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伯特·庫特納:在后疫情時代,我們需要“美國制造”(二)
導讀《美國展望》雜志創(chuàng)辦人、聯合主編、布蘭迪斯大學教授羅伯特·庫特納2020年5月19日在該刊發(fā)表評論文章:《在后疫情時代,我們需要“美國制造”》,譯文共分為兩部分,本文是第二部分。復興美國制造業(yè)的一般模式
其實,即便中國無意通過“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等涉及大規(guī)模政府投資的戰(zhàn)略來取得全球經濟領袖地位,美國恢復昔日制造業(yè)實力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中國的崛起只是使得美國對實現這一目標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了。中國對國有資本的重視使得這個國家可以對其經濟發(fā)展進行長期規(guī)劃,瞄準并致力于主導一個又一個新的技術領域;而美國過于依賴來自華爾街扭曲的市場信號(reliance on distorted market signals from Wall Street),這已經導致美國在產業(yè)發(fā)展上處于不利地位。隨著中國成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提供者,這一新的角色給中國帶來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影響力正在日益凸顯。
《美國展望》雜志創(chuàng)辦人、聯合主編、布蘭迪斯大學教授羅伯特·庫特納2020年5月19日在該刊發(fā)表評論文章:《在后疫情時代,我們需要“美國制造”》,譯文共分為兩部分,本文是第二部分。
在第一波制造業(yè)轉移發(fā)生之后,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經濟學家史蒂芬·科恩(Stephen Cohen)和約翰·齊斯曼(John Zysman)于1987年合著了《制造業(yè)的重要性——人們對后工業(yè)經濟的誤解》(Manufacturing Matters:The Myth of 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一書?,F在看來,這本書對后來美國經濟的發(fā)展軌跡是頗有預見性的。他們在書中指出,制造業(yè)不僅能夠為社會提供就業(yè)崗位,一個大型制造業(yè)企業(yè)還可以發(fā)揮地區(qū)經濟穩(wěn)定器的作用。
在2020年的今天,制造業(yè)更是成為了一個國家掌握未來先進技術的入場券。畢竟,工程師們都是在距離生產車間不遠的地方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的。如果美國喪失了機床、半導體、太陽能電池板或電信設備的制造能力,一個像中國那樣的重商主義對手就不僅會成為一個主導性的制造業(yè)大國,而且會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科技創(chuàng)新領袖。如果美國政府不出手干預,到那時,美國將不再具備與中國展開競爭的資格。
在史蒂芬·科恩和約翰·齊斯曼出版那本專著之后的幾十年里,美國的貿易狀況已經從1975年的略微順差160億美元發(fā)展到了2019年的嚴重逆差5780億美元。在高科技產品領域,更是從進出口基本平衡發(fā)展到了逆差1320億美元。我們已經在大量產業(yè)里喪失了制造技術和制造能力。在美國貿易代表面前,一些游說團體認為美國不應再繼續(xù)制造尼龍襪、婚紗,甚至也不應再繼續(xù)印刷《圣經》了,然而這些都是歷史最為悠久的西方傳統(tǒng)產品。
在后疫情時代里,美國在經濟領域的動作應主要集中在恢復制造業(yè)的實力上面。正如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曾經在軍民兩用技術領域扮演國有投資銀行的角色那樣,美國政府也應該發(fā)揮引領產業(yè)發(fā)展的作用。其實美國政府在二戰(zhàn)時期已經在這樣做了。不過這一次,美國政府的主要目標應在于防止北京通過“中國制造2025”去主導諸多新興技術的發(fā)展。如果將來華爾街繼續(xù)出賣國家利益,那么美國政府就應該像復興金融公司(the 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oration)在上世紀的大蕭條和二戰(zhàn)時期所做的那樣,在高科技公司里面擁有股權,并把公務人員安插在公司董事會中。在這一基礎上,職工代表將能夠發(fā)揮錦上添花的作用。
從表面上來看,對經濟活動自由放任是美國非官方的意識形態(tài)(unofficial ideology of laissez-faire),這種意識形態(tài)反對國家打造諸如德國西門子、中國華為或歐洲空中客車那樣的大型“國家冠軍企業(yè)”(national champions),一切應由市場去決定。不過目前存在一個難以辯駁的與之相反的論據。波音公司已經因為在737 MAX機型上出現的災難性管理問題陷入了嚴重困境。既然美國政府在竭盡全力地確保波音的償債能力,那么作為交換,波音公司應該允許美國政府獲得該公司的控股權。作為一家嚴重依賴華爾街的民營企業(yè),波音的表現已經糟糕到了極點,相信成為國有企業(yè)之后的波音只會變得更好。
我們已經看到,如此之多的美國公司在拿到紓困資金之后,除了回購股票和分紅之外卻不知如何更好地加以利用。這說明,“市場”并不知道該如何在私營經濟部門發(fā)現有效益的投資機會(“the market”doesn’t perceive productiv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the private sector)。然而,實際上美國經濟體系中并不缺乏這樣的投資機會。這就是美國迫切需要改變國有資本缺位狀況的原因。
從接受管理的經濟到綠色經濟
改變美國的國有資本缺位狀況應該與基礎設施現代化和現有經濟模式向更具韌性的循環(huán)經濟模式轉型同步進行,而后兩者其實早該啟動了。根據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的評估,更新全國基礎設施的資金缺口約為4.5萬億美元。2009年《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的發(fā)起人聲稱該經濟刺激方案是“及時、目標明確和臨時性的”,那么當下我們所提出的這一新的綠色投資倡議就應該是計劃周密、公開透明和永久性的。當前的疫情危機已經導致勞動力市場接近崩潰,不過這也為推行綠色經濟刺激計劃提供了絕佳的機會。上世紀大蕭條時期政府推動建設胡佛水壩和金門大橋并非毫無目的,今天的我們也可以把閑置資源轉化為社會所需要的基礎設施。
既然稅金和公共債務能夠被用來服務于社會,那么被用來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也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根據一些貿易規(guī)則,這樣的做法往往會被視為“非法的自利行為”(illegitimate favoritism)。為了美國的國家復興,我們可以無視此類規(guī)則。我們完全可以跟與我們在混合型經濟(mixed economy)問題上持有相同觀點的歐盟達成新的貿易協議。至于在人權、勞工權益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上記錄不佳的中國,它必須接受補償性的關稅和規(guī)則(offsetting tariffs and regulations)。例如,任何一家總部在美國的公司都不應遵守中國強制性的技術轉移規(guī)定,美國公司這樣做將不再被允許。
為了在國家層面啟動公共投資并推動經濟的綠色轉型,我們還需要讓美國的經濟政策從那些已被證明錯誤的經濟學思維方式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靶省保╡fficiency)是一個人們很喜歡掛在嘴邊的詞。最近隨著美國媒體對供應鏈的脆弱性展開集中討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承認“美國太過于關注供應鏈的效率,卻忽視了供應鏈的彈性”,世貿組織前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最近在經合組織和開放市場研究所主辦的一場會議上就做出了這樣的表示。
不過,“效率”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我在1996年出版的《一切待售——市場的好處與局限》(Everything for Sale:The Virtues and Limits of Markets)一書中指出,“效率”這個概念可以有三種解釋:第一種,亞當·斯密的“效率”,這種“效率”建立在供需關系的基礎上;第二種,凱恩斯的“效率”,當經濟低迷時,這種“效率”與亞當·斯密的“效率”概念是相沖突的;第三種,熊彼特的“效率”,他認為從長期角度來看,創(chuàng)新才是經濟增長動力的來源。其實中國在參與科技創(chuàng)新和經濟增長的全球競爭時對市場價格信號是完全不予理睬的,而美國在二戰(zhàn)時期也曾這樣做過。
更進一步來說,對“效率”的標準描述通常并沒有把錯誤的市場價格所造成的數萬億美元損失考慮在內,氣候變化、1929年的大蕭條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都是這種情況。給“效率”這樣下定義的人其實是在假定不存在官員腐敗、不存在市場力量、不存在經濟力量和制定規(guī)則的政治力量之間的反饋閉環(huán)。因此,通常人們在談論“效率”時,他們其實是在削足適履地迎合“彈性”概念,這非??尚Γ沂沁`背歷史事實的?,F在是時候放棄這一概念了。在大蕭條、凱恩斯革命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之后,我們當時都以為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然而實際上并非如此。
二戰(zhàn)結束后,美國、歐洲以及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都表現出了比較良性的經濟民族主義心態(tài):即便馬歇爾計劃包括國有銀行、國有企業(yè)的內容,美國也不會有什么異議;即便一個國家為了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優(yōu)先考慮自己本國的供應商,其他國家也不會反對;即便美國在冷戰(zhàn)中向噴氣式飛機、生物科技、計算機網絡等軍事技術領域里投資會產生商用價值,也不會遭到否決。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美國的官員們在芝加哥學派經濟學思想的侵蝕下喪失了清醒的思考能力,此后他們又在被華爾街游說集團收買后放棄了“第三條道路”,并轉而去尋求可笑的“完美市場”了。
與此同時,美國官員們竟然給堅信重商主義的中國人開了綠燈,他們認為只要華爾街和美國的大公司在與中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能分得屬于自己的一份利益,那就沒有什么不妥。我們必須反對這種做法,戰(zhàn)后的社會契約(the postwar social contract)應該有一個21世紀的現代版本,那就是我們應該為國家政策預留足夠的空間。
我們可能很快就會進入一個由可再生電力驅動的時代。但目前市場價格還是反映了太多的化石能源交易情況。我們只有通過政府制定的法規(guī)和補貼政策來讓經濟體系從依賴化石能源轉為擁抱綠色能源。未來的能源不僅更加清潔,而且價格會更便宜,使用起來也更安全。市場在定價方面經常犯下錯誤,這就是我們還需要政府和民主性計劃(democratic planning)的原因。
我們需要在國家層面制定戰(zhàn)略以奪回美國在先進制造和綠色能源領域的全球主導權。需要強調的是,在這一過程中,美國產業(yè)界將掌握新的技術,地方中小企業(yè)將實現發(fā)展,美國的就業(yè)崗位也將獲得大幅增長。我們可以做到一舉多得。當然,這樣做也許有違一些人在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方面的傳統(tǒng)觀點。其實,我們早該摒棄那些錯誤的觀點了。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2020年5月19日《美國展望》雜志網站,全文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羅伯特·庫特納:在后疫情時代,我們需要“美國制造”(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馬力 
-
俄準備10月大規(guī)模接種新冠疫苗
2020-08-02 09: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TikTok:我們沒打算離開
2020-08-02 09:39 大公司 -
中美沒有回頭路?對英反制雷聲大雨點小?我駐英大使回應
2020-08-02 09:38 中國外交 -
美媒:微軟暫停收購TikTok美國業(yè)務談判
2020-08-02 09:30 美國一夢 -
美駐荷蘭大使污蔑中國“盜竊疫苗知識產權”,我使館駁斥
2020-08-02 08:46 中國外交 -
美民主黨議員確診后怒斥共和黨人:不戴口罩亂逛害了我們
2020-08-02 08:34 美國一夢 -
美國新增68897例確診,累計461.1萬例
2020-08-02 07:16 美國一夢 -
外媒:字節(jié)跳動同意剝離TikTok美國業(yè)務
2020-08-01 23:01 美國一夢 -
美國經濟遭休克式打擊,惠譽送“警告子彈”
2020-08-01 22:19 美國經濟 -
德國中止與香港引渡條約,港府回應
2020-08-01 21:52 德意志 -
中印邊境沖突 澳大利亞突然“站隊”
2020-08-01 19:39 -
他又改口了,還污蔑中國“搞砸”美國大選
2020-08-01 17:01 特朗普 -
日本首次下單新冠疫苗,1.2億劑
2020-08-01 16:47 日本 -
特朗普給聯合國出了一道難題…
2020-08-01 16:47 歡樂聯合國 -
“這種情況下,可遠離特朗普”
2020-08-01 16:11 美國大選2020 -
惠譽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至“負面”
2020-08-01 14:26 美國一夢 -
《紐約時報》員工想“自我審查”:專人評判啥能發(fā)
2020-08-01 10:45 美國一夢 -
葡萄牙一火車與鐵路維修車相撞脫軌造成52人死傷
2020-08-01 10:43 -
引爆韓國疫情的邪教頭目被批捕
2020-08-01 09:26 三八線之南 -
德國暫停與香港引渡條約,我大使館堅決反對
2020-08-01 08:31 香港
相關推薦 -
“華爾街聽信特朗普,代價慘痛” 評論 14“看看美國關稅大棒,再看看中國海南…” 評論 48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 評論 736“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評論 315“華爾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機” 評論 177最新聞 Hot
-
“尹錫悅別再扮演總統(tǒng)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準備解除武裝,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
-
美媒緊盯:中國,60天了…
-
美部長:百萬美國工人將“擰著小螺絲”造iPhone…
-
馬斯克嘲諷“哈佛經濟學博士”,納瓦羅回懟:他就是個賣車的
-
華爾街鐵粉變臉:特朗普,收手吧!
-
馬來西亞總理領頭:東盟要“抱團”
-
美“對等關稅”沒提俄羅斯,白宮回應
-
“歐洲200歐元,非洲才3美元,我們正面臨‘碳掠奪’”
-
美財長試圖安撫:股市短期波動,別慌
-
“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
一開盤,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龐呼吁支持者:效仿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財長:怪DeepSeek…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