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因“誤會”摔碎、肇事者僅記過申誡…臺北故宮院長遭怒批
-
張照棟32號星期八
最后更新: 2022-11-05 13:27:16(觀察者網訊)據臺媒TVBS11月4日報道,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日晚公布了文物破損事件的最新調查結果,稱三件文物中唯一一件被認定為“人為損壞”的“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是工作人員因“誤會”而失手打碎,涉事的兩名工作人員一人被記大過和另一人則被處以申誡兩次處分。
吳密察所謂的“誤會”說辭以及對涉事工作人員的處罰力度引發(fā)島內輿論不滿。網民怒斥道:“這個理由真扯?!薄昂脦浊f的古董,僅一個記大過…”“好爛的理由,好爛的懲處。”
報道截圖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國民黨“立委”陳以信10月28日在臺灣地區(qū)“立法機構”舉報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受損,指控該院院長吳密察試圖隱匿。吳密察當天召開記者會承認共有三件文物出現破損,分別是“明 弘治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 康熙 暗龍白里小黃瓷碗”以及“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稱會依規(guī)調查、懲處,并將編列預算改善瓷器包裝。
10月31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交了“明 弘治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和“清 康熙 暗龍白里小黃瓷碗”的初步調查報告,稱文物破裂或系關鐵箱時因人為施力按壓或空間縮減導致文物碰撞,也可能是之前有肉眼無法看見的暗傷或裂璺(音同“問”,陶瓷器將裂開時的痕跡)。 而另一件被認定為“人為損壞”的“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的調查報告,臺北故宮博物院并未提交。
受損的三件文物
11月3日晚,臺北故宮博物院長吳密察登上臺灣“公視”的電視節(jié)目“有話好說”,公布了“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的部分損毀調查結果和處罰決定。
吳密察描述了工作人員“失手”打碎文物的過程,稱事發(fā)于今年5月19日,當時工作人員在整理文物。其中有一個裝有6件文物的錦盒,一位工作人員整理時先從盒中取出了4件文物,他忘記提醒同事錦盒內還有文物,甚至還忘了把盒子的扣子扣上。另一名工作人員發(fā)現這個錦盒里面的布有些脫落,就想著把布粘回去,他誤以為錦盒內的6件文物已經全部取出,就直接把錦盒翻過來修補,里面尚未取出的兩件文物就這樣掉落出來,其中一個被接住,另一個“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則被摔在地上碎掉了。
根據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前公布的照片,“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因工作人員疏失,從高處摔落,碎成了7片大小不均的碎片。
碎成7片的“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
吳密察稱,調查組在觀看監(jiān)控錄像、聽取同事口述后,確認兩人均有過失。其中那名翻錦盒致使文物摔碎的工作人員因執(zhí)行公務疏失,處以一次記大過處分;另一名工作人員則因未妥善照管取出的文物盒,在盒內還有文物的情況下也沒有扣上盒子系帶,導致他人因疏失而損毀文物,被處以申誡2次處分。
吳密察在節(jié)目末尾時就文物損毀事件向民眾道歉,還保證稱將更加謹慎地保護文物。此外,吳密察還表示,文物傷損總免不了,希望民眾理解,他稱必須將傷損降到最低程度,尤其是人為造成的傷損。
吳密察 電視節(jié)目截圖
吳密察所謂的“誤會”的說辭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對兩名涉事工作人員僅僅是記過申誡的懲處力度,引發(fā)島內民眾不滿。
有網民怒斥道:“這理由真扯?!?
“全是國寶,還一點不戒慎恐懼,可見工作態(tài)度有多散漫!”
“打破一個古董,好幾千萬吧!僅一個大過,唉…”
還有人怒斥民進黨當局:“整個政府,從頭爛到腳?!?
“停電責任,丟給飛禽走獸!幾億文物打破了,只是‘誤會’造成!這政府還真夠扯!”
吳密察的這番說辭也讓最先揭露文物損毀事件的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十分不滿,他11月4日在臺“立法機構”發(fā)言痛批道,臺北故宮的調查就像是擠牙膏、趕牛車,外界逼一點就公布一點,且公布越多疑點越多。
他質問臺北故宮為何遲遲不肯交出被人為損壞的“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的調查報告,而作為院長的吳密察卻在3日向媒體透露調查內容?!罢垎柵_北故宮到底是應該向‘立法機構’負責,還是向媒體負責?”
陳以信還在發(fā)言中指出了“明 弘治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破損事件調查過程的疑點。這件文物于去年2月3日被發(fā)現破損,吳密察也當即向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報告,“但為何現場勘探卻等到3個星期之后才進行?為何調閱資料要等到3個月之后才進行?為何相關人員的約談更是要等到半年之后才進行?請問臺北故宮調查如此延宕到底是在等什么?”陳以信連番質問道。
陳以信還稱,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內部消息透露整個調查過程有6個小時的錄音檔,但臺北故宮一直沒有對外公開。他要求臺“行政院”責成臺北故宮,公開這6個小時錄音檔的文字內容,向公眾公開真相。
陳以信 圖源:臺媒
陳以信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對國寶輕忽至此,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意圖在臺北故宮搞“去中國化”,他們?yōu)榇瞬幌б雅_北故宮南院降格為亞洲藝術博物館。這也是民進黨政府刻意忽視故宮專業(yè),意識形態(tài)先行,用外行領導內行的原因。
“尤其是吳密察上任后,恣意更動臺北故宮的內部結構,無端整并不同的處室,甚至大量引進故舊親信,在故宮內部大換血,意圖政治改造故宮,對故宮的傷害最深?!标愐孕排u道。
此前,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召開記者會要求吳密察下臺,并要求臺北故宮博物院公布監(jiān)控畫面、全面盤點文物狀況,請專家對相關文物進行鑒定;臺當局行政機構應成立專案小組對臺北故宮博物院進行調查,臺當局立法、教育及文化機構也應會同查勘。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張照棟 
-
跳出西方邏輯,發(fā)現一個不一樣的中華
2022-11-04 18:51 -
鄭州航空港區(qū):11月2日12時起實行7天全域靜態(tài)管理
2022-11-02 13:00 抗疫進行時 -
國家衛(wèi)健委:昨新增本土479+2220
2022-10-31 09:06 抗疫進行時 -
8848.86米,是他的電腦開機密碼
2022-10-24 11:10 中國這十年 -
中國建筑找出路,為什么要反思西方的“現代性”?
2022-10-06 08:44 文化 -
一夜之間,青島著名地標“石老人”坍塌
2022-10-03 15:55 -
2022年諾貝爾獎將從10月3日起陸續(xù)揭曉
2022-10-02 15:22 -
國家文物局:距今百萬年頭骨化石實證我國百萬年人類史
2022-09-28 10:28 考古 -
國家衛(wèi)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19+625
2022-09-28 09:09 抗疫進行時 -
教育部答復“降低英語教學比重建議”
2022-09-24 21:33 中西教育 -
“沒頭腦”和“不高興”之父任溶溶去世,享年100歲
2022-09-22 11:45 -
“這一幕在我心里可以封神了”
2022-09-20 22:40 -
2.2分“神劇”橫空出世,“油膩”背后問題出在哪?
2022-09-16 19:00 -
“狼群”出征海外,國產片金字招牌還靈嗎?
2022-09-14 16:02 中國電影 -
這種變化,與其說是中國的悲哀,不如說是日本的不幸
2022-09-11 09:00 -
云南省體育局原局長洪正華被雙開:打探、竊取檢舉控告材料
2022-09-09 10:17 廉政風暴 -
《壯志凌云2》老瓶裝老酒,“主旋律”影視的成功密碼是什么?
2022-09-02 18:51 -
夠炫夠“中國”,觀眾卻糾結了……
2022-08-31 16:57 觀察者頭條 -
《速激10》遭拍攝地居民抵制:街頭賽車會殺人!
2022-08-27 17:04 -
曾因“風水”被男生換下的她們,現在“殺”瘋了
2022-08-25 19:10 觀察者頭條
相關推薦 -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評論 434月10日起,對原產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評論 816“特朗普白給,中國要贏得全世界了” 評論 156尹錫悅被罷免 評論 346馬克龍:別天真了!歐盟要暫停對美投資 評論 93最新聞 Hot
-
美國人瘋狂囤貨,“中國電視被買空”
-
美股開盤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變
-
90億美元還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
“2300美元一臺?特朗普要親手毀掉‘美國象征’?”
-
4月10日起,對原產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
石破茂:這是一場“國家危機”
-
“特朗普白給,中國要贏得全世界了”
-
《經濟學人》繃不住了…
-
“和她見了一面后,特朗普炒了近10名國安官員”
-
尹錫悅被罷免
-
尹錫悅發(fā)聲
-
道指狂泄近1700點,美股創(chuàng)5年最大單日跌幅
-
巴西宣布采購2艘英國二手船塢登陸艦
-
王勛、宋思玉,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
美太空軍鼓吹“太空軍事化”,又拿中國做文章
-
“入境美國時要慎之又慎,那里已面目全非,充滿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