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大學中國“第一懸挑樓”大半樓體懸空 神似阿布扎比藝術館引爭議
關鍵字: 武漢大學懸挑樓第一懸挑樓武漢大學博物館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萬林藝術博物館陳東升雷人建筑建筑風格2015年1月10日,在武漢大學校園內(nèi),一顆高28米的巨型”鉆石”拔地而起。這是該校新建的鋼結構博物館樓體,其建筑難度創(chuàng)下“國內(nèi)建筑第一”:總長度為78米,前端懸挑跨度達48米,也就是大半樓體處于懸空狀態(tài)。武漢大學的“鉆石狀”懸挑樓見證了中國建筑奇跡,然而也伴隨兩大爭議:一是風格新潮,與周邊具有上百年歷史的武漢大學古樸的老式建筑形成鮮明對比;二是設計方案與阿布扎比古根海姆藝術館的方案相似度過高,而設計者為同一設計師。那么,大家覺得這個建筑怎么樣?
中國“第一懸挑樓”實景圖
中國“第一懸挑樓”設計方案圖
博物館全名為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以捐建者陳東升的父親的名字命名,于2012年10月破土動工,2014年12月投入使用,分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由國內(nèi)著名建筑師朱锫先生設計,它的外形像一顆巨大的鉆石,但其實它的靈感來源于珞珈山上的一塊石頭。捐建者陳東升是武大校友,曾大學畢業(yè)那年在珞珈山頂?shù)囊粔K石頭上刻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樣一句話用以激勵自己,而萬林博物館的設計靈感來源于這段經(jīng)歷。
該建筑前端懸挑跨度達48米,總長度才78米
萬林藝術博物館館址選在珞珈山麓,是學校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學生活動的中心區(qū),也是學校早期優(yōu)秀建筑和自然人文景觀的中心區(qū)。博物館總建筑面積8000多平米,博物館設計十分前衛(wèi),與周邊具有上百年歷史的武漢大學古樸的老式建筑形成鮮明對比,曾引發(fā)反對聲音。曾有網(wǎng)友批評,最終可能會有兩種效果:一種會象是貝聿銘設計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入口,實現(xiàn)一種出奇制勝的效果,也可能象人民大會堂和故宮邊上的國家大劇院,留下爭議。
仰視可見大半樓體處于懸空狀態(tài)
建筑周圍是武漢大學老式建筑
據(jù)百度百科介紹,2011年11月武漢大學曾公開征集博物館的設計方案,設計師提供了四套方案。校方許諾將繼續(xù)向師生征集,后宣布將召開聽證會四選一。不過,2012年在未舉辦聽證會的情況下,以四套方案以外的現(xiàn)方案直接展開了施工。查詢可知,國內(nèi)著名建筑師朱锫十分優(yōu)秀,有不少作品在國際上獲過獎,然而,武大萬林博物的方案與朱锫的阿布扎比古根海姆藝術館的方案相似度過高,也引發(fā)不小爭議。那個藝術館的建設在2011年被耽擱下來了,設計者是否將創(chuàng)意干脆用在武大的萬林博物館?
兩處建筑的設計方案圖
捐建者陳東升生于1957年12月17日,湖北京山人,1983年7月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師從董輔礽,獲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1993年創(chuàng)建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1996年組建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兼CEO。旗下企業(yè)包括泰康人壽、嘉德國際、宅急送等。陳東升后來娶毛澤東的外孫女孔東梅為妻。在2013年《新財富》雜志發(fā)布的“新財富500富人榜”排名中,陳東升、孔東梅夫婦以50億元財富位列第242位。
陳東升孔東梅夫婦與李敏合照
陳東升在所著的《一槌定音:我與嘉德二十年》中提及,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是為母校120周年獻上的一份禮物,私人捐贈一億元人民幣建造,以父親的名字命名,體現(xiàn)了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一般西方人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但中國人喜歡用長輩的名字,像臺灣最大的醫(yī)院——長庚醫(yī)院,是王永慶用父親王長庚的名字命名的,兆龍飯店是包玉剛用父親包兆龍的名字命名的。陳東升說,武漢大學一進門的體育館是黎元洪家族捐的,我希望萬林藝術博物館就像黎元洪捐的體育館一樣,造一個經(jīng)典性的建筑、一個標志性的建筑,豐富和提升武漢大學的魅力。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關文平
-
尹錫悅被罷免 評論 228馬克龍:別天真了!歐盟要暫停對美投資 評論 71“果然,中國說對了” 評論 262“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評論 220“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163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