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拉克防長:以美國為首聯軍將在兩年內撤出,“美方提議三年被否”
-
嚴珊珊.
據法新社消息,歷經數月談判,伊拉克國防部長薩比特·阿巴西9月8日表示,伊拉克與美國已就美國主導的多國聯合部隊分批撤出伊拉克的計劃達成一致,但暫未簽署最終協議,“也許我們會在未來幾天內簽署協議”。
根據計劃,撤軍分為兩階段。阿巴西8日告訴沙特阿拉伯哈達斯電視臺(Al-Hadath),多國聯合部隊將在2025年9月前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及其他中央政府管轄地區(qū)的軍事基地撤離,駐扎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自治區(qū)的部隊將在2026年9月前撤離。
阿巴西說補充稱,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一次會議中提出“兩年時間不夠”完成撤軍,“他提議再給一年(共三年),我方拒絕”。
路透社9月6日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美國和伊拉克還尋求建立一種新的“顧問關系”,或允許一些美軍在多國聯合部隊撤離后仍留在伊拉克境內。
當地時間2024年7月23日,美國華盛頓五角大樓,伊拉克國防部長薩比特·阿巴西在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會面時發(fā)表講話。 視覺中國
伊拉克防長此次公布的撤軍時間點與此前消息人士披露的基本一致。路透社6日援引多位消息人士說法稱,美伊已就此事達成諒解,根據該方案,數百名士兵將在2025年9月前撤離,駐扎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自治區(qū)的部隊將在“2026年年底前”撤離,“以便為正在進行的打擊敘利亞‘伊斯蘭國’的行動提供便利”。
按照伊拉克防長宣布的計劃,第二階段撤軍截止時間比此前知情人士透露的提前了一些,定為“2026年9月”。
路透社6日援引伊拉克總理外交事務顧問法爾哈德·阿拉?。‵arhad Alaldin)的話稱,伊拉克和美國就多國聯合部隊撤離的技術談判已經結束,伊拉克與多國聯合部隊成員國的關系將過渡到“新的水平”,未來將專注于發(fā)展雙方在軍事、安全、經濟和文化領域的關系。
報道援引美方官員說法稱,雙方原定于數周前就公布相關計劃,但由于巴以沖突持續(xù)導致中東地區(qū)局勢升級,加上撤軍協議仍有細節(jié)需要敲定,這一消息被推遲宣布。
當地時間2024年7月23日,華盛頓五角大樓,美國國防部長奧斯?。ㄓ遥娨晾藝啦块L薩比特·阿巴西。 路透社
2014年以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一度占領伊拉克、敘利亞約三分之一的土地。美國2014年以打擊“伊斯蘭國”為由組建駐伊多國聯合部隊,德國、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家向聯合部隊派遣了數百名士兵。
2017年12月,伊拉克政府宣布取得打擊“伊斯蘭國”的勝利。2019年3月,“伊斯蘭國”在敘利亞最后一個重要據點被收復。
伊拉克總理外交事務顧問法爾哈德·阿拉丁稱,伊拉克已經證明自己有能力應對任何“伊斯蘭國”殘余勢力的威脅。
美國眼下在伊拉克駐軍仍有大約2500人,在敘利亞約有900人。
本輪巴以沖突去年10月爆發(fā)后,一些伊拉克民兵組織多次向駐伊美軍基地發(fā)射火箭彈和無人機。伊拉克政府為緩解緊張局勢,自今年1月起,就美國駐軍及其主導的多國聯合部隊今后在伊拉克的角色與美方展開談判。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令人震驚的現代奴隸制出現在澳大利亞首都”
2024-09-09 17:35 -
西班牙首相抵京后發(fā)聲
2024-09-09 17:13 中國外交 -
習近平會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2024-09-09 17:13 中國外交 -
日本游客圓明園拍照被制止,外交部回應
2024-09-09 16:47 -
菅義偉為小泉進次郎背書:希望他領導日本
2024-09-09 16:27 日本 -
“北斗多領域后來居上,因為地緣政治他們才用GPS”
2024-09-09 16:26 觀察者頭條 -
中方致馬來西亞機密文件遭菲媒發(fā)布 外交部:十分震驚
2024-09-09 16:12 南海局勢 -
商務部:對原產于加拿大的進口油菜籽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2024-09-09 16:11 產業(yè)萬象 -
習近平會見挪威首相斯特勒
2024-09-09 16:03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將會見挪威首相斯特勒
2024-09-09 15:34 中國外交 -
李強將主持召開中國—沙特高級別聯合委員會會議并訪問沙特、阿聯酋
2024-09-09 15:14 -
王毅將出席第十四次金磚國家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會議
2024-09-09 15:11 中國外交 -
“為更快結束沖突,澤連斯基和我同意下次和會必須要有俄方”
2024-09-09 13:54 德意志 -
日本宣布發(fā)現距今1300多年的九九乘法表
2024-09-09 13:44 日本 -
王毅會見新加坡外長維文
2024-09-09 13:18 -
俄羅斯軍隊將參加中方“北部·聯合-2024”演習
2024-09-09 11:40 中俄軍演 -
“澤連斯基寄希望于意大利”
2024-09-09 11:28 烏克蘭之殤 -
“在美國,對中國強硬沒有任何政治后果”
2024-09-09 11:18 中美關系 -
“他是北約秘書長,反映的是美國觀點,我是挪威首相”
2024-09-09 10:44 觀察者頭條 -
“200美元中國手機,在東南亞把三星逼入困境”
2024-09-09 10:40 手機
相關推薦 -
-
“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評論 286“這個禁令,歐洲企業(yè)也得聽” 評論 104萬斯“強登”,丹麥坐不住了 評論 166“我們很快會看到中國救援隊,而美國卻不見蹤影”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我不在乎漲價,這樣他們就會買美國車了”
-
“這個禁令,歐洲企業(yè)也得聽”
-
“牢記二戰(zhàn)日軍士兵勇敢精神”?美防長又被噴了
-
上個任期自己簽的協議,特朗普可能也不認了
-
萬斯“強登”,丹麥坐不住了
-
美防長秘密文件曝光,又沖中國來
-
“我們很快會看到中國救援隊,而美國卻不見蹤影”
-
離大譜!美防長“迷惑行為”再+1
-
“搶奪中國主導地位,美國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麥忍無可忍,“怎么說話呢!”
-
尹錫悅“最后一搏”?文在寅遭檢方傳喚
-
《自然》調查:超75%在美科研人員想“run”
-
果然,“歐盟沒硬起來”
-
美國達美航空一客機與軍機差點又撞……
-
美準空軍部長:中國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
無語!不讓來硬來,還拿中俄做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