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中期選舉讓我們贏,明年我給國會提交的第一個法案就是…
-
張照棟32號星期八
分享到:(觀察者網訊)“我對你們承諾,明年我提交給國會的第一個法案就是將‘羅訴韋德案’編纂為法律?!?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10月19日報道,11月的中期選舉即將來臨,美國總統(tǒng)喬·拜登為了給民主黨拉票,公開許諾如果民主黨能拿下中期選舉,繼續(xù)控制國會,他將在明年1月簽署一項法律,賦予美國女性墮胎權。
報道截圖
報道稱,拜登18日出席了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在華盛頓舉辦的一場活動,他站在“恢復羅案(羅訴韋德案)”的巨大標語前向選民拉票。
“我請美國人民記住,你們在‘羅訴韋德案’在50年后被推翻的那天的感受,你們的憤怒、擔憂和難以置信。”拜登說道,“我希望你們記住,最后的決定權并不在法庭上,也并不取決于國會中的極端共和黨人……這取決于你們?!?
“如果你們在乎選擇的權利,那你們就得投票。”拜登開始拉票,他以堪薩斯州公投保護墮胎權的例子舉例道,“‘羅訴韋德案’的裁決實際上是在鼓勵女性勇往直前,發(fā)揮領導作用,讓她們的聲音被聽到??八_斯州是一個保守的州,但該州選民決定性地擊敗了共和黨領導的剝奪墮胎權的努力?!?
拜登稱11月的中期選舉是美國的“轉折點”,“阻止這些危及婦女健康的極端法律”的唯一辦法是國會在聯(lián)邦政府層面立法保護女性墮胎權。拜登說,“目前我們還缺少幾張選票”,無法做到這一點,他督促選民們下個月投票給民主黨。
“我向你們和美國人民承諾,明年我提交給國會的第一個法案就是將‘羅訴韋德案’編纂為法律。”拜登公開許諾道,“當國會通過它后,我將在明年1月簽署,也就是‘羅訴韋德案’歷史性判決的50年后?!?
10月18日,拜登出席活動就墮胎權議題發(fā)表講話 圖源:澎湃影像
羅訴韋德案是1973年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對于女性墮胎權裁決的“里程碑”案例。最高法院當時裁定:女性擁有墮胎的權利,該權利受到憲法保護。
今年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1973年“羅訴韋德案”的歷史性判決,自此正式取締對女性墮胎權的憲法保障,交由各州的法律自行決定。
這個決定甫一公布,立刻引發(fā)美國墮胎支持者的強烈不滿。大規(guī)??棺h活動席卷美國,從華盛頓最高法院外,到市郊大法官托馬斯家,再到紐約、鳳凰城、洛杉磯、芝加哥、丹佛、舊金山、波特蘭、西雅圖……
路透社報道稱,民主黨人樂觀地認為,對“羅訴韋德案”被推翻的憤怒將推動民眾在11月的中期選舉中給他們投票。白宮和民主黨把選舉拉票的重點放在保護墮胎權的議題上,希望以此來激勵女性和獨立選民給他們投票。
但是路透/益普索18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當前美國民眾最關心的議題是高通脹而非女性墮胎權。全美范圍內只有8%的美國人認為禁止墮胎權是影響他們11月投票最重要的議題,27%的選民則認為影響他們11月的投票傾向的最重要的議題是美國的通貨膨脹。
美國廣播公司(ABC)和《華盛頓郵報》上月公布的民調顯示,84%的選民關注的首要議題是經濟,62%的選民認為墮胎權也同樣重要。
根據美國勞工部10月13日公布的數據,今年9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8.2%,較8月份上升0.4%,高于美國經濟學家的預期。美國核心通脹率從8月到9月上升了0.6%,同比上升了6.6%,核心通脹率達到40年來最大增幅。
彭博社10月17日發(fā)布最新預測,美國經濟在未來12個月內陷入衰退已經“板上釘釘”,概率達到100%。
彭博社報道截圖
此外,路透社的民調結果還顯示,拜登的支持率仍接近他擔任總統(tǒng)以來的最低水平,僅有40%的美國人認可拜登的工作表現(xiàn),與一周前持平。
路透社稱,拜登支持率持續(xù)低迷助長了共和黨將在中期選舉贏得國會眾議院控制權的觀點,專家分析稱,民主黨保住參議院控制權的機會更大。不過,共和黨只需拿下眾議院的掌控權,就能阻止拜登的立法議程,讓他成為“跛腳鴨總統(tǒng)”。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張照棟
-
朝鮮向韓朝緩沖區(qū)域開炮,中方回應
2022-10-19 17:20 朝鮮現(xiàn)狀 -
“烏軍派30多艘登陸艇搶奪扎波羅熱核電站,被擊退”
2022-10-19 17:11 烏克蘭之殤 -
領獎臺上演“展旗大戰(zhàn)”
2022-10-19 16:56 -
意大利公墓建筑坍塌,十來具棺材懸在空中
2022-10-19 16:29 -
她的四種政治結局,都給備好了…
2022-10-19 16:28 不列顛 -
芬蘭要在芬俄邊境建圍欄,130-260公里
2022-10-19 14:47 歐洲亂局 -
歐盟外長終于憋出一句道歉,還甩鍋美國人
2022-10-19 14:34 歐洲亂局 -
BBC被曝已制作好秘密廣播腳本以備英國今冬大停電
2022-10-19 14:20 -
被指“通俄”后,德國聯(lián)邦信息安全局局長被解雇
2022-10-19 14:11 歐洲亂局 -
-
“前線形勢總體緊張,赫爾松局勢令人不安”
2022-10-19 13:35 俄羅斯之聲 -
抱怨坐飛機被夾在“倆胖子”中間,美國女子被批有“肥胖恐懼癥”
2022-10-19 13:21 -
“在西方派駐那么多外交官無意義,不如轉向亞非拉”
2022-10-19 12:00 俄羅斯之聲 -
美國一航班驚現(xiàn)活蛇,乘客尖叫連連
2022-10-19 11:12 -
?“我爸批評沙特在利雅得被抓,美國官員還冷嘲熱諷”
2022-10-19 11:10 美國一夢 -
李顯龍警告:對華“脫鉤”或破壞世界穩(wěn)定
2022-10-19 10:51 中美關系 -
拜登照著提詞器,連標點都念出來了…
2022-10-19 10:43 -
沙特辦“沙漠達沃斯”,未邀美國官員
2022-10-19 10:43 -
德國外長:東歐伙伴警告過,忽略了
2022-10-19 10:38 德意志 -
美歐威脅制裁伊朗,俄方否認使用伊朗無人機
2022-10-19 09:20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60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26“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3“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