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睡王”來了,燈塔也難明
最后更新: 2021-01-22 09:45:34【視頻/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沈逸】
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的逸語道破,我們繼續(xù)加更填上第三個坑,討論一下剛剛完成宣誓就職典禮,正式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tǒng)的拜登——“睡王”,睡王來了。
首先講一下總統(tǒng)就職典禮,CNN幾乎全程直播。
總統(tǒng)就職典禮上,他盡力塑造一種氛圍,給人感覺一切照舊,告訴大家一個熟悉的美國已經回來了。 回歸之后,很多問題可能在很短的時間里面,就會得到快速解決。如果你是一個不了解美國正在發(fā)生什么事情的人,就完全可以通過這場就職典禮,去認識和理解當下的美國。你會因為整體鏡頭的運用而產生一種感覺,這和你若干年前所了解的、被稱之為自由世界燈塔的美國,幾乎沒有什么區(qū)別。
當然,在一些小的鏡頭中,還是可以看到一些不同。比如說,在他的就職典禮上有非常厚的防彈玻璃;只有1000多個人參加,大量的使用旗幟代替;部署了25,000名國民警衛(wèi)隊。從視頻上看出去,防彈玻璃的厚度真的相當可觀,包括他講完之后向下面揮了揮手,還做了個指向你的手勢,然后鏡頭拉下去,前面是一排的國民警衛(wèi)隊隊員,身穿美軍的制式作戰(zhàn)服裝,拿著武器。
國會大廈外執(zhí)勤的國民警衛(wèi)隊員(圖源:中新網)
這些細節(jié),盡管努力想傳遞一種信息:精英主導下的優(yōu)雅的、先進的人類文明的燈塔國,正在很明顯地努力重回正常狀態(tài)。從某種投射的意象上來看,“懂王”特朗普執(zhí)政的四年,被定義為美國的一個反常狀態(tài)。就職典禮后,“睡王”會把一切拉回到軌道上去,這是看完就職典禮之后最直觀的一個感覺。
第二點,典禮上的拜登表現得有點像一個美國的老爺爺。囧司徒(Jon Stewart),在他節(jié)目中有一陣子經常嘲諷約翰·麥凱恩就像隔壁的老太太對你說教。但我覺得拜登力不從心。有一說一,以拜登的演說能力,不見得能超過他上次在葛底斯堡的演說,但也是盡了力,發(fā)揮的也算相當不錯。
主題非常明確:呼吁團結,要跟國內白人至上、種族主義、恐怖主義等等一大堆做斗爭;也談到了美國在世界上的位置,要成為大家的榜樣,諸如此類的一些基礎的價值和理念目標;還提到要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tǒng),不管你是支持我的,還是反對我的,將所有人團結起來,美國就是不可戰(zhàn)勝。
但是這么一段演說,聽下來好像他手上有一系列成熟的藥方,只要把它搬出來,今天美國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基本上都可以迎刃而解。這跟我們過去一年,或者說過去四年所看到的美國好像存在著比較大的出入。
有時候,會讓我們想起這樣一個問題,記得當時特朗普和拜登競選的時候,有一個靈魂之問:如果拜登知道如何治理美國,在他做8年副總統(tǒng)的時候,為什么不告訴奧巴馬。如果大家有記憶,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經歷美國現實世界發(fā)展的過程后,你就知道,當拜登和奧巴馬聯合執(zhí)政8年后,美國人民選出了一個特朗普。所以,這一點無疑是非常耐人尋味的。
當然,拜登的演說展現了一個不說樂觀、但至少也讓人感覺到他努力給人產生一種謹慎樂觀的感覺,多少能夠做到讓我們拭目以待。拜登是一個老練的、嫻熟的、華盛頓體制內的政客,在講話中,能讓人感受到那種四平八穩(wěn)的能力。
只有出示特別通行證的車輛才可以進入“紅色區(qū)域”,較外圍的“綠色區(qū)域”只許當地居民和商家進出。數十個地鐵站關閉。(圖源:BBC)
我不打算去挖他四十幾年從政的一些經歷,但是有幾件事情是很有意思的。1994年,美國通過了一個控制犯罪的法案,這個法案對于20世紀90年代之后非洲裔美國人在美國境域出現的一些問題,應該要承擔很大的責任。
拜登是法案主要的制定者,而當弗洛伊德事件之后,像“黑命貴”、ANTIFA這些組織進行大規(guī)模的街頭示威游行,這些人群就是法案所主要指涉的對象。而頗具諷刺意義的是,當他們走上街頭,舉行示威游行時,這些示威游行會被法案所針對。它要捍衛(wèi)的對象,在政治上要進行站隊的目標,恰恰是法案最主要的涉及者。
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是,之前有人說拜登和他的團隊是奧巴馬第三任期,但他自己不承認,說要跟奧巴馬產生重大的差別。但客觀事實上,從整個就職典禮上體會到的第三個感受,就是美國精英政治系統(tǒng)的回歸。我們看到了三對前總統(tǒng)夫婦,克林頓夫婦,小布什夫婦,奧巴馬夫婦,他們以各種各樣不同的精神狀態(tài)進入到會場。
有一些有趣的細節(jié),比如克林頓夫婦從頭到尾是不牽手的,兩人中間保持了一段微妙的距離,其他兩對夫婦都是手牽手,或者妻子挽著丈夫的臂膀,展現出了那種傳統(tǒng)的保守主義精英價值觀對于家庭和夫妻形象在公眾場合的一種展示。
整個會場充滿了帶有精英風范的、教科書般的、多元主義融合的美國。比如說,哈里斯作為第一個非洲裔、又有南亞背景的女性副總統(tǒng),得到了高度重視,身份政治、平權概念呼之欲出。但是總讓人覺得,這就是一個非常熟悉的精英美國慶祝自己終于重新奪回政治權力中樞的意思。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趙珺婕 
-
香港警隊時隔20年再推宣傳片《守城》
2021-01-21 21:58 香港 -
“雙循環(huán)”新格局下,中心城市如何帶動優(yōu)勢產業(yè)生成集聚效應?
2021-01-20 17:17 汽車工業(yè) -
國會騷亂后第三個議員確診,還是民主黨
2021-01-13 12:02 美國政治 -
中國是產能過剩,還是需要戰(zhàn)略性投資?
2021-01-12 07:41 大師計劃 -
“都互相抱抱!大規(guī)模傳染起來!”
2021-01-06 17:20 特朗普 -
美國“內戰(zhàn)”已經打響
2020-12-19 08:29 美國大選觀察 -
形勢越復雜,斗爭越艱巨,越需要戰(zhàn)略思維
2020-12-18 07:18 新冠疫情與百年未有大變局 -
中國的圣誕派對如此熱鬧,歐美國家要嫉妒了
2020-12-10 07:48 新冠疫情與百年未有大變局 -
澳總理“委屈”?我這么回答澳大利亞朋友
2020-12-09 07:59 -
3年前這澳劇,應景!
2020-12-01 23:09 -
中美關系“活化石”基辛格被撤職,我的心情很復雜
2020-11-28 10:29 美國大選觀察 -
冷戰(zhàn)后最高!英國軍費飆升1400億
2020-11-20 11:59 不列顛 -
德國人抗議防疫法案:威脅自由!
2020-11-19 11:03 德意志 -
民進黨前“立委”急了
2020-11-18 15:03 -
沒錯,正是印度
2020-11-18 10:48 -
一問到特朗普,冷笑三聲
2020-11-17 16:56 -
譚德塞點名歐美:醫(yī)療體系瀕臨崩潰
2020-11-17 13:3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拜登給特朗普添堵:不交權,會死更多人
2020-11-17 09:36 美國政治 -
“敗選”后首次記者會,先拿他撒氣
2020-11-14 13:48 美國政治 -
特朗普出席拜登就職典禮嗎?白宮新聞秘書這么回
2020-11-14 11:24 美國大選2020
相關推薦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評論 83“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評論 272中柬云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評論 157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評論 361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234最新聞 Hot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
特朗普轉發(fā)“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經濟政策”,巴菲特回應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顧問直說:阿根廷得結束這份中國協(xié)議,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
-
這一重大科研裝置,成功部署!
-
美媒關注:辛辣回擊特朗普關稅,中國媒體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鮑威爾:關稅遠超預期,再等等
-
美股蒸發(fā)超5萬億美元,“95年來最大政策失誤”
-
萬斯:歐洲最大威脅不是中俄
-
魯比奧辯解:美國需要回到制造業(yè)時代
-
在美烏克蘭人限期7日離境?美官方:發(fā)錯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選擇…去打高爾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