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大教授:一些入圍“強基計劃”的學生想反悔
最后更新: 2021-07-13 07:13:03“基礎學科被認為是‘天坑’專業(yè),被避之不及。”
“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沒有差的專業(yè),只有差的人?!?
“高等教育不是教我們謀生,而是教我們創(chuàng)造生活?!?
……
近日,讓武漢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教授鄧紅兵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在招生即將結束時有感而發(fā)、寫給家長和考生的一段文字迅速出圈,有人為其中的理性分析點贊,也有人質疑他“站著說話不腰疼”。
“無論專業(yè)冷熱,奮斗才能成就強國一代。”近日,鄧紅兵教授接受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面對面采訪,還原一位80后學者對于青年學子專業(yè)選擇與成長成才的觀察與思考。
不要把每個專業(yè)都用錢來衡量
鄧紅兵介紹,這個在網(wǎng)上廣泛傳播的“致廣大考生和家長的一封信”,是在湖北宜昌招生結束返回學校的路上寫的。有感于招生中的一些見聞,他在手機上敲了幾段話,然后發(fā)到了招生的家長和學生小群,引起了一些共鳴,有人轉發(fā)后擴散了出去,“不是一篇正式的文章,完全沒想到會弄出這么大動靜?!?
從去年夏天開始,作為專業(yè)老師,鄧紅兵參與到學校招生季的宣介工作,接觸的家長數(shù)以百計,“哪個專業(yè)好就業(yè)”“哪個專業(yè)掙錢多”等是家長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把每個專業(yè)都用錢來衡量”。
他漸漸了解到,在網(wǎng)上、在家長們中還流行著“天坑”專業(yè)的說法,如“生化環(huán)材”即生物、化學、材料、環(huán)境等專業(yè),原因是這些專業(yè)學習難度大,缺乏就業(yè)競爭力,到生產(chǎn)一線多,收入也偏低。
“這里有家長和學生的社會性浮躁心理,其中也有很多對冷專業(yè)的誤解?!编嚰t兵的研究領域正是“生化環(huán)材”中的環(huán)境專業(yè),他以自己的親歷現(xiàn)身說法。
1999年,鄧紅兵進入武漢大學時,被調劑到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他對這個專業(yè)沒有興趣,一度想復讀,輔導員做了工作后他才漸漸安下心來,靜心投入。很快鄧紅兵就找到了感覺,從本科讀到博士,而今已是武漢大學珞珈青年學者、博士生導師,還是教育部“全國萬名優(yōu)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導師”。
鄧紅兵說,這幾年自己帶的研究生就業(yè)起薪基本都在20萬元左右,自己所在院系走出的學子中,有大批的長江學者、知名教授、行業(yè)領軍人才、上市公司的老總,“他們的成功之路,是對所謂‘天坑’專業(yè)最好的反駁?!?/strong>
“沒有差的專業(yè),只有差的人。什么專業(yè)都需要我們不斷去努力?!编嚰t兵說,學習和工作,沒有輕松的,又輕松又掙錢的專業(yè)根本不存在。
針對網(wǎng)上的一些質疑,鄧紅兵回應,并不是反對學生報考計算機等熱門專業(yè),自己的初衷主要是想告訴家長,不要過多干預孩子,給孩子多一點自主權,希望他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初心去選專業(yè);而且一窩蜂地扎堆選報熱門專業(yè),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前景不一定就很好。
同時對學生而言,不管什么專業(yè)都要好好學,沒有哪個專業(yè)能躺平賺錢。鄧紅兵說,一些學生考上了名校好專業(yè),以為就進了保險箱,沉迷玩游戲而掛科、被退學的每年都有。
但讓他高興的是,這兩天,網(wǎng)絡和媒體上支持的聲音似乎更多,“這樣的關注和討論也是一次明辨和科普”。他不斷接到一些校內外同行教授的點贊鼓勵,收到年輕學子填報志愿反饋信息:有人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堅持了自己喜歡的專業(yè);有人堅定了外界認為“冷門”專業(yè)的學習信心。
在熱愛與責任面前,所有選擇都不會被辜負
在這封信中,鄧紅兵還提及了觸動他的另一個現(xiàn)象——今年一些入圍“強基計劃”(注:一般指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的學生,因為高考分數(shù)已經(jīng)夠了預報學校的錄取線,便想反悔,因為“強基計劃”都是基礎學科專業(yè),入學后不能換專業(yè)。
“如果我們都放棄了基礎學科或所謂的‘天坑’專業(yè),我們又指望誰來做這些事呢?如果誰都不做,我們的國家怎么進步呢?”鄧紅兵說,一段時期專業(yè)的冷熱是客觀存在的,但要尊重專業(yè)選擇和學生個人興趣的結合,要看到趨勢、需求,今天的冷門專業(yè)往往與國家未來重大的需求同頻共振。
鄧紅兵在信中這樣寫道,“我們都可以不學環(huán)境,但當環(huán)境污染的時候,我們都會抱怨。我們不學化學和材料,我們的芯片被卡著脖子的時候,我們卻誤以為是電信、IT還不夠發(fā)達,而不知道芯片不僅需要陽春白雪,還需要下里巴人,材料、化學同樣缺一不可?!?
鄧紅兵認為,就像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院士在校園里所講的,今天將跨入大學校園的00后一代,到2035年35歲左右,到2050年50歲左右,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關鍵就在今天的校園,他們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未來的樣子,“每個專業(yè)的人才需要都不可或缺,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無論專業(yè)冷熱,奮斗才能成就強國一代。”
與此同時,從歷史上看青年成才的規(guī)律,每一代投入到國家需求中的青年學子,都不會被國家所遺忘,也恰恰是在國家的需求中,青年能在國家搭建的更多平臺上加速成長。
7月2日,武漢大學官方微博轉發(fā)這封《致廣大考生和家長的一封信》時,如是點評:“家國情懷、個人興趣、誠實善良、愈挫愈勇的心態(tài)……想必更為重要。因為在熱愛與責任面前,所有選擇都不應被辜負?!?
翻頁是公開信全文
標簽 鄧紅兵- 原標題:為“天坑”專業(yè)正名的武大教授鄧紅兵:別把每個專業(yè)都用錢衡量
- 責任編輯: 李天宇 
-
云南省新增本土確診1例
2021-07-13 06:5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覺醒年代》今起全港首播
2021-07-12 21:04 香港 -
邱毅在廈門接種科興疫苗
2021-07-12 20:07 臺灣 -
“港獨”組織策劃炸彈恐襲案再有5人落網(wǎng),含2名“金主”
2021-07-12 19:35 香港 -
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發(fā)放名單公布
2021-07-12 19:32 -
再救出一人!蘇州酒店坍塌已致1死,9人失聯(lián)
2021-07-12 19:20 安全生產(chǎn)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fā)《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2021-07-12 18:28 -
臺灣最新民調:抗疫不力,民進黨流失近300萬支持者
2021-07-12 18:28 臺灣 -
馮小剛新劇這波諷刺拉滿了
2021-07-12 18:11 -
港大醫(yī)學會站出來了!
2021-07-12 17:39 香港 -
布林肯就“南海仲裁案五周年”發(fā)聲明,外交部強調六點駁斥
2021-07-12 16:46 中國外交 -
北方工業(yè)大學原副校長被雙開:20余次匿名誣告,涉8名局級干部
2021-07-12 16:40 依法治國 -
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展覽館15日起向公眾開放
2021-07-12 16:34 -
今年首次用“極端”描述的強降雨還要下多久?專家解讀
2021-07-12 16:34 -
國家航天局計劃組織部分月球樣品入藏毛澤東故鄉(xiāng)
2021-07-12 16:04 航空航天 -
臺當局:明后年購買1500萬劑莫德納疫苗
2021-07-12 15:31 臺灣 -
廣西河池警方成功處置一精神病人肇事事件:用三枚催淚彈控制
2021-07-12 15:13 -
廣東出臺方案,支持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qū)數(shù)據(jù)平臺
2021-07-12 15:12 -
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啟航
2021-07-12 15:04 -
臺灣新增24例確診病例、1例死亡
2021-07-12 14:31 臺灣
相關推薦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評論 83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評論 272這場貿(mào)易戰(zhàn),美國就是個“紙老虎” 評論 106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34最新聞 Hot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頭買歐洲資產(chǎn)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