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藥企想擺脫對華依賴,但政府補貼不給力
(觀察者網(wǎng) 訊)盡管印度是全球最大仿制藥生產國,有“世界藥廠”之稱,但印度對中國原料藥(API,也稱活性藥物成分)的依賴度非常高。2019財年,印度近70%的原料藥進口都來自于中國。
自去年印度蓄意挑起邊境沖突以來,印度高舉“本土制造”大旗,進行政策和撥款鼓勵,想要減少對華依賴,醫(yī)藥產業(yè)也是同樣。據(jù)路透社23日報道,多家印度藥企宣稱,他們將轉向國內供應渠道,加強本土制造能力。
2月初,印度政府將支持醫(yī)藥行業(yè)發(fā)展的撥款預算大增約兩倍,達到12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億元),以促進原料藥、醫(yī)藥中間體等藥品的本土生產。然而,印度多個制藥行業(yè)協(xié)會對此并不滿意,并認為政府的補貼遠遠不夠。減少中國依賴任務艱巨,但政府的撥款預算“微不足道”。
路透社報道截圖:印度藥企轉向本土,尋求結束對中國的依賴
借口擔憂“供應安全”,印藥企宣稱要獨立
2月23日,據(jù)路透社報道,當天印度多家大型藥企卡迪拉(Cadila Healthcare)、西普拉(Cipla)、百康生物(Biocon)、太陽制藥(Sun Pharmaceutical)等公司的高管表示,他們正在轉向本土原料藥制造商,將減少對中國進口的依賴。
原料藥無法直接服用,但其對于制備從維他命片、降血壓藥到抗生素等藥品,均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這些公司提及,去年新冠疫情期間,由于中國原料藥供應受到影響,印度國內曾出現(xiàn)原料藥供應中斷的情況,這是他們想擺脫中國依賴的一個主要原因。與此同時,印度國內高漲的反華情緒等因素也對這些藥企造成影響。部分藥企要還以所謂“供應安全”為借口,宣稱要“獨立”。
卡迪拉供應鏈主管蘇查克(Gaurav Suchak)表示,鑒于印度國內的反華情緒,許多公司都在設法劃清自己與中國供應鏈的聯(lián)系,表示與中國的聯(lián)系有限,來努力降低自身風險。他還說,對于原料藥,印度制藥企業(yè)將轉向國內的原料藥供應商,以確保所謂“整個供應鏈安全”。他們的公司也在尋求一家“可靠的”本地供應商。
西普拉的供應鏈主管馬爾帕尼(Swapn Malpani)說,除了與當?shù)毓毯献魍?,西普拉還啟動了一項“API再想象”(API re-imagination)計劃,將利用印度政府最近的激勵措施,如生產補貼,來擴大公司的本土制造能力。
有意思的是,百康生物公司上季度一半的收入都與中國有關,但該公司卻為自己另一半的“獨立”感到高興。
該公司的供應鏈總監(jiān)德什潘德(Prasad Deshpande)表示,“我們很高興地宣布,截至上個季度,我們幾乎有50%的收入完全獨立于中國。”他說,“這并不意味著今后我們不從中國采購原料藥,只是我們不再那么依賴中國了?!?
德什潘德認為,印度若想在供應鏈上與中國展開競爭甚至超過中國,就必須盡快改善基礎設施并加快行政審批流程。
印度藥店 圖自印媒
據(jù)《福布斯》雜志去年3月報道,2019財年,印度進口了價值39億美元的原料藥,同比增長10.5%。自2014年至今,印度從中國進口原料藥的占比逐漸增加至70%。在某些種類的原料藥,例如抗生素,印度對中國的依賴度更是接近100%。
從2015年開始,原料藥成為印度自中國進口中排前10的商品。印度十大制藥公司中,有七家均十分依賴中國的原料藥。而新冠疫情的到來更是突顯了這一依賴狀況。
印度政府大增行業(yè)補貼預算,藥企卻“不高興”
自去年以來,印度政府持續(xù)呼吁藥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據(jù)《The Print》去年6月報道,印度政府已計劃將53種重要原輔料生產納入政府補貼激勵措施。其中,關于補貼生產基于關鍵起始原料(KSM)產品的抗生素藥物方面,例如青霉素和克拉維酸,印度政府將選出8個受益方,總補貼額為36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1億元),每個受益方得到其中20%的補貼。
今年2月1日,《The Print》又報道稱,印度政府將2021年旨在“發(fā)展制藥工業(yè)”計劃的政府撥款預算增加約兩倍,從2020年的4.20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720萬元)到2021年計劃撥款的12.442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1億元)。
根據(jù)印度政府部門預算文件,這項撥款將用于生產關聯(lián)激勵計劃(PLI)等,來促進印度國內關鍵起始原料(KSM)藥品,醫(y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API)的本土生產。
報道截圖
然而,印度醫(yī)藥聯(lián)盟(IPA)和印度藥品制造商協(xié)會(IDMA)等行業(yè)協(xié)會對這一政府預算的增加幅度并不滿意。他們在接受《The Print》采訪時說,該金額“微不足道”。
一位行業(yè)資深人士說,“如果印度政府真的想讓醫(yī)藥行業(yè)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那么所需要的投資規(guī)模要達到上百億盧比(數(shù)十億元),而不是才十億盧比(上億元)。此次預算的增加表明,政府已經(jīng)意識到了對制藥業(yè)進行投資的必要性,但分配的金額沒有實際價值?!?
另一位行業(yè)協(xié)會人士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他說,“減少或消除對中國進口的依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同樣比例的投資?!薄暗ㄕ╊A算撥款流于形式?!?
目前來看,印度所謂擺脫中國依賴的前路依然坎坷。去年,盡管印度高舉“本土制造”大旗,還對中企頻“下黑手”,但中國還是取代了美國,重新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
當?shù)貢r間2月23日,根據(jù)印度商務部的初步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777億美元。盡管這一數(shù)字低于2019年的855億美元,但足以使中國取代美國。美媒彭博社報道指出,盡管莫迪封禁了數(shù)百款中國應用程序,放緩對中企投資的審批,但印度卻更加嚴重地依賴中國制造的重型機械、電信設備和家用電器。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龍玥 
-
拜登發(fā)動首次軍事襲擊,中方發(fā)聲
2021-02-26 16:36 美國一夢 -
加拿大喊著“人權”,卻被曝對囚犯實施“酷刑”
2021-02-26 16:07 -
美軍對敘利亞發(fā)動空襲,外交部回應
2021-02-26 15:50 敘利亞內戰(zhàn) -
美反華議員叫囂終止給予中國公民10年多次入境簽證
2021-02-26 15:29 中美關系 -
一架從香港飛往馬德里波音飛機在莫斯科迫降,無人傷亡
2021-02-26 14:31 航空安全 -
是否參加北京冬奧會?美方表態(tài)
2021-02-26 14:11 中美關系 -
警察指望不上,美亞裔排隊買槍
2021-02-26 13:59 美國政治 -
歐方稱“中國奉行獨特國家資本主義”,商務部駁斥
2021-02-26 13:56 -
“美國8成針頭、注射器來自中國?”“是真的”
2021-02-26 11:36 美國一夢 -
-
“想和崛起的中國競爭,美國得先解決自身亂局”
2021-02-26 10:44 中美關系 -
美國會警察警告:他們還想玩更大的
2021-02-26 10:44 美國政治 -
美股科技股遭重挫,納指跌逾3.5%
2021-02-26 07:33 股市 -
中國脫貧成就巨大,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致以最崇高敬意
2021-02-26 07:28 扶貧攻堅戰(zhàn) -
美國新增確診8.3萬例,死亡3508例
2021-02-26 07:26 美國一夢 -
美國科學家:載人登陸火星,可能要用核動力火箭
2021-02-25 22:46 航空航天 -
美議員戴起“國王的口罩”
2021-02-25 22:45 美國一夢 -
罕見!中國大使在安理會嚴厲批評這個“美國后院”
2021-02-25 22:27 觀察者頭條 -
日本貨輪擱淺毛里求斯,中企中標收拾后事
2021-02-25 22:14 -
習近平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通電話
2021-02-25 21:56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日本人大幅拋售美國國債,逼停特朗普? 評論 81“史無前例”,英國政府將接管英國鋼鐵公司 評論 179“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評論 37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評論 182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輪間接談判結束,伊朗外長:雙方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協(xié)議
-
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參與加密貨幣項目,獲利近10億美元”
-
旅美數(shù)十年后,中國明星數(shù)學家夫婦回國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xiàn)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