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學者最新研究:霧霾越嚴重 森林長得越快
關鍵字:森林在霧霾天長得更快?!吨袊嗄陥蟆?月18日報道,今年6月,這個和許多人印象相反的結論發(fā)表在《氣候變化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上。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生王欣表示,在科學界,這不算令人驚訝。
霧霾屬于大氣氣溶膠的一種。氣溶膠和膠水在質地上沒什么相似之處,它更像一團灰霧,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固態(tài)和液態(tài)顆粒物的總稱”。過去30年里的觀測數據顯示,氣溶膠會影響全球森林的光合作用效率,濃度越高效率越高。
王欣采集到的數據為這種趨勢貢獻了野外證據。從2012年到2014年,她幾乎每天都待在北京香山腳下一片她親手種植的楊樹林中——這是中國北方最常見的樹種之一。霧霾嚴重時,不遠處的香山完全隱身。
王欣在野外觀測(受訪者供圖)
她的觀察將幫助人類進一步認識霧霾。在此之前,科學家對霧霾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對于它在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引發(fā)的變化知之甚少。
森林加快成長,光合作用效率更高,為地球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這種積極作用無法為霧霾開脫。實際上,在王欣的指導老師、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劉玲莉看來,環(huán)境保護將因此面臨更嚴格的要求。
一片樹葉上看到全球生態(tài)變化
“長遠來說,這個結論反而會讓世界各國的減碳任務更加艱巨?!眲⒘崂驅χ袊嗄陥蟆ぶ星嘣诰€記者說。
全世界都在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頭疼。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規(guī)定的6種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是減排任務最重的——各國定下減排配額、中國在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在氣象大會上的爭論之外,森林不語,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變?yōu)檠鯕狻?
王欣和劉玲莉的研究表明:霧霾越嚴重,森林越是加快生長拼命工作。這也就意味著,霧霾侵襲減少,光合作用減弱,森林的生長速度必將變慢,為人類承擔減碳任務的能力將下降。因此,在制訂減碳計劃時要將森林的作用考慮進去,隨著計劃的推進提高減碳的配額,才能保證每個階段達到所預期的目標。
水、風、陽光、生物……全球生態(tài)是一個整體,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這是劉玲莉在至今22年的科研生涯中體會越來越深的“地球哲學”。
這次有關霧霾的研究始于一封郵件。10年前,劉玲莉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讀博士時,導師問她:大規(guī)?;鹕奖l(fā)后,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是升高還是降低?
“怎么會降低呢?”她想,腦海里是火山口直沖云霄的黑煙和煙霧中濃密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硫氫化合物。
她錯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衛(wèi)星觀測幫助科學家積累了大量一手資料。其中,1991年的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fā)的數據最為翔實。數據顯示,這場20世紀最大規(guī)模的火山爆發(fā)平息后,隨著噴發(fā)物參與全球的大氣循環(huán),世界各地都出現了二氧化碳濃度顯著下降的觀察結果。
圍繞這個現象出現了多項假說,目前被學界所廣泛認可的理論圍繞大氣氣溶膠展開。火山爆發(fā)產生的大量硫酸鹽固體顆粒會形成氣溶膠。
它就像一床毯子擋在陽光和生物之間,降低了輻射的總量,但卻并非密不透風,其中包含的無數小顆粒能顯著增強光的散射,最終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光合作用。
如果把光線看作子彈,沒有氣溶膠籠罩時的直射好比兩個牛仔在空曠荒野上對峙,直來直往,目標明晰。氣溶膠環(huán)境下的散射則好像酒吧里的伏擊,子彈在瓶罐桌椅間彈來彈去,誰都有可能中招。
一顆樹上的葉片從不能平均接受陽光。冠層外圍的那些能享受陽光的直射,被稱為陽生葉,冠層內部的陰生葉則沒有這種待遇。氣溶膠讓光從四面八方而來,反射進樹木冠層的下部和內部,讓陰生葉也能陽光普照。整個樹木冠層的光利用效率都提高了,這被稱為氣溶膠的散射光施肥效應。
氣溶膠的散射光施肥效應示意圖(受訪者供圖)
在美國國家環(huán)保局環(huán)境評價中心做博士后時,劉玲莉的研究方向就是大氣污染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氣溶膠因為顆粒結構復雜,難以被實驗室制造出來,中心的研究也大多處在宏觀層面。
氣溶膠的散射光施肥效應已經被證實,但具體到一棵樹如何生長、一片葉子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觀測證據仍屬于空白。
- 原標題:霧霾越深,森林越壯
- 責任編輯:郭光昊
- 最后更新: 2018-07-19 13:06:13
-
科技館為丁肇中展示模型 被糾錯42次
2018-07-19 10:40 科技前沿 -
我國人造金剛石產量占世界90% 但應用仍有短板
2018-07-18 17:36 中國精造 -
習近平眼里的“第一資源”為何如此重要
2018-07-18 15:5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全球最大功率無人潛水器中國下線 提貨4噸潛深3000米
2018-07-18 09:25 -
工信部:32%關鍵材料國內為空白,52%靠進口
2018-07-15 11:22 中國精造 -
我國學者“時間折疊法”首次實現皮秒精度任意序列發(fā)生器
2018-07-14 15:01 科技前沿 -
C919進入密集研發(fā)試飛階段
2018-07-13 08:42 科技前沿 -
我國正在建設可重復使用空間科學試驗平臺
2018-07-13 07:30 航空航天 -
我國首個自主研發(fā)抗艾滋病藥物獲批上市
2018-07-12 22:01 -
首次!中國內地擠進2018全球創(chuàng)新榜前20
2018-07-11 14:24 -
我國頁巖氣探明儲量突破萬億立方米
2018-07-11 10:14 能源戰(zhàn)略 -
外媒稱中國工廠成臭氧層“殺手” 專家:在核實
2018-07-10 22:57 -
中國核心技術未掌握怎么辦?丁肇中提了一個例子
2018-07-10 10:05 科技前沿 -
專訪 | 藍箭航天:商業(yè)航天的未來是中型運載火箭
2018-07-10 08:40 航空航天 -
我國成功發(fā)射第32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
2018-07-10 06:30 航空航天 -
2018下半年首發(fā) “巴遙一號”成功發(fā)射
2018-07-09 13:23 航空航天 -
中國“N2爆彈”技術升級:成功合成金屬氮
2018-07-09 11:00 -
他扎根航發(fā)研制50載:中國航空工業(yè)要補的課很多
2018-07-09 09:56 中國精造 -
這個物種首次在中國境內發(fā)現
2018-07-09 07:25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人民日報: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時不我待
2018-07-08 16:34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154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62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94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場視頻來了 評論 195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51最新聞 Hot
-
“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
特朗普明天將在白宮開會,討論TikTok命運
-
“白宮正研究:丹麥給格陵蘭6億,我們加價”
-
美國司法部要求判他死刑:讓美國再次安全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周一鳴接棒港警“一哥”
-
他演講超25小時,狂噴特朗普馬斯克
-
解放軍圍島演習,菲軍方亂插嘴
-
拉夫羅夫:俄美準備舉行新一輪會談
-
魔幻!白宮發(fā)言人居然來了句:美國被剝削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啦
-
俄烏沖突以來首次,俄總統(tǒng)特別代表或將訪美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