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軍推測朝鮮今天發(fā)射洲際彈道導彈失敗,升空20千米前便爆炸
(觀察者網訊)據韓聯社3月16日報道,韓國軍方16日表示,推測朝鮮當天上午9時30分許從平壤順安一帶發(fā)射的飛行器在飛行高度不到20千米處便爆炸,韓美正就此做進一步分析。
截圖自韓聯社網站
據韓軍探測的信息,發(fā)射地點為順安機場一帶,與前兩次(上月27日和本月5日)進行新型洲際彈道導彈(ICBM)“火星-17”型性能測試的試射地點相同。由于飛行器升空后隨即爆炸,因此難以掌握相關參數,但軍方從發(fā)射地點等推測朝方此次發(fā)射的飛行器很可能是洲際彈道導彈。
朝鮮可能如同前兩次試射一般,主張為研發(fā)偵察衛(wèi)星而發(fā)射“火星-17型”導彈,但也不排除為測試導彈實際射程而進行試射的可能性。據了解,“火星-17”型已發(fā)展成為可搭載2~3枚核彈頭的多彈頭武器,最大射程也大于此前的“火星-15”型導彈(1.3萬公里)。
此次是韓國大選之后,朝鮮首次進行武力示威,也是今年以來第10次射彈,距離上一次朝著東部海域進行的洲際導彈試射僅過11天。據悉,出于應對朝鮮射彈考慮,韓軍一度進入動員各種導彈的聯合打擊演習態(tài)勢??紤]到朝鮮隨時再次挑釁的可能性,韓軍保持著戒備狀態(tài)。韓軍曾于2017年11月在朝鮮試射“火星-15”型洲際導彈之后,隨即實施動用“玄武-2”彈道導彈等的聯合精確打擊演習。
由于朝鮮發(fā)射失敗,韓國政府和軍方均未表明具體立場,國安會議也未召開。但美國政府當天接受韓聯社采訪時譴責朝鮮射彈,并強調朝鮮此次射彈同樣明確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美國印太司令部也發(fā)表聲明加以譴責,并敦促朝鮮避免加劇局勢緊張的行為。
另外,日本廣播協會(NHK)當天上午也報道相關消息,較聯參發(fā)布信息的時間提早30分鐘左右。對此軍方人士解釋稱,公布準確的評價結論更為重要。
標簽 朝鮮半島- 責任編輯: 鄧鵬 
-
外交部:美方一面尋求支持,一面對中方揮舞制裁大棒行不通
2022-03-16 16:28 美國政治 -
如此聲援烏克蘭,尷尬了...
2022-03-16 16:28 -
港媒:俄羅斯遭西方制裁,為中國謀求科技自主增添新動力
2022-03-16 16:04 中國經濟 -
美國稱“大國不能欺負小國的國際秩序”被破壞,趙立堅:呵
2022-03-16 15:59 美國一夢 -
印度想買俄羅斯石油,白宮:請三思
2022-03-16 15:48 烏克蘭之殤 -
“快把俄羅斯踢出G20,換我們”
2022-03-16 15:41 俄羅斯與世界 -
堵了蘇伊士運河的“長賜號”,姊妹船這次在美國港口擱淺
2022-03-16 14:56 -
美國??怂剐侣劮Q:兩名記者在基輔郊外遭炮擊身亡
2022-03-16 14:13 烏克蘭之殤 -
小麥產量僅次于中國,印度從俄烏沖突中嗅到商機
2022-03-16 13:59 烏克蘭之殤 -
美軍高官臆造“三個教訓”警告中國
2022-03-16 13:41 中美關系 -
美國雇傭兵也跑了:千萬別來,這是個圈套
2022-03-16 13:29 -
臺灣民眾憂心“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國臺辦回應
2022-03-16 12:00 兩岸關系 -
創(chuàng)紀錄!近七成受訪者認為拜登領導美國走向錯誤軌道
2022-03-16 11:45 美國政治 -
澤連斯基:必須承認,我們無法加入北約
2022-03-16 11:04 烏克蘭之殤 -
日本政府已敲定取消俄羅斯“最惠國待遇”的方針
2022-03-16 10:42 烏克蘭之殤 -
王毅同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通電話
2022-03-16 10:31 伊朗局勢 -
韓媒:尹錫悅或破例,暫不向中日俄派特使
2022-03-16 10:11 三八線之南 -
韓國日增確診首破40萬例
2022-03-16 10:08 抗疫進行時 -
三國總理坐火車去見澤連斯基
2022-03-16 10:04 烏克蘭之殤 -
“這是澤連斯基首次明確表態(tài),暗示對俄關鍵性讓步”
2022-03-16 09:48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132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66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場視頻來了 評論 182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44“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5最新聞 Hot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解放軍圍島演習,菲軍方亂插嘴
-
拉夫羅夫:俄美準備舉行新一輪會談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俄烏沖突以來首次,俄總統特別代表或將訪美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