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鵬鯤:華為的困境,給了中國企業(yè)什么教訓?
分享到:最后更新: 2023-04-06 14:10:31【文/觀察者網(wǎng)科工力量專欄特約作者 余鵬鯤】
3月31日,華為發(fā)布了《華為2022 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華為的銷售收入折合642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僅有0.9%,凈利潤折合35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了68.7%。
對于被寄予厚望的華為而言,這樣的成績難言好看,同時也意味著2021年華為的銷售收入滑坡后,高利潤率也沒能保住。對于一家非上市企業(yè),收入和利潤率均表現(xiàn)不振是致命的,因此報告一出就有人驚呼:“華為的日子不好過!”
華為五年財務概要
毫無疑問,席卷全球的經(jīng)濟衰退以及空前惡劣的國際環(huán)境,正在沖擊著這家中國企業(yè)。從樸素的民族感情出發(fā),沒人希望華為衰落下去。那么,華為現(xiàn)在都面臨著哪些困難呢?
中國和華為都低估了制裁的影響
自從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發(fā)動貿(mào)易戰(zhàn)以來,在歐美市場表現(xiàn)突出的中國頭部企業(y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壓和制裁,中興被迫屈辱的出售,Tiktok則幾度面臨被封殺的危機。
2020年8月開始,華為遭到了美國政府無恥的封鎖和打壓,理論上無法進口任何含有美國技術的工業(yè)品。由于華為居安思危而且應對得當,2020年和2021年的表現(xiàn)依然亮眼,著實讓不少關心華為命運的人松了一口氣。但從長期來看,封鎖帶來的打擊將會逐步顯現(xiàn),絕不能低估。
以消費者業(yè)務為例,華為過去實行的是“榮耀+華為”的雙品牌戰(zhàn)略。由榮耀布局中低端業(yè)務,保證了總出貨量,進而攤低了自研麒麟芯片的成本。同時榮耀也成為華為新技術和新商業(yè)模式的試驗田,保證了華為產(chǎn)品迭代既快速又穩(wěn)定。
為了實現(xiàn)華為和中國利益的最大化,2020年11月華為不得不整體出售了榮耀的業(yè)務資產(chǎn)。不再占有榮耀的任何股份,也不參與榮耀的經(jīng)營管理。華為此舉保護了榮耀的品牌價值,減少了對產(chǎn)業(yè)上下游的沖擊,同時也有利于集中精力維持華為擅長的領域。但代價就是華為不得不面臨著更高的成本和更小的市場。
華為與榮耀分家并出售的聲明
根據(jù)counterpoint數(shù)據(jù),華為在2019年第1季度的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份額達到歷史最高,占全球的17%。制裁從2019年第2季度開始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并使得華為的海外市場份額持續(xù)下滑。雖然,其出貨量在2020年第二季度超過三星成為世界第一,但沒有改變海外市場增長下滑的頹勢。
2020年2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首次超過三星,位居世界第一
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排名
面對制裁,華為之所以沒有直接衰落,在于提前做了一些準備。華為的“備胎計劃”曾被新聞聯(lián)播稱贊:“顯示出其居安思危的戰(zhàn)略遠見、未雨綢繆的底線思維,以及堅忍不拔、攻堅克難的奮斗豪情。中國企業(yè)與中國企業(yè)家的這種精神,正是中國不斷攀登科技高峰的力量所在”。
然而無論是華為還是中國,都低估了帝國主義的陰險和奸詐,在部分領域高估了自身應對“極限施壓”的能力。
以麒麟為代表的自研芯片,依然是購買ARM公版設計自行優(yōu)化的結果,加之受制于ARM指令集強制兼容的生態(tài),自研卻不自主。以鴻蒙為主的操作系統(tǒng),依然要對接其他系統(tǒng)例如安卓的接口,開發(fā)成本存在先天劣勢,生態(tài)培育極為艱難。
華為遇到的問題說明:自主產(chǎn)業(yè)鏈是一個整體,不存在軟硬件分開走路能走通的情況。同時,美國不可能只制裁一個企業(yè)的銷售端而不制裁生產(chǎn)端,因此單獨一個企業(yè)不可能完全應對美國的制裁。2020年9月時任榮耀董事長余承東曾直言“因為沒有中國芯片制造業(yè)能支持,面臨著沒有芯片可用的問題”。
整個事件最大的教訓是:不要對美國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總想著美國的制裁會留口氣,或者只限制最先進的N代產(chǎn)品或N-1代。華為的“備用方案”之所以作用有限,低估了制裁的力度和決心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白宮的“華為之籠”(圖片來源:開源中國)
根據(jù)《人民日報》的報道,近期,華為芯片設計EDA工具團隊聯(lián)合國內EDA企業(yè),共同打造了14nm以上工藝所需EDA工具,基本實現(xiàn)了14nm以上EDA工具國產(chǎn)化,2023年將完成對其全面驗證。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介紹稱:“EDA本身極其復雜,對于實現(xiàn)芯片自主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實現(xiàn)了EDA工具自主化,就能夠基本達成半導體自主化的先決條件”。
然而華為2018年才布局EDA工具,直接導致制裁后缺乏EDA工具,獨立設計芯片的能力受到限制。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阿里版ChatGPT現(xiàn)身“天貓精靈”,這家制造商一字漲停
2023-04-06 13:48 觀網(wǎng)財經(jīng)-互聯(lián)網(wǎng) -
中國殯葬第一村:500多家店關了三分之一
2023-04-05 19:34 產(chǎn)業(yè)萬象 -
易會滿主席會見香港金融監(jiān)管局總裁余偉文
2023-04-04 19:15 觀網(wǎng)財經(jīng)-金融 -
人在深圳從連云港出發(fā)?飛豬“機票盲盒”活動翻車
2023-04-04 18:43 觀網(wǎng)財經(jīng)-互聯(lián)網(wǎng) -
中國民航局:上周國際客運通航國家已恢復至疫情前約80%
2023-04-04 17:37 觀網(wǎng)財經(jīng)-宏觀 -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xié)會對工商銀行啟動自律調查
2023-04-04 17:07 觀網(wǎng)財經(jīng)-金融 -
美光被審查背后,中國存儲市場要變天了?
2023-04-04 17:01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上海:鼓勵跨境貨物貿(mào)易優(yōu)先使用人民幣結算
2023-04-04 11:06 人民幣國際化 -
假期將至,部分熱門景區(qū)周邊“供不應求”
2023-04-04 08:27 -
安踏終止跟張繼科合作,這些品牌也叫停了!
2023-04-03 17:48 觀網(wǎng)財經(jīng)-消費 -
?烏克蘭股市單日大漲47%?真相竟是……
2023-04-03 17:25 -
?除了馬保國,沒有人相信B站UP主賺錢了
2023-04-03 17:09 -
因劃扣恒大等預售資金被湖南省“拉黑”后,渤海銀行再回應
2023-04-03 11:16 金融圈 -
從豐田風波到TikTok聽證: 美國要挾外企的資本衰減幾何?
2023-04-03 08:53 -
長三角一體化試驗,對建設全國統(tǒng)一大市場意味著什么?
2023-04-02 08:42 這就是中國 -
“世界正走向貨幣多極化”
2023-04-01 21:25 美國經(jīng)濟 -
萬家中國茶企,為何做不過一個立頓?
2023-04-01 11:13 博鰲論壇 -
繞開美元用本幣結算,有啥好處?
2023-04-01 09:14 博鰲論壇 -
該撤職的撤職!為營商環(huán)境,省委書記密集表態(tài)
2023-04-01 08:28 -
“我們不一定能成功,但我們向死而生,怎么能不成仁?”
2023-04-01 08:28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相關推薦 -
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評論 0“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評論 25“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36“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215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74最新聞 Hot
-
解放日?“對于市場而言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長和“賣港”不得人心
-
魯比奧警告歐盟:不要將美國排除在外
-
又攤上事了,這回還有華爾茲
-
“世界變了”,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
德外長插一腳:美烏能不能簽,先得給歐盟“掌掌眼”
-
候任美軍參聯(lián)會主席炒作:若與中國打持久戰(zhàn),我們還有很多不足
-
知名華裔教授失聯(lián)兩周?“異常而危險的信號”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wǎng)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