人物,比如各政黨內部派閥的領導人,但是由于小集團林立,領導人不過是各個集團的協(xié)調人,經(jīng)常被取代是常態(tài)。在日本政黨政治中,首相的職位并不具有絕對權威,在各派閥的政治傾軋中,這個職位經(jīng)常發(fā)生更迭。僅從戰(zhàn)后的日本歷史看,60多年來出現(xiàn)過30多位首相,平均任期不到兩年。所以,如果按照這個規(guī)律分析,安倍很難走出內閣短命的怪圈。因此,安倍要謹小慎微才好,他要避免黨內,特別是內閣曝出丑聞,他要平衡黨內鴿派力量,防止反對派倒閣,他還要照顧執(zhí)政聯(lián)盟公明黨的要求,避免兩黨分道揚鑣,導致內閣垮臺。
安倍政權的穩(wěn)定度還要取決于今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結果。按照日本的憲法,眾議院占多數(shù)議席的政黨就可以組成內閣,如果占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shù)將是一個穩(wěn)定的政權。但是,即使是執(zhí)政黨,如果在參議院不占多數(shù)的話,有些提案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通過,甚至有些提案,如日本銀行總裁的人選要由參眾兩院同意,所以執(zhí)政黨在這個問題上受到參議院的牽制。此次選舉,自民黨雖然獲得了眾議院的多數(shù),還與公明黨組成絕對多數(shù)內閣,但是,參議院仍然是在野黨占多數(shù)。所以,安倍必須在參議院選舉中獲勝,才能維持穩(wěn)定。如果他不能獲勝,那么,他的內閣必然受到“短命”魔咒的束縛。
關于安倍內閣右傾化的問題,其實要區(qū)分“右翼”與“鷹派”兩個概念。本來的右翼是指戰(zhàn)前主張侵略亞洲的軍國主義集團,它們曾經(jīng)掌控了日本的政治和軍事部門,最后把日本引向了歧途,這些集團在戰(zhàn)后基本上被肅清,或者不得不改頭換面從事政治活動,已經(jīng)不是日本社會的主流。戰(zhàn)后右翼的影響力極其有限,即便有些右翼頭目與政界保持聯(lián)系,那也不是通過公開的方式。而日本戰(zhàn)后的鷹派則是指那些受右傾思想影響的政客,他們有的可能與右翼有聯(lián)系,但是大多數(shù)屬于思想上的類似,而不是組織上的同流合污。特別是鷹派政客盡管政治主張強硬,但是并不敢公開宣揚軍國主義思想,他們只是有限度地為那場侵略戰(zhàn)爭辯護。自民黨內分鷹派與鴿派,安倍是鷹派的代表,他的上臺意味著鷹派得到了選民的支持,但并不是右翼意義上的右傾化,況且更加強硬的石原慎太郎所率領的維新會并沒有得到預期的多數(shù)議席,可見所謂日本的右傾化還是有限度的。
但是,要強調的是,剛剛當選的安倍政權執(zhí)政基礎還不牢固,特別是要經(jīng)過參議院選舉的洗禮才能真正穩(wěn)定,在此之前,顧慮競選前高調反華姿態(tài)贏得的部分民意,其右傾言論不會輕易收斂,對華態(tài)度也不會立即冷靜。
中日關系大局:爭端背后的反推力
其次,日本政局的變化對中日關系會產(chǎn)生哪些影響?回答這個問題要從中日關系的三個維度說起,一是兩國之間的爭端焦點,二是美國因素,三是兩國關系的“大局”。
關于兩國之間爭端的焦點問題,一個是釣魚島問題,一個是歷史問題,一個是臺灣問題。三個問題中除了臺灣問題目前由于兩岸關系的良性互動,暫時未顯露之外,釣魚島問題與歷史問題都是影響兩國關系的重要因素。釣魚島問題現(xiàn)在正處于膠著狀態(tài),何去何從決定了兩國關系的走向;歷史問題包括靖國神社問題、慰安婦問題、教科書問題等?,F(xiàn)在,安倍在是否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態(tài)度模糊,隨時都有破壞中日關系的可能。特別是他在是否修改“宮澤談話”“河野談話”和“村山談話”問題上,故意不表明態(tài)度,引起了周邊國家和中韓兩國的關注。
美國因素是兩國必須要處理的第三者因素。其實,中日關系自從戰(zhàn)后就被美國因素所束縛。邦交正?;埃绊憙蓢P系的主要障礙是臺灣問題,但事實上也是美國因素在作祟。邦交正?;螅腥諆蓢餐珜Ш推接押?,其背景是中美日共同應對蘇聯(lián)霸權主義的挑戰(zhàn),核心則是美蘇兩大國之間爭奪霸權的斗爭。冷戰(zhàn)結束之后,中國逐漸成了美國的遏制對象,日本則在中美兩大國之間搖擺;伴隨中國的崛起,日本也陷入了應對中國威脅與利用中國發(fā)展的矛盾之中。在東海、南海和釣魚島問題上,處處都能看到美國推波助瀾的影子。正是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存在,決定了中日關系的波動起伏,如何處理好與美國的關系,是中日兩國共同面對的問題。
關于中日關系的“大局”,這是雙邊關系的基本問題。也就是說,中日關系并不只有爭端這種所謂的結構性矛盾,也不是美國這一第三方因素所能完全主導的。其實,自從邦交正?;?,中日兩國的有識之士都認識到中日合作可以給兩國帶來巨大的利益。中日友好的40年,為兩國的和平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戰(zhàn)略機遇期;兩國的經(jīng)濟合作,為兩國的互利共贏做出了貢獻?,F(xiàn)在,兩國最大的“大局”就是共同為東亞經(jīng)濟合作而努力,有中日韓與東盟的合作,有中日韓三國的合作,還有中日兩國之間的經(jīng)濟合作,比如人民幣與日元的直接兌換協(xié)議,都是兩國從大局著眼進行互利合作的實例。如何在中日互利共贏的大局與中日爭端以及美國的太平洋戰(zhàn)略中尋求平衡是擺在兩國有識之士面前的重要課題。
釣魚島僵局:政治博弈需降溫
當前,釣魚島問題是兩國爭端的主要焦點,也是目前中日關系急需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也存在三個方面的理解,一個是作為主權問題的釣魚島,一個是作為資源問題的釣魚島,還有一個是作為政治博弈問題的釣魚島。
釣魚島作為主權爭端,是中日雙方都不能向對方讓步的問題。兩國的主張歸結起來就是,日本主張他們在甲午戰(zhàn)爭期間“竊取”釣魚島是符合國際法規(guī)定的,因為當時這個島嶼是所謂“無主地”。但是中國提出了大量的歷史資料證明,至少在明朝中國就已經(jīng)擁有了這個島嶼的主權,而且,中國的歷史資料從國際法的觀點來看也完全站得住腳。然而,美國在戰(zhàn)后曾占領這個島嶼,并在1971年將它的行政權非法交給了日本,于是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關于釣魚島的資源層面的問題,要從附近發(fā)現(xiàn)石油和天然氣說起。1969年4月,聯(lián)合國亞洲遠東經(jīng)濟委員會在曼谷發(fā)表報告,稱東海釣魚島附近海域埋藏著大量石油和天然氣。該報告發(fā)表之后,當年5月,日本就宣布對釣魚島擁有主權,并在釣魚島上設立了界樁。1970年8月日本外相愛知揆一發(fā)表正式聲明稱日本對釣魚島擁有主權,1972年3月日本外務省發(fā)表關于釣魚島問題的“基本見解”,系統(tǒng)闡述了日本擁有釣魚島的法理根據(jù)。中國是在1971年12月正式聲明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聲明指出中國自從明朝就對釣魚島進行了管轄,還指出該島是臺灣的附屬島嶼??梢娽烎~島問題爭議的真正激化起因于資源的發(fā)現(xiàn),所以,中日雙方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達成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共識。但是雙方對于釣魚島爭端的實質理解經(jīng)常搖擺不定,忽而重視主權,忽而重視開發(fā),導致兩國關系經(jīng)常出現(xiàn)摩擦。最近的僵局就是兩國均強調主權的結果。
1978年,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談判過程中,中日雙方著眼合作大局,決定擱置釣魚島爭議。圖為參加《條約》簽訂的中日雙方領導人鄧小平與福田赳夫握手蠟像 圖/東方IC
從歷史上看,釣魚島問題既是中日兩國政治博弈的經(jīng)常性焦點,也受制于雙方關系的大局和政治合作的氛圍。1972年,中日邦交正?;勁羞^程中,由于雙方都能顧全大局,所以釣魚島問題被擱置起來。1978年,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談判過程中,該問題成了談判的籌碼,經(jīng)過博弈雙方再次決定擱置爭議。1996年,中日雙方都批準了《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釣魚島問題當然又成了兩國爭奪東海資源的籌碼?,F(xiàn)在,美國重返亞太,為日本右翼分子以及政界的鷹派注入“雞血”,而且他們認為中國面臨與周邊國家的爭端困境,對日本是個機會,于是他們利用釣魚島問題向中國施加壓力,目的在于獲得國內政治資本,并在島嶼問題上能夠得寸進尺,實行有效統(tǒng)治。然而,他們顯然錯估了形勢,沒有充分估計到中國近些年經(jīng)濟崛起和與之相伴隨的維權信心的大增。中國適時強化釣魚島的定期巡航維權反而打破了日本對釣魚島長期的單方面控制的現(xiàn)狀,日本“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心有不甘,屢屢發(fā)難,造成當前異常敏感和膠著的局面。但是,中日當前在釣魚島的對峙稍有不慎便有擦槍走火的危險,給中日關系帶來更深層次的損傷,導致兩敗俱傷的雙輸結果。
從歷史經(jīng)驗和現(xiàn)實現(xiàn)狀來看,“擱置主權,共同開發(fā)”的前人智慧在今天并沒有過時,為此,兩國要立足于中日關系的合作大局,為兩國人民的福祉和共同利益的雙贏大計考慮,展現(xiàn)理智的大國風范,共同防止釣魚島問題成為脫韁野馬,管控釣魚島危機的無限升級。
(本文刊載于《社會觀察》2013年第2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張苗鳳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31“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208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70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95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wǎng)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稅
-
“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
特朗普明天將在白宮開會,討論TikTok命運
-
“白宮正研究:丹麥給格陵蘭6億,我們加價”
-
美國司法部要求判他死刑:讓美國再次安全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周一鳴接棒港警“一哥”
-
他演講超25小時,狂噴特朗普馬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