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一恒:你以為你在投票選總統(tǒng),其實AI早幫你選好了
通往賽博選舉
今年3月份,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相關專家有一場線下討論會,就選舉期間人工智能和虛假信息帶來的風險進行了討論。他們認為當下AGI給選舉帶來的風險,集中在立法、技術和傳播機制深度嵌合三個方面。
研討會,從左到右依次是Darrell M. West(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高級研究員)、Soheil Feizi(馬里蘭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Shana M Broussard(聯(lián)邦選舉委員會專員)、Matt Perault(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技術政策中心主任)視頻截圖
就立法層面而言,美國聯(lián)邦政府顯然還沒有準備好對AGI干涉選舉的現(xiàn)象進行立法,大部分責任還落在各州立法以及各大私營媒體平臺上。
2023年10月30日,拜登總統(tǒng)簽署了關于“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地開發(fā)和使用人工智能”的第14110號行政命令,該行政命令是迄今為止美國最全面的人工智能治理方法,涵蓋了從人工智能安全的行業(yè)新標準到隱私保護、公民權利、工人利益、技術創(chuàng)新、政府對人工智能的使用以及美國的國際領導力等領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份行政令可以視為美國未來人工智能安全領域立法的路線圖,幫助避免重蹈之前治理中的分裂軌跡,讓監(jiān)管工作從各州的零散提案回到聯(lián)邦政府的系統(tǒng)管理下。但這一“全面的人工治理方法”還在起步階段,而國內(nèi)AGI在選舉上造成的問題已是來勢洶洶。
在技術層面,盡管有人提出通過數(shù)字水印的方式標識出深度虛假的生成內(nèi)容,但專家表示這并不可靠。在AGI生成的過程中這些水印可以被輕易抹除,并且這是基礎技術層面的限制,短期難以解決。目前見效較快的方法是希望私營部門能夠主動提供一些審查服務,盡管在立法完善面前不足以解決問題,但至少能夠起到一些作用。
在影響傳播機制的層面,與會專家表示虛假信息真正影響的其實是搖擺的5%~10%的選民,而絕大多數(shù)選民在一開始就已經(jīng)決定好他們的陣營了。關于這一點,也有其他專家表示我們其實不必對于深度虛假信息的出現(xiàn)過于悲觀:
首先,虛假新聞只占據(jù)了普通人信息接受的很小部分?!?020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普通美國人來說,每天花費約7.5小時的媒體時間,其中約14%與新聞相關,大部分來自電視。最近的另一項研究估計,對于美國普通成年Facebook用戶來說,即使在2020年美國大選前的幾個月里,他們看到的內(nèi)容也只有不到7%與新聞相關”。
其次,對于確實存在的深度虛假信息,研究表明主要集中在少部分美國人中。這可能和算法造成的信息繭房有關,但這些深度虛假信息通常無法傳達到絕大多數(shù)在線公眾,尤其是在AGI幫助深度劃分用戶群體之后,特定信息所對應的用戶基數(shù)變得更小了。
除了加強聯(lián)邦立法和推動科技公司們聯(lián)合進行AGI管控外,推動“免責申明”、要求競選團隊增加競選活動透明度以及加強公眾教育,也成為了正在被討論的解決方案。
推動“免責申明”的解決方案來自兩黨參議員克洛爾·馬洛夫斯基。然而問題在于,如果在一個不知道真?zhèn)蔚膬?nèi)容下標注了免責申明,那人們就會更加傾向于不信任這一內(nèi)容,進而減弱所有帶有這一標識的信息的可信度和相關宣傳的效果,盡管被標識的內(nèi)容可能是真實可信的。
要求競選團隊增強透明度和主動披露的方法,則試圖通過要求競選團隊主動披露人工智能系統(tǒng)的使用時間和方式。只是這樣的方式目前還缺乏足夠信任和保障,因為這一方案雖然將責任落實到了競選人自己身上,但如果競選人本身就不想負責、不愿主動披露甚至故意隱藏自己的行為,那么搜集取證將相當耗費成本,尤其是還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
此外,如果只是罰款或一些輕微的行政處罰,那競選者可能已經(jīng)做好了被罪責的準備,畢竟一旦AGI的錯誤應用帶來的收益大于其處罰成本時,無疑是給了競選者們一個“合法”付出代價使用大殺器的機會,然而面對在總統(tǒng)競選中獲勝這樣的誘惑,立法機關又要在違法成本上放多大的籌碼才能讓人們有所忌憚呢?
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在特朗普的黑人虛假合照事件和拜登AI電話事件中,行為的發(fā)起人并不是候選人本身(至少明面上不是),所以這里面還會涉及到責任的劃分,畢竟把責任劃到成千上萬的支持者身上,并不會產(chǎn)生多少威懾力。
對于開展公眾教育則是一種會立竿見影的方案,盡管這也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要知道并不是每個公眾都有消化深度虛假信息的能力,尤其是深度虛假內(nèi)容真假混合的時候。通過在選舉期間定期積極教育選民,告知選民們?nèi)绾伪鎰e深度虛假的內(nèi)容,以及如何客觀地處理信息,對那些陷入信息繭房的或者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選民會大有助益。
不論如何,AGI深度嵌合的選舉時代已經(jīng)到來。如何甄別信息真假,如何防范對手,以及如何建立監(jiān)管機制和評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成為兩黨在此次選舉中要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
注釋:
[1]AP:A parody ad shared by Elon Musk clones Kamala Harris’ voice, raising concerns about AI in politics.
https://apnews.com/article/parody-ad-ai-harris-musk-x-misleading-3a5df582f911a808d34f68b766aa3b8e
[2]澎湃觀察:美國大選臨近,AI博弈之下的虛假信息困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59556
[3]孫成昊:生成式人工智能對美國選舉宣傳的介入:路徑、場景與風險,2024-7,P4-5。
[4]The Brookings:The dangers posed by AI and disinformation during elections,2024-3
https://www.brookings.edu/events/the-dangers-posed-by-ai-and-disinformation-during-elections/
[5]The Brookings:Regulating general-purpose AI: Areas of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across the EU and the US,2024-5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regulating-general-purpose-ai-areas-of-convergence-and-divergence-across-the-eu-and-the-us/
[6]The Brookings:Misunderstood mechanics: How AI, TikTok, and the liar’s dividend might affect the 2024 elections,2024-1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misunderstood-mechanics-how-ai-tiktok-and-the-liars-dividend-might-affect-the-2024-elections/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廖一恒 
-
以官員:哈馬斯武裝已“幾乎被消滅”,以軍在加沙作戰(zhàn)“基本結束”
2024-08-17 07:23 巴以恩仇錄 -
俄稱在庫爾斯克州打擊烏軍,烏稱戰(zhàn)斗仍在繼續(xù)
2024-08-17 07:18 -
“密封艙門出現(xiàn)故障”,萬斯所乘波音737迫降
2024-08-17 07:17 -
中老緬泰同意加大力度聯(lián)手打擊網(wǎng)賭電詐等跨境犯罪
2024-08-17 07:00 打擊網(wǎng)絡詐騙 -
聯(lián)合國、歐盟、英法猛批以色列
2024-08-16 22:44 巴以恩仇錄 -
越共總書記蘇林訪華,中越鐵路互聯(lián)互通將成重頭戲
2024-08-16 22:36 觀察者頭條 -
中老緬泰同意加大力度聯(lián)手打擊網(wǎng)賭電詐等跨境犯罪
2024-08-16 21:39 打擊網(wǎng)絡詐騙 -
美警方供應商遭競爭對手起訴:你們攝像機用了中國芯片,得封殺
2024-08-16 20:28 中美關系 -
佩通坦當選泰國新任總理,外交部回應
2024-08-16 20:19 泰國政局 -
王毅:沒有人比緬甸的鄰居更希望緬甸恢復穩(wěn)定和發(fā)展
2024-08-16 19:43 中國外交 -
特朗普:別勸我,我有權對她人身攻擊
2024-08-16 19:42 特朗普 -
中國領導人是否在不久的將來訪俄?外交部回應
2024-08-16 19:28 中俄關系 -
她訪華期間是否勸說中方改變對俄關系立場?外交部回應
2024-08-16 19:23 烏克蘭之殤 -
俄國防部:攔截摧毀12枚襲擊克里米亞大橋的導彈
2024-08-16 19:13 俄羅斯之聲 -
“早在一年前,印度就游說美方別這么干…”
2024-08-16 18:29 -
“去碳化和‘去中國’相矛盾,銅供應鏈離不開中國”
2024-08-16 18:16 -
孟加拉國要從印度引渡哈西娜?
2024-08-16 16:46 -
民進黨當局向美求購E-2D預警機?國防部批:自我安慰
2024-08-16 16:35 臺灣 -
新西蘭總理稱要向傳統(tǒng)盟友靠攏,對華政策生變?
2024-08-16 16:21 -
“都說‘干就完了’,但中美不是一個意思”
2024-08-16 16:02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49特朗普竟對中國征收34%“對等關稅” 評論 950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69“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35“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40最新聞 Hot
-
“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
“白宮已接近批準”,美方想租用算法?
-
提到日本關稅還念念不忘:我說的話,安倍秒懂
-
“沒有美國這么對朋友的!但…”
-
連企鵝都不放過!特朗普向無人島征稅10%
-
美媒感慨:面對特朗普威脅,中國毫不退縮
-
美對等關稅清單竟將臺灣列為“國家”
-
前谷歌學者羅劍嵐加入智元機器人,任首席科學家
-
遼吉蒙2024年常住人口總量繼續(xù)下降,出生人口略回升
-
比歐盟少一半,英國樂了
-
這個時候,澳企緊急喊話:必須對華合作,這是當務之急
-
四川省委原常委崔保華,被逮捕
-
特朗普私下放風?白宮、馬斯克雙雙否認
-
新疆68歲退休廳官被查,曾是百萬大V
-
“這是印度的一個重大轉(zhuǎn)變”
-
以色列突擊取消所有對美關稅,仍然領了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