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鳴江:香港的“高水平法治”為何出現(xiàn)悖論
最后更新: 2019-11-11 09:39:03【文/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翁鳴江】
長期以來,國內(nèi)外往往都把香港作為法治社會的典范。而且有很多人還認為,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者給香港留下了普通法的法治傳統(tǒng),給香港社會各界提供了安定、平穩(wěn)的社會環(huán)境,和公平、公正的競爭環(huán)境。
事實上,即使在西方的視角下,根據(jù)世界銀行所進行的“世界管治指標”方面的研究,香港法治方面的分值在回歸前的1996年,世界排名不過也就是七十名左右。根據(jù)公開的評估研究表明,香港的法治水平直到香港回歸后才開始全面擢升,短短不過二十多年的時間,法治水平提高了五十多個排名,達到了世界上的前十幾名,很多方面甚至比美國還要高。相比之下,中國內(nèi)地的法治水平,如根據(jù)全球正義項目(World Justice Project)法治指數(shù)(Rule of Law Index)的評估,最近幾年也就是在世界七十多名;最多也就相當于香港回歸之前的水平。
吊詭的是,隨著香港法治水平的大幅提升,香港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卻相對緩慢。1997年香港的GDP占中國大陸17.23%,占比達到近五分之一。但是到了2018年,香港的GDP卻只占中國內(nèi)地的2.67%,甚至還不到三十六分之一。有人以為,香港本來就是發(fā)達地區(qū),因此不可以和中國內(nèi)地這樣的發(fā)展中地區(qū)比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然而,就是把香港和其他相對經(jīng)濟發(fā)達的華人地區(qū)相比,其結(jié)果也是如此。
以香港和澳門相比,1997年香港的年度人均GDP為27330美元,澳門的人均GDP為17967美元,香港的人均GDP是澳門的1.5倍還多。但是香港的人均GDP在2006年就被澳門趕上,其后再也沒有超過澳門。到了2018年,香港的年度人均GDP為48717美元,澳門的人均GDP則為86355美元,澳門的人均GDP反倒是香港的近1.8倍之多。
拿香港和新加坡相比,1997年新加坡的年度人均GDP是26375美元,比香港略低但不相上下。從2004年開始,新加坡的年度人均GDP就開始超過香港,到了2018年,新加坡的人均GDP為64582美元,也達到了香港人均GDP的1.3倍還多。實際上,新加坡的總?cè)丝诓挪贿^560多萬,香港的人口則有近750萬,而從2010年到2014年連續(xù)5年,新加坡每年的GDP總量都要超過香港。2019年,新加坡的GDP總量超過香港也是大概率事件。
雖然我們承認一個地區(qū)的法治水平高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且,香港在回歸后,大力提升法治水平,從全球七十名左右提高了五十多個排名,基本上達到亞洲最佳的程度,如此優(yōu)異的成績無疑值得肯定。但是正常而言,一個地區(qū)的法治水平的提升,對其社會的影響總體而言應當都是正面的。那么,香港在回歸后,為什么會出現(xiàn)法治水平不斷提升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卻相對緩慢的悖論呢?
本文試圖通過一些分析,對這個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主要是想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香港社會目前的高法治水平,主要來自哪里?
在回歸前,即使按西方標準,香港法治方面的排名在世界上僅七十名左右,至少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香港是英國殖民地,港英政府聽命于英國女王和國會,不對香港人民負責;因此,港英殖民地政府里的極少數(shù)人有極大的權(quán)力可以管理、包括隨時可以鎮(zhèn)壓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非白人被統(tǒng)治者;在很長一段時期,行政局和立法局所提出的建議甚至對港督不構(gòu)成任何的法律制約。
另一方面,港英的立法會和法院系統(tǒng)也不是選舉產(chǎn)生。多數(shù)都是白人或親英人士,所以原則上不會有、也不允許有真正意義上的反對派的存在,這也造成立法會和法院系統(tǒng)對港英政府基本上是合作或配合的態(tài)度。
這兩方面影響下形成的必然結(jié)果就是,回歸前香港的司法無法獨立,受行政和其他各方面干預程度比較高。而由于西方社會評價法治水平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強調(diào)司法的獨立和不受干預性,那么香港在回歸前按照西方標準來說法治水平不高,應當是比較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判斷。
香港回歸后所采用的一國兩制下的憲制安排,實際上是類似三權(quán)分立的做法,司法相對獨立而且對行政機關(guān)有事實上的制衡關(guān)系。這一體制,與中國內(nèi)地自身的憲法體制完全不同,因為中國的司法和行政機關(guān)均由立法機關(guān)產(chǎn)生并向立法機關(guān)負責,司法并非獨立而是依法行使監(jiān)督職權(quán)。因此,香港在一國兩制體制安排下的法治,光從架構(gòu)上看,就既比內(nèi)地也比港英時期在西方法治指數(shù)類排名里占有優(yōu)勢。
此外,香港回歸之后,無論中央政府還是香港特區(qū)政府都嚴格秉持法治精神,都處處尊重并維護香港地區(qū)的法治。即使是在回歸后出現(xiàn)反國安立法、反國民教育、“占中”及最近的反修例等等爭議性亂局和暴亂事件,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qū)政府都是在《憲法》和《基本法》的框架范圍內(nèi)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因此,香港在回歸后的法治水平能夠迅速提高,說到底其實最大的功臣正是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qū)政府。
西方和香港的部分無良媒體,總是洗腦式地宣傳英國人在殖民時期就為香港帶來了民主、法治等各種優(yōu)秀制度。然而,港英時期的香港,既無民主也無真正意義的法治。香港的法治水平在回歸后排名全面擢升,提高了五十多個排名、躋身世界先進水平,這一事實恰恰告訴我們,香港在回歸前的法治水平一般,而目前的高法治水平,主要是回歸后政府和香港各界努力的結(jié)果,跟英國殖民歷史關(guān)系不大。
香港的西式法治易被濫用
香港回歸后,基本上采用的是純西化的法治,以香港的終審法院合議庭為例,由五位法官組成,包括一位海外的非常任法官,這種最高法院都可以讓外國人來擔任最高法官的做法,無疑顯示了中央和香港地方的極度開明。同時,中國對作為中國人一份子的香港人能治理好香港,也有高度的信任。
可惜的是,在法治這一高度技術(shù)性問題上,回歸后的香港一邊倒地全面接受了普通法制度。這樣的做法忽略了一國兩制架構(gòu)中“一國”采用的是大陸法系體制,因此全面意義上的一國兩制下的法治,尤其是涉憲問題,必須要考慮中國內(nèi)地的大陸法系傳統(tǒng)。更令人惋惜的是,香港的法官對香港人也是中國人,不一定可以全面照抄西方制度而免于水土不服,也沒有很清醒的認識。
2001年的香港最高法院判決的莊豐源案,是香港法治史上最具標志性的案件之一。這個案件表面上的背景比較簡單。莊豐源出生在香港,由于其父母是中國公民但都不是香港居民,香港特區(qū)政府認為,莊豐源不可以有香港的永久居住權(quán)。但是,香港的反對派一直利用這個案子和政府唱對臺戲,使得案子一路到了最高法院。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市民朋友們,這里有一封來自市委市政府的感謝信!
2019-11-11 08:36 進博會 -
高中生用函數(shù)模型助媽媽過雙十一
2019-11-11 08:33 雙11節(jié) -
英雄聯(lián)盟S9總決賽:FPX完勝問鼎,中國隊連續(xù)兩年奪冠
2019-11-11 08:10 -
遼寧省委書記帶團訪問朝鮮4天
2019-11-11 07:41 朝鮮現(xiàn)狀 -
蒙面暴徒破壞商鋪并襲警堵路 港府:無法無天!
2019-11-11 07:41 香港 -
柳州螺螄粉“喜提”動車,帶著味兒來了
2019-11-11 07:39 高鐵世紀 -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致全市人民的感謝信
2019-11-11 07:10 進博會 -
習近平抵達雅典 開始對希臘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2019-11-11 06:59 中國外交 -
【聚焦】五大洲的朋友們依依惜別“四葉草”:“進博會,明年我還來!”
2019-11-10 22:46 進博會 -
吉林長春罐車與面包車相撞 致8死6傷
2019-11-10 21:21 安全生產(chǎn) -
韓國瑜副手定了,是他
2019-11-10 20:53 臺灣 -
進博會Vlog丨跑得快的高跟鞋 塑料做的保暖衣……央視記者帶你探尋進博會之最
2019-11-10 20:12 進博會 -
進博視角丨小空間看大世界
2019-11-10 20:07 進博會 -
Vlog打卡進博會|太科幻!記者現(xiàn)場體驗和機器人“大夫”一起為花“做手術(shù)”
2019-11-10 19:57 進博會 -
香港中聯(lián)辦公開致信在港內(nèi)地學生
2019-11-10 19:56 香港 -
暴徒突襲港鐵站 附近酒店遭大肆破壞
2019-11-10 19:49 香港 -
三毛的進博合集來啦!一次看個夠
2019-11-10 19:47 進博會 -
遭薅垮網(wǎng)店被指復制他店信息:“26元4500斤”系復制?
2019-11-10 19:16 -
增長23%!第二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
2019-11-10 16:29 進博會 -
6旬患癌老人被當嫖客誤抓 警方上門道歉
2019-11-10 16:22 依法治國
相關(guān)推薦 -
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0“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25“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36“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215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74最新聞 Hot
-
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長和“賣港”不得人心
-
魯比奧警告歐盟:不要將美國排除在外
-
又攤上事了,這回還有華爾茲
-
“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
德外長插一腳:美烏能不能簽,先得給歐盟“掌掌眼”
-
候任美軍參聯(lián)會主席炒作:若與中國打持久戰(zhàn),我們還有很多不足
-
知名華裔教授失聯(lián)兩周?“異常而危險的信號”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guān)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wǎng)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guān)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