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十年,我國科技事業(yè)都有哪些重大成果?
-
一鳴搞火箭的未必都是火箭專家,可能是電焊工。
“量子科技”:從跟跑到部分領跑
量子一度由于其深奧又神秘的特點,成為科學代名詞,“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的調侃也深入人心。但實際上,量子科技早已在我們的生活中廣泛應用。從手機中的芯片、晶體管到醫(yī)療中的核磁共振,都含有量子技術。加快發(fā)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fā)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量子科技發(fā)展邁入了快車道。2016年,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順利發(fā)射,圓滿完成量子密鑰分發(fā)等三大科學目標,刷新了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研究的國際地位。2017年,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絡“京滬干線”正式開通,并與“墨子號”連接、實現世界首次洲際量子通信。在量子計算領域,“九章”光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先后實現“量子計算優(yōu)越性”里程碑。
這十年來,我國量子科技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部分領跑的歷史飛躍,量子科技發(fā)展的體系化能力正在穩(wěn)步建立。對于中國的量子科技發(fā)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院士表示,我國不僅在量子通信方面處于領跑階段,而且在量子計算中的“光量子計算”、“超導計算”等方面實現了“量子計算優(yōu)越性”。
華龍一號:中國核電由弱到強
今年初,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第2臺機組——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至此,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為黨的二十大獻上了一份厚禮。福清核電機組從2014年起開始投入陸續(xù)商運,其中5、6號兩臺機組是華龍一號全球示范工程。
作為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是當前核電市場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在采用經工程驗證的成熟技術基礎上,獨創(chuàng)性地采用“177堆芯布置”和“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首堆設備國產化率達88%,還運用了單堆布置、雙層安全殼等先進設計理念,具備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與緩解措施、強化的外部事件防護能力和改進的應急響應能力等先進特征,經過充分分析試驗和工程驗證,充分保證了電廠安全性、經濟性和先進性。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后,兩臺機組年發(fā)電能力近200億度,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6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1.4億棵,經濟社會和環(huán)保效應顯著,對優(yōu)化我國能源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發(fā)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5號機組更是創(chuàng)造了全球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yè)績,成功入選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
華龍一號的成功,是我國核電發(fā)展的一個標志。中國核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形成了10萬、30萬、60萬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廠的自主設計、批量建設、工程總承包和自主運營能力。作為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共獲得700余件專利和120余項軟件著作權,覆蓋了設計技術、專用設計軟件、燃料技術、運行維護技術等領域,滿足核電“走出去”要求。
C919:大飛機領域的里程碑
據新華社9月30日報道,國產C919大型客機于2022年9月完成全部適航審定工作后獲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fā)的型號合格證,將于2022年底交付首架飛機。C919大型客機研制成功,獲得型號合格證,標志著我國具備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機能力,是我國大飛機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
C919是中國按照國際民航規(guī)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直接競爭對手為空客A320Neo和波音B737Max。2008年,中國商飛公司在黃浦江畔成立;2015年,C919首架機在中國商飛浦東基地總裝下線;2年后的5月,C919在浦東機場成功首飛。
國產C919大型客機
此后五年間,C919歷經了調整試飛、審定試飛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最終在今年8月1日,完成取證試飛,并在9月獲得商用通行證。
長期以來,全球民用大飛機市場一直被波音和空客壟斷。C919的成功不僅打破了歐美對于大飛機領域的壟斷,國產化率也達到了一個可喜的程度。實際上,在C919項目啟動之初,考中國商飛內部保守估計,C919的國產化率大于10%即可。但令人驚訝的是,到2015年交付下線時,C919實現了近60%的國產化率,并拿到570架訂單。如今7年過去,C919已擁有累計28家客戶815架訂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再攀高峰
在這十年中,中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科技成果遠不止上述這些。特高壓輸電技術、復興號高速列車、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等科技基礎設施投入使用;大數據、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移動支付、等新技術改變生活方式;中國高鐵、中國橋梁、中國大壩、中國港口等中國基建成為“國家名片”。
十年間,我國全社會研發(fā)經費從1.03萬億元增長到2.79萬億元,居世界第2位,研發(fā)強度從1.91%提高到2.44%,接近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2021年我國研發(fā)人員總量預計為562萬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穩(wěn)居世界第1位;2021年我國高被引論文數為42920篇,排名世界第二位,是2012年的5.4倍;每萬人口發(fā)明專利擁有量從2012年的3.2件,提升至2021年的19.1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從2012年的1.9萬件增至2021年的6.95萬件,連續(xù)三年居世界首位……
這是我國科技進步最大、科技實力提升最快的十年,我國科技事業(yè)發(fā)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并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tǒng)能力提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一鳴 
-
雷軍、孫正義相繼押注,中國這個科技行業(yè)逆勢吸金
2022-10-20 17:14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日元對美元匯率跌破150,創(chuàng)32年來新低
2022-10-20 16:01 觀網財經-海外 -
云南省委副書記:中國99%咖啡產自云南
2022-10-20 10:07 觀網財經-消費 -
上財校長劉元春:管控好疫情基礎上,經濟恢復到5%增速沒問題
2022-10-20 08:09 觀網財經-宏觀 -
天貓推出微信小程序,但阿里騰訊仍困在黑暗森林
2022-10-19 17:40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北漂”十年:我從快遞員成長為黨代表
2022-10-19 10:23 聚焦二十大 -
美國再次釋放原油儲備,考慮限制石油出口
2022-10-18 18:28 能源戰(zhàn)略 -
大眾低頭,開始向中國買技術了?
2022-10-18 18:27 觀網財經-汽車 -
雙11淘寶保價27天,這次真的沒套路嗎?
2022-10-18 18:23 觀網財經-互聯(lián)網 -
賤賣“明珠”,英特爾真的慌了
2022-10-18 18:18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吉林省委副書記:紅旗轎車銷量比1953年增長63倍
2022-10-18 16:41 聚焦二十大 -
阿里音樂高層大換血,音樂業(yè)務名存實亡
2022-10-18 15:48 -
31省份9月CPI出爐:16地漲幅低于全國
2022-10-18 14:57 -
印企擬申請俄“薩哈林1號”項目新運營實體股份
2022-10-18 13:39 觀網財經-海外 -
特拉斯“已經完了”?英新財相宣布推翻幾乎所有減稅措施
2022-10-17 23:06 不列顛 -
日賺1.62億,茅臺市值超騰訊
2022-10-17 18:16 觀網財經-消費 -
歐盟建議減少對華供應鏈依賴?中方回應
2022-10-17 17:01 -
第七批集采中選結果預計11月下旬在上海正式執(zhí)行,含胃癌等疾病用藥
2022-10-17 16:58 醫(yī)療改革 -
六大行年內再次齊發(fā)公告:9.53萬億貸款支持實體經濟
2022-10-17 16:01 觀網財經-宏觀 -
國家發(fā)改委:中國經濟今年總體延續(xù)恢復發(fā)展態(tài)勢
2022-10-17 11:34 聚焦二十大
相關推薦 -
-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評論 12他還沒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評論 136“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評論 164“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評論 216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評論 203最新聞 Hot
-
加拿大人也不買了
-
“DOGE讓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
-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
“烏克蘭計劃夏天大選,前提是...”
-
勒龐被定罪,不能競選法國總統(tǒng)了
-
他還沒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
日本再發(fā)警告:若發(fā)生,或致近30萬人遇難
-
“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
美科技巨頭重倉這一領域,“但中國已經領先”
-
日本:最后的堡壘,也開始塌了
-
“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
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國已準備好培養(yǎng)自己的頂尖數學家
-
“俄美已開始討論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長:還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臉
-
“普京主義在美國獲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