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觀察所:百度少女“開盒”事件,背后的水比你想的要深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心智觀察所】
近日,有網友稱百度副總裁謝廣軍的女兒在網上參與對他人的“開盒”行為,引發(fā)熱議。3月17日,謝廣軍發(fā)文承認此事并致歉。
緊接著百度親自下場,向媒體展示了針對事件的調查過程及結果進行現場說明,甚至出具了公證書,以此證明確認開盒信息并非從百度泄露。百度安全負責人陳洋還強調公司一貫對用戶數據實施加密存儲,對敏感數據進行嚴格隔離。
百度對自身責任的“撇清”卻把這個問題引向了另一個維度:一個13歲的小姑娘到底是如何做到對別人開盒的?她如何熟稔開盒別人的路徑?
按照孩子他爸謝廣軍的說法,他未成年的女兒“情緒失控下,把海外社群網站上的他人隱私信息發(fā)布在自己的賬號上,進而導致自己的個人信息也被曝光。”后據調查,開盒信息來自海外的社工庫——通過非法手段收集個人隱私信息的數據庫。相關調查過程已取證,并得到公證機關公證。
綜合各家媒體渠道,基本確認這個所謂的社工庫就是在全球頗有影響力卻屢屢陷入輿論漩渦的Telegram。比開盒事件本身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個13歲的未成年少女能玩Telegram,而且知道從上面花錢買隱私數據,這是一個危險的苗頭,值得國內社會各界警惕。
Telegram的“黑魔法”
Telegram由俄羅斯企業(yè)家帕維爾·杜羅夫(Pavel Durov)于2013年創(chuàng)立。杜羅夫此前曾創(chuàng)建俄羅斯最大社交平臺VKontakte(VK)。Telegram創(chuàng)立之初,就是以加密聊天和隱私保護為賣點,吸引了注重安全的用戶群體。2014年用戶量達1500萬,2024年突破9.5億,2025年3月月活躍用戶已經飆升超過10億,成為全球第二大通訊應用,僅次于WhatsApp,其社會影響力不可小覷。
有趣的是,在這一過程中Telegram的競爭對手們也曾給它送出助攻,例如2021年Facebook遭遇全球宕機事件,此消彼長,Telegram單日新增7000萬用戶。
這里有個問題,扎克伯格和馬斯克等一批人已經建立了一整套的全球網絡社區(qū)帝國,比如X、領英、WhatsApp、Instgram等,為啥Telegram還有如此魔力,能從中殺出重圍,而且屢戰(zhàn)屢勝?
因為Telegram有其“黑魔法”。
Telegram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設計核心是端到端加密、“閱后即焚”功能及去中心化架構,旨在為用戶提供“無審查、無監(jiān)控”的溝通環(huán)境。多年以來,它已經從基礎通信工具發(fā)展為支持20萬人的集成群組、廣播式信息發(fā)布頻道、機器人(如支付、翻譯)及區(qū)塊鏈服務(TON網絡)的多功能平臺,這是其他網絡平臺難以匹敵的。
總而言之,Telegram有著鮮明的“暗網”屬性。
多年以來,Telegram的加密功能不斷被全球黑產利用,例如個人信息交易、非法商品買賣和極端組織通訊,其匿名性已經成為灰產溫床;除此之外,在信息碎片化時代,Telegram的頻道功能滿足了用戶快速獲取新聞的需求,尤其在戰(zhàn)亂地區(qū)(如敘利亞內戰(zhàn)、俄烏戰(zhàn)爭等)成為替代傳統(tǒng)媒體的重要信息源。
黑產離不開“黑錢”。
Telegram難道僅靠創(chuàng)始人自己輸血來維持運營?通過TON網絡,Telegram成為Web3入口,支持加密貨幣支付和去中心化身份認證,推動社交與金融融合,Telegram雖然長期依賴創(chuàng)始人自籌資金,但也曾嘗試首次代幣發(fā)行籌集17億美元,但因美國SEC訴訟失敗,后續(xù)不斷通過廣告、Telegram Premium訂閱及區(qū)塊鏈支付探索盈利路徑。
需求決定供給,快、碎、隱,這種游擊戰(zhàn)的信息傳播、分發(fā)、獲取的打法,讓Telegram牢牢占據了屬于自己的生態(tài)位。
假設這位13歲的“百度二代”經常登錄或者間接知道一些Telegram的玩法,那么,她從上面拿到所需的開盒信息,并非是很難的事。
俄羅斯,“技術烏托邦”的流浪天堂?
對于Telegram所代表的技術理念與意識形態(tài)底色,我們還需進一步追問。
為何Telegram創(chuàng)于俄羅斯人之手?
為何Telegram被各國法律和情報部門各種“追殺”卻越挫越勇?
難道創(chuàng)始人帕維爾·杜羅夫不知道Telegram正在為全球黃賭毒產業(yè)鏈提供了各種便利?面對輿論場對其作惡的指責,并不缺錢的他們?yōu)楹尾皇帐郑?
Telegram創(chuàng)始人杜羅夫本人把自己標榜成自由主義的象征,他曾經遭受過所謂的反抗權威的經歷——比如在俄羅斯創(chuàng)辦社交平臺VKontakte時,因拒絕配合政府審查而被迫流亡,這種經歷塑造了他對“絕對言論自由”的堅持。Telegram平臺長期宣揚“不審查內容”,吸引了大量對傳統(tǒng)社交媒體不滿的用戶群體。
帕維爾·杜羅夫
標簽 心智觀察所- 原標題:百度少女“開盒”事件,背后的水比你想的要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昊 
-
從聯通年報讀懂運營商轉型的陣痛與未來
2025-03-24 10:37 心智觀察所 -
庫克現身北京
2025-03-22 21:49 -
中國空間站生命體+1!
2025-03-22 17:21 航空航天 -
又一大國重器,來了!
2025-03-22 14:54 科技前沿 -
上海交大發(fā)布蛋白質設計模型“Venus”,用AI訓練“六邊形戰(zhàn)士”
2025-03-22 14:22 -
全球首例!我國成功幫助漸凍癥失語患者重建交流能力
2025-03-22 13:59 科技前沿 -
火星取樣返回,美國能追上中國嗎?
2025-03-22 09:12 -
我國第二代“飛天”艙外服超額完成任務
2025-03-21 23:09 航空航天 -
神十九乘組圓滿完成第三次出艙,將于1個多月后返回地球
2025-03-21 23:07 航空航天 -
全球首例!我國腦機接口領域取得新突破
2025-03-21 22:55 -
我國新添一項世界之最
2025-03-21 14:13 科技前沿 -
月壤研究,重大突破!
2025-03-21 13:39 -
最小僅90納米!這一領域我國再獲突破
2025-03-21 09:57 科技前沿 -
巴拿馬港口風波說明,我們需要一部自己的《IEEPA》
2025-03-20 13:44 心智觀察所 -
我國實現星地量子密鑰分發(fā)新突破
2025-03-20 06:42 科技前沿 -
官方公示:王興興,擬獲表彰
2025-03-19 14:06 -
大逆轉!國產MCU進入“反向傳教”時代
2025-03-19 13:40 心智觀察所 -
三大運營商的難言之隱
2025-03-18 15:15 心智觀察所 -
高調展示的“美國雄心”,竟是中國制造
2025-03-18 09:56 心智觀察所 -
中國科學家提出全新太空太陽能電站設計,有望根本解決全球能源問題
2025-03-17 10:20 心智觀察所
相關推薦 -
“華爾街聽信特朗普,代價慘痛” 評論 21“看看美國關稅大棒,再看看中國海南…” 評論 48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 評論 736“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評論 315“華爾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機” 評論 177最新聞 Hot
-
“尹錫悅別再扮演總統(tǒng)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準備解除武裝,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還要一意孤行
-
美媒緊盯:中國,60天了…
-
美部長:百萬美國工人將“擰著小螺絲”造iPhone…
-
馬斯克嘲諷“哈佛經濟學博士”,納瓦羅回懟:他就是個賣車的
-
華爾街鐵粉變臉:特朗普,收手吧!
-
馬來西亞總理領頭:東盟要“抱團”
-
美“對等關稅”沒提俄羅斯,白宮回應
-
“歐洲200歐元,非洲才3美元,我們正面臨‘碳掠奪’”
-
美財長試圖安撫:股市短期波動,別慌
-
“最好的反擊就是不反擊?中國是個罕見的例外”
-
一開盤,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龐呼吁支持者:效仿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財長:怪DeepSeek…
-
“特朗普這么做就是干涉法國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