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豪| 嫦娥五號:你們吹牛,我當真了……
【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石豪】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nèi)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安全著陸,這標志著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16年,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完成。
44年,世界終于再次獲得了來自月球的珍貴樣品。
關(guān)鍵技術(shù),都成熟了
從地球到月球表面,再從月球表面安全返回,總共分幾步?
首先是“地球發(fā)射”,要用強大的運載火箭從地球表面進行發(fā)射,將探測器送入地月轉(zhuǎn)移軌道。
然后是“月球捕獲”,探測器要進行機動,被月球引力圈捕獲,環(huán)繞月球飛行。
接下來是“月球下降”,探測器的著陸器要自主下降,自主避障,安全平穩(wěn)地在月球表面降落。
降落后,探測器就開始在月表執(zhí)行預定任務,就嫦娥五號而言,“月表任務”是對月球進行鉆探和表面取樣,并妥善封裝。
月表任務執(zhí)行完畢后,就是關(guān)鍵的“月面上升”階段,探測器的上升器要從月表起飛,將封裝好的月球樣本送入環(huán)月軌道。
嫦娥五號上升器自月球表面起飛 |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上升器進入環(huán)月軌道后,就是驚險的“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上升器要在遙遠的月球低軌,與探測器的軌道返回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將月球樣本容器移交返回器保管。為確保不留下太空垃圾,威脅未來月球探測任務,上升器主動脫離軌返組合體,受控降落到月球表面。
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 |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月球樣本的回家之路也不平凡,要先進行“月地轉(zhuǎn)移”,探測器通過自身動力進入月地轉(zhuǎn)移軌道,奔向地球。
最后是“地球再入”,懷揣月球樣本的返回器以11千米/秒的高速進入大氣層。由于月球返回器速度極高(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必須采用“打水漂”式的跳躍返回軌道,返回器第一次進入大氣層后在距離地面60千米處利用自身氣動升力彈回太空,再第二次進入大氣層并最終著陸。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稀薄大氣進行減速,減少返回器所受的過載和溫度。
嫦娥五號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 | 圖片來源:中國空間技術(shù)研究院
在中國的探月路線圖中,這些關(guān)鍵步驟是一步步實現(xiàn)的:
2007年發(fā)射的嫦娥一號,實現(xiàn)了“地球發(fā)射”、“月球捕獲”,是為探月三步走中的“繞”。
嫦娥一號軌道 | 圖片來源:國防科工局
2013年發(fā)射的嫦娥三號,在“繞”的基礎(chǔ)上,實現(xiàn)了“月球下降”,首次執(zhí)行了“月表任務”,是為三步走中的“落”。
嫦娥三號探測器與玉兔號月球車 | 圖片來源:國防科工局
2014年發(fā)射的嫦娥五號T1探測器,則首次驗證了“月地轉(zhuǎn)移”和“地球再入”,為嫦娥五號成功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
嫦娥五號T1探測器 |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因此,當嫦娥五號成功實現(xiàn)了“月面上升”和“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一切就顯得那么水到渠成。
探月三步走中的“回”,終于圓滿完成,無人往返月球的全部技術(shù),載人往返月球的全流程關(guān)鍵技術(shù),我們用了16年的時間完全掌握。
可以自豪地說,月球的大門終于對中國完全敞開。
這是中國航天技術(shù)跨越的里程碑。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商務部:希望荷蘭在華為5G、EUV光刻機等問題上秉持公平立場
2020-12-17 07:21 華為 -
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馮端逝世,享年98歲
2020-12-16 16:07 -
新箭首飛!長八:我已就位!
2020-12-16 11:32 航空航天 -
“隼鳥2號”密封艙內(nèi)發(fā)現(xiàn)黑色沙粒 或為0.1克“龍宮”巖石碎片
2020-12-15 13:16 日本 -
國家授時中心:監(jiān)測到伽利略導航系統(tǒng)時間異常
2020-12-15 10:04 -
“禹龍”號潛水器亮相,可搭載工程師近距離“問診”大壩
2020-12-13 15:04 -
經(jīng)歷6天環(huán)月,嫦娥五號組合體實施第一次月地轉(zhuǎn)移入射
2020-12-12 11:55 嫦娥奔月 -
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宣告結(jié)束,實驗裝置正式退役
2020-12-12 11:48 -
當年美國贈予中國1克月巖去哪了?
2020-12-11 09:34 嫦娥奔月 -
安徽高校獲人類凍卵技術(shù)新突破:抑制凍融中低溫損傷
2020-12-09 16:41 醫(yī)學 -
航天五院回信嫦娥五號:你已經(jīng)不是咱家最小的孩子了
2020-12-07 17:04 嫦娥奔月 -
高分十四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為一帶一路提供信息保障
2020-12-06 12:23 航空航天 -
來自38萬公里外的大片!對接全程影像回放
2020-12-06 11:08 嫦娥奔月 -
月軌交會對接背后:對接測試661次、樣品轉(zhuǎn)移測試518次
2020-12-06 08:14 嫦娥奔月 -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密封艙分離
2020-12-05 17:15 航空航天 -
NASA觀測到近地天體:原來是54年前探月火箭助推器
2020-12-05 16:34 航空航天 -
20年攻克三大技術(shù)難關(guān),潘建偉團隊解說“九章”量子計算機
2020-12-04 18:23 科技前沿 -
現(xiàn)場照片來了!
2020-12-04 17:29 嫦娥奔月 -
美稱孟晚舟可“部分認罪換回國”,華春瑩:想到一本書
2020-12-04 16:28 華為 -
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2020-12-04 15:06 能源戰(zhàn)略
相關(guān)推薦 -
幾經(jīng)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0“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30“特朗普會輸,‘用談判孤立中國’行不通” 評論 91“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評論 194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認為歐盟在占美國便宜,別指望梅洛尼能談成”
-
“為防止被美國偷窺,連英國也支棱起來了”
-
特朗普:鮑威爾趕緊下臺,總是遲、總是錯
-
“中國有韌性美國則不然,特朗普已經(jīng)搞砸了”
-
關(guān)鍵時刻,外貿(mào)大省如何突圍?
-
“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
“世界貿(mào)易將圍繞中美運轉(zhuǎn),美國如此笨拙…”
-
“中國將缺席,英國遭受打擊”
-
“美國設下陷阱,韓國主動入局,要重現(xiàn)廣場協(xié)議?”
-
美媒感慨:2小時→1分鐘,中國又一壯舉
-
“英偉達對中國客戶隱瞞了…”
-
美國土安全部長放狠話:哈佛如果不從命,就別想再招外國學生
-
武契奇:天塌下來,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現(xiàn)身美日關(guān)稅談判,“背后是市場壓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國可不會像蘇聯(lián)那樣崩潰
-
美國“吃貨”欲哭無淚:特朗普逼著中餐館換料,味兒不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