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科學家發(fā)明“進化透鏡”,馬鈴薯育種取得世界性突破
北京時間2023年5月4日,國際權威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fā)表了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深圳農業(yè)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Phylogenomic discovery of deleterious mutations facilitates hybrid potato breeding(利用進化基因組學鑒定有害突變進而指導雜交馬鈴薯育種)”。
該研究發(fā)明了一種新的“進化透鏡”技術,發(fā)現(xiàn)馬鈴薯進化約束及有害突變位點,繪制了首個馬鈴薯有害突變二維圖譜,使我國在馬鈴薯育種基礎理論和技術上站在了世界領先地位。
繪制圖譜 精準鑒定進化突變
馬鈴薯育種是世界性難題,我們在快餐店吃的薯條還是來自120多年前育成的馬鈴薯品種,但是該品種容易感染病蟲害。
馬鈴薯之所以很難選育出相對較好的品種,因其有著“四套基因組”,遺傳分析很復雜。再加上,馬鈴薯屬于薯塊繁殖,繁殖系數(shù)僅1:10,相當于收獲10個土豆,人們需要留下一個作為“種子”,極大的增加了種植成本。
育種技術亟需變革。
人類早就發(fā)現(xiàn),在進化過程中,物種的基因組并非一成不變。但是,一些具有重要功能的位點不會改變,它們會在進化過程中保留在不同物種中,研究人員稱這一現(xiàn)象為進化約束(evolutionary constraint),把這些位點稱為進化保守位點。
我國科學家團隊突破常規(guī)思維,將馬鈴薯育種放置在“進化論”這樣更廣的領域中去研究。
黃三文團隊便是這樣的開拓者。他們收集了100份茄科和旋花科的材料,通過基因組的比較分析,追蹤最長8千萬年、累計12億年的進化痕跡,在此基礎上開發(fā)出“進化透鏡”,用來發(fā)現(xiàn)馬鈴薯進化約束及有害突變的點位,繪制了首個馬鈴薯有害突變二維圖譜。
黃三文介紹,“進化透鏡”技術的發(fā)明,給育種家安裝最強“火眼金睛”,讓他們能夠更早發(fā)現(xiàn)阻礙馬鈴薯育種的基因組“暗礁”,避免育種“走彎路”,讓大家能夠更快吃上更優(yōu)質的高產土豆。
解讀基因 育種決策更提前
二維圖譜能夠指導育種家更有效的進行起始材料選擇。
研究人員利用該圖譜又提出反直覺的自交系培育方法,還開發(fā)了一個全基因組預測新模型。
科學家可以利用模型解讀馬鈴薯的基因組,只需要苗期的DNA,就可以提前預測馬鈴薯育種材料的產量、株高、薯塊等性狀,更好地幫助育種家制定早期育種決策,縮短馬鈴薯育種周期,該成果加速馬鈴薯育種進程,提高了馬鈴薯產量25%-45%的預測精確度。
“這一研究成果不僅對馬鈴薯,還將會對糧、油、果、蔬、茶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崖州灣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家洋點評時說。
“黃三文團隊的這項研究是馬鈴薯育種的里程碑式成果,預示著作物育種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敝袊茖W院院士、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種康給出高度評價。
明尼蘇達大學的教授彼得·莫雷爾認為,黃三文團隊設計實驗并有效鑒定出有害的遺傳變異,進而達到能夠長期不斷改良產量等性狀。
近年來,由中國科學家開展的“優(yōu)薯計劃”相繼破解了馬鈴薯基因組解析、自交不親和、自交衰退等重大難題,培育出第一代自交系材料及雜交種,相關成果均已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fā)表。
下一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深圳農業(yè)基因組研究所團隊將根據(jù)模型選擇更多品種,運用二維圖譜指導馬鈴薯設計育種,聚合更多有利基因,培育高產優(yōu)質的馬鈴薯品種。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深圳農業(yè)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研究員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基因組所博士后吳瑤瑤、博士后李大偉、碩士研究生胡勇為共同第一作者。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國專家對該論文提出了重要指導。
該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廣東省、深圳市及大鵬新區(qū)的資助。
-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發(fā)明“進化透鏡”,馬鈴薯育種取得世界性突破
- 責任編輯: 范維 
-
陳剛等8位華人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2023-05-04 13:22 -
中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火星近期水活動新證據(jù)
2023-04-27 13:59 航空航天 -
我國科學家領銜,拍到黑洞“尾巴”
2023-04-27 08:13 -
最新研究:地球能量失衡加劇
2023-04-24 13:38 全球變暖 -
載人航天總師周建平獲“錢學森最高成就獎”
2023-04-24 10:43 航空航天 -
迄今最重“薛定諤的貓”出現(xiàn)
2023-04-24 08:13 科技前沿 -
世界首臺兆瓦級高溫超導感應加熱裝置投用,能效轉化率提升一倍
2023-04-23 06:50 科技前沿 -
vivo連發(fā)兩款旗艦,折疊屏能否成為手機市場救星?
2023-04-21 23:30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倪光南:openEuler成為中國開源的一個典范
2023-04-21 22:37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復旦MOSS升級版開源上線,“道德感很強”
2023-04-21 14:09 人工智能 -
中國科學家精確測量!算出銀河系“體重”
2023-04-21 10:38 天文 -
華為:突破封鎖,成功實現(xiàn)MetaERP研發(fā)和替換
2023-04-20 19:35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提取出近乎完美的量子糾纏!祝賀中國科學家
2023-04-20 14:09 科技前沿 -
改寫教科書的發(fā)現(xiàn):大腦運動皮層中有一個“身心界面”
2023-04-20 10:12 科技前沿 -
孟晚舟當值輪值董事長后首度亮相:分享華為數(shù)字化轉型經驗
2023-04-20 01:10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華為戰(zhàn)略研究院院長:AI能力快速提升,但還面臨三個重要挑戰(zhàn)
2023-04-19 23:23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非常罕見!21世紀僅有7次
2023-04-19 22:45 天文 -
生成式AI監(jiān)管新規(guī)征求意見,專家:應為市場留足發(fā)展空間
2023-04-19 09:08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這事再次印證了互聯(lián)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2023-04-18 16:06 美國一夢 -
華為再發(fā)新機:搭載高通處理器,將部分旗艦功能下放
2023-04-17 23:09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相關推薦 -
“果然,中國說對了” 評論 109“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評論 205“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160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53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71最新聞 Hot
-
“美國這么做,堵不住我的嘴”
-
“對等關稅”竟是這么算的?經濟學家集體傻眼
-
“果然,中國說對了”
-
加拿大發(fā)愁:躲過子彈,卻撞上坦克
-
內塔尼亞胡來了,匈牙利退了
-
“禁令之前就有,但伯恩斯離任前擴大了范圍”
-
“地球上沒一個地方是安全的”
-
“美國是特朗普關稅政策下的最大輸家”
-
“對臺灣地區(qū)沖擊明顯,非常可怕”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
誰被征了50%的最高關稅?
-
四名共和黨議員倒戈阻止對加關稅,特朗普破口大罵
-
“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
特朗普發(fā)動全球關稅戰(zhàn),美國VS全世界
-
結束全球化?“不是按個開關,美國就能搖身一變”
-
諾獎得主克魯格曼:特朗普在貿易上已經徹底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