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工匠:導彈精細焊接大師王鋒
關鍵字: 工匠精神大國工匠導彈 王鋒將多個直徑4毫米(手機充電線大小)、壁厚只有0.5毫米、不同彎曲形狀、易變形的不銹鋼管路焊接在一起,焊縫要求達到航天一級焊縫標準(高于國家標準),并且控制變形,讓直徑2毫米的鋼球順利通過。這是什么水平?
這就是80后焊接大師王鋒的絕活。為導彈各種復雜零部組件進行了天衣無縫的“縫合”,完成后的產(chǎn)品還要耐高壓、耐腐蝕、氣密合格,難度不亞于外科醫(yī)生縫合血管、皮膚。憑借鉆研精神和過硬技術(shù),某項以往成功率僅30%的焊接難題,在他手中成功率達100%。5月19日,千龍網(wǎng)報道了這位航天科工二院283廠“第一把焊槍”的故事。
資料圖:導彈的“外科手術(shù)”大師 王鋒
今年36歲的王鋒,北京平谷人,懷著對航天的向往,一畢業(yè)就來到航天科工二院283廠工作,至今已有15個年頭。作為283廠的焊接大師和高級技師,王鋒精于氬弧焊技術(shù),長于復雜零件高難度焊接任務。
15年來,他幾乎參與了二院所有型號的焊接任務。在研制型號的一次次復雜、高難度的焊接攻關中,王鋒鍛煉成為車間手工焊的“第一把焊槍”。
啃下這塊“硬骨頭”
日前,千龍網(wǎng)記者來到283廠的車間,見到這位號稱“第一把焊槍”的王鋒時,他正在焊接一個零件。湛藍的弧光閃爍,所過之處,一道平整均勻的銀白色焊縫將兩個零部件融為一體。
放下手頭的活兒,王鋒告訴記者,航天產(chǎn)品因其特殊性,講究零缺陷。許多復雜零部件無法用自動化焊接機器完成,只能依靠手動焊接。而質(zhì)量的嚴苛標準,對他們這些操作者的焊接技術(sh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鋒向記者舉例說,之前,某殼體的焊接是困擾他們283廠鈑金焊裝車間的一大難題,被稱作那些年最難干的活兒?!案鶕?jù)產(chǎn)品要求,焊縫要達到航天標準的一級焊縫并進行百分之百射線檢測,同時需要通過強度試驗,只有兩項考核達標,焊接才算合格?!?
王鋒說,由于產(chǎn)品是特殊材質(zhì),焊接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出現(xiàn)氣孔、夾渣,形成焊接缺陷,以往的焊接合格率僅能達到30%。當他接手這項任務時,也深感身上的擔子沉甸甸的。“要么一次成功,要么產(chǎn)品報廢,必須小心謹慎,不能出現(xiàn)絲毫差錯……”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在近1年的時間里,王鋒反復開展焊接試驗。為了實時掌握焊接熔池的變化,焊接時眼睛必須死死盯住焊點,一條焊縫下來3分多鐘不眨眼,當熄焊的一瞬間,眼睛一閉眼淚便嘩嘩往下流。
為了達到要求,王鋒練就了連續(xù)焊接三分鐘不眨眼的硬功夫
“焊接講究心到、眼到、手到,手眼配合很重要。”王鋒一遍遍地琢磨、嘗試、改進,終于找到了訣竅。
皇天不負苦心人!以前焊縫的外觀差異能用肉眼識別,經(jīng)過王鋒的不斷改進,焊縫越來越漂亮,而且質(zhì)量過關。經(jīng)王鋒之手焊接的上百件殼體竟然沒有出現(xiàn)過一件質(zhì)量問題,合格率達到100%。
成為焊接“第一人”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jié)是,王鋒干活特別精細,每次焊接前,他總是把工裝平臺仔細的擦拭干凈,把待焊零件一絲不茍的打磨刮凈,他焊接用的手套永遠是雪白的,他的工作服上從來看不到一丁點的油污。他說,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jié),細節(jié)決定成敗。
憑著這股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這些年來,他先后攻克了多項高難度任務,一些焊接任務在廠里只有他才能夠完成,成為車間公認的焊接“第一人”。
既然成為“第一人”,肯定有過人之處。
在車間采訪時,王鋒的多位同事向記者表示,王鋒的過人之處就在于,他能將多個直徑4毫米(手機充電線大小)、壁厚只有0.5毫米、不同彎曲形狀、易變形的不銹鋼管路焊接在一起,焊縫要求達到航天一級焊縫標準(高于國家標準),并且控制變形,讓直徑2毫米的鋼球順利通過。
技術(shù)過硬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王鋒做事始終講究“用心”和“恒心”合而為一。據(jù)王鋒回憶,在某次項目攻關時,為了確保質(zhì)量和效率,他從早上8點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2點,整整18個小時,除了匆匆吃盒飯的時間,就是持續(xù)不斷地工作。
任務完成后,他和車間工友一起去吃宵夜,從來不喝酒的王鋒,竟然一口氣喝了三瓶啤酒。大家都很驚訝。王鋒卻不好意思地說,“忙暈乎了,一整天忘喝水,茶水太燙,我渴得慌。”
王鋒不光在廠內(nèi)很有名氣,許多企業(yè)和研究所也都紛紛找上門來,為的就是請王鋒協(xié)助焊接一些復雜產(chǎn)品。
某重大工程項目中,負責總體設計方案的研究所曾與多家單位進行接洽,最終將產(chǎn)品加工任務交給王鋒所在單位,其中王鋒過硬的焊接技能在其間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最終,在車間和王鋒的攻關下,產(chǎn)品如期交付,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國際大賽顯“真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鋒不光在國內(nèi)名噪一時,他還在國際焊接大賽上展示了中國真功夫,為國家爭了光,添了彩。
2013年8月,烏克蘭第十屆國際焊接大賽在黑海明珠敖德薩市如期舉行。本屆大賽邀請到了來自中國、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6個國家64名頂尖選手,王鋒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名選手。
對決賽當天的情形,王鋒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在一個廣場上,一間間不足6平米的比賽操作間緊密相連,圍成了一片正方形的比賽場地,將賽場內(nèi)外隔絕。王鋒的比賽時間段是中午12:30-13:30分,現(xiàn)場氣溫已攀升到30多度。
“當時,我身穿一身天藍色焊接服,一邊快速做著焊接準備,一邊飛速思考著焊接時可能出現(xiàn)的狀況,裝配、固定、打磨、焊接,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王鋒向記者回憶道,當時,酷熱的天氣,緊張的比賽,使他全身濕透也渾然不覺。
他說,第一次踏出國門參加國際大賽,除了經(jīng)驗不足,他還要克服與主辦方及裁判語言不通的困難,同時國外的焊接技術(shù)標準、比賽規(guī)則與國內(nèi)不同,焊接裝備的差異使得他應對本次比賽的難度大大提升。
“與國內(nèi)不同,國外對每一道焊接的時間都做了具體規(guī)定,超時就要扣分……一些焊接要求與國內(nèi)的焊接習慣不同,比較難適應?!蓖蹁h告訴記者,另外,鎢極氬弧焊項目在本屆大賽中因參賽選手多、技術(shù)含量高而成為大熱門,同時,該項目一直是國外選手的傳統(tǒng)強項,中國選手想要脫穎而出獲得名次難度很大。
大國工匠 “麻辣雞絲!”
最終,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和穩(wěn)定的發(fā)揮,摘得亞軍的王鋒展示出了中國技能工人高超的焊接水平。當王鋒登上領獎臺時,在場的國外選手高喊著:“麻辣雞絲,麻辣雞絲!”俄語譯為:“好樣的,好樣的!”叫好聲表達了國外選手對這位中國選手高超技術(shù)的贊美之情。
雖然,這些年來,王鋒取得了很多榮譽和成績,但是他始終沒有停止奮斗的步伐。在王鋒看來,一個好的環(huán)境對于夢想的實現(xiàn)很重要,航天給了他圓夢的舞臺,讓他的夢想照亮現(xiàn)實。
談及未來,王鋒表示將勇攀高峰,抓緊一切時間鉆研掌握國內(nèi)外前沿技術(shù),一步步積累和創(chuàng)新,為導彈制造多貢獻力量,不斷提高自己焊接技能水平。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周遠方
-
尹錫悅被罷免 評論 228馬克龍:別天真了!歐盟要暫停對美投資 評論 71“果然,中國說對了” 評論 262“特朗普會讓世界團結(jié)起來,減少對美依賴” 評論 220“剛剛,我看到了未來,它不在美國” 評論 163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