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凡欣:莫迪也瞄準中東了,對中印關系有何影響?
分享到:最后更新: 2020-01-03 07:28:29和印度與以色列一樣,印度與伊朗的關系既包含國家安全也包含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內涵。印度的政策制定者認為伊朗不僅是一個重要的能源供應國,而且是能夠通過發(fā)展印度伊朗關系遏制巴基斯坦,加強印度在中亞和南亞安全的一種方式,也能夠為中國不斷增長的地區(qū)存在提供了平衡點。2013年伊朗和印度首先同意通過中亞合作發(fā)展貿易和運輸,通過恰巴哈爾港鏈接伊朗和印度;2018年2月,印度與伊朗簽訂協(xié)議,租借恰巴哈爾港為印度通往阿富汗和的貿易通道,并積極參與周邊城市的鐵路建設。
通過恰巴哈爾港的基礎設施建設,印度一方面可以更容易的從伊朗進口石油,為阿富汗提供關鍵物質;另一方面可以平衡中國在中亞和中東地區(qū)的貿易,遏制巴基斯坦與中亞開展貿易。此外,印度在伊朗收到美國制裁的情況下依然進口伊朗原油,在美國對印度進口伊朗原油的制裁豁免到期后,印度通過采用不同的支付系統(tǒng)繼續(xù)進口原油,并向印度國有尤其公司提供伊朗天然氣田開發(fā)權。
莫迪政府在第二任期積極處理中東地區(qū)的外交關系,通過“西聯(lián)”戰(zhàn)略和“西望”政策把中東打造為印度的戰(zhàn)略核心地帶。
莫迪中東政策轉向產(chǎn)生的影響
盡管莫迪盡可能與波斯灣國家、以色列、伊朗培養(yǎng)關系,印度的“西望”政策仍面臨很多風險和挑戰(zhàn)。首先,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提升可能無法持久;其次,印度與伊朗就恰巴哈爾港的接觸不太可能會影響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選擇。與中國的“一帶一路”相比,印度在中亞和中東的影響力和規(guī)模都比較小。伊朗和巴基斯坦也需要克服分歧,連接他們港口的可能。第三,美國等大國政策也可能影響印度的努力,印度和伊朗關于恰巴哈爾港的協(xié)議被一再推遲部分原因就是美國對伊朗的經(jīng)濟制裁。
對于中東地區(qū)的國家來講,印度在重視中東國家的過程中對本國經(jīng)濟產(chǎn)生了促進作用,但印度容易受到它無法控制的地區(qū)沖突的影響,印度和中東國家的關系仍面臨挑戰(zhàn)。印度和阿聯(lián)酋的合作給印度帶來了很多投資,截至2018年11月底,阿聯(lián)酋主權財富基金資產(chǎn)高達1.18萬億美元,阿聯(lián)酋為印度打造了總額為750億美元的主權基金,為促進印度工業(yè)增長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10億美元已轉移至印度國家投資和基礎設施基金(NIIF)。
卡塔爾危機中沒有出現(xiàn)不利結果,說明印度在莫迪政府的西望政策下在處理中東問題方面有了更廣泛的經(jīng)驗,但沙特和伊朗的競爭、沙特阿拉伯和阿聯(lián)酋對卡塔爾的抵制都是印度“西望”戰(zhàn)略中的不穩(wěn)定因素。
2016年4月,沙特國王薩勒曼·本·阿普杜勒·阿齊茲在利雅得會見來訪的印度總理莫迪(@半島電視臺)
對于世界主要大國來說,從平衡戰(zhàn)略轉向“西聯(lián)”戰(zhàn)略后,印度和主要大國的關系會面臨更多挑戰(zhàn)。冷戰(zhàn)時期和上世紀90年代以前美國是中東地區(qū)的主要力量,現(xiàn)在俄羅斯和歐洲等國家的加入使得中東問題更加復雜,印度與美國、英國、歐盟的關系會受到更多考驗。從印度的角度來說,希望能夠擺脫外交傳統(tǒng)束縛,同步推進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冷戰(zhàn)結束后印度選擇戰(zhàn)隊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莫迪政府上臺后在巴以關系方面向美國陣營傾斜,但在伊朗問題上印度卻在美國的壓力下繼續(xù)與伊朗合作。
總的來說,如果印度仍舊想和過去那樣平衡世界主要大國,在中美貿易摩擦和英國脫歐的背景下會有更多阻力。
對于中印關系和印巴關系來說,印度仍需面臨雙邊層面的博弈。一方面,莫迪政府需要穩(wěn)步推進中印經(jīng)貿合作,印度需要中國的公司對印度進行投資,希望搭乘中國的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列車,幫助印度發(fā)展經(jīng)濟;另一方面印度也希望遏制中國在亞洲崛起,在中國提出 “一帶一路”倡議后,印度國內的反應非常消極。
印度在南亞地區(qū)的目標是維持印度的優(yōu)先地位,但莫迪政府認為印度的目標遭受了中國的挑戰(zhàn),在加大了對“友印”政府援助的同時扎穩(wěn)籬笆防止中國的“涉入”??偟膩碚f,中印都希望雙邊關系穩(wěn)定,但短期內亦存在結構性和根本性的矛盾,中印關系未來應妥善管控分歧,拓展務實合作,引領中印關系更好更穩(wěn)向前發(fā)展,延伸和擴大金奈會晤積極效應。(實習生常晟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武守哲
-
澳總理探訪山火受災區(qū),被憤怒民眾狂懟
2020-01-02 23:06 觀網(wǎng)看片 -
黎巴嫩收到國際刑警組織對戈恩通緝令
2020-01-02 22:23 日本 -
風滾草“大軍”侵襲美國公路,汽車被埋數(shù)小時
2020-01-02 22:00 觀網(wǎng)看片 -
英專家品“百年老酒”,鑒定結果引起不適
2020-01-02 19:50 不列顛 -
剛用TikTok招新兵 美陸軍不讓玩了
2020-01-02 16:54 中美關系 -
中國大使罕見曬圖,為“尼泊爾旅游年”打call
2020-01-02 16:19 中國外交 -
不放棄!印度批準“月船3號”計劃
2020-01-02 15:15 印度驚奇 -
伊拉克特種部隊重新控制使館周邊 示威者散去
2020-01-02 12:32 -
曹國辭職80天后,文在寅任命新法務部長官
2020-01-02 11:52 三八線之南 -
新年第一天,美國250種藥物漲價
2020-01-02 11:39 美國醫(yī)療改革 -
黎巴嫩總統(tǒng)曾要求日方放人,戈恩自稱受到他“熱情歡迎”
2020-01-02 10:58 日本 -
印尼又向中方抗議,學者:背后是某大國影子
2020-01-02 09:58 南海局勢 -
梅拉尼婭說新年希望“世界和平”,特朗普立馬拆臺
2020-01-02 08:54 特朗普 -
尷尬!圍攻美使館的領導者,被曝曾是奧巴馬“座上賓”
2020-01-02 08:31 伊拉克局勢 -
第二天,美軍就給伊拉克抗議者用上催淚彈
2020-01-01 23:43 伊拉克局勢 -
教皇道歉
2020-01-01 22:52 -
首次!中俄伊海上聯(lián)合軍演圓滿完成
2020-01-01 21:58 -
車窗壞了照樣開,果然是戰(zhàn)斗民族
2020-01-01 17:35 俄羅斯之聲 -
2020年他們都有話說,特朗普發(fā)了推
2020-01-01 16:09 -
堪比007電影:黎巴嫩媒體曝戈恩藏在樂器箱中逃離日本
2020-01-01 15:32 日本
相關推薦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10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評論 174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評論 141“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評論 134“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評論 141最新聞 Hot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拉夫羅夫:俄美準備舉行新一輪會談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俄烏沖突以來首次,俄總統(tǒng)特別代表或將訪美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xiàn)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shù)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