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位學者談:今天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通識教育
關鍵字: 通識教育大學教育學生選課的三個動機
張奇峰 復旦大學副教授
就我自己的經驗而言,學生會選一門課最重要的三個動機可能是:要么這門課對他有用,比如高等數學、經濟學之類的,他覺得學了這門課以后會用得著,或者這門課對他之后的學習、工作有重要意義,對于這類課,學生都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上面,而通識課對大部分同學來說并不具備這種重要性;要么就是學生對這個課本身有興趣,這種興趣可能是他之前就具有的,也可能是課程內容有意思,或者老師上課好,講課有吸引力,語言生動風趣;要么上這門課的老師給學生的成績好,很容易就能拿到好的學分,學生選課大體傾向是這樣的。
教師要深析90后學生閱讀感知特點
石力月 上海師范大學副教授
90后學生與我們以及年長于我們的那幾代學生對于書本、閱讀以及學問的認知、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是伴隨著屏幕、淺閱讀以及互聯(lián)網成長起來的一代,這些體驗一定程度上改變甚至瓦解了過去大學生對于文字的親近感以及處理復雜知識的興趣與耐性。加之整個社會系統(tǒng)在20年間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讀書、就業(yè)、當下、未來無不纏繞在一起影響著學生的大學學習狀態(tài)。
所以想上好一門課必須充分了解現在的學生,這個“了解”不是為了“投其所好”,而是希望能夠“對癥下藥”——盡可能地收集“病歷”了解“癥狀”,才有可能破解學生抗拒復雜知識、抗拒文獻、抗拒深入學習的難題。我這幾年的教學體會是,面對90后的學生我們老師需要做一些改變,但這些改變不是釜底抽薪,也不是委曲求全,而正是為了堅持與保護那些不能改變的東西才需要做出的一些改變。
什么樣的條件可以因人設課
詹丹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
通識教育是按照現實原則還是按照理想原則?定位到底是專業(yè)性還是非專業(yè)性?課程內容是以經典研讀為主還是以學科知識導論為主?功能上如何來平衡碎片化和系統(tǒng)化的問題?這些的確都是十分復雜的難題。
課好課壞其實不取決于課程本身,老師才是決定性因素。不管你是經典研讀課、還是知識導論課、馬哲公共課、專業(yè)性很強的課,關鍵都在老師身上。老師不好這個課就不好,老師好這個課就好。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抓課程建設的關鍵,就是抓教師隊伍建設,如果好老師真正愿意把自己的心思放在教學上了,那么我們就應該因人設課,有什么樣的好老師,我們才設什么樣的課,盡管從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來說,這樣的思路是很成問題的,但也是最現實的選擇了。
如何避免通識課變成水課
郭曉東 復旦大學教授
怎樣避免通識課變成水課,這是我們在開展通識教育過程中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通識課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處理好專業(yè)和通識關系,也就是說,上通識課是否意味著講得簡單通俗一點就好,不要體現太強的專業(yè)性?很多人說,通識課只要大致帶著學生讀書就好了,能夠大體上對經典文本有所了解就好,但這樣的話,就使得通識課一點門檻與難度都沒有,這樣可以說老師會覺得很無趣,學生的收獲也不會太大。因此,在通識教育中如何體現一定的專業(yè)水準,恐怕是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聯(lián)合課程的一個長處是因為講的跨度比較大,每一個人術業(yè)有專攻,每一講請專家來講,對學生是幫助的,否則一個人講總有講不好的地方。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各種不同風格的老師,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獲得相關的啟發(fā),這也是聯(lián)合課程的長處。
要讓學生明曉境遇學會做人
倪文尖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通識教育最重要的,是在研讀重要文本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品質,而這可能比簡單的知識傳授更加重要。說得再樸素一點,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教育還是要盡量讓學生變得更“聰明”,也學會真本事?!奥斆鳌钡囊馑?,就是能認識自己所處的歷史處境和自己的能力所在,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講德行才更有意義。
我們的教育就是要讓學生了解自己所處的境遇,并在這個需要以能力為根基謀生求發(fā)展的時代,通過努力學習來提高自身的能力,也增強自信,而且以我的觀察,一個人有了真本事,可以靠本事吃飯,他就不那么容易溜須拍馬搞關系,或者隨波逐流。這一點對所有專業(yè)的學生都是相通的,思維方式和思維品質真正有了提升,也就有了真本事。善于思考善于學習了,他干啥不行?!
(作者/王多)
- 原標題:今天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通識教育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何書睿
-
“果然,中國說對了” 評論 110“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評論 205“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162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53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71最新聞 Hot
-
“美國這么做,堵不住我的嘴”
-
逃跑的黑熊,找到了
-
“對等關稅”竟是這么算的?經濟學家集體傻眼
-
“果然,中國說對了”
-
加拿大發(fā)愁:躲過子彈,卻撞上坦克
-
內塔尼亞胡來了,匈牙利退了
-
“禁令之前就有,但伯恩斯離任前擴大了范圍”
-
“地球上沒一個地方是安全的”
-
“美國是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的最大輸家”
-
“對臺灣地區(qū)沖擊明顯,非??膳隆?/a>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
誰被征了50%的最高關稅?
-
四名共和黨議員倒戈阻止對加關稅,特朗普破口大罵
-
“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
特朗普發(fā)動全球關稅戰(zhàn),美國VS全世界
-
結束全球化?“不是按個開關,美國就能搖身一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