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拒絕凈零排放目標
(觀察者網(wǎng)訊)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召開在即,各大媒體紛紛關注各國的減排目標。
據(jù)路透社10月27日報道,印度在本周三(27日)拒絕了宣布凈零碳排放目標,并表示,目前更重要的是所有國家一同找到減少此類排放的路徑,以避免全球氣溫上升的危險。
凈零排放是指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與人為吸收之間達到平衡。
路透社報道截圖
英國廣播公司(BBC)10月28日消息,在即將在英國舉行的聯(lián)合國氣候峰會之前,印度政府尚未提交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最新計劃。
路透社指出,印度是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國。由于人口迅速增長,印度經濟嚴重依賴煤炭和石油,除非采取激進行動來遏制排放,否則其排放量仍然將呈急劇上升趨勢。
印度能源和水泥生產領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19年排放量為26.2億噸(截圖自牛津大學Our World in Data網(wǎng)站)
而印度一直拒絕設定總體減排目標。印度稱,在碳排放上,工業(yè)化國家應該承擔更多,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碳排放量要大得多。印度表示“排放強度”目標應該反映一個國家經濟增長,這是將其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的更公平的方式。
報道稱,近年來,印度對于碳排放問題做出了很多承諾,不過執(zhí)行進展不及預期。
2015年,印度承諾到2022年將其風能、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小型水力發(fā)電廠)的發(fā)電量增加五倍,達到175GW。但是直到2021年9月,它的可再生能源僅僅達到100GW以上。
同樣,在2015年,印度承諾到2030年將40%的電力來自非化石燃料來源,而據(jù)國際能源署 (IEA) 稱,印度在2019年的這一數(shù)字僅僅為23%。
氣候行動追蹤組織(CAT) 的辛迪·巴克斯特 (Cindy Baxter) 表示,印度等發(fā)展中國家需要國際支持來實現(xiàn)經濟脫碳,并根據(jù)《巴黎協(xié)定》將溫度升高限制在 1.5 攝氏度以內。
“印度沒有一個既定目標來明確它有多少地方需要支持”,巴克斯特指出,“印度沒有脫碳計劃”。
印度還曾計劃到2030年種植足夠的樹木,以從大氣中吸收額外的約25億噸二氧化碳。
而全球森林觀察(GFW)數(shù)據(jù)顯示,自2002年起至2020年止,印度損失了349卡的濕潤原始森林,占其同期總林木覆蓋損失的19%。在這段時間里,印度的濕潤原始森林的總面積減少了3.4%。
圖源GFW官網(wǎng)
如果要控制氣候變化,10月底至11月初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lián)合國氣候峰會被視為至關重要。近200個國家的代表將于10月31日至11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會面,這些國家被要求制定減排計劃。
一些官員表示稱,印度總理莫迪將出席此次會議,以講述國家如何嚴肅對待氣候變化。
路透社稱,作為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印度面臨著在下周格拉斯哥氣候會議上宣布在本世紀中葉實現(xiàn)碳中和計劃的壓力。
- 責任編輯: 朱琳 
-
美方頻打“臺灣牌”,中方要如何應對?
2021-10-28 11:03 中美關系 -
伊朗同意11月底前恢復伊核談判,美國:我們也愿意
2021-10-28 10:48 伊朗局勢 -
中國通過陸地國界法,印度“對號入座”
2021-10-28 10:14 龍象之間 -
福田康夫:如果周邊鄰國都是敵人,怎么努力都保不了日本
2021-10-28 09:49 日本 -
王毅:對中國而言,塞爾維亞朋友就像家人
2021-10-28 09:19 -
美國發(fā)放第一本X性別護照
2021-10-28 08:36 性別政治 -
美國新增確診92323例、死亡2322例
2021-10-28 07:5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希臘總理:從不認同國際上的反華、“恐華”論調
2021-10-28 07:02 中國外交 -
布林肯宣布成立新網(wǎng)絡部門
2021-10-28 06:53 美國一夢 -
歐盟行動了:每天罰波蘭100萬歐元
2021-10-27 22:33 歐洲亂局 -
個別丹麥人在中國大使館門前懸掛反華海報 中方:強烈憤慨
2021-10-27 21:01 歐洲亂局 -
非盟暫時解除蘇丹成員國身份
2021-10-27 20:30 非洲之窗 -
美參聯(lián)會主席:這非常接近中美“斯普特尼克時刻”
2021-10-27 20:10 中美關系 -
趙立堅:太平洋鐵路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有一具華人尸骨
2021-10-27 19:59 美國一夢 -
趙立堅:澳吸引中國投資減少的責任完全在澳方
2021-10-27 19:43 -
俄羅斯對蘋果反壟斷立案調查
2021-10-27 19:11 蘋果新“品” -
加拿大新外長:對中國“不抱幻想”
2021-10-27 18:47 -
美智庫兵棋推演:若武統(tǒng)發(fā)生,美軍幾乎無可靠手段應對
2021-10-27 17:57 臺灣 -
歐洲議會有關議員計劃訪臺,外交部回應
2021-10-27 17:15 歐洲亂局 -
美國將為吸毒者開設首家注射中心
2021-10-27 17:13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英協(xié)會警告企業(yè):學美國,會吃官司的
-
美國人邊囤貨邊抱怨:中國商品物美價廉,憑什么受罰?
-
經濟學家們痛批:既蠢且壞!特朗普就是想讓全世界都俯首稱臣
-
“對美國非常失望,這算哪門子朋友?”
-
“特朗普太愚蠢,根本不了解中國”
-
“八年了,所有美國制造商都勸我們:回中國生產吧!”
-
“美伊沖突是‘災難性’的,但俄無義務對伊提供軍事援助”
-
“特朗普美軍大清洗的最新案例”
-
“中國在生物技術領域太強了,我們至少要投150億美元”
-
近7成美企CEO擔憂:這就是“特朗普衰退”
-
扛不住了?特朗普團隊激辯…
-
“為何沒有集體反擊特朗普?各國陷入了‘囚徒困境’”
-
以總理當面承諾“消除逆差”,特朗普:不打算暫停關稅
-
美媒打臉特朗普:錯,錯,錯
-
“美財長飛到佛州勸特朗普:你得改,否則市場還要跌”
-
特朗普“金主”們坐不住了:回頭是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