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立平:清代盛行“厚嫁”,對女性是福是禍?
分享到:最后更新: 2022-09-19 08:02:123
相較于纏足的原因,從史料記載來看,嫁妝問題是各地溺殺女嬰更為主要的原因所在,時人感慨說:“忍絕其天性之親以為得計,是豐于嫁者之為禍烈也”。就是讓父母泯滅天性而將女兒殘忍溺殺的禍根,就是厚嫁的社會風氣。
從清代地方志反映的情況來看,一些地方甚至達到“十室而九溺女”、“溺女成風”的地步。不僅貧困之家,甚至是中產,乃至富庶之家都有溺女行為。
我們前邊提到的有五個女兒的文人汪士鐸,就是溺女的支持者。
他在日記中寫道:“人不憂生女偏不受生女之害,我憂生女即受生女之害,自己是求人的,自己是在人教下的,女是依靠人的,女是怕人的?!彼运澩缗鲝垺俺谀缗?,推廣溺女之法”,甚至偏激地認為:天下禍亂多就是因為人多,人多又是因為女人多,女人多了生育的人就更多,總之女人就是禍水。
這種看法代表了當時社會中一批人的觀點,由嫁妝之費引發(fā)了對女性的偏見,正是清代溺女之風難以禁止的主要原因。
但是,汪士鐸只看到自己家的多女,卻沒有看到全社會的少女,溺殺女嬰帶來的最嚴重后果,就是整個社會的男女比例失調。
本來就男多女少,再加上有錢人家還三妻四妾,更導致許多貧困男子無法娶到妻子。江西南安知府黃鳴珂在談到溺殺女嬰給當?shù)貛淼膰乐睾蠊麜r說:“抑知溺女多,則男比多,女比少,一二子只能換一二婦,多則其子皆鰥矣。江省之多鰥夫,其弊由于此?!?
溺女問題的嚴重性,引發(fā)了清代從皇帝到地方官員和士紳的重視,發(fā)布各種禁誡文書,禁止或者勸阻百姓溺女。
不少地方的官紳還籌集資金設立了育嬰堂,百姓不愿意養(yǎng)女兒可以送到這里撫養(yǎng)。但是,官府士紳的勸誡和努力,并不能徹底扭轉清代的溺女社會風氣。一些士人提出,只有徹底改變“奢嫁”之風、減輕家庭的陪嫁負擔,才是消除溺女的有效辦法。
當然,一個社會風氣的形成和消失都有復雜的歷史背景,也都需要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溺殺女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厚嫁或奢嫁只是其中之一,只有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條件以及思想觀念的共同轉變,才能逐步扭轉“奢嫁”和“溺女”等不良風氣。傳統(tǒng)文人設想的在一時之間移風易俗,的確是不現(xiàn)實的。
除了溺女之外,厚嫁之風還導致了另一個社會現(xiàn)象的流行,那就是童養(yǎng)媳。
童養(yǎng)媳是清代各地都有的一種婚姻形式。它的流行也有很多種因素在里面,比如男方家庭缺乏勞動力、期望早日為兒子定下妻子等。
但從女方家庭的角度講,趁女兒年少時就找到婆家送去童養(yǎng),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撫養(yǎng)女兒的費用,另一方面就是省去了嫁妝的花費。清代許多地方的童養(yǎng)媳都有著明確的、約定俗成的規(guī)定,就是女家無需陪送妝奩。
因此,不少父母愿意將女兒送去童養(yǎng),導致這個早就存在的婚姻形式在清代更為流行。女孩從小就被迫離開父母,到婆家去過著看人眼色的生活,無疑是很可憐的,但是比起被溺殺,童養(yǎng)婚無疑也起到挽救了不少女孩生命的作用。
溺殺女嬰、把女孩從小送去做童養(yǎng)媳,再加上富裕之家的三妻四妾,進一步加劇了清代婚姻市場上男女比例不平衡,使適齡女性成為稀缺品。一些經(jīng)濟條件差、娶不到妻子的男人被迫走上了搶婚或搶親的道路。
我看到的一些案例中,本來兩家已經(jīng)有了婚約,但是禮儀還沒進行到最后的迎娶環(huán)節(jié),男方就將新娘給搶走了。
人們在談及搶婚時,往往將其原因歸咎為由于男家貧困無法籌備聘禮而導致?lián)尰?。但實際上,女家缺乏嫁妝也是搶婚的原因之一。俞樾在《左臺仙館筆記》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例子,女方家庭由于出不起嫁妝主動要求男家施行搶婚。
當然,除了有婚約的搶婚之外,清代還有很多沒有婚約的搶婚,特別是一些女性剛剛死了丈夫,本來打算寡居守節(jié),卻被老光棍強行搶婚的案例在清代時有發(fā)生,這都是男女比例不均,男性無法通過正常渠道娶到妻子而引發(fā)的社會問題。
嫁妝體現(xiàn)出父母對女兒的關愛,也給女性提供一定的經(jīng)濟后盾,以及在婆家有利的地位。但是過分強調厚嫁,則容易造成一些家庭矛盾,甚至社會問題。
如今,有些問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已經(jīng)基本不存在了,比如因為擔心出不起嫁妝而溺女,但有些問題至今還有類似的現(xiàn)象存在,比如對嫁妝和聘禮多寡的計算和比較,家庭中重男輕女的因素等等。這也是導致嫁妝如今仍然是大家比較關注和引發(fā)較多議論的問題的原因所在。
講嫁妝這一專題,希望能通過清朝的婚嫁實踐,了解一些社會現(xiàn)象可回溯的歷史原因,以及給今天的我們提供一些思考吧。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日本拍歷史劇,就不用忌諱歷史虛無主義?
2022-08-29 08:14 -
從世官世祿到有爵無官——古代爵位制的演變
2022-08-01 17:38 -
【觀網(wǎng)直播間】科舉時代:從世襲制到科舉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xù)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fā)掘進程
2022-06-14 13:23 -
98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冊在世幸存者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烏克蘭,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婭再一次被“絞殺”
2022-04-24 10:15 烏克蘭之殤 -
“定遠”沉艦殘骸遺址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今年將繼續(xù)
2022-02-13 22:33 考古 -
蘇聯(lián)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帥幣”與張作霖:作為旅游資源的歷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觀網(wǎng)直播間:蘇聯(lián)為什么由盛轉衰
2022-01-07 17:57 -
“連無助的老兵都要欺負???”日本的歷史虛無主義很“優(yōu)雅”
2022-01-04 07:51 -
?;韬钊ナ罆r間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發(fā)現(xiàn)!江西樟樹國字山大墓或為越國王室貴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國為何總是走向統(tǒng)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譜?為何歷史老師常常推薦?
2021-10-29 08:12 -
-
“美國應學學印度,因為印度支配了中國兩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動畫《奇跡有密碼》之“不平凡的扁擔”
2021-09-28 16:31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評論 16他還沒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評論 141“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評論 166“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評論 218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評論 203最新聞 Hot
-
加拿大人也不買了
-
“DOGE讓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
-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有沒有用?“到頭來還要看中印”
-
“烏克蘭計劃夏天大選,前提是...”
-
勒龐被定罪,不能競選法國總統(tǒng)了
-
他還沒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將是美國的一部分
-
日本再發(fā)警告:若發(fā)生,或致近30萬人遇難
-
“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
美科技巨頭重倉這一領域,“但中國已經(jīng)領先”
-
日本:最后的堡壘,也開始塌了
-
“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
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國已準備好培養(yǎng)自己的頂尖數(shù)學家
-
“俄美已開始討論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長:還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臉
-
“普京主義在美國獲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