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開始,“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
楊蓉yangrong@guancha.cn
分享到:最后更新: 2024-11-05 21:40:09【文/觀察者網(wǎng) 楊蓉】
因續(xù)約合同談判破裂,美東時間10月1日凌晨起,代表美國東部沿岸所有主要港口工人的國際碼頭工人聯(lián)合會(ILA)正式舉行近50年來首次罷工。路透社稱,這意味著全美約一半的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這場罷工可能在美國大選前夕拖累經濟,希望爭取勞工選票的現(xiàn)任民主黨政府不得不面臨兩難局面。分析師警告,罷工若持續(xù),每日給美國經濟帶來的損失以十億美元計,對美國消費、出口及就業(yè)市場等帶來沖擊,推升美國二次通脹的風險。
當?shù)貢r間2024年10月1日,美國新澤西州紐華克港-伊麗莎白碼頭,工人身后的起重機閑置視覺中國
工會誓言:抗爭到底
據(jù)美聯(lián)社10月1日報道,當天0點過后不久,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和得克薩斯州休斯頓港口的工人們就開始舉行罷工,他們在港口外的鐵路道口繞圈游行,高呼“沒有公平合同就不能工作”。
“我們已做好準備,只要有必要,無論罷工需要多長時間,我們都將抗爭到底。”ILA主席哈羅德·達格特(Harold Daggett)1日通過聲明說,“美國海運聯(lián)盟(USMX)現(xiàn)在擁有這次罷工的主導權。他們現(xiàn)在必須滿足我們的要求,罷工才能結束?!?
本次談判的核心爭議圍繞加薪問題展開。2023年,美國國際碼頭和倉庫聯(lián)盟(ILWU)成功為西海岸港口的工人爭取到在未來6年內達到32%的工資增長幅度,ILA在此次談判中尋求為其會員爭取同等甚至更高的加薪,期望補償因通脹導致的購買力下降。
據(jù)《華爾街日報》9月30日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當天在政府官員干預下,ILA與港口資方進行了合同到期前的最后接觸。代表遠洋運輸公司和碼頭運營商的USMX提高了工資方案,從之前的6年內增長40%提高到增長50%,但要求將合同延期以完成談判。
ILA的立場則是,除非USMX同意在新的6年期合同中承諾將工資逐步提高77%,即到2030年將最高時薪提高到69美元,否則不會開始談判。此外,ILA還要求資方按照之前合同的要求放棄港口自動化,全面禁止在裝卸貨物時使用自動起重機和集裝箱搬運車等。
在1日的一份聲明中,ILA拒絕接受USMX的最新提案,稱這“遠遠不能達到ILA普通會員在工資和自動化保護方面的要求”。聲明指控,USMX中的外資航運公司今年依靠美國港口工人的支持賺取了“數(shù)十億美元的豐厚利潤”,卻沒有將其“反哺”給美國港口工人。
新冠疫情暴發(fā)后,由于供應鏈陷入混亂、需求激增,航運費用飆升。據(j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援引航運業(yè)資深分析師約翰·麥科恩(John McCown)的計算,2020年至2023年,該行業(yè)利潤超過4000億美元,這據(jù)信超過了自1957年開始集裝箱化以來該行業(yè)的總利潤。
此案勞資雙方一年多前開始就新的合同談判,但工會今年6月取消了原定的合同談判?!度A爾街日報》稱,這是因為紅海局勢緊張,迫使承運商繞行,推高了運費,航運公司盈利也因此激增。由于需求強勁,總部位于丹麥的航運巨頭馬士基集團6月預計,今年的自由現(xiàn)金流將比之前的預測增加30億美元。
當?shù)貢r間2024年10月1日,美國休斯敦貝波特港口的起重機關閉,工人罷工視覺中國
全美一半船運受阻
這是1977年以來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工人首次大規(guī)模罷工。美國Axios新聞網(wǎng)稱,范圍包括從北部緬因州到南部得克薩斯州的14個主要港口。
據(jù)USMX說,糾紛中的合同涵蓋了約2.5萬名從事集裝箱和滾裝/滾卸作業(yè)的港口工人。但ILA已警告,預計工會成員將進行更廣泛的罷工,包括那些未直接參與此次糾紛的成員,但具體人數(shù)尚不清楚。ILA總共代表超過8.5萬名港口工人,其向美國勞工部提交的年度報告顯示,約有4.7萬名活躍會員。
受影響的港口彭博社制圖
盡管ILA表明,罷工不會影響軍用貨物或客運游輪服務,但美媒指出,受罷工影響的港口處理著全美大約一半的船舶貨物,而食品等時間敏感的進口商品很可能首當其沖。根據(jù)美國普查局的數(shù)據(jù),今年前7個月,這些港口處理了美國74%的海運葡萄酒進口、75%的香蕉進口和89%的化學制造用鹽進口。
而隨著罷工的持續(xù),車輛、重型機械、建筑材料、化學品、家具、服裝和玩具更廣泛的消費品的進口也都可能受到影響。美國經濟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yè)聯(lián)合會(Conference Board)數(shù)據(jù)顯示,受罷工影響的港口每年處理的貨物占美國國際貿易的四分之一,價值約3萬億美元。
這場已經預告了幾周的罷工正值美國節(jié)日季前夕。美國航海雜志《海事執(zhí)行》1日援引專家說法表示,雖然大多數(shù)零售商都通過提前發(fā)貨囤積了庫存,消費者不會立即受到罷工的影響,但一些進口商已經在談論以更高的成本運輸貨物,這些成本很可能會轉嫁給消費者。
關于罷工給美國經濟造成的損失,分析人士們看法不一。美國研究機構安德森經濟集團稱,罷工一周的直接成本可能約為21億美元,世界大型企業(yè)聯(lián)合會的這一估值則是37.8億美元。摩根大通和杰富瑞集團不同分析師的估值更高,但差距也很大,但區(qū)間在每天損失30億至45億美元,還有的估計則高達每天50億美元。
標簽 美國- 責任編輯: 楊蓉
-
烏克蘭副防長杰吉爾被解職
2024-11-05 21:13 烏克蘭之殤 -
“找不到證據(jù),就說中國藏得太好了?”美媒說了大實話
2024-11-05 21:09 -
伊萬卡選前發(fā)聲,但……
2024-11-05 20:49 -
特朗普稱將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征收關稅,外交部:不評論競選言論
2024-11-05 20:26 中美關系 -
這個走紅的華裔共和黨議員候選人,竟是靠反華上位
2024-11-05 19:31 美國政治 -
日本11日將重選首相,石破茂或成二戰(zhàn)后“最短命”首相
2024-11-05 19:23 日本首相 -
美國小行星搜尋望遠鏡在大氣層中燒毀,后續(xù)項目已延期一年
2024-11-05 17:07 航空航天 -
印尼總統(tǒng)訪華會簽署什么具體協(xié)議?外交部回應
2024-11-05 16:55 中國外交 -
菲律賓又哼唧上了:船、槍、錢一樣沒賠,中國已讀不回
2024-11-05 16:01 南海局勢 -
中國和土耳其將舉行兩國政府間合作委員會機制第二次會議
2024-11-05 15:59 中國外交 -
緬甸軍政府領導人將來華參會,外交部介紹相關情況
2024-11-05 15:43 -
能否在以色列與真主黨?;鹫勁兄邪l(fā)揮作用?中方回應
2024-11-05 15:43 巴以恩仇錄 -
“美國這項對抗政策,反而讓中國獲意外之財”
2024-11-05 15:33 中美關系 -
特魯多、莫迪譴責
2024-11-05 14:52 -
法官員稱“支持對華談判但不妥協(xié)”
2024-11-05 14:35 法國見聞 -
罰1億多人民幣,韓國對臉書母公司動手
2024-11-05 14:32 -
美國人準備好“內亂”?
2024-11-05 14:14 美國大選 -
美國大選首個投票點結果出爐:3比3平手
2024-11-05 14:04 美國大選 -
“粗魯!他們侮辱我的國家和領導人…”
2024-11-05 13:22 -
跟中國冷戰(zhàn),與美國熱戰(zhàn),歐盟“小可愛們”吃得消嗎?
2024-11-05 11:17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放狠話:打到清零逆差為止 評論 402“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評論 270“華爾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機” 評論 174“拿出關稅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負總責” 評論 160最新聞 Hot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放狠話:打到清零逆差為止
-
美媒緊盯:中國,60天了…
-
美部長:百萬美國工人將“擰著小螺絲”造iPhone…
-
馬斯克嘲諷“哈佛經濟學博士”,納瓦羅回懟:他就是個賣車的
-
華爾街鐵粉變臉:特朗普,收手吧!
-
馬來西亞總理領頭:東盟要“抱團”
-
美“對等關稅”沒提俄羅斯,白宮回應
-
“歐洲200歐元,非洲才3美元,我們正面臨‘碳掠奪’”
-
美財長試圖安撫:股市短期波動,別慌
-
“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
一開盤,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龐呼吁支持者:效仿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財長:怪DeepSeek…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
-
“媽媽,原諒我,這是我選擇的道路,為了幫助別人”
-
“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