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國語| 我在聯(lián)合國談太空軍控:大國擦槍走火的風險多大?
分享到:最后更新: 2022-10-02 12:37:19【采訪/觀察者網(wǎng) 李澤西】
9月12日至16日,聯(lián)合國“負責任外空行為準則”開放式工作組二期會在瑞士日內(nèi)瓦召開,“防止外空軍備競賽”成為會議最引人矚目的主題。
一般認為太空為海拔100公里以上的空間。近年來,隨著各國政府和企業(yè)擴大衛(wèi)星發(fā)射頻率,地球軌道日趨擁擠;一些國家紛紛成立“太空軍”,個別國家甚至宣布太空是“作戰(zhàn)域”,太空軍事化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外空條約》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制定的聯(lián)合國系列公約對于控制太空軍事沖突風險的力度不夠。
俄羅斯代表康斯坦丁·沃龍佐夫(Konstantin Vorontsov)更是在會上直言,“烏克蘭局勢”凸顯了美國及其盟友利用“民用太空設施”實現(xiàn)軍事目標的做法,這些“間接參與軍事沖突”的“準民用設施”將被俄羅斯視為“合理打擊目標”。
北京理工大學空間政策與法律研究院院長王國語應聯(lián)合國邀請以國際專家身份,在該會上作了題為“如何識別太空威脅”的主題發(fā)言,向大會介紹了太空安全、軍控問題的法律背景以及各國觀點。他還代表中國多次參與太空國際規(guī)則談判和起草工作,曾擔任聯(lián)合國裁軍研究所太空安全顧問。
近日,王國語院長接受了觀察者網(wǎng)專訪,就各國解決太空安全問題的倡議和立場、太空“擦槍走火”威脅、“太空垃圾”問題、美國航天局27日撞擊小行星等議題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為專訪實錄:
觀察者網(wǎng):您最近參與了聯(lián)合國“負責任外空行為”開放式工作組的會議,介紹了各國對于太空安全的不同理解??煞穹窒硪幌乱约罢務勏嚓P的法律背景?
王國語:太空安全治理的基本法律依據(jù)仍然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制定的一系列的聯(lián)合國外空條約,尤其是1967年的《外空條約》以及相關一般國際法,如《聯(lián)合國憲章》。但是,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一個新的外空條約出現(xiàn)。
《外空條約》1967年簽署(圖源:AP)
國際社會認為外空安全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和威脅,對國際規(guī)則的訴求越來越強。在這個背景下,中國和俄羅斯2008年提出了“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對外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條約”草案(PPWT),2014年又提出了PPWT的新案文。但這個草案一直遭到美國的阻撓和反對,在日內(nèi)瓦裁軍談判會議上一直沒有得到通過。
如通過,這將是國際法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已有的國際空間法僅禁止了在外空部署核武器以及其他任何類型的大規(guī)模殺傷武器,但沒有禁止常規(guī)武器的部署。PPWT的通過將為防止外空軍備競賽、防止外空武器化提供根本的法律依據(jù),它同時強調(diào)了不使用武力原則在外空的適用性,對于解釋傳統(tǒng)國際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各國對太空安全的理解,存在廣狹義之分。我認為各國應采用狹義的太空安全概念,這更有助于推動太空安全的有效治理,就是確保國家的太空資產(chǎn)、太空活動、太空權益免受人為故意破壞、損壞、干擾等等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以及維系這種狀態(tài)一種能力。
各國現(xiàn)有的理解與上述界定是存在偏差的?一部分國家認為我們要討論的太空安全不僅包括人為故意因素,還應包括人為過失因素。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當正常運行的在軌衛(wèi)星之間產(chǎn)生碰撞風險的時,國際社會應考慮怎么來協(xié)調(diào),怎么規(guī)避,怎么避免空間碎片的產(chǎn)生,這些不是對軍事或國家安全(security)的關切,而是對正?;顒又械陌踩╯afety)的關切,因此不是軍控應當討論的問題。還有一部分國家把太空安全的范圍界定的更廣,還包括自然原因,如小行星撞擊、空間天氣帶來的風險。我認為這些不屬于軍控范疇。
狹義的太空安全概念,能有效避免與其他聯(lián)合國或國際平臺討論的事項相重疊,節(jié)省各國的外交資源,以便更好的聚焦軍控領域的重要和緊迫問題。
王國語在聯(lián)合國“負責任外空行為準則”開放式工作組會議上致辭
觀察者網(wǎng):為什么美國要反對中國和俄羅斯提出的草案?
王國語:美國提出的理由有以下幾點:第一,外空武器的概念難以界定。第二,缺乏核查機制。第三,條約草案僅禁止了在外空放置武器,但未禁止地基武器,這里美國主要指的是地基動能反衛(wèi)武器。
實際上,這些理由都缺乏說服力,根本原因是美國的外空攻防能力發(fā)展得最快,它當然不希望這種攻防能力的發(fā)展受到條約限制,同時也不甘心由中俄主導外空安全國際治理的話語權。
觀察者網(wǎng):除了美、中、俄以外,歐洲等地的國家有沒有提出一些相關的提案?
王國語:PPWT得到多數(shù)國家的支持,僅有美國等少數(shù)幾個國家反對,歐洲國家則一般持中立立場。
2008年,歐盟提出了外空行為國際守則(ICOC)的倡議,但不是在聯(lián)合國框架內(nèi)提出來的,而是“另起爐灶”。此外,其關于外空自衛(wèi)權的規(guī)定也有給單邊濫用武力“開口子”的嫌疑。最后在中俄以及很多發(fā)展中國家的反對下無果而終。
2020年,英國發(fā)起一個“負責任外空行為”的倡議,試圖通過制定規(guī)范、規(guī)則、原則來減少對空間系統(tǒng)的威脅,美國等部分歐洲國家是該倡議的共提國。這個倡議從投票結(jié)果看,確實得到了大多數(shù)國家支持,但包括中俄在內(nèi)的十幾個國家投了反對票?;谠摮h成立的聯(lián)合國“負責任外空行為”開放式工作組在2022年已經(jīng)組織了兩輪討論,預期在2023年8月份結(jié)束工作。
觀察者網(wǎng):您提到的幾個草案之間主要的區(qū)別是在哪里?
王國語:首先從 PPWT條約名稱來看,它的核心意思非常明確,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以及禁止對空間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它嘗試以簽訂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的形式,來從根本解決外空安全問題,歐盟和英國的倡議并沒有如此明確的目標。
天空武器概念圖
歐盟的提案更強調(diào)的是減緩空間碎片的威脅,以及建立國際磋商的一些機制,但沒有提出有關防止外空武器化的任何舉措。此外,前面提到過,歐盟繞開了聯(lián)合國機制,相關討論并無聯(lián)合國的授權。
英國提出的“負責任外空行為”倡議,首先要識別空間系統(tǒng)面臨著哪些威脅,梳理外空攻防手段,包含地對地、地對天、天對地、天對天四種(美國提出的)場景,然后界定哪些是負責任的行為,哪些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沒有提到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而且其目標也不是從法律角度明確應當限制什么或禁止什么,而是從倫理角度確定太空行為的標準。
觀察者網(wǎng):所以這就是為什么中俄等國反對這個倡議?
王國語:有關中方的具體立場,可參考2021年5月中方提交給聯(lián)合國的立場文件。首先,中方質(zhì)疑“負責任/不負責任”的兩分法,國際規(guī)則的制定一般不會以這種二分法作為邏輯基點或主線?!柏撠熑?不負責任”二分法具有強烈的政治、感情和主觀色彩,不利于國家間對特定性為的有效規(guī)制措施達成共識。此外,英美等國如果真的有誠意推動外空安全國際治理進程,那么也可以在中俄提出的PPWT案文基礎上,提出完善的建議,而無需另起爐灶。
從更深層次角度來講,這與美國4月19號做出的不再開展破壞性、直升式反衛(wèi)導彈試驗承諾相關。
當下美國的反衛(wèi)星手段和能力是多樣的,除了地基直升式的動能手段,其非動能的手段也非常成熟,非常多樣化。從太空威懾的角度來講,美國有足夠的替代選項,甚至是更好的選項。美國現(xiàn)在要(借助英國倡議、己方承諾)把開展此類反衛(wèi)試驗的這個門關上。
從戰(zhàn)略和軍事上來講,美國這一舉措是聰明的,表面看是著眼太空環(huán)境保護,實則是基于大國博弈競爭的需要,同時還有效的牽制了盟友。美西同盟并不是鐵板一塊,其實各有所圖。美雖然盟友諸多,但這些盟國內(nèi)心深處肯定希望能發(fā)展出一個獨立的維護自己太空安全、國家安全的能力體系,但是美國“老大”,不允許或者是限制其盟友這方面能力的發(fā)展,你們需要什么保護我提供給你就好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澤西
-
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研制再傳捷報!
2022-10-01 08:51 航空航天 -
問天實驗艙如何完美轉(zhuǎn)位?詳細解讀來了
2022-09-30 16:46 -
遙感衛(wèi)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
2022-09-28 06:41 航空航天 -
珠海航展11月8日起舉行,空間站組合體展示艙將首次亮相
2022-09-27 17:59 -
汲水12噸!“鯤龍”AG600M滅火機完成投汲水試驗
2022-09-27 15:19 -
NASA成功撞擊小行星:防御地球還是昂貴的作秀?
2022-09-27 09:56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官宣:vivo再度成為FIFA世界杯全球官方手機
2022-09-27 09:47 手機 -
我國成功發(fā)射試驗十六號A/B星和試驗十七號衛(wèi)星
2022-09-27 08:25 航空航天 -
“天問一號”最新研究成果發(fā)布,我國科學家揭示火星淺表結(jié)構(gòu)
2022-09-27 07:02 航空航天 -
我國成功發(fā)射遙感三十六號衛(wèi)星
2022-09-26 22:17 航空航天 -
手機巨頭,還能否卷動PC市場?
2022-09-23 17:17 TMT觀察 -
110米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項目在新疆開工
2022-09-22 21:07 -
我國電推進系統(tǒng)首次完成低軌衛(wèi)星升軌任務
2022-09-21 08:35 航空航天 -
俄羅斯稱民用衛(wèi)星可能成為“合理打擊目標”,暗指馬斯克星鏈?
2022-09-20 13:48 航空航天 -
天問一號團隊獲2022年度世界航天獎
2022-09-19 21:27 航空航天 -
地溝油“上天”,我國規(guī)模化生產(chǎn)生物航煤取得適航審定
2022-09-19 20:38 航空航天 -
“這是在開倒車!”
2022-09-19 19:23 -
華為全聯(lián)接大會出海,超15項云技術首次落地全球
2022-09-19 16:57 TMT觀察 -
國家航天局與阿聯(lián)酋拉希德航天中心簽署探月合作協(xié)議
2022-09-17 20:08 航空航天 -
我國高空大型無人機高原氣象觀測試驗首飛作業(yè)成功完成
2022-09-17 20:06
相關推薦 -
“拿出關稅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負總責” 評論 81“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評論 106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評論 125全美數(shù)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評論 494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
-
“美國救援人員剛到緬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
受不了特朗普,美財長打算“跳船”了?
-
時間定了!“C909將執(zhí)飛越南國內(nèi)航線”
-
澤連斯基準備用測謊儀“抓內(nèi)鬼”
-
石破茂希望跟特朗普通話
-
澤連斯基猛批美國:軟弱!
-
尹錫悅再發(fā)聲
-
英方警告以色列:這不是對待英國議員應有的方式
-
全美數(shù)十萬人涌上街頭,“住手吧!特朗普”
-
歐盟報復美國?西班牙和意大利跳出來反對
-
“中方清單上的每一項,都瞄準要害”
-
罕見!黨內(nèi)盟友與特朗普唱反調(diào):明年我們可能面臨“血洗”
-
“崇拜了美國這么多年,我們還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國人,請別報復我們州”
-
中柬掛牌,洪瑪奈感謝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