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大舉自購撐市場,能挺起A股脊梁嗎?
最后更新: 2022-01-30 18:36:24【文/觀察者網 呂棟】
“近期A股市場疲弱的表現是對利空因素的過度反應,而這種過度反應是通過機構投資者傳導的?!弊C券日報頭版1月26日刊文稱,“我們呼吁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社?;稹⒈kU資金等,擔起引領價值投資的主體責任,主動維護資本市場穩(wěn)定發(fā)展、持續(xù)發(fā)展的局面,挺起A股的脊梁來!”
然而,在1月26日小幅上漲后,A股1月27日再次遭遇“慘烈一天”。大盤全天震蕩走低,滬指失守3400點整數關口,創(chuàng)業(yè)板指跌超3%。盤面上,所有板塊全部下跌,兩市上漲個股不到300只,超4300只個股下跌,跌停及跌幅超10%的個股超100只。星礦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月27日收盤,A股年初至今有4194家公司下跌,中位數跌幅為11%,590家跌幅大于20%,64家跌幅大于30%,7家跌幅大于40%。
在1月27日收盤前后,易方達、匯添富、廣發(fā)、富國、嘉實、南方等多家公募基金紛紛宣布拿出資金申購自家權益基金,出資規(guī)模從5000萬至2億元人民幣不等,并稱要與投資者共擔風險、共享收益。與此同時,為了提振市場信心,多位知名基金經理旗下的部分產品,也紛紛調高大額申購額度,或發(fā)布恢復大額申購的公告。社交媒體上有網友將這一系列行為稱為“A股脊梁行動”。
A股公司1月27日表現(點擊可放大) 圖源:wind
公募大舉自購,歷史同期最高
觀察者網注意到,多家公募基金在1月27日收盤前后發(fā)布自購公告,理由大同小異,均是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信心,以及與廣大投資者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原則。其中,易方達基金宣布出資1億元,申購該公司旗下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并承諾持有時間不少于1年;匯添富基金運用自有資金2億元申購旗下偏股型基金,并承諾持有時間不少于1年。
與此同時,嘉實基金宣布自購5000萬元,持有期限不短于1年;南方基金宣布自購不低于5000萬元,承諾持有3年以上;睿遠基金宣布出資1.3億自購旗下基金,其中固有資金持有時間不少于5年;廣發(fā)基金宣布自購8000萬元,承諾持有1年以上;華夏基金宣布自購5000萬元,承諾持有1年以上,去年12月以來已出資1.7億元用于自購;富國基金自購6000萬元,持有1年以上,同時出資1000萬元認購富國天旭均衡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份額;招商基金、大成基金分別自購8000萬、5000萬承諾持有1年以上;工銀瑞信基金也自購1億元,并承諾持有1年以上。
數據來源:基金公司公告
實際上,中歐基金1月26日就與旗下明星基金經理葛蘭宣布自購旗下基金,其中中歐基金將對中歐醫(yī)療健康、中歐醫(yī)療創(chuàng)新兩只基金自購5000萬元,葛蘭對上述兩只基金自購200萬元,雙方均承諾持有3年以上。當天,華安基金也公告稱,自1月26日起至2月25日,使用固有資金申購該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合計出資不低于5000萬元。華安基金還表示,后續(xù)該公司將持續(xù)申購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
公告截圖
近段時間以來,已經有多家基金公司發(fā)起自購,單筆金額從幾百萬元到上億元。wind數據顯示,1月以來共有南方基金、興證全球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富國基金等22家公募宣布自購旗下基金產品,截至1月26日,累計凈申購金額合計為4.6億元。加上1月27日的大規(guī)模自購,新年伊始公募基金累計的自購規(guī)模超過14億元,而這樣的自購規(guī)模已創(chuàng)下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除了公募基金用自有資金認購或申購旗下產品外,很多基金經理也拿出真金白銀支持自己或自家的基金。不完全統計顯示,2022年以來,李曉星、陸彬、國曉雯、杜猛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及所在公司投研團隊、高管人員、普通員工等紛紛自掏腰包認購公司旗下新發(fā)基金。而為了提振市場信心,林英睿、鄭澄然、張坤、朱少醒等知名基金經理旗下的部分產品,1月27日也紛紛調高大額申購額度,或發(fā)布恢復大額申購的公告。
市場上有觀點認為,公募基金紛紛自購是希望能夠帶動普通基民的申購欲望,但從效果看這種自購行為的影響并不大,關鍵是市場本身要調整結束。還有資深投行人士直言,很多基金回撤幅度已超過20%,從歷史經驗來看,回撤20%后再出現大幅下跌的風險已經不高,這也是一些基金公司敢于自購的原因之一。
盡管1月以來公募基金的自購金額已創(chuàng)下歷史同期紀錄,但與他們收取的相關費用相比,規(guī)模并不算大。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20年,公募基金共收取管理費報酬929.63億元,同比增長47.1%;向銀行支付基金托管費198.59億元,同比增長37.6%;向券商支付交易傭金135.26億元,同比增長79.9%。
- 責任編輯: 呂棟 
-
安以軒丈夫被捕,澳門賭場最強疊碼仔又栽一個
2022-01-30 18:14 觀網財經-金融 -
“萬能芯片”最大玩家被AMD拿下,對中國影響有多大?
2022-01-30 17:16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2021年上??诎哆M出口突破十萬億元 創(chuàng)歷史新高
2022-01-30 16:35 觀網財經-宏觀 -
小鵬:寧德時代電池大幅漲價,逐步改用中航鋰電
2022-01-30 16:32 觀網財經-汽車 -
英國提議:車輛自動駕駛釀事故,駕駛員無責
2022-01-30 15:34 觀網財經-汽車 -
昨日入境涉奧人員復檢陽性23人,閉環(huán)內復檢陽性11人
2022-01-30 14:22 -
央行:2021年股票市場主要股指上漲,兩市成交額增長明顯
2022-01-30 13:48 觀網財經-金融 -
1月制造業(yè)PMI為50.1%
2022-01-30 13:02 觀網財經-宏觀 -
落馬的“一霸手”高校校長:長年住賓館,收藏情色片近千部
2022-01-30 08:20 廉政風暴 -
80歲的馬塔雷拉將連任意大利總統
2022-01-30 07:08 -
兩部門:境外貸款用于境外企業(yè)經營支出將不得用于證券投資
2022-01-29 21:16 投資 -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裁胡小鋼被“雙開”
2022-01-29 19:59 廉政風暴 -
美國不良資產管理巨頭介入恒大危機
2022-01-29 17:48 觀網財經-房產 -
20億美元薪酬沒談妥,孫正義失去“救火隊長”
2022-01-29 15:42 觀網財經-金融 -
“手術室里全是錢”?這家醫(yī)院曾多次導致胎兒死亡
2022-01-29 14:25 觀網財經-健康 -
教育部:從嚴控制高職院校辦學“過熱”專業(yè)招生規(guī)模
2022-01-29 14:18 中西教育 -
游戲版號停發(fā)已半年,“裁員潮”延伸到上市公司
2022-01-29 10:03 -
鐵礦石期貨年前突擊大漲7.59%,發(fā)改委發(fā)聲
2022-01-28 21:26 觀網財經-金融 -
與李子柒陷入官司糾紛后,微念現在反訴旗下另一子公司
2022-01-28 20:58 觀網財經-互聯網 -
12985億元!螞蟻非貨基金保有規(guī)模再創(chuàng)新高
2022-01-28 19:42 觀網財經-金融
相關推薦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39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48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場視頻來了 評論 181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42“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4最新聞 Hot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拉夫羅夫:俄美準備舉行新一輪會談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俄烏沖突以來首次,俄總統特別代表或將訪美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