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濟學人智庫研究報告:未來十年,美國和歐盟無法取代中國而主導全球綠色科技產業(yè)
最后更新: 2023-08-17 11:09:14【文/觀察者網(wǎng) 熊超然】“美國和歐盟能否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綠色能源技術的主要供應國?專家認為可能性非常小?!?
8月17日,香港《南華早報》這樣援引分析人士的觀點指出,即便發(fā)達國家出臺政策促進國內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中國仍將主導全球綠色科技產業(yè),直至本世紀30年代。
經(jīng)濟學人智庫((EIU)高級分析師馬修·奧克森福德(Matthew Oxenford)在本月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盡管美國、歐盟和其他發(fā)達經(jīng)濟體試圖刺激國內綠色技術制造業(yè),但中國在許多領域(尤其是太陽能、風能和電池技術)的領先地位,至少在未來十年里,仍將是推動綠色轉型的關鍵技術供應商?!?
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太陽能發(fā)電場 視覺中國資料圖
報道稱,去年8月,美國總統(tǒng)拜登簽署了由國會通過的總價值達7500億美元的《通脹削減法案》,曾被認為是“全球氣候政策改變因素”,其中不僅為綠色產業(yè)提供了大量補貼,還鼓勵在國內采購原材料和設備,以確保美國在清潔能源供應鏈上的世界領先地位。
同時,該法案促使許多發(fā)達國家也批準了類似的立法,以增強和保護本國綠色科技產業(yè)的競爭力,其中就包括歐盟今年早些時候提出的“綠色交易工業(yè)計劃”(GDIP),以及澳大利亞今年3月通過的“國家重建基金”(NRF)。
奧克森福德認為,美國及其盟國的補貼計劃可能會促進其綠色科技產業(yè)的發(fā)展,并促進國內就業(yè),但不太可能改變目前的全球供應鏈格局,因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主導著這一格局。
經(jīng)濟學人智庫解釋,企業(yè)在當?shù)氐陌徇w將不可避免地增加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大規(guī)模生產的綠色商品成本,并補充稱,鼓勵企業(yè)購買國內零部件以獲得綠色補貼將提高這些項目的成本,導致生產者價格上漲,并減少在給定資金水平下可建造基礎設施的實際數(shù)量。
“與半導體和人工智能不同,太陽能光伏和鋰離子電池等綠色科技行業(yè)高度商品化,這意味著成本是一個關鍵因素?!碑咇R威中國(KPMG China)首席經(jīng)濟學家康勇(Kevin Kang)表示,中國一直主導著許多這些技術的供應鏈,因此具有規(guī)模經(jīng)濟的優(yōu)勢,美國和歐盟短期內想要發(fā)展自己的供應鏈,成本仍將很高?!?
能源調研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太陽能供應鏈高級顧問也表示,由于原材料產能和成本競爭力等根本性問題,對美國和歐盟來說,建立本土供應鏈仍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南華早報》指出,在供應方面,綠色制造業(yè)比例極大地集中在中國。根據(jù)國際能源署(IEA)的數(shù)據(jù),中國占全球電動汽車(EV)電池產量的75%以上,并主導著從采礦到加工以及制造的整個下游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此外,中國還占據(jù)全球太陽能光伏組件制造能力的60%以上,是世界上主要風能組件的最大制造中心。
在需求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到2022年將占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60%??涤抡f,中國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標,也將支持中國在不依賴海外市場的情況下引領全球綠色科技制造供應鏈。
伍德麥肯茲方面則指出,中國太陽能供應鏈的主導地位不僅在于產能大、生產成本低,還在于技術的快速迭代,這將有助于中國擴大與海外生產的差距。
2022年8月16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簽署了總價值為7500億美元的《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圖自澎湃影像
盡管如此,《南華早報》也提醒道,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出臺保護本國產業(yè)的政策,以及快速發(fā)展的能源轉型技術可能會給原材料格局帶來快速變化,“(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仍有機會在供應鏈上競爭”。
波士頓大學全球發(fā)展政策中心研究員塞西莉亞·漢·斯普林格(Cecilia Han Springer)說:“鑒于全球風能公司的多元化和電池技術的日益多樣化,其他擁有強有力綠色產業(yè)政策的國家可以在全球發(fā)揮主導作用?!?
咨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副總監(jiān)柯瑞·庫姆斯(Cory Combs)表示,由于政策和市場在不斷演變,現(xiàn)在預測具體結果還為時過早,但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和類似的政策已經(jīng)顯著改變了全球投資動態(tài),并為中長期的綠色科技供應鏈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庫姆斯甚至提出了和經(jīng)濟學人智庫那份報告不太相同的觀點:“最終,隨著所有經(jīng)濟體如今都參與到這場競爭中來,即使沒有一個能取代中國,中國似乎也不太可能在許多關鍵的綠色科技供應鏈上保持目前的主導地位。”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曾指出,美方推出所謂《通脹削減法案》和《芯片與科學法案》,意在維護自身利益,卻毫不顧忌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包括所謂的盟友和伙伴,這是“美國優(yōu)先”霸道思維的又一例證。此外,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也曾強調,中國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中國走綠色、低碳、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的決心堅定不移。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熊超然 
-
對華業(yè)務,美國三大航司都有“新計劃”
2023-08-17 10:53 中美關系 -
大英博物館又被盜了,負責館藏人員被解雇
2023-08-17 10:13 不列顛 -
-
賴清德“過境”舊金山,我總領館回應
2023-08-17 09:19 中美關系 -
聲稱“擔憂安全”,紐約市在政府設備上禁用TikTok
2023-08-17 08:06 大公司 -
謝鋒會見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麥克納特
2023-08-17 07:57 中美關系 -
尼泊爾副總統(tǒng):決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尼領土從事反華活動
2023-08-17 07:54 中國外交 -
穆罕默德·賽魯斯·薩賈德·卡齊被任命為巴基斯坦新任外長
2023-08-17 06:59 巴鐵 -
WTO發(fā)布美訴中方相關爭端案專家組報告,商務部回應
2023-08-17 06:52 中國外交 -
澳滯銷葡萄酒能填滿860個泳池,“即便中國出手也要緩好幾年”
2023-08-16 22:59 -
德國政府再推大麻合法化法案,遭批“將導致完全失控”
2023-08-16 22:13 德意志 -
“普京不聽歐洲說什么,但顯然會聽中國說什么”
2023-08-16 21:45 烏克蘭之殤 -
首艘貨輪經(jīng)烏“人道主義走廊”出港:中國香港籍,已滯留一年半
2023-08-16 20:37 烏克蘭之殤 -
英特爾近400億收購黃了,與中國有關?
2023-08-16 20:19 -
越南副總理:中國對越南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無可比擬
2023-08-16 19:50 中國外交 -
菲律賓最新文件將臺海沖突風險視為“主要關切”
2023-08-16 19:19 -
這兩國也加入:砸錢搶購芯片,吸收中國人才
2023-08-16 18:10 科技前沿 -
涉及俄羅斯,美國給伊朗談判開條件
2023-08-16 17:33 伊朗局勢 -
在俄羅斯,一場繳獲的西方裝備展覽開幕
2023-08-16 17:07 俄羅斯之聲 -
參與調查特朗普“通俄門”的前FBI高官承認“通俄”
2023-08-16 16:31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0“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25“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36“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215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74最新聞 Hot
-
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長和“賣港”不得人心
-
魯比奧警告歐盟:不要將美國排除在外
-
又攤上事了,這回還有華爾茲
-
“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
德外長插一腳:美烏能不能簽,先得給歐盟“掌掌眼”
-
候任美軍參聯(lián)會主席炒作:若與中國打持久戰(zhàn),我們還有很多不足
-
知名華裔教授失聯(lián)兩周?“異常而危險的信號”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wǎng)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