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宇燕、李稻葵、魏建國:疫情后多久破除對全球化的誤解?最快半年
最后更新: 2022-06-20 10:25:57【導讀】 6月16-18日,由鳳凰網主辦、鳳凰網財經承辦、青花郎獨家戰(zhàn)略合作的“2022鳳凰網財經(夏季)云峰會”召開,本屆峰會以“明日的世界”為主題,盛邀近60位海內外政商學界頂級嘉賓,解讀大變局下的世界與中國經濟增長。
在“全球產業(yè)鏈變局:中國制造會被替代嗎?”主題對話環(huán)節(jié),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首度回應了此前熱議的“抗疫相當于為每個中國人多增加10天壽命”的觀點。
今年5月14日,李稻葵發(fā)表觀點稱,“以平均壽命這個測度來看過去兩年的抗疫是有成績的,過去兩年的抗疫幫助挽救了多少生命?這個話題各有各的說法,姑且把美國的數(shù)據(jù)中死于新冠疫情的數(shù)量乘以四:假如中國沒有做好防疫工作,過去兩年會有400萬生命的損失。每一個失去的生命的挽回,相當于讓每個人多增加了10天的壽命。過去兩年偉大勝利,為每一個百姓的平均壽命延長了十天,平均每年5天?!?
此觀點發(fā)出之后,引發(fā)廣泛爭議,部分專家發(fā)表了不同看法。
以下為演講實錄,本文根據(jù)速記整理,未經作者審核。觀察者網已獲主辦方授權。
主持人:我們今天討論環(huán)節(jié)的主題是“逆全球化下的經貿關系與供應鏈再平衡”,非常有幸邀請到三位著名的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先生,中國社會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先生,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先生。
首先從張所長開始,我看您前不久說全球經濟主要問題是存在大量的治理赤字,怎么理解這觀點?第二個問題是,為什么現(xiàn)在大家會喪失了對于全球化的這么一種信任?
張宇燕:治理赤字主要是和全球治理有關,全球治理的針對對象是全球問題,全球問題簡單的說,就是它的影響范圍是全球所有人、所有國家。那么問題解決必須得全球各國人民一塊兒才能解決,這種問題我稱之為全球問題。
但這種解決存在什么(問題)呢?享受全球問題解決成果的是所有人民,它是一個集體成果或者一個公共產品,所以它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一種行為:搭便車行為。反正全球問題解決這個成果享用不排他,那么我(可以)不做貢獻(只)享受。
所以邏輯上講,全球問題的解決就會出現(xiàn)一個集體行動難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就出現(xiàn)了全球治理。全球治理主要是在沒有全球政府的前提下,各個國家商量著提出一套規(guī)則,這個規(guī)則涉及到權利義務。這樣的話,大家朝著共同方向走,去解決全球問題。應該講,全球治理想法很好,但是真要把全球問題解決,難度還比較大。所以(就出現(xiàn)了)治理赤字,即該解決的問題沒有解決或者解決得沒有到位。
舉一個例子,我們現(xiàn)在正在經歷疫情,這個疫情就是一個典型的全球問題,它不是某一個國家的,是全球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必須得一塊兒去努力,但是,目前看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沒有得到充分解決。還有一些和這個相關的,我就舉一個例子說明它的這個赤字嚴重到什么程度。
1972年,當時的主要國家——美國、蘇聯(lián)等一塊兒推出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當時是開放簽署。也就是說,公約出來了,你覺得想接受這個公約就簽。1975年(公約)正式生效,中國1984年加入。這個公約它涉及到全球問題,比如禁止生物武器研發(fā)、傳播等等,對全球是有好處的,但是真正打理這個公約的人有多少呢?四個人,到今天為止就四個人來管理這個公約。還不如什么呢?還不如一家麥當勞店一年的預算。
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實際上在這個問題上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我們看到這個合作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各個國家共同努力來解決這類問題。
說到全球化,全球化這個事情我倒不是特別悲觀,因為歷史上看全球化前行,它就是一個波動中的前行。我把全球化理解為什么呢?理解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qū),它們之間相互依存度不斷提升的歷史進程。那么這個相互依存度、相互聯(lián)系度、相關性越來越高。
這個事兒它不是一個線性的,它并不是總是行進在平坦筆直的大道上,兩邊都長滿鮮花,不是這樣的,它總是會有一些崎嶇路段,甚至還會有一些險情。
我覺得這個波動還是慢慢往前,波動前行。當然現(xiàn)在可能是在崎嶇路段,特別是涉及到一些大國博弈,那么有些國家把全球治理“武器化”,甚至把貨幣、金融等很多原本促進經濟交流、實現(xiàn)共同繁榮的手段 “武器化”,我覺得是特別危險的。
主持人:過去可能有三四十年,大家對全球化特別信任,各個國家不管它是什么政體,大家都擁抱這樣一種自由市場經濟。但是這種現(xiàn)象為什么最近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背后有沒有一些經濟學的角度去解釋這些東西?
張宇燕:我覺得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以前大家都比較樂觀,特別是90年代開始,接下來那十幾年,全球化轟轟烈烈。那么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我覺得主要的問題還是全球化的成果,就是經濟增長、全球化分工、專業(yè)化生產,然后創(chuàng)造出了一大塊貿易收益。
收益是創(chuàng)造出來了,但是它的分配并不平均,就是在整個全球化的進程中,獲益的群體是不一樣的。那么受益最大的可能在西方國家,它的一些大公司,然而這個收益沒有普惠到普通民眾,即相當多的民眾沒有享受到這個全球化成果。
具體表現(xiàn)就是收入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在加大,這在美國非常明顯。過去40年,美國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按照實際的價格來算的話,沒有改變。但是你看前5%、前1%的收益翻著番地往上走,這是很重要的原因。我們看到今天的民族主義、保護主義,它背后的政治基礎就是這個。
再有一點,就是剛才我實際上提到了,全球化這二三十年,全球化進程使得國家力量對比發(fā)生了深刻變化。那么主要表現(xiàn)是什么?就是中國經濟實力、綜合實力迅速上升。比如1990年,我們只是美國GDP的不到10%,現(xiàn)在我們(是美國的)77%了,這種大國力量對比發(fā)生的變化要從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就是問題了。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拿大頭,每次它都拿,它拿10我拿9,它拿10我拿9,每次它都比我多。但是40年以后,這個事兒就不一定了,如果再發(fā)展下去,我就接近你的90%,越來越趨近,這個時候對比變化,它(會)涉及到很多規(guī)則的制定等等一系列東西。
所以,這個時候我覺得全球化引入了政治經濟學地緣政治的這個概念,那么有些政策,包括脫鉤,包括產業(yè)鏈重組等等這些問題全都出來了。
主持人:對,按照這個分析,是不是就是說,因為貧富差距也好,國家之間的差距也好,這些沒有辦法消除,所以未來20年或者30年,這種逆全球化的現(xiàn)象,是不是就已經無法阻擋了?
張宇燕:這是一種悲觀的論調。我覺得實際上我們還是要看到有很多的力量,它是推著大家越來越朝著合作的方向走的。你不能夠小院兒高墻,建立平行體系,把整個世界市場給碎片化,有一些力量是不允許這樣做的。
因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遇到了越來越多,越來越緊迫,越來越嚴重的全球問題,比如氣候變化、流行病等問題,這些東西你再怎么分割,它解決不了。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國家集團是解決不了這種問題的,比如氣候變化,二氧化碳排放,你要減排,(如果)關起門來搞,那其他國家不遵守你這規(guī)則,你沒有用。所以大家必須得聯(lián)合到一起來處理這些問題,這也就是我們說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得有一個全球發(fā)展議程,把這些問題解決,你要單干是不行的。
另外,合作還有潛在的巨大利益,脫鉤的成本很大。
脫鉤意味著什么?脫鉤意味著要用更低效率的生產方式去彌補脫鉤以后的供給。損失大了后,大家福利都受影響,所以機會損失明顯地擺在這兒。還有什么呢?合作是有共同收益的,所以我說它是兩種力量在交織,這取決于我們人類的選擇,特別是大國之間的選擇。
“脫鉤意味著要用更低效率的生產方式去彌補脫鉤以后的供給” 圖自IC Photo
- 原標題:美國“印太經濟框架”是圍堵中國?經濟學家這么說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紅日 
-
發(fā)改委價格監(jiān)測中心:力保不再發(fā)生“拉閘限電”現(xiàn)象
2022-06-20 07:27 電力改革 -
離開紫光集團后,75歲坂本幸雄再到中企任職:人生最后一份工作
2022-06-19 16:33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河南新財富集團被查:實控人國籍已遷往國外,曾行賄2300萬
2022-06-19 10:11 依法治國 -
最后一次巴菲特午餐,1.28億
2022-06-18 15:59 觀網財經-海外 -
原副市長談深圳出口被越南超越:越南人均收入是我們的1/10
2022-06-18 14:27 觀網財經-宏觀 -
溫州“大招”:首套房首付比例20%,可3年還息不還本
2022-06-18 10:59 觀網財經-房產 -
國產操作系統(tǒng)推“鴛鴦火鍋”平臺,可如“原生”運行Windows應用
2022-06-18 10:43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鄭州人口流失279多萬?假的,還比去年多了66.36萬人
2022-06-18 08:55 網絡謠言 -
數(shù)字貨幣危機遠未結束:又有重要貸款方凍結提款
2022-06-18 08:35 觀網財經-金融 -
全球首創(chuàng)!智算網絡正式上線
2022-06-17 19:57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最高補貼10萬元,呼和浩特出臺高校畢業(yè)生租購房補貼政策
2022-06-17 19:34 觀網財經-房產 -
格力地產董事涉嫌泄露內幕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2022-06-17 19:20 觀網財經-房產 -
俄羅斯股市下周起可交易港股股票,騰訊阿里首批登場
2022-06-17 19:12 觀網財經-金融 -
大戰(zhàn)再起?京東:考慮推出外賣服務
2022-06-17 17:48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索尼造車落地,游戲機訂閱模式或將遷移至汽車業(yè)務
2022-06-17 17:29 觀網財經-汽車 -
研究顯示:比特幣早期比想象中更中心化、更脆弱
2022-06-17 16:47 觀網財經-海外 -
日本批準臺積電建廠計劃 最高補貼4760億日元
2022-06-17 16:45 大公司 -
日本汽車產業(yè)工人紛紛“被休假”,怎么回事?
2022-06-17 16:24 觀網財經-汽車 -
1-3月全國累計支出低保462.1億元
2022-06-17 15:40 扶貧攻堅戰(zhàn) -
日本央行硬剛空頭:維持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0%
2022-06-17 15:35 觀網財經-海外
相關推薦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39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48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81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42“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4最新聞 Hot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拉夫羅夫:俄美準備舉行新一輪會談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俄烏沖突以來首次,俄總統(tǒng)特別代表或將訪美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shù)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