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全國性墮胎禁令“是可能的”
-
王世怡高武德勢力一般惺惺相惜
最后更新: 2022-05-08 12:20:23【文/觀察者網(wǎng) 王世純】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關于反對女性墮胎權的內部意見泄露一事引發(fā)的兩派對立仍在繼續(xù)。在拜登和民主黨參眾議院領袖紛紛下場指責最高法院以后,美國共和黨的政治人物也下場表態(tài),表明對墮胎權的態(tài)度。
綜合美國《國會山》、《今日美國》等5月8日報道,參議院共和黨領袖,肯塔基州共和黨參議員米奇·麥康奈爾在接受《今日美國》采訪時說,如果羅訴韋德案在今年夏天被推翻,美國全國性墮胎禁令是“可能的”。
不過,包括麥康納爾在內的共和黨人還是回避了是否會在中期選舉前在聯(lián)邦層面尋求限制或禁止墮胎的問題。國會山報專欄稱,這意味著共和黨人也明白,在聯(lián)邦尋求墮胎權一事會引發(fā)政治上的“反彈”。
“國會山報”報道截圖
麥康納爾近期照片 圖源:C·SPAN截圖
當被問及全國墮胎禁令是否“值得討論”時,麥康奈爾對“今日美國”記者這樣說道:“如果泄露的意見成為最終意見,不僅是州一級的,聯(lián)邦一級的立法機構當然可以在這一領域(墮胎禁令)立法?!?
麥康納爾表示,如果(推翻羅訴韋德案)是最高法院的最終決定,那么接下來國會就可以通過立法手段( legislative process)對這個問題進行解決。所以,這(全國性墮胎)是可能的。麥康奈爾還告訴《華盛頓郵報》,共和黨人在墮胎問題上的立場很明確。他說:“關于墮胎問題,我認為參議院共和黨人的立場非常明確,如果法院做出最終決定,我希望每個議員的態(tài)度都會更加明確。但我認為共和黨參議員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并不是什么秘密?!?
不過當被問及如果贏得了今年冬天的中期選舉,共和黨會不會推進對于墮胎進行立法時,麥康奈爾表示“謹慎”。
除了麥康納爾以外,其他共和黨人也回避了這一問題。當被問及是否支持聯(lián)邦墮胎禁令時,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說:“讓我們看看結果如何?!?
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共和黨領袖、來自愛荷華州的參議員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表示,在該決定正式公布之前,他不愿"猜測"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對此,國會山報專欄稱,這意味著共和黨人也明白,隨著中期選舉臨近,在聯(lián)邦尋求墮胎權一事會引發(fā)政治上的“反彈”。
據(jù)觀察者網(wǎng)此前報道,5月2日,美國政治新聞網(wǎng)(Politico)獨家報道稱拿到一份最高法院內部泄露文件,其中顯示該院已對推翻“羅訴韋德案”判決形成多數(shù)意見,這意味著已被承認49年之久的女性墮胎權可能被取締,美國女性人權面臨重大倒退。
美國數(shù)十年來對墮胎權爭吵不休,兩黨對于墮胎權的看法高度對立。自報道曝光以來,墮胎權支持者們在法院外和全美各地舉行集會進行抗議這一決定。
佩洛西在推特上表態(tài)反對這一意見
民主黨方面的政治任務立刻表態(tài)反對這一意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參議院多數(shù)黨領袖舒默2日晚間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稱,如果這份文件的內容準確,那么“最高法院準備實施過去50年來最大的權利限制——不僅僅是對女性的限制,而且是對所有美國人的權利限制。這份文件是是令人憎惡的,是現(xiàn)代歷史上最糟糕、最具破壞性的決定之一。”
舒默在5日表示,他將迫使國會下周就“羅訴韋德案”強制立法進行投票,但國會山報表示,這一投票幾乎不可能通過,因為根據(jù)美國相關法律,參議院需要至少60票才能鎖定立法,而在今年二月的類似投票中,參議院以46-48票否決了相關提案,民主黨的努曼就投出了反對票。
而美國總統(tǒng)拜登3日表示,推翻羅伊訴韋德案的舉動是“激進的”,他將敦促國會通過立法的方式保護女性墮胎權。
而11月份的中期選舉進一步放大了這一爭吵,當下,民主黨正面臨丟失參議院多數(shù)席位的風險。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BC)4月底的調查發(fā)現(xiàn),4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更有可能在自己的選區(qū)投票給共和黨,而44%的人表示他們更有可能投票給民主黨。
對于麥康納爾的表態(tài),偏左派的“國會山報”評論稱,麥康奈爾的言論證實了選民們早就知道的事情:共和黨人將利用一切可能的工具,從法院到國會,讓各地的墮胎都成為非法,剝奪女性自己做決定的權利。對選民來說,在2022年中期選舉中保衛(wèi)民主黨參議院的多數(shù)地位一事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急迫。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美國墮胎- 責任編輯: 王世怡 
-
盧拉再戰(zhàn)巴西總統(tǒng)選舉
2022-05-08 10:19 -
澤連斯基愿“世界都像英國一般勇敢”后,英國追加10億英鎊軍援
2022-05-08 10:17 烏克蘭之殤 -
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美國正直接參與烏克蘭的敵對行動
2022-05-08 09:31 烏克蘭之殤 -
柏林發(fā)生疑似針對俄羅斯記者的“恐襲”
2022-05-08 08:57 俄羅斯之聲 -
這場史無前例的信息戰(zhàn),給中國敲響一記重要警鐘
2022-05-08 08:19 這就是中國 -
劉曉明:中韓在半島問題上擁有相近立場和廣泛共同利益
2022-05-08 08:02 中國外交 -
烏文化部長:烏克蘭將銷毀部分俄羅斯文學作品
2022-05-08 07:24 烏克蘭之殤 -
澤連斯基:下一階段,會努力幫助亞速鋼鐵廠守軍撤退
2022-05-08 07:17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新增確診23866例、死亡205例
2022-05-08 07:04 美國一夢 -
外交部發(fā)布“關于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一些事實清單”:罪惡罄竹難書
2022-05-07 22:59 中國外交 -
“拜登告誡他們,別再泄露美烏共享情報的事了”
2022-05-07 22:50 烏克蘭之殤 -
“這話你們轟炸南聯(lián)盟時怎么不說?”
2022-05-07 22:44 -
《外交政策》:去全球化的代價有多高昂?
2022-05-07 21:38 觀網(wǎng)財經(jīng)-宏觀 -
23年祭!駐塞使館舉行憑吊儀式,悼念在北約轟炸中犧牲的3位烈士
2022-05-07 21:23 -
老撾:5月9日起恢復開放所有出入境國際口岸
2022-05-07 21:06 中國外交 -
俄羅斯突然換了!“我們過去的一切勝利都在紅星指引下”
2022-05-07 20:48 -
俄方警告英大使:俄英關系或被“最終破壞”
2022-05-07 20:41 不列顛 -
俄軍事記者:亞速鋼鐵廠守軍舉白旗,與俄軍首次面對面接觸
2022-05-07 19:53 烏克蘭之殤 -
柏林禁止二戰(zhàn)紀念集會出現(xiàn)烏克蘭國旗,烏大使:對我們的一記耳光
2022-05-07 18:39 烏克蘭之殤 -
塔利班:婦女在公共場合必須穿全身罩袍
2022-05-07 18:13 阿富汗
相關推薦 -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10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74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41“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4“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評論 141最新聞 Hot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拉夫羅夫:俄美準備舉行新一輪會談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俄烏沖突以來首次,俄總統(tǒng)特別代表或將訪美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shù)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