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或?qū)⒂瓉碚嬲?“至暗時刻”
關鍵字: 特斯拉馬斯克產(chǎn)能交付本文來自汽車頭條,作者/張曉飛。
戰(zhàn)場上,兵家逐鹿天下,為的是打破各自占山為王的安穩(wěn)現(xiàn)世,以圖開疆辟土。汽車圈的江湖競爭也不遜于三分天下時的激烈角逐,尤其是近幾年,各家車企再次將“電氣化”作為眼下的聚焦點,紛紛揚鞭策馬,征戰(zhàn)汽車市場下一個重要關卡。
談起電氣化,來自美國硅谷的馬斯克在業(yè)內(nèi)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平心而論,先人一步“亮相”的純電動車型確實為他圈住不少的光環(huán)。但在“群英薈萃”的汽車圈里,“先到先得”的定論似乎并不能長時間奏效。
“特斯拉自誕生迄今15年未曾盈利”、“產(chǎn)能不足、交付困難”都令馬斯克長久以來飽受詬病。而就在半月前,馬斯克又因隨手發(fā)布“將特斯拉私有化”的推特,一時間被推上風口浪尖。
在遭受董事會彈劾、股價接連“過山車”之后,號稱“鋼鐵俠”的馬斯克終于放下鎧甲,向外媒吐露自己因長時間的精神壓力,不得不依靠安眠藥入睡的心酸事實,并坦承在推特發(fā)出“私有化”的消息也是自己的一意孤行。
最終,在董事會重新斟酌之后,這場 “退市鬧劇”落下帷幕。馬斯克也終于能從壓力重重的陰云籠罩中暫時解脫出來,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氣。
但“私有化”夙愿的夭折,真的代表馬斯克的“至暗時刻”就此戛然而止了嗎?事實上,在“內(nèi)憂”暫時解除預警之后,“外患”卻仍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汽車圈暗流涌動, “電氣化之爭”遠非想象中那么簡單。
“贏”電動市場者“迎”天下,這似乎已經(jīng)成了業(yè)內(nèi)供認不諱的事實。前有諸如特斯拉這種憑“電動車”單打獨斗的新興車企,后有靜靜觀看的傳統(tǒng)車企在心里早早的醞釀起了計劃。
說起在全球市場首屈一指的BBA(奔馳、寶馬、奧迪),三者均是體量極大的車企巨頭?;蛟S奔馳的豪華、寶馬的運動和奧迪的科技感都已經(jīng)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但他們在電氣化這樣一個全新方向的轉(zhuǎn)型上卻毫無遲疑。
在BBA“戰(zhàn)團”中,寶馬是較早發(fā)力的一方。2014年時,寶馬首款純電動/插混車型正式上市,命名為i3。而在短短四年后的北京車展上,全新BMW iX3概念車就進行了全球首發(fā)并將于2020年在中國市場投入量產(chǎn)。
據(jù)了解,這款全新BMW iX3概念車配備了革命性的第五代電力傳動系統(tǒng),其日常行駛純電動續(xù)航里程可超過400公里。
說到續(xù)航里程就不得不提到電動汽車的精髓,電池。就在不久前,寶馬集團還與寧德時代確立價值40億歐元的電芯采購意向,其具體分配為在德國采購15億歐元,在中國采購25億歐元,以求保證穩(wěn)定的產(chǎn)品規(guī)劃。
值得一提的是,在剛剛過去的七月,寶馬集團電動車全球累計交付量達71,310臺,同比激增40.6%。銷量上的增長也無不說明了寶馬集團致力于推動實現(xiàn)汽車行業(yè)電動化的決心與信念。
眼下,隨著“第一戰(zhàn)略”的逐漸落地,植根新能源已不只是“愿景”一樣的存在,寶馬進軍電動化核心品牌的新篇章正由此開啟。
相較于寶馬目前的一枝獨秀,奔馳也是不甘人后。2016年,奔馳純電動品牌EQ概念車就曾于廣州車展亮相。據(jù)了解,這款純電動SUV車型基于MEA平臺打造,其續(xù)航里程有望達到500km以上。
至于其何時正式進入汽車市場,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倪愷透露到,“基于此概念車而來的EQ品牌首款車型,將于2019年底亮相,并在中國國產(chǎn)”。
而據(jù)此前報道,未來,戴姆勒將全力以赴在2029年推出超過十款全新的電動車產(chǎn)品,一個全新新能源車系矩陣似乎已蔚然成形。
此外,為推動新能源戰(zhàn)略的盡快落地,戴姆勒還與北京汽車共同投資了超119億元人民幣,打造了北京奔馳新生產(chǎn)基地。顯然,在產(chǎn)能問題上,奔馳正一步一步穩(wěn)扎穩(wěn)打。
寶馬和奔馳動作頻頻,奧迪自然不“甘于人后”。據(jù)了解,奧迪首款純電動SUV車型E-Tron將于9月17日在美國亮相并開啟預售,此外,該車將于2019年引入國內(nèi)銷售,并在2020年進行國產(chǎn)化。
而在未來的電動化布局方面,到2022年,奧迪將在中國市場投放10款純電動車型。值得注意的是,這款純電動車型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與前面所提到的寶馬和奔馳基本處在同一個時間點。
由此可見,2020年或許將成為BBA“齊聚”電氣化的發(fā)軔之年。屆時,多款出自傳統(tǒng)車企之手的電動車將接連沖擊尚未飽和的新能源市場,一場在“電動車領域”引發(fā)的戰(zhàn)役已經(jīng)飄出了略顯濃重的“火藥味”。
對于特斯拉而言,所謂的私有化、產(chǎn)能不足等內(nèi)部風波尚不足以令馬斯克“憂心忡忡”。2020年的決戰(zhàn)才剛剛開始,未來面臨BBA的團體“圍剿”時,馬斯克是否還能一手攏住市場光環(huán)?其積累了15年的先發(fā)優(yōu)勢是否立刻蕩然無存?
或許等到兩年之后,馬斯克再次帶領特斯拉在汽車市場爭奪羹食之時,才真正迎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 原標題:特斯拉或?qū)⒂瓉碚嬲?“至暗時刻”
- 責任編輯:程北墨
- 最后更新: 2018-08-28 17:40:22
-
CSS2018|汽車黑客開山鼻祖:相比傳統(tǒng)汽車 自動駕駛汽車更不易被攻擊
2018-08-28 12:29 人工智能 -
焦慮、倒戈、退群:新能源車主漫漫預訂路
2018-08-28 12:07 新能源汽車 -
大眾CEO迪斯被爆在尾氣門之前就收到了警告?zhèn)渫洠?/a>
2018-08-28 09:38 汽車 -
汽車之家深評:交付難or沒訂單?新造車量產(chǎn)疑云
2018-08-28 08:00 汽車 -
獨家|威馬再回應報廢車自燃:不影響下個月交付
2018-08-27 20:14 汽車 -
密歇根用陶瓷層電解質(zhì) 提升鋰金屬電池性能
2018-08-27 17:50 汽車 -
媒體:未來5年,造車新勢力存活率將僅為10%
2018-08-27 13:28 汽車 -
王傳福:1%的人想嘗試新能源汽車 帶來的增長就是100%
2018-08-27 10:03 汽車 -
數(shù)說風云:暴跌的SUV/失意的韓系車
2018-08-27 08:13 汽車 -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7月銷量1.88萬輛,首次超過燃油車
2018-08-27 07:04 汽車 -
寧德時代上調(diào)鎳采購量并減少鈷需求量
2018-08-26 23:49 汽車 -
滴滴出行車主犯罪情況遠超你想象
2018-08-26 17:00 IT新浪潮 -
馬斯克宣布放棄特斯拉私有化
2018-08-25 16:39 大公司 -
中國汽車報:各方助力國內(nèi)自主自動變速器產(chǎn)業(yè)化
2018-08-24 16:49 汽車 -
進口DS 3/DS 4/DS 5召回 搭高田問題氣囊
2018-08-24 16:46 車市曝光臺 -
“混改”中的國有汽車企業(yè) 路在何方?
2018-08-24 13:44 汽車 -
寧德時代上半年凈利同比下降近五成
2018-08-24 11:39 汽車 -
39家動力電池產(chǎn)業(yè)鏈企業(yè)2018年第一季度業(yè)績匯總
2018-08-24 11:34 汽車 -
不確定因素增多 上汽出口能否繼續(xù)扶搖直上
2018-08-24 06:52 汽車 -
谷歌無人駕駛或已在上海成立獨資公司
2018-08-23 22:01 汽車
相關推薦 -
“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評論 279“這個禁令,歐洲企業(yè)也得聽” 評論 101萬斯“強登”,丹麥坐不住了 評論 165“我們很快會看到中國救援隊,而美國卻不見蹤影” 評論 135最新聞 Hot
-
“我不在乎漲價,這樣他們就會買美國車了”
-
“這個禁令,歐洲企業(yè)也得聽”
-
“牢記二戰(zhàn)日軍士兵勇敢精神”?美防長又被噴了
-
上個任期自己簽的協(xié)議,特朗普可能也不認了
-
萬斯“強登”,丹麥坐不住了
-
美防長秘密文件曝光,又沖中國來
-
“我們很快會看到中國救援隊,而美國卻不見蹤影”
-
離大譜!美防長“迷惑行為”再+1
-
“搶奪中國主導地位,美國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麥忍無可忍,“怎么說話呢!”
-
尹錫悅“最后一搏”?文在寅遭檢方傳喚
-
《自然》調(diào)查:超75%在美科研人員想“run”
-
果然,“歐盟沒硬起來”
-
美國達美航空一客機與軍機差點又撞……
-
美準空軍部長:中國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
無語!不讓來硬來,還拿中俄做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