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企控訴:特朗普對中國船只收費,我們會破產(chǎn)
-
曲喬喬。
最后更新: 2025-03-28 11:55:27【文/觀察者網(wǎng) 齊倩】特朗普政府意圖向中國造船收費,造成美國各行業(yè)怨聲載道。
據(jù)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CNBC)3月27日報道,美國海運承運商大西洋集裝箱運輸公司(ACL)首席執(zhí)行官安德魯·阿博特警告稱,這一對華“毒計”,將迫使中國制造的船舶遠離美國,進而導致全球供應鏈失衡,并將運費推高至新冠疫情暴發(fā)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對美國出口商和進口商的打擊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大,”阿博特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如果發(fā)生這種情況,我們將破產(chǎn),不得不關閉公司。”
據(jù)阿博特透露,該公司已經(jīng)向美國貿(mào)易代表辦公室(USTR)提交信件。信中揭露了公司將面臨的經(jīng)濟困難,并警告說,如果美政府決定收費,“將使我們與美國貿(mào)易中的其他承運商相比完全失去競爭力”。
ACL航運公司CEO阿博特發(fā)聲控訴特朗普政府 CNBC視頻截圖
據(jù)介紹,ACL航運是世界上持續(xù)運營歷史最悠久的集裝箱班輪公司,也是北美和北歐之間唯一一家運營集裝箱滾裝船的航運公司。該公司主要運送車輛、建筑設備、包括空客機翼在內(nèi)的飛機和項目貨物,其中包括從紐約、巴爾的摩和諾福克港口運往歐洲的一半以上的美國建筑設備、農(nóng)業(yè)設備和超大機械。
因此,如果ACL放棄美國市場,美國制造商將失去其唯一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跨北大西洋承運商,以及向歐洲運送超大和項目貨物的主要北大西洋承運商。
阿博特稱:“空客所有機翼都是在美國制造,然后運往英國。如果我們消失了,你就得另找一艘船了?!?
阿博特明確表示,大型海運承運商將能夠更好地減輕潛在罰款的影響,但他們公司情況不一樣。“我最終會向客戶收取2000至2500美元的附加費用,但大公司可能只需800美元。在當今世界,這是一筆巨款,可能會讓我們破產(chǎn)。所以我們將被迫退出美國貿(mào)易,并可能將它們留在亞洲?!?
隨后,阿博特談到了中美造船業(yè)的差距。他表示:“我之所以選擇中國造船,是因為當我們?nèi)ッ绹齑瑥S時,他們告訴我七年內(nèi)無法建造一艘船……我們談過的造船廠都被軍方預定滿了,無法建造商用船。也是,如果一艘驅(qū)逐艦能賣25億美元,為什么還要建造一艘7500萬到8000萬美元的貨船呢?”
阿博特說,這就是他公開公司情況的原因。據(jù)透露,若ACL美國辦事處關閉,將影響300名員工以及其他為他們提供支持的供應鏈渠道,包括卡車司機和倉庫工人。
CNBC提到,如果美國政府實施罰款,主要的遠洋運輸公司將設法改道以規(guī)避罰款,并對一些美國港口產(chǎn)生嚴重影響。全球最大遠洋運輸公司MSC首席執(zhí)行官索倫·托夫特近日表示,若新政策開始實施,至少一個美國港口,例如奧克蘭港可能會被關閉,集裝箱將轉移到洛杉磯和長灘等替代港口。
對此,阿博特表示,對該公司來說,將進出口貨物改道到加拿大或墨西哥港口在經(jīng)濟上毫無意義,因為“內(nèi)陸運輸成本過高”。他還警告稱,集裝箱改道也會造成港口擁堵,最終導致運費上漲。
他還表達了對于特朗普貿(mào)易政策的不滿,稱這些政策變化正嚴重影響美國出口貿(mào)易。
“他們(特朗普政府)試圖打擊中國造船商,但中國公司可以選擇其他港口???,可能是受這一新制度影響最小的對象之一?!卑⒉┨乩^續(xù)控訴稱,“所以最終,你想要打擊的人可以‘逍遙法外’,而我們這些在美國做生意的人卻受到了懲罰。”
阿博特強調(diào),若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新冠疫情時期大批美國出口商破產(chǎn)的情況將重演。
2025年全球船廠年總產(chǎn)量中,中國份額達到53.1% CNBC制圖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尋求提高造船能力,重振美國造船業(yè),以對抗中國造船業(yè)的主導地位。
3月4日,特朗普在國會宣稱要“重振美國造船業(yè)”,“讓這個行業(yè)回歸美國,這是它應有的歸宿”。他計劃在白宮設立造船辦公室,并提供特殊的稅收優(yōu)惠。2月下旬,美國貿(mào)易代表辦公室使出一條“毒計”,宣布計劃對中國制造船只進港征收最高150萬美元的所謂“附加服務費”。
美方這一擬議方案在整個航運業(yè)以及更廣泛的供應鏈參與者中都掀起軒然大波。在公開意見征詢期間,USTR網(wǎng)上留言板被反對聲浪“屠版”。據(jù)美媒報道,幾乎(留言板上的)所有意見都指出,這項提案會造成物流混亂、對美國企業(yè)和更廣泛經(jīng)濟產(chǎn)生損害。
在24日舉行的公開聽證會上,美國行業(yè)代表與議員們爆發(fā)激烈沖突。
據(jù)報道,這一想法在政治上很受歡迎,美國議員認為此舉有利于“國家安全”和“供應鏈安全”。但美國航運、出口和農(nóng)業(yè)等多個行業(yè)代表紛紛警告稱,這將適得其反,嚴重損害美國經(jīng)濟。美國最大國際遠洋貨運公司負責人直言,若此政策最終將摧毀所有航運公司,“那么國家利益就無從談起”。
當?shù)貢r間26日,美國貿(mào)易代表辦公室舉行第二場聽證會。CNBC稱,300多個貿(mào)易團體和其他利益相關方通過評論和證詞警告政府,稱美國無法贏得這場經(jīng)濟戰(zhàn),只會讓使用中國船只的美國公司陷入困境。
香港《南華早報》此前援引數(shù)據(jù)稱,中國企業(yè)制造了全球80%以上的干貨船。據(jù)美國政府估計,截至2024年1月,中國擁有的船只占全球商業(yè)船隊的19%以上,并控制著95%的集裝箱運輸。
報道指出,對與中國有關的船只征收港口費可能會給美國船運商帶來數(shù)十億美元的額外成本,而船運商將被迫將這些成本轉嫁給美國企業(yè)和消費者。特朗普政府不斷升級的貿(mào)易關稅已經(jīng)引發(fā)了消費者對價格上漲的擔憂,并使美國出口商容易成為其他國家的報復對象。
另據(jù)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代表國際遠洋航運業(yè)的世界航運理事會稱,預計全球98%的船只在停靠美國港口時都將被收取費用,因為這項費用既適用于現(xiàn)有的中國制造船只,也適用于未來的船只,以及任何至少訂購一艘中國制造船只的承運商。目前,全球90%的船只都需繳納這項費用。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曲喬喬 
-
由于癌癥治療副作用,查爾斯三世短暫住院
2025-03-28 10:52 不列顛 -
特朗普汽車關稅,“只會讓中國電動汽車領先”
2025-03-28 10:4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國高??傁胧罩袊腻X,得好好檢查下”
2025-03-28 10:44 -
習近平會見孟加拉國臨時政府首席顧問尤努斯
2025-03-28 10:35 -
歐洲太想“上桌”了,但…
2025-03-28 10:13 烏克蘭之殤 -
鄭永年:中國不是美國,不會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2025-03-28 09:09 博鰲論壇 -
中方?jīng)]續(xù)牛肉,“美國對華出口量逼近零”
2025-03-28 08:21 中美關系 -
拉夫羅夫:普京訪印正在準備中
2025-03-28 08:00 俄羅斯之聲 -
歐洲貿(mào)易專員:贊同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分歧
2025-03-28 07:35 中國外交 -
王毅會見法外長:支持歐洲堅持戰(zhàn)略自主
2025-03-28 07:15 中國外交 -
特朗普撤回斯蒂芬尼克任美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提名
2025-03-28 07:01 特朗普 -
卡尼:加美關系密切時代已經(jīng)結束
2025-03-28 06:4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普京:將徹底擊潰烏軍
2025-03-28 06:45 俄羅斯之聲 -
又現(xiàn)“社死級”泄露…
2025-03-28 00:14 美國一夢 -
“與會國家反對現(xiàn)在取消對俄制裁,除非......”
2025-03-27 23:28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機器人企業(yè)集體上書:要想領先中國,必須要有國家戰(zhàn)略
2025-03-27 22:56 科技前沿 -
“車在沼澤里找到了,失蹤士兵不確定在里面”
2025-03-27 22:21 -
“我們列出3個與美方不重復的AI安全風險后,基辛格發(fā)出贊嘆”
2025-03-27 22:14 人工智能 -
果然,美媒用“親華”來獵巫馬斯克
2025-03-27 22:12 中美關系 -
“‘奧本海默時刻’是否到了?我們要邊發(fā)展邊治理”
2025-03-27 22:03 人工智能
相關推薦 -
-
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評論 109“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評論 297“這個禁令,歐洲企業(yè)也得聽” 評論 105萬斯“強登”,丹麥坐不住了 評論 170最新聞 Hot
-
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
“拉群門”后,“萬斯等人建議將他掃地出門”
-
特朗普:普京的話讓我很生氣
-
“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
“我不在乎漲價,這樣他們就會買美國車了”
-
“這個禁令,歐洲企業(yè)也得聽”
-
“牢記二戰(zhàn)日軍士兵勇敢精神”?美防長又被噴了
-
上個任期自己簽的協(xié)議,特朗普可能也不認了
-
萬斯“強登”,丹麥坐不住了
-
美防長秘密文件曝光,又沖中國來
-
“我們很快會看到中國救援隊,而美國卻不見蹤影”
-
離大譜!美防長“迷惑行為”再+1
-
“搶奪中國主導地位,美國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麥忍無可忍,“怎么說話呢!”
-
尹錫悅“最后一搏”?文在寅遭檢方傳喚
-
《自然》調(diào)查:超75%在美科研人員想“r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