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鳴:邁出特朗普的政治盲區(qū) 中國會成靶子嗎
關鍵字: 特朗普習近平訪美中美元首會晤中美貿易習特會【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一鳴】
看來正當其時。
在安倍晉三、特麗莎·梅、內塔尼亞胡、默克爾之后,普京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展開會晤。在這位一向愛慕面子的美國總統(tǒng)看來,如果排除掉法國和韓國的國內選舉原因,這個世界主要大國的會晤順序是如此合理,簡直不能讓人更滿意。
中國向來長于人情世故的微妙感知。本來既定在7月G20峰會期間的“習特會”由于種種考量被直接提前,這些考量或許將包括由安倍晉三第一時間掀起的過于主動的新任總統(tǒng)致敬運動,特朗普歷經國內一系列失敗議題之后正在面臨的尷尬窘境,和中國在深思熟慮之后主動面向特朗普時代不確定性的一次政治表態(tài)。
不難看出,外交部做了極大的努力。自特朗普上臺以來,通過協(xié)調商務部、工商總局甚至國內知名商人,外交部在各個層面按照特朗普的個人習慣對其政治脾氣進行了試探和安撫。
新年期間別出心裁地將伊凡卡請到中國大使館,庫什納也已經成為政商兩界互動的重要橋梁,很多次新聞發(fā)布會,面對外媒記者對中國沒有主動推動高層外交的質疑,中方發(fā)言人總是話里有話地自信表態(tài)——“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中美之間的深層次外交互動非常頻繁”。
這次海湖莊園的會面就是成效。這一在形式上極為妥當熨帖的安排回應了外界對于中美尷尬的質疑,滿足了國內學界和政策分析界自特朗普上臺以來對于首腦外交、私人外交、“照顧面子外交”等一系列推動性聲音的訴求。
甚至可以提前想象,中國人對于尺度的把握敏感而穩(wěn)重,幾乎不會期望在此次會談期間達成任何實質性議題,簡單表個姿態(tài)就很好。我們也一定會把氛圍營造好,會有波音公司的訂單,會有對鐵銹地帶的工作崗位回饋,會有特朗普格外中意的外交禮品,也會有對特朗普家族企業(yè)在華業(yè)務發(fā)展的明確首肯。
然而中國還是中國,特朗普也還是特朗普。會見之前一周,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對美國每年5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進行一次為期90天、針對各個國家的不同產品的研究。
Twitter上,特朗普提前表明了無意于進行一場虛與委蛇的外交會面,“與中國的會晤將是極其艱難的”。最后幾天,白宮頻頻傳出聲音,本次會晤的主議題是足夠嚴肅的——對華貿易問題。
特朗普對此次會談的期待仍然在貿易上。3月30日在推特上表示,中美會談將非常困難,美國不再會有大量貿易逆差和失業(yè),美國公司必須準備好新的替代辦法(為美國創(chuàng)造就業(yè))。
這反映出中美雙方對于首次戰(zhàn)略性接觸的主基調判斷有所不同。中方希望表達尊敬誠懇、禮尚往來的政治態(tài)度,而特朗普則是在美俄親善、反對移民、廢除奧巴馬醫(yī)保等一系列極其恣肆的政治沖動先后為民意、法院、國會毫不留情地遏制之后,急于尋找合法性的突破口。
中國的外交努力當然正當其時,然而也很有可能不小心撞到特朗普目前強烈的情感排泄口,從而華麗地站在了后者的政治視域內,成功將自身鎖定為特朗普的新政治議題。
這里我們暫且借用“政治盲區(qū)”這一或許不甚準確的概念,用來描述政治主體往往由于知識、信息、性格、偏好等因素所限,選擇性地關注某些事務,而客觀上忽視了那些按照理性原則或許更應被列入政治視域的事務。
自特朗普上臺以來,人們對落實競選階段對華貿易政策的強硬承諾,準備著如何迎戰(zhàn),然而我們看到了特朗普不斷將自身的全部氣力先后耗泄在與民主黨、媒體、法院、安全部門、國會的瘋狂對抗上,相伴卷入的外部議題從俄羅斯到墨西哥,從歐盟到穆斯林世界,在較短的時間內毫無秩序的四處綻出。
中國在歷經了特朗普政府過渡階段短暫的“臺灣電話門”事件之后竟然頗為安靜地度過了數(shù)月的寧日,以至于國內甚至有學者的評論性文章直接以《特朗普為什么遲遲不對中國出手》為題,《紐約時報》近日的一篇專欄也急躁地催促到《特朗普在對華貿易政策上為何光說不練》,而大家的結論其實差不多——特朗普沒空。
其實很多時候,國際政治不需要復雜深刻的機理分析,這種簡單的原因就會帶來簡單的政治環(huán)境,多么好。
長期以來,特朗普行為的邏輯其實類似于一種草履蟲般的應激性反應,無論是在Twitter上還是政策實踐中,其很多行為和決定往往依循一種回應式的邏輯,并在這個“干中學”的過程中逐漸生成自身的政策觀點和政治視域。
他就像是一只在廣闊的冰面上無規(guī)則穿行的巨大的能量體,沒有固定的航向,指引其前行的是一個個與他相關的“熱門搜索”。他總是習慣于迅速而堅定地確立自己的興趣和觀點,并持續(xù)回應所有隨機性出現(xiàn)在面前的事務。
從以色列的定居點問題、德國的難民政策到伊凡卡的品牌生意、一家戶外運動商店店主對他的表揚,從媒體、情報機構甚至到法律體系,特朗普從來都是來者不拒,飽含強烈的情感一頭扎入一件件或大或小的具體事務,并間接引導了整個政府的議程設置和關注重心。
在這些時間和精力耗費的背后,是大量的政治盲區(qū)。
當特朗普忙碌時,便無暇理會中國;即便理會了中國,他的熱情也僅僅是集中于雙邊經貿關系。特朗普對中國賺了美國的錢擁有原罪般的痛恨,并深切地不能容忍美國城市風貌的落后,相比之下,朝鮮問題、臺灣問題、南海問題很可能只能構成中美關系角力的抓手和借口。
而在上述問題之外,便是特朗普大量的政治盲區(qū),這將包括道德上沒有對中國的原罪式認知,價值上沒有意識形態(tài)的概念分野,戰(zhàn)略上缺乏對中國崛起進行全盤圍追堵截的深刻意愿,某種程度上打破了我們在美國新保守主義時代所熟悉的全景式防范并遏制中國的線形戰(zhàn)略,呈現(xiàn)出一種主次過于分明、重心過于突出、缺乏戰(zhàn)略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的狀態(tài)。
特朗普在很多具體問題上的觀點是通透的,然而缺乏主動地結合國家利益將這些彼此分離的邏輯統(tǒng)一為一個有機整體的能力,對于政策背后所蘊藏的復雜意涵和彼此間的相互聯(lián)結完全不在乎。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蘇堤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0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104“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95“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203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西藏日喀則市原副市長張云寶被查,長期在水利系統(tǒng)工作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錢了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正事不干雜事一堆,特朗普讓美國科研機構‘徹底崩潰’”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