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一:從梅毒傳播到新冠溯源,話語權戰(zhàn)爭在強國競爭中有何作用?
【2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聯(lián)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和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舉辦主題為“新冠將逝,大國何為”的主題論壇。這是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球爆發(fā)以來,中國智庫首次公開探討新冠消逝后的大國局勢。
本次論壇邀請政治、金融、疾控、經濟等領域的專家共同討論,并發(fā)布重磅報告《傳染病與大國興衰:基于歷史實例的研究》。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文一教授發(fā)表演講,他通過分析梅毒在文藝復興時期對歐洲社會與政治秩序的影響,得出話語權戰(zhàn)爭在強國爭霸賽中常起到排頭兵的作用。以下為演講全文?!?
【演講/文一】
我對疫情史和瘟疫史并沒有研究,但在我最近寫的一本書里,涉及到文藝復興時期很嚴重的瘟疫傳播,叫梅毒。我把它提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講四點:第一,梅毒的起源和傳播背景。第二,梅毒的基本醫(yī)學特征。第三,梅毒傳播以后的社會后果。第四,對今天的啟示:話語權戰(zhàn)爭。
首先,梅毒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才被真正記錄下來,當時是大流行,它是繼鼠疫后,對歐洲最大的一次瘟疫打擊。我們知道鼠疫在中世紀末期大流行,對歐洲造成了災難性的后果。文藝復興進入中期之后,開始流行梅毒。按照歷史記錄,梅毒爆發(fā)于15、16世紀的意大利,然后在歐洲迅速蔓延。
梅毒為什么在這個時候爆發(fā)和蔓延呢?梅毒從哪里來的呢?對此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到目前為止沒有定論?,F(xiàn)在還沒有定論不是因為醫(yī)學溯源技術不發(fā)達,而是有政治因素在后面。
關于梅毒是怎么發(fā)生的,怎么起源的,有一些理論和猜測的。有一種說法認為梅毒在文藝復興之前就已經存在,當時是一種相對無害的生物體,在文藝復興時期發(fā)生了進化蛻變,成了一種致命的病原體。還有一種說法,梅毒作為一種很可怕的傳染病,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就存在,影響也很大,只是當時把它誤認為是麻風病。
當然,這兩種說法都不是主流,最流行的說法,基本所有的教科書、媒體,甚至醫(yī)學專家都接受的說法是梅毒起源于美洲,是哥倫布將這個病毒從印第安人那里帶回了意大利,當時正好是地理大發(fā)現(xiàn)運動期間,哥倫布把這個病毒帶回意大利之后,又通過入侵意大利的法國雇傭軍將其傳播到歐洲各國。這是最流行的說法。
但是,我認為這些說法都是有問題的。不管梅毒是來自于哪里,它是在文藝復興時期(15世紀)的意大利開始泛濫,并在16世紀初蔓延到歐洲的每一個國家和城市。這才是最需要解釋的歷史事實。
而且歐洲人隨著地理大發(fā)現(xiàn)和全球殖民運動,又把病毒帶到他們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包括非洲、拉美和亞洲。也就是說,除了它起源于哪里,更為重要的是為什么它在那個時期突然在意大利和整個歐洲爆發(fā)?這一點非常重要。
當然,梅毒的溯源問題也非常重要。它究竟來自哪里?這個溯源方面的努力實際上非常缺乏,這個缺乏背后有深刻的政治原因。
第二,梅毒有一些非常典型的醫(yī)學特征。目前它已經是一種可控的傳染病,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性病,這要歸功于20世紀抗菌素的發(fā)現(xiàn)。梅毒是一種螺旋體細菌,通過體液交換在人群之間傳播。而且梅毒還可以通過孕婦,婦女懷孕從母親直接傳染給胎兒。
梅毒的傳染通常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概是一種無痛性的潰瘍時期,主要在生殖器、肛門、口腔這些部分形成一些局部的膿瘡和潰瘍,這是第一階段。如果第一期沒有止住,身體沒有產生抗體,或沒有通過藥物止住,便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會在全身大部分的地方出現(xiàn)皮疹和膿瘡,包括手掌和腳底,伴隨發(fā)燒、嗓子痛,而且斑塊性的脫發(fā),尤其頭發(fā)會脫掉。如果這個階段沒有止住,梅毒會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細菌會入侵人體的神經組織和內臟系統(tǒng),包括大腦、中樞神經、眼睛、心臟、血管、肝臟,骨骼和關節(jié)。這些地方都可以出現(xiàn)糜爛、腫瘤和包塊。
資料圖
這幾張圖片中,左邊第一個圖是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當時的藝術作品還沒有達芬奇的透視效果,圖中的病人渾身都是斑點、膿瘡和潰瘍。
中間這幅圖實際上是著名藝術家丟勒的作品,這個圖很有意思。一般認為如果病毒是哥倫布從美洲帶回來的,我們知道哥倫布是1492年航海,第二年1493年回到歐洲,而這個圖的上方寫的是1484。這個人身上長滿了膿瘡,有可能丟勒想反映梅毒是更早就出現(xiàn)了,但是有人說1484是星象上的說法,并不是真正發(fā)生在1484年。
梅毒可以從孕婦傳到胎兒,這個就很厲害了,胎兒是先天性梅毒,非常嚴重,小孩可能生下來就沒有鼻梁,沒有眼睛,因為都腐爛了,面部神經系統(tǒng)和肌肉都潰爛,牙齦和牙齒、下顎骨也是畸形和潰爛的,非??植?。
梅毒在歐洲大流行,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后果。因為歷史材料和數(shù)據都很少,現(xiàn)在還談不上做很嚴格的科學研究來探討,僅就我掌握的資料可以大概談一些。
首先,梅毒對個人身體健康造成很嚴重的傷害,即便沒有致命,也有各種各樣的后遺癥。剛才談到精神失常與癲狂就是后遺癥之一。眼睛失明、耳朵失聰也是,還有一種是大面積的脫發(fā)。
脫發(fā)比起其他的后遺癥顯得比較輕,但是在大庭廣眾面前就顯得極為尷尬,尤其是對于皇室的國王、女皇、王后和達官貴人,因此梅毒的爆發(fā)就刺激了一個新的產業(yè)發(fā)展,那就是假發(fā)的繁榮,由于需求量如此之大,假發(fā)的價格也逐漸飆升。
后來,戴假發(fā)居然成為一種歐洲的時尚,要很有錢才戴得起假發(fā),有錢有地位的人都開始戴假發(fā)。因為假發(fā)主要是動物頭部和尾巴的長毛制作的,非常臭,長期戴頭上會長虱子,所以也刺激人們研發(fā)各種各樣的香粉,把它灑在假發(fā)里面,刺激了香水的發(fā)展和研究。這是歐洲近代產生化妝品的原因。
資料圖
從這幅圖大家看到,歐洲流行假發(fā),很多人是因為得了梅毒,假發(fā)下面實際上是禿頭,后來假發(fā)成為一種時尚,有頭發(fā)的人也開始戴假發(fā)了。
病毒最早的文字記錄大概是從哥倫布回到歐洲前后,到1580年,大概一百年后,梅毒已經成為自黑死病以后歐洲社會最嚴重的一種瘟疫和災害了。
在伊麗莎白女王的時代,倫敦有20%的人口受到梅毒感染,按照當時醫(yī)生的話說,幾乎是“無限多”的梅毒病人堵塞了所有的醫(yī)院。法國路易十四國王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脫發(fā),擔心禿頂會傷害他的名聲,雇傭了48位假發(fā)制作者來拯救他的形象,他的堂兄,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也模仿這一做法。
現(xiàn)在也有一些傳說,很多西方名人都感染過梅毒,包括很著名的藝術家、音樂大師、政治人物,但是這些傳說實際上都沒法確切證明。
梅毒作為一種疾病促進了醫(yī)學的發(fā)展,但是因為醫(yī)學的發(fā)展大大滯后于物理學和化學,所以直到20世紀,尤其青霉素的發(fā)現(xiàn)和普及,梅毒才真正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在之前的四百多年中一直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
在歐洲歷史上,一般用水銀治療梅毒,實際上水銀對梅毒不起作用,而且因為是劇毒,很多得了梅毒的歐洲人是因為服用水銀而死的。
- 原標題:話語權戰(zhàn)爭在強國爭霸中常起排頭兵作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美國新增確診104489例、死亡582例
2022-04-23 08:13 美國一夢 -
我駐歐盟使團:堅決反對美歐借磋商之名對中國指手畫腳、威脅施壓
2022-04-23 07:54 -
俄國防部:“莫斯科”號沉沒致1死27失蹤
2022-04-23 07:21 俄羅斯之聲 -
聯(lián)合國秘書長26日將在莫斯科與普京會面
2022-04-23 07:19 烏克蘭之殤 -
英媒剛鼓動制裁德國,英國就批準5月底前向俄銀行結算天然氣
2022-04-22 23:02 不列顛 -
中方在允許印度留學生返華方面有無特殊考慮?外交部回應
2022-04-22 22:56 中國外交 -
“中俄聯(lián)合或成法國世紀最大危險”
2022-04-22 22:39 法國見聞 -
歐盟經濟專員:中國證明“民主”不是經濟增長關鍵
2022-04-22 21:58 烏克蘭之殤 -
“美國再壞也比中國好!”,德媒這話讓人蚌埠住了…
2022-04-22 21:48 -
洪都拉斯前總統(tǒng)埃爾南德斯被引渡至美國
2022-04-22 21:13 美國一夢 -
俄軍公布特別行動第二階段目標
2022-04-22 21:09 俄羅斯之聲 -
韓外交部:收到赴烏參戰(zhàn)韓公民死亡消息
2022-04-22 20:48 三八線之南 -
續(xù)寫中俄世代友好的新篇章——中俄青年發(fā)展論壇在京舉辦
2022-04-22 20:11 中國外交 -
香港:5月1日起允許非香港居民從海外入境
2022-04-22 20:10 香港 -
首次!日本外交藍皮書:美國變弱,世界進入中美競爭時代
2022-04-22 19:38 日本 -
《經濟學人》:若中國“武統(tǒng)”,西方沒膽拿出制裁俄羅斯那套
2022-04-22 19:31 中美關系 -
澳防長潑臟水:中國行賄,我們不會
2022-04-22 19:18 -
“你可以叫我畢登,喬·畢登”
2022-04-22 19:01 -
-
“居家辦公能打敗普京”?歐盟呼吁民眾做9件事
2022-04-22 17:41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評論 80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評論 269這場貿易戰(zhàn),美國就是個“紙老虎” 評論 100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33最新聞 Hot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
真急了!“白宮擬成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
黃仁勛訪華盼繼續(xù)合作,特朗普回應
-
中國男子在TikTok“神評”美國關稅,米爾斯海默秒答:贊同
-
“內地電影票房過億那一刻,香港電影就被顛覆了”
-
美國稅局代理局長剛上任三天就被免,“貝森特抱怨他是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頭買歐洲資產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