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估值超500億美元,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公司迎來又一轉(zhuǎn)折點
【文/潘昱辰】作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ADAS)和自動駕駛技術(shù)的行業(yè)先驅(qū),已于4年前歸屬英特爾公司的Mobileye即將經(jīng)歷下一個轉(zhuǎn)折點。
12月7日,英特爾披露將推動Mobileye獨立上市,預計于2022年中期登陸美國股市。英特爾對Mobileye當前的估值超過500億美元。在獨立上市后,英特爾仍將持有Mobileye多數(shù)股份,既有研發(fā)經(jīng)營團隊和管理層將繼續(xù)留任。
在消息披露后,英特爾盤后股價一度大漲8%。
實際上,這已不是Mobileye第一次嘗試IPO。早在2014年,Mobileye便已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以53億美元的價格上市。2017年,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后者也隨之私有化退市。
與特斯拉的分合
作為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代表之一,Mobileye由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教授阿姆農(nóng)·沙舒亞創(chuàng)立于世紀之交。2004年,Mobileye推出了基于攝像頭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ADAS),同年為旗下自研芯片EyeQ1進行首次采樣。2007年,Mobileye與通用、寶馬及沃爾沃等3家汽車巨頭首次合作生產(chǎn)搭載這一系統(tǒng)的車型,并于同年推出業(yè)內(nèi)首個攝像頭與雷達融合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
自2008年Mobileye芯片EyeQ1正式裝機始,目前EyeQ芯片已迭代至第五代,所支持的能力也由簡單的駕駛輔助到L2、L3,一直延伸至如今的L4-L5級,裝機量更是超過6000萬輛。Mobileye解決方案的合作伙伴數(shù)量也從2007年的7家主機廠、36款車型,增長至2019年的28家主機廠、超過300款車型。
不過Mobileye真正開始廣為人知,當屬與特斯拉基于Autopilot輔助駕駛系統(tǒng)的合作:2014年,特斯拉開始為旗下車型裝載支持L2級駕駛能力的EyeQ3芯片,并采用Mobileye的視覺解決方案。同樣是在這一年,Mobileye首次登陸美股市場,創(chuàng)下以色列公司在美上市的紀錄。
然而Mobileye和特斯拉的蜜月期并未持續(xù)太久,打破平靜的則是一起嚴重的駕駛事故。
2016年5月,美國佛羅里達州一位Model S車主在開啟Autopilot駕駛時撞上一輛橫向行駛的卡車,造成駕駛員當場死亡。對于事故的原因,雙方各執(zhí)一詞。Mobileye認為輔助駕駛技術(shù)并非十全十美,本身不能回避所有意外情況,是特斯拉激進的策略擅自開放了權(quán)限,而特斯拉則認為責任在與攝像頭和雷達等傳感器的識別能力。
而那起致死車禍,則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各取所需的并購
與特斯拉分道揚鑣并沒有影響Mobileye的發(fā)展前景。僅僅一年后,計算機半導體巨頭英特爾便斥資153億美元收購了Mobileye。對于Mobileye而言,加盟英特爾除了更穩(wěn)定的資金來源和人才儲備外,其在計算機芯片領(lǐng)域的地位也有助于Mobileye獲得算力更加強大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實際上,早在同特斯拉分手前的2016年1月,Mobileye就與英特爾和寶馬共同宣布建立自動駕駛聯(lián)盟,為日后加入英特爾遞交了投名狀。
而對于英特爾而言,近年來其在老本行計算機半導體領(lǐng)域的發(fā)展正逐漸陷入瓶頸。三季度財報顯示,英特爾總營收191.92億美元,同比僅增5%;毛利潤107.46億美元,同比僅增2.9%,其中拖后腿的正是主營的計算機業(yè)務(wù),當期凈營收96.64億美元,同比下滑2%,運營利潤33.17億美元,同比下滑6.7%。
另一方面,汽車正處于電氣化、智能化、網(wǎng)聯(lián)化的變革階段,在各主要工業(yè)國都是不折不扣的朝陽產(chǎn)業(yè)。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建樹不多的背景下,英特爾自然不愿錯過下一個風口。在Mobileye之前,英特爾已在公司內(nèi)部組建了自動駕駛部門,而收購一家成熟且具備相當業(yè)內(nèi)口碑的企業(yè)無疑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市場對車用芯片需求的日益劇增,特別是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始終得不到遏制,以芯片為首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遭受了嚴重挫折,“缺芯”成為懸在全球車企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Mobileye也由此成為了英特爾旗下最具價值的部門之一。
根據(jù)英特爾財報,Mobileye部門2019、2020年度總營收分別達到8.79億美元和9.67億美元,同比均增長約10%,今年僅第三季度營收即達到3.2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四成。此外自2017年被收購至今,Mobileye的估值已翻了三倍之多。
來自內(nèi)外的挑戰(zhàn)
不過,伴隨著汽車“新四化”逐漸步入深水區(qū),Mobileye面對的挑戰(zhàn)也日漸浮現(xiàn)。
截至2021年,Mobileye的EyeQ芯片出貨量突破1億。但值得一提的是,從2014年首次上市到被英特爾收購,EyeQ芯片出貨量的復合年增長率超過60%,而在被收購后,盡管Mobileye的市場占有率在2019年已達70%,但出貨量增速卻逐年下滑,至2020年的增長率已不足10%。
Mobileye的減速,主要來自于汽車制造商合作方態(tài)度的變化。有了特斯拉的先例,處于強勢地位的主機廠對Mobileye全棧解決方案的興趣正在減弱。一些原先采用其解決方案的客戶也開始嘗試“脫鉤”,不希望雞蛋置于同一籃子之中。
如采用EyeQ4芯片的蔚來將新車ET7的芯片替換為英偉達的Orin,同樣搭載這一平臺的還有理想汽車的下一代車型。就連一度和英特爾、Mobileye建立同盟關(guān)系的寶馬集團,也在2021高通投資者大會上達成合作,將于2025年在旗下車型上采用高通驍龍Ride平臺和芯片。
除了國際大廠外,來自中國的華為、地平線等也已進入越來越多車企的視野。如北汽極狐和金康賽力斯的部分車型均采用華為全棧解決方案,而2021款理想ONE則搭載了來自地平線的“征程3”芯片。
對于Mobileye而言,好消息是在失去一些合作對象的同時仍迎來了新的客戶,其中最重要的莫過于全球銷量第一的豐田汽車。今年5月,豐田與Mobileye及零部件巨頭采埃孚達成合作,共同為未來的豐田車型提供ADAS解決方案。
此外,Mobileye在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上的投入也有了新的成果,基于蔚來ES8打造的Robotaxi將于明年在全球主要市場進行投放。
不過,Mobileye等自動駕駛公司與主機廠的分歧始終難以回避。諸如特斯拉的車企更在意如何將數(shù)據(jù)等核心利益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開放性弱的Mobileye方案難以使車企自主進行修改,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方案,從而滿足廠家和用戶的更多需求。因此在與Mobileye分手后,特斯拉走上自研視覺識別芯片的道路,嘗試筑起屬于企業(yè)自身的護城河。
與特斯拉抱有類似想法的行業(yè)巨頭不在少數(shù)。Mobileye的困擾,也是所有類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挑戰(zhàn)。與主機廠逐步綁定遂成為了一些初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的選擇。除了自主研發(fā)外,主機廠更多采用并購、入股等途徑來控制這些初創(chuàng)公司:如上汽集團聯(lián)合通用、豐田、博世等行業(yè)巨頭共同領(lǐng)投的初創(chuàng)公司Momenta,于今年11月剛剛完成超5億美元的C+輪融資;而早在幾年前,通用汽車及大眾-福特聯(lián)盟也分別收購與投資了初創(chuàng)公司Cruise和Argo AI;此外,諸如小米、富士康等非直接關(guān)聯(lián)企業(yè),也在風口下加大對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行業(yè)的投資。
而資本市場對自動駕駛的高估值,也驅(qū)使著部分頭部企業(yè)走向獨立上市。今年11月,兩家初創(chuàng)公司Aurora和Embark先后在美國上市,融資金額分別達到10億美元和6億美元,估值分別超過130億美元和50億美元。
作為行業(yè)先驅(qū)者之一,此番Mobileye的二度上市,對于英特爾而言是一筆穩(wěn)賺不賠的套現(xiàn)交易,但對于自動駕駛公司而言,從領(lǐng)先到逐漸被后來者居上,Mobileye未來將要迎接的大小風浪也才剛剛開始。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長城汽車就歐拉好貓芯片問題再發(fā)聲明
2021-12-09 16:10 汽車工業(yè) -
乘聯(lián)會最新報告:11月自主品牌份額超46%,新能源超40萬輛
2021-12-08 19:03 汽車工業(yè) -
標致計劃至2030年在歐洲市場全面轉(zhuǎn)為純電車型
2021-12-08 18:17 汽車工業(yè) -
觀駕 | 東風雪鐵龍凡爾賽C5 X提供了一個最優(yōu)解
2021-12-08 14:29 汽車工業(yè) -
豪華電動車主應有的尊享體驗,首家凱迪拉克IQ超充站在滬投入試運營
2021-12-08 09:41 -
公布電氣化轉(zhuǎn)型三階段,群狼環(huán)伺下的寶馬能否轉(zhuǎn)身?
2021-12-07 19:45 汽車工業(yè) -
自主轎車集體進步,廣汽傳祺單兵突出
2021-12-06 14:30 汽車工業(yè) -
歷史首次,蔚來、小鵬、理想汽車月交付量同時破萬
2021-12-02 18:03 汽車工業(yè) -
10月合資SUV:日德補“芯”,美系回落
2021-12-01 18:43 汽車工業(yè) -
10月MPV市場:五菱宏光再破3萬輛,傳祺M8創(chuàng)新高
2021-12-01 15:42 汽車工業(yè) -
日產(chǎn)汽車計劃5年內(nèi)投2萬億日元推進電氣化轉(zhuǎn)型
2021-11-30 17:31 汽車工業(yè) -
增資重組,廣汽埃安混改再進一步
2021-11-30 16:53 汽車工業(yè) -
10月合資轎車:軒逸重回第一,凱美瑞創(chuàng)新高
2021-11-29 14:09 汽車工業(yè) -
10月自主轎車:誰打好了“基本盤”
2021-11-29 14:09 汽車工業(yè) -
合作方質(zhì)疑電池安全后,國軒高科發(fā)聲
2021-11-29 11:28 汽車工業(yè) -
上汽“科創(chuàng)小巨人”之一,捷氫科技率先啟動分拆上市
2021-11-25 16:08 新能源汽車 -
10月自主品牌SUV銷售近40萬輛,跑贏大盤
2021-11-25 13:56 汽車工業(yè) -
在廣州車展看行業(yè)變化,先從“北京”出發(fā)
2021-11-25 13:56 2021廣州車展 -
漸行漸“野”,坦克500開啟預售
2021-11-25 13:56 2021廣州車展 -
機甲龍走紅,不負沙龍汽車CEO文飛9月“懷胎”
2021-11-25 10:03 2021廣州車展
相關(guān)推薦 -
“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評論 97“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評論 198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評論 202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評論 134“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評論 327最新聞 Hot
-
“半個房本不夠買輛車,特朗普狠傷自己基本盤”
-
美科技巨頭重倉這一領(lǐng)域,“但中國已經(jīng)領(lǐng)先”
-
日本:最后的堡壘,也開始塌了
-
“和中美搶占份額”,歐洲“光譜”首戰(zhàn)失敗
-
格陵蘭島回懟特朗普:美國不會得到,我們不屬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國已準備好培養(yǎng)自己的頂尖數(shù)學家
-
“俄美已開始討論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長:還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臉
-
“普京主義在美國獲勝了”
-
美防長又來:美國需要日本以“遏制”中國
-
出錢換首訪?“特朗普擬5月中旬出訪沙特”
-
深度揭秘:美國全方位介入俄烏沖突,歐洲人聽了都吃驚
-
“拉群門”后,“萬斯等人建議將他掃地出門”
-
特朗普:普京的話讓我很生氣
-
“中國行動計劃”重啟?FBI突襲知名華裔教授住宅
-
“我不在乎漲價,這樣他們就會買美國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