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52期:中國人的政道智慧
分享到:最后更新: 2020-04-26 10:32:13西方看自己,是政體思維,就是說政治體制的形式,它一般會用一些一兩個指標來進行衡量。剛才張維為老師提到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很重要的一個論述是將幾個人統(tǒng)治作為指標衡量政體,但這也不是他的原創(chuàng),他的老師柏拉圖也這么看。亞里士多德還有另外一個標準,就是這些人是出于公心還是出于私心。這一兩個指標就把所有的政體都劃分了。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一直到中世紀,包括此后的思想家都是用政體分析。這種思維方式看世界就非常簡單,基本上是兩分法,政體有民主的、有比較威權的,民主的就是開放的、和諧的,專制的就是壓制、不擇手段地迫害。那么從運作結果來講,不管民主有多少問題,它都不會垮;反過來,專制政體不管表現得多好,垮是必然的,所以才會有章家敦的這個結論,才會有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說不管中國經濟發(fā)展多好,肯定不能持續(xù)下去。
我覺得,這是政體思維帶來的毒害。按照這個邏輯,剛才講到西方可能需要改革,但不會想到要跳出政體思維去進行改革。他只會在自己的那個盒子里邊找解決方式,所以不改變思維的話,政治改革也改不到哪里去。
相較之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跟西方不一樣,從古代開始就是如此。先秦時代,不管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或是其他流派,經常會用到一個詞就叫“道”。比如孟子就反復提到“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暗馈币环矫嬷傅氖侵螄碚慕K極目的,另一方面又是指道路、途徑、方式、方法,有方式方法叫有道,沒有方式方法就沒找到道。所以儒家就會講,最高目標是貴民,講要把民眾放在最高的位置上;那么,實現這個目標的手段是什么?禮治治。但,法家跟儒家又不一樣,法家的目標是貴君,君主很重要,手段是法治。墨家有墨家的最終目標,有實現手段,道家也是一樣。從古到今,從皇上到官員,到思想家,到哲學家,到歷史學家,中國人看政治問題,幾千年來一直是“道”,“道”既是終極目標也是手段。
所以用什么方式來思考政治,我覺得幾乎是決定性的東西。政體是政治制度里邊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因為它只是用一兩個指標來衡量。政道是包括政體制度更大的一種思維方式,既考慮到了終極目標,也考慮到了行事方式,包括如何建立各種各樣的制度。
大批暴徒占領道路,不時向警員施襲 圖自法新社
很可惜的是,在過去幾十年內,不光是西方人習慣于用政體思維思考,連一些中國人或東方的發(fā)展中國家也在用政體思維,這樣才有了所謂的“阿拉伯之春”,因為他們想要換一個政體。就像,有很多香港人覺得,我要搞一個所謂的“真普選”。我經常說,我教政治學這么多年,我從來不知道什么叫“真普選”,你要說美國是“真普選”,法國就不是“真普選”,你要說法國是“真普選”,那其他的國家就不是“真普選”。什么叫“真普選”?沒有這樣的東西。從政體思維來講,好像喊出這個口號很簡單,但從政道思維來講,簡直是無稽之談。
那么,為什么會西方是政體思維,中國是政道思維呢?理由恐怕很簡單,很多人理解的古希臘,其實就是兩個古希臘城邦,雅典和斯巴達,雅典相對比較大,大概有二三十萬人。但其實古希臘其有上千個小城邦,很多城邦就是一個村。這種模式可以叫做簡單共同體,在這個村里邊住久了,看另一個村不順眼,我就說我是什么政體,你是另一個什么政體。但中國從春秋戰(zhàn)國以后,地方國家的規(guī)模、數量已經減少了很多,以前夏商時候是萬國三千國,到這時候只剩百余國,到戰(zhàn)國最強大的就是七雄,每一個國的規(guī)模已經比較大了。
簡單共同體用簡單思維,復雜共同體就得用復雜思維。其實西方已經有先例,說明用簡單思維去考慮復雜共同體是有問題的。到了羅馬時期,羅馬本來也是一個小城,后來逐漸擴大,當時有一個希臘人被俘后送到羅馬,他用希臘的分析方式去分析羅馬,也分析不下去,這就有點像張維為老師講利瑪竇看中國,沒法分析下去。這個希臘人看羅馬也是如此,好像什么都不對,有一點點像是君主制,有一點點又像是貴族制,有一點點還像是民主制,他用了一個說法,這叫混合政體。其實應該這么講,凡是規(guī)模比較大的政體、復雜共同體都是混合政體。當你用政體思維、用簡單共同體發(fā)展出來的思維方式看復雜政體的時候,一定是胡言亂語。因為所有大的政體都是復雜共同體。世界是很復雜的,政治是很復雜的,我們要看這個世界,就得用復雜的眼光來看它,要還原它。
謝謝各位。
主持人:謝謝兩位教授的演講。兩位剛才也特別提到,政道思維體現的是治國理政的終極目標,在這個終極目標之下,有很多靈活做法。比如說中國這么大的國家,在說到基層治理的時候,就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實踐。
我在現場要介紹一位特別的觀眾,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上海市長寧區(qū)虹橋街道古北社區(qū)的市民中心考察,今天請到古北社區(qū)的一位物業(yè)經理李奕。想問一下李奕,總書記來的時候,您在現場嗎?
李奕:我當時在現場。
主持人:在忙什么呢?
李奕:我們當時正在參加針對《行政處罰法》(草案)的意見建議征詢會,因為每次不同的法律法規(guī),虹橋街道全國人大立法、基層立法聯(lián)系點,會召集不同的人群來聽取意見。我是作為企業(yè)代表,同時也是虹橋街道全國人大基層立法點的信息員。
主持人:當時總書記有沒有跟你們說什么?
李奕: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總書記對我們參加會議的人群的廣泛代表性,非常感興趣,和我們媒體人海波,還有一位德籍企業(yè)家進行交談、了解情況。我覺得總書記對我們這些與會的代表,能否真正提出有質量的觀點,也非常關注??倳浿赋?,希望有更多的高素質專業(yè)人士,能夠參與到立法討論當中,把老百姓人民群眾的聲音能夠原汁原味地反映到立法過程中??倳浺灿X得我們這種直通全國人大的形式特別好,他指出因為我們現在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重大立法決策都應該依照程序,要事先通過民主醞釀,然后經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來產生,他也鼓勵大家要再接再厲,繼續(xù)為發(fā)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要繼續(xù)做貢獻。
主持人:謝謝李奕給我們介紹了很多細節(jié)。平時總說西方民主選舉的過程中,民主體現得可充分了,但等到新一屆政府上臺之后,可能推翻以前的做法或者原來的承諾。但像剛才李奕介紹的,我們在立法過程中,可以充分聽取社情民意,其實在基層民主實踐,基層治理方面,我們倒是有很多鮮活的內容。兩位怎么解讀?
張維為:我去立法點去做過調研,當時就很感嘆,我說美國通過奧巴馬醫(yī)保法案2000多頁,如果美國也能學習中國,把這個東西拿到美國基層,或者讓我們虹橋社區(qū)來咨詢一下,聽聽意見,老百姓一票否決。醫(yī)保法案2000多頁,這么長是不對的。背后其實是保護各種各樣的既得利益,各種各樣的條款加條款。這個就是政道思維、政體思維的差別。
主持人:也想問李奕一個細節(jié),你剛剛說有各行各業(yè)的人來表達意見,他們的意見是可以完全忠實地反映在最后交上去的意見表里嗎?
李奕:這是非常充分完全的。
主持人:如果有人說我就是不同意,我覺得這個里面有很多有問題的地方,都可以寫出來嗎?
李奕:可以寫的,可以非常真實地反映上去。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任正非回應退休傳聞:按程序把我們免職,不代表什么
2020-04-26 09:31 華為 -
甘肅慶陽女孩跳樓身亡,猥褻她的老師一審被判2年
2020-04-26 09:29 -
習近平總書記陜西考察重要講話在各地干部群眾中引發(fā)強烈反響
2020-04-26 09:2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做好鄉(xiāng)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2020-04-26 09:22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陜西之行 習近平為如期實現全面脫貧注入新動力
2020-04-26 09:1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任正非:華為操作系統(tǒng)要想超越安卓和蘋果,不會超過300年
2020-04-26 09:06 華為 -
原陽縣通報“4名兒童被埋、記者遭毆打”事件
2020-04-26 08:31 觀察者頭條 -
國家衛(wèi)健委:新增11例,其中本土6例
2020-04-26 08:2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記者報警稱“被毆打”,督導組調查結果來了
2020-04-26 08:11 -
黑龍江新增5例本土病例:哈爾濱2例、牡丹江3例
2020-04-26 08:0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上海新增境外輸入1例,來自美國
2020-04-26 07:5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武漢重癥病例清零,中醫(yī)做了這些
2020-04-26 07:1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刻意隱瞞與確診病例接觸史,浙江兩名患者被判刑
2020-04-26 06:53 依法治國 -
唐山上空多次巨響,咋回事?
2020-04-25 20:12 -
習近平用這些“色彩”描繪大美中國
2020-04-25 19:57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鼓勁““開方” !習近平陜西之行,這些理念一提再提
2020-04-25 19:53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習近平陜西行,釋放了哪些訊號?
2020-04-25 19:47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
多部門聯(lián)合舉辦網購節(jié),超109家平臺參與
2020-04-25 17:02 中國經濟 -
國家衛(wèi)健委:境外輸入來源國增至50個
2020-04-25 16:1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0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19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69“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35“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40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