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亭:中國與喀秋莎的情緣
關鍵字: 閱兵中國儀仗隊喀秋莎莫斯科閱兵二戰(zhàn)閱兵志愿軍抗美援朝志愿軍炮兵5月9日俄羅斯的勝利閱兵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的進場音樂是著名的蘇聯(lián)歌曲《喀秋莎》,在50年代,這首歌曾經在中國風靡一時,而和這首浪漫的愛情歌曲同樣名字的卻是一種相當威猛的火箭炮。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喀秋莎也在志愿軍手中大顯神威。
溫情而不凄婉的喀秋莎
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是俄羅斯很常見的女生名字葉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的愛稱,這首著名的蘇聯(lián)歌曲就是描繪了一位叫喀秋莎的少女對離開家鄉(xiāng)去保衛(wèi)邊疆的愛人的思念。歌詞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在1939年參加日本與蘇聯(lián)的諾門坎戰(zhàn)役時,看到中國東北琿春地區(qū)春末夏初的美麗景色而寫下的一首抒情詩。蘇聯(lián)著名作曲家勃朗特爾看到這首詩歌后,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所以《喀秋莎》還是和中國有著不解之緣的。
朱可夫視察諾門坎戰(zhàn)場
諾門坎的日軍戰(zhàn)俘
這首歌曲起初并沒怎么流行,直到兩年后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有人在為即將開赴戰(zhàn)場的親人送行時唱起了這首歌,這才逐漸流傳開來,在戰(zhàn)火的洗禮中廣為人知。這首愛情歌曲沒有一般情歌的凄婉纏綿,而是節(jié)奏明快簡捷,旋律樸實流暢,歌聲把姑娘的情愛和士兵們的英勇報國聯(lián)系在了一起,使得懷抱著冰冷的武器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的戰(zhàn)士們,在硝煙與寂寞中,得到了溫存和慰藉,所以在戰(zhàn)爭中大受歡迎,成為鼓舞蘇軍戰(zhàn)士英勇殺敵的戰(zhàn)歌。因此,蘇聯(lián)為了表彰《喀秋莎》在戰(zhàn)爭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在俄羅斯斯摩棱斯克州的福斯霍達村專門為這首歌建立了一座紀念館,這在人類的戰(zhàn)爭史和音樂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直到今天,這首歌依然是俄羅斯軍隊的隊列歌曲之一。
同名火箭炮威力巨大
而在戰(zhàn)爭中,喀秋莎除了是這首浪漫歌曲外,同時也是一種大殺器的名號。
1941年7月14日,德軍剛剛攻占了蘇聯(lián)戰(zhàn)略重鎮(zhèn)奧爾沙,正在利用奧爾沙火車站進行物資運輸,下午2點30分,一陣突如其來的巨大呼嘯聲,緊接著是從未見過的密集炮火,只用了短短10秒鐘就把火車站附近的一切都炸成碎片,這就是喀秋莎火箭炮在戰(zhàn)爭中的第一次亮相。
之所以會把這種威力巨大的16管132毫米火箭炮叫作喀秋莎,是因為當時蘇軍對這種新式武器高度保密,根本就沒起名稱或代號,只是生產廠家沃羅涅日州的共產國際兵工廠在炮管上印了一個字母“K”,作為共產國際兵工廠的標記,于是蘇軍士兵就根據這個字母“K”,就給火箭炮用了最常見的女生名字“喀秋莎”,這個名字就和那首愛情歌曲一樣,迅速在蘇軍里傳播開來。
喀秋莎火箭炮射程近,精度低,但是優(yōu)點卻更加鮮明,那就是多管火箭炮的最大特點,能夠在極短的時間里,發(fā)射極其密集的炮彈,形成令人生畏的鋼鐵暴雨,用大面積的火力覆蓋對目標進行有效殺傷,最適合打擊集群目標。1門十六管喀秋莎一次齊射只需要8秒鐘,就可以發(fā)射680千克的炮彈,殺傷范圍幾乎可以覆蓋大半個足球場,威力可想而知。而且發(fā)射時火箭彈呼嘯而出的巨大轟鳴更是攝人心魄,極具威懾力。當時德軍就把喀秋莎火箭炮叫作“斯大林管風琴”。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時,喀秋莎還沒有完成測試定型,但蘇聯(lián)立即決定全力開始生產。6月28日,第一個獨立喀秋莎火箭炮連成立,裝備2門喀秋莎。而此時整個蘇聯(lián)才總共只有7門。
1941年的喀秋莎齊射
奧爾沙之戰(zhàn)后,德軍也迅速注意到蘇軍裝備的這種新式火箭炮,開始全力尋找這個火箭炮連。10月初,在莫斯科戰(zhàn)役中,獨立火箭炮連與德軍滲透突進的先頭部隊遭遇,炮手迅速架炮,其他人員則拼死抵抗,為發(fā)射火箭炮爭取時間。在打光所有火箭彈后為了不讓這個秘密武器落入德軍之手,炮手們又將火箭炮徹底炸毀。但這時火箭炮連已經被包圍,隨后戰(zhàn)斗中全連從連長伊萬·安德烈耶維奇·費列洛夫大尉以下幾乎全部犧牲。蘇軍的第一個火箭炮單位就以這樣悲壯的結局落幕。但是,很快喀秋莎火箭炮就開始大量裝備部隊,在整個戰(zhàn)爭中,蘇聯(lián)總共生產了1.1萬門各型火箭炮,其中M-13型就有6800門,總共成立了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到1945年5月柏林戰(zhàn)役時,蘇軍一次就投入了2000門喀秋莎,給德軍以沉重打擊。
在1945年6月24日的勝利閱兵上,當喀秋莎火箭炮車隊駛過紅場時,全場掌聲雷動,軍民齊聲高唱喀秋莎。將氣氛推向高潮,充分表達了對于喀秋莎在戰(zhàn)爭中巨大貢獻的贊譽。
1945年勝利閱兵上的喀秋莎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新聞 Hot
-
英協(xié)會警告企業(yè):學美國,會吃官司的
-
美國人邊囤貨邊抱怨: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憑什么受罰?
-
經濟學家們痛批:既蠢且壞!特朗普就是想讓全世界都俯首稱臣
-
“對美國非常失望,這算哪門子朋友?”
-
“特朗普太愚蠢,根本不了解中國”
-
“八年了,所有美國制造商都勸我們:回中國生產吧!”
-
“美伊沖突是‘災難性’的,但俄無義務對伊提供軍事援助”
-
“特朗普美軍大清洗的最新案例”
-
“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太強了,我們至少要投150億美元”
-
近7成美企CEO擔憂:這就是“特朗普衰退”
-
扛不住了?特朗普團隊激辯…
-
“為何沒有集體反擊特朗普?各國陷入了‘囚徒困境’”
-
以總理當面承諾“消除逆差”,特朗普:不打算暫停關稅
-
美媒打臉特朗普:錯,錯,錯
-
“美財長飛到佛州勸特朗普:你得改,否則市場還要跌”
-
特朗普“金主”們坐不住了:回頭是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