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烏克蘭國有化馬達西奇,就是為了討好美國
-
王世純高武德勢力一般惺惺相惜
【文/觀察者網(wǎng) 王世純】買股份遭拒、個人及企業(yè)被制裁、收歸國有化……烏克蘭這幾年在馬達西奇航空公司上可謂是“朝令夕改”,不斷“折騰”有意愿收購馬達西奇的中資企業(yè)。
對于烏克蘭這么做的原因,《華爾街日報》給出了一個不令人意外的解釋:烏克蘭將馬達西奇收歸國有,主要目的為了“取悅美國人”。
《華爾街日報》表示,由于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要求烏克蘭當局調查拜登家族和烏克蘭公司的商業(yè)往來,導致烏克蘭和美國關系緊張。在拜登上臺以后,烏克蘭希望通過國有化馬達西奇公司的方式,以此緩和烏克蘭當局與拜登政府之間的關系。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據(jù)《華爾街日報》3月16日報道,烏克蘭當局日前決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將烏克蘭航空航天公司馬達西奇重新國有化,拒絕中國企業(yè)收購該公司。對于烏克蘭這么做的原因,《華爾街日報》解釋稱,這一舉動這可以緩解烏克解和拜登政府之間的關系。
在特朗普任期內,烏克蘭卷入美國國內政治。2019年,特朗普總統(tǒng)要求烏克蘭總統(tǒng)澤倫斯基對喬·拜登之子亨特·拜登在烏克蘭商業(yè)交易展開調查,亨特·拜登此前在烏克蘭天然氣公司布里斯馬控股董事會任職。特朗普和澤倫斯基之間的電話曝光后,美國眾議院首次彈劾特朗普。這些事件導致導致美烏關系陷入停滯。
拜登就任總統(tǒng)近兩個月后,他還沒有與澤倫斯基通過電話。一位烏克蘭官員說,這在烏克蘭中央政府那里引起了焦慮,烏克蘭當局將美國視為對抗俄羅斯的重要伙伴。
美國大使館資助的烏克蘭游說機構“國家觀察”創(chuàng)始人奧列克桑德·列梅諾夫(Oleksandr Lemenov)說:“他們試圖取悅美國人,試圖引起他們的注意”。
瑞典經濟學家、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高級研究員安德斯·阿斯倫德(Anders Aslund)說,對馬達西奇公司的國有化表明,烏克蘭“即使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也站在美國一邊。這是一個極好的步驟,美國應該非常感謝。”
美國一直以來都試圖阻止中國企業(yè)對馬達西奇的收購,據(jù)美國和烏克蘭官員說,美國長期敦促烏克蘭取消這筆交易,因為美國方面擔心中國收購馬達西奇公司以后,會推動中國相關技術進步。
目前,烏克蘭和美國政府均未回應《華爾街日報》的置評請求。
馬達西奇公司參加珠海航展 圖源:社交媒體
據(jù)路透社3月11日報道,當天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秘書阿列克謝達尼洛夫(Oleksiy Danilov)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由于航空航天公司馬達西奇對烏國家安全具有戰(zhàn)略重要性,烏克蘭會在不久的將來把它重新國有化。
在烏克蘭宣布國有化馬達西奇公司以后,天驕航空在其聲明中表示,將馬達西奇國有化的行為是非法的并且違反了市場經濟規(guī)則,烏克蘭國家將會為此而在世界面前蒙羞。
目前,由于烏克蘭方面的“朝令夕改”,天驕航空已經向烏克蘭提出數(shù)十億美元的索賠。據(jù)天驕官方微信號“天驕航空動力”報道,2020年12月9日,在多次善意協(xié)商均告失敗的情況下,天驕公司向烏克蘭政府提起國際投資爭議仲裁,索賠金額達35億美元,雙方計劃按照世貿規(guī)則開展仲裁。
《華爾街日報》表示,事實可能會證明,來自中國的反制措施會讓陷入財政困境的烏克蘭當局付出很大代價。據(jù)美國和烏克蘭官員說,考慮到36億美元的國有化收購價,國有化的決定可能烏克蘭當局需要付出很大代價。美國曾試圖為馬達西奇尋找買家,但美方并沒有出錢或找到買家。而近年來,中國從烏克蘭購買了坦克發(fā)動機、艦船用燃氣輪機、空中加油機和登陸艇,同時也是烏克蘭農產品的主要買家。
對于烏克蘭國有化馬達西奇一事,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3月12日回應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的報道,中方要求烏方依法維護中方企業(yè)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妥善處理相關問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王世純 
-
拜登澄清:我可沒說要當“好人”
2021-03-17 13:44 美國政治 -
“若推特屢教不改,一個月內封”
2021-03-17 13:25 俄羅斯之聲 -
美國每年花10億補貼“清潔煤”,結果廢氣更多了…
2021-03-17 12:01 -
“冷戰(zhàn)后最大的外交政策更新”,英國提了中國27次
2021-03-17 11:55 -
“打臉”特朗普,美情報機構最新報告:中國沒有干預大選
2021-03-17 10:25 中美關系 -
聯(lián)合國秘書長:期待中美高層會晤取得積極成果
2021-03-17 10:21 中美關系 -
-
港媒稱在緬國企準備撤離部分員工
2021-03-17 09:10 緬甸局勢 -
美國亞特蘭大兩家按摩店發(fā)生槍擊案,4名亞裔女死亡
2021-03-17 08:51 美國槍擊案 -
第二批中國援津疫苗抵達,總統(tǒng)姆南加古瓦親自迎接
2021-03-17 08:38 非洲之窗 -
拜登首場正式記者會時間定了
2021-03-17 08:32 -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若有人執(zhí)意對抗,惟有奉陪
2021-03-17 07:59 歐洲亂局 -
美國新增確診55810例、死亡1248例
2021-03-17 07:3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德國檢察院: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縱火案嫌犯是中國人
2021-03-17 07:25 歐洲亂局 -
德國:七種血栓形成病例與阿斯利康疫苗接種相關
2021-03-17 07:1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德國警方:一汽車在萊比錫市沖入人群,致2死2傷
2021-03-16 23:08 -
習近平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總理羅利通電話
2021-03-16 22:33 中國外交 -
美日2+2“抱團”會議,大部分針對中國
2021-03-16 22:09 中日關系 -
諾基亞計劃裁員1萬人,“勒緊褲腰帶”抗衡華為愛立信
2021-03-16 22:00 5G -
阿根廷總統(tǒng)遭遇民眾襲擊:采礦合法化之爭背后的興衰往事
2021-03-16 21:46 拉美左翼
相關推薦 -
-
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62“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71關鍵時刻,外貿大省如何突圍? 評論 50“特朗普會輸,‘用談判孤立中國’行不通” 評論 95“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評論 197最新聞 Hot
-
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
怕談崩了,歐盟準備“留后手”
-
“特朗普收手吧!中國又要領先了”
-
靠中國,加拿大發(fā)上“美國財”
-
美股再跌,特朗普:鮑威爾越早走人越好
-
農文旅項目投資1700萬后被告知是禁養(yǎng)區(qū)?南京浦口通報
-
“中國學生對赴美留學遲疑,英國成了熱門地”
-
為獲提拔,他送給中管干部張福生25萬
-
7天內連發(fā)3起事故,主力機隊飛行訓練暫停?臺軍方回應
-
廣西吃了自然保護地劃得過多的虧?自治區(qū)黨委書記要求廓清模糊認識
-
“美國GDP的水分在不斷增加,他們慌了”
-
“對于歐洲,中國要做兩手準備”
-
IMF:美主導的全球貿易體系“重啟”將拖累增長
-
煤礦疑污水滲漏致數(shù)十畝耕地被淹,陜西榆陽區(qū):成立調查組調查
-
“特朗普認為歐盟在占美國便宜,別指望梅洛尼能談成”
-
“為防止被美國偷窺,連英國也支棱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