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強烈譴責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涉港法案
最后更新: 2019-11-20 10:30:54新華社11月20日消息,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20日就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2019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發(fā)表聲明,聲明如下:
當?shù)貢r間11月19日,美國會參議院不顧中方多次嚴正交涉和堅決反對,通過所謂“2019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全國人大對此予以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
五個多月來香港發(fā)生的一系列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的暴力犯罪,嚴重踐踏法治和社會秩序,嚴重破壞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嚴重挑戰(zhàn)“一國兩制”原則底線。近來,香港暴力分子的打砸燒破壞活動不斷升級,甚至殘害普通市民,毫無行為底線、人性道德、法律戒懼,這與美國會插手香港事務、干涉中國內政是密切相關的。
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香港社會的最廣泛民意和最大人權。美國會參議院在極少數(shù)反華議員的鼓噪下,不但不譴責令人發(fā)指的暴力犯罪,反而借“人權”、“民主”之名繼續(xù)為暴力分子撐腰打氣,充分暴露了美國會在人權和民主問題上的極端虛偽、赤裸裸的雙重標準以及反中亂港的險惡用心。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必然要求。香港事務是中國的內政,香港事務必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的框架內處理。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任何外部勢力不得干涉。
- 原標題: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強烈譴責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涉港法案
- 責任編輯: 奕含 
-
港府極度遺憾:外國議會不應以任何形式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2019-11-20 10:13 香港 -
挺港警,這位臺灣女性一次次站出來
2019-11-20 09:55 臺灣 -
蔡英文吹噓臺商回臺投資已近7000億新臺幣,實際卻是零
2019-11-20 09:39 臺灣 -
學習故事丨習總書記為全黨上這門必修課
2019-11-20 09:2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順潮流、擔道義、應變局,習近平這些話深入人心
2019-11-20 09:1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年薪百萬涉案數(shù)十億,“金融教父”自稱“窮怕了”
2019-11-20 09:15 廉政風暴 -
農業(yè)農村部:全國返鄉(xiāng)入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人員已達850萬
2019-11-20 08:56 聚焦三農 -
港理大近800人“投降”,有暴徒逃跑數(shù)秒被捕
2019-11-20 08:53 香港 -
內地網(wǎng)友為香港李伯羅伯捐款,把網(wǎng)站擠癱瘓了!
2019-11-20 08:41 香港 -
不能呼風喚雨的歌手,不是一個好的天氣預報員...
2019-11-20 08:41 趣讀 -
西安一“喝風辟谷”公司進政府補貼名單,官方回應
2019-11-20 08:13 中國雷人秀 -
14歲學生喝農藥身亡疑被欺凌 官方回應
2019-11-20 07:56 中西教育 -
央視:香港高院某些法官不要助紂為虐
2019-11-20 07:20 香港 -
“香港李伯羅伯專項救助基金”已籌200萬
2019-11-20 07:20 香港 -
“黑老大”當庭指認檢察官為保護傘,官方回應
2019-11-20 06:53 觀察者頭條 -
-
羅冠聰竄訪紐大,600名中國留學生冒雨抗議
2019-11-19 21:06 香港 -
廣東警方:"梅姨"身份與長相暫未查實
2019-11-19 20:37 -
湖南“多人與未成年女孩發(fā)生關系”案:6人被批捕
2019-11-19 19:30 依法治國 -
開放·合作·共贏——習近平主席的金秋外交之旅
2019-11-19 19:21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放狠話:打到清零逆差為止 評論 272“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評論 256“華爾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機” 評論 173“拿出關稅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負總責” 評論 160最新聞 Hot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放狠話:打到清零逆差為止
-
美媒緊盯:中國,60天了…
-
美部長:百萬美國工人將“擰著小螺絲”造iPhone…
-
馬斯克嘲諷“哈佛經濟學博士”,納瓦羅回懟:他就是個賣車的
-
華爾街鐵粉變臉:特朗普,收手吧!
-
馬來西亞總理領頭:東盟要“抱團”
-
美“對等關稅”沒提俄羅斯,白宮回應
-
“歐洲200歐元,非洲才3美元,我們正面臨‘碳掠奪’”
-
美財長試圖安撫:股市短期波動,別慌
-
“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
一開盤,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龐呼吁支持者:效仿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財長:怪DeepSeek…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
-
“媽媽,原諒我,這是我選擇的道路,為了幫助別人”
-
“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