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大在宇宙起源和非線性原初引力波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站12月15日消息,中國科大蔡一夫教授帶領國際合作團隊發(fā)現(xiàn)了嬰兒宇宙處在高能物理的“沙漠”能區(qū)時,存在原初引力波共振的非線性理論現(xiàn)象。原初引力波信號通過該現(xiàn)象過程,能給被共振放大4至6個數(shù)量級乃至更大,從而被原初引力波探測器檢出,可用于驗證某些傳統(tǒng)物理“不可觸及”的宇宙起源理論模型。這個新結果可以為國際上盛行的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建設提供重要科學目標,也為搜尋超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高能新物理打開了一扇窗口。該成果以“Beating the Lyth bound by parametric resonance during in?ation”為題,發(fā)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如果將現(xiàn)在的宇宙比喻為一名成長的孩童,那嬰兒時期的宇宙中,現(xiàn)在所有的物質和暗物質都曾經是以極為微小的基本粒子的形態(tài)存在?!皨雰河钪妗睖囟葮O高,遠超現(xiàn)在高能物理實驗中能觸及的最高溫度(能標)。這段時期的物理被稱為高能區(qū)新物理,因為超出當前探索能力,被稱為高能物理的“沙漠”區(qū)域。
當前探索宇宙起源的主要科技手段是去搜尋來自宇宙創(chuàng)生時期的時空漣漪,也就是原初引力波。它就像留聲機一樣忠實地記錄了宇宙在古早時期所發(fā)生的一切。然而,這些時空波動的幅度大小正是直接由嬰兒時期的宇宙能標所決定的。因此,能否捕獲到原初引力波幾乎成為了人類是否還有機會走出嬰兒宇宙的“沙漠”地帶,并尋找到超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高能區(qū)新物理的唯一關鍵線索。
“暴脹宇宙”是宇宙起源和高能區(qū)新物理的代表性假說,該觀點認為,宇宙在大爆炸創(chuàng)生之后約10^-30秒的一瞬間,體積急劇放大了約10^80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天圖部分驗證該理論。但原初引力波作為暴脹學說另一重要預言,遲遲未被捕獲。原初引力波已成為國內外多個宇宙學實驗重點搜尋對象。一旦人類成功捕獲到原初引力波,宇宙是否發(fā)生過極早期的暴脹過程可以得到蓋棺定論的檢驗,高能區(qū)新物理能標也可精確測定。但如果暴脹恰好發(fā)生在嬰兒宇宙的高能物理“沙漠”能區(qū)(高于當前人類能觸及的最高能標,即對撞機實驗能標,但又遠低于相互作用大統(tǒng)一的理論能標),相應產生的原初引力波信號幅度會非常小,幾乎不能被宇宙學探測技術所察覺。傳統(tǒng)的學術觀點因此認為在這個能區(qū)范圍去搜尋原初引力波以及其相關新物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本研究中,蔡一夫團隊引入了一個具有參數(shù)共振演化行為的重場,使其與原初引力波發(fā)生非線性耦合,從而為原初引力波的共振增益提供了能量來源。并且暴脹背景演化的特殊動力學性質(專業(yè)術語為,慢滾暴脹)可使該重場和傳統(tǒng)的原初物質擾動之間幾乎互不干擾,從而確保暴脹學說與當前的宇宙學觀測能夠完美契合。
本研究通過構造一個具體的模型范例,精準地論證出:即便嬰兒宇宙是在超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沙漠”能區(qū)經歷的暴脹過程,也能產生足夠大的原初引力波,從而理論上說明高能物理的“沙漠”也可能存在生機盎然的新物理“綠洲”。
圖1:高能區(qū)的物理沙漠中,存在著一小片新物理綠洲,由共振增益機制放大到可觀測的范圍,被原初引力波望遠鏡探測到。圖片來源:歐洲空間局/普朗克合作組
根據本研究預分析,這個通過非線性共振過程產生原初引力波的新理論起源機制有望在不久將來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實驗中得以檢驗,例如國際的LiteBird小鳥太空望遠鏡,以及中國的阿里原初引力波實驗等。
圖2:左:參數(shù)共振重場的幅度增益(黑線)以及與傳統(tǒng)原初物質擾動的比較(紅線);右:新提出的原初引力波共振產生機制所給出的理論預言信號(黑線、紅線)與國際LiteBird小鳥太空望遠鏡探測能力(綠線)的比較。
本工作國際合作團隊人員有:日本東京大學數(shù)物連攜研究所佐佐木節(jié)(Misao Sasaki)教授、博士后Valeri Vardanyan、中科大物理學院博士生江捷、本科畢業(yè)生周子涵(現(xiàn)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博士生)。
本研究獲得科學技術部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引力波探測”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應急管理項目、國際(地區(qū))合作與交流項目、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專項、國家留學基金委創(chuàng)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yǎng)項目、中國科學院基礎研究領域優(yōu)秀青年團隊、中科大國際化發(fā)展基金的資助。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
中國載人航天領域黨員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2021-12-17 15:00 航空航天 -
GeeSAT雙星商業(yè)航天發(fā)射任務失利:火箭飛行異常
2021-12-15 15:13 航空航天 -
93萬℃!它代表人類第一次“觸摸”到了太陽
2021-12-15 13:54 -
我國成功發(fā)射天鏈二號02星
2021-12-14 07:18 航空航天 -
太空課堂如何備課?調衛(wèi)星、調姿態(tài)、調時延
2021-12-11 16:05 航空航天 -
長征火箭第400次飛行!
2021-12-10 08:50 航空航天 -
天宮課堂第一課,圓滿成功!
2021-12-09 15:12 航空航天 -
日本億萬富豪搭俄飛船“上天”
2021-12-09 14:10 航空航天 -
玉兔二號在月球天邊發(fā)現(xiàn)“神秘小屋”,網友激動了…
2021-12-06 22:23 嫦娥奔月 -
“天宮課堂”第一課定于12月9日下午在中國空間站開講
2021-12-06 16:32 航空航天 -
東南大學團隊將校訓“止于至善”存入一段DNA序列
2021-12-01 15:02 科技前沿 -
圓通牽手智梭,L4級無人物流車駛上開放道路
2021-12-01 09:59 大公司 -
首個量子科學與技術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設立
2021-11-27 10:45 -
我國成功發(fā)射中星1D衛(wèi)星
2021-11-27 07:03 航空航天 -
官方放送!亞平老師在軌美圖來襲
2021-11-24 15:58 航空安全 -
零死亡!我國新冠特效藥有望12月底前附條件上市
2021-11-22 20:0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蔡司:將提供汽車“三電”系統(tǒng)質量管理解決方案
2021-11-22 10:13 TMT觀察 -
我國最大綜合科考實習船正式投入使用
2021-11-22 06:36 -
我國成功發(fā)射高分十一號03星
2021-11-20 10:31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評論 54“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評論 193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評論 201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評論 134“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評論 326最新聞 Hot
-
“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
美科技巨頭重倉這一領域,“但中國已經領先”
-
日本:最后的堡壘,也開始塌了
-
“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
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國已準備好培養(yǎng)自己的頂尖數(shù)學家
-
“俄美已開始討論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長:還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臉
-
“普京主義在美國獲勝了”
-
美防長又來:美國需要日本以“遏制”中國
-
出錢換首訪?“特朗普擬5月中旬出訪沙特”
-
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
“拉群門”后,“萬斯等人建議將他掃地出門”
-
特朗普:普京的話讓我很生氣
-
“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
“我不在乎漲價,這樣他們就會買美國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