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力混改尚無定論 誰來接盤格力電器?
關鍵字:李錦認為,之所以認為格力混改是個標桿,是因為這是聯通混改一年多以來的又一個沖擊波,下一步國企改革怎么做,尤其是試點出臺的時間和高層的態(tài)度,大家都在分析、揣測,所以格力股權轉讓的消息出來以后即刻成為焦點,都期待從它的走勢分析下一步的方向。此外,格力所在地珠海是經濟特區(qū),改革開放的前沿,也天然具有成為標桿的基因。
“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了這么多年,其實本身面臨著一個困境?!北本┐髮W光華高層管理教育中心執(zhí)行主任羅煒向《中國新聞周刊》進一步解釋,從國資委的角度講,運營較好的國有企業(yè),退出的意愿普遍偏低,而對于那些運營效率偏低的國有企業(yè),非國有資本或者其他的企業(yè)參與的積極性卻又偏低。
因此,從事后來看,真正混改能夠推進并完成的,一定會陷入到一種狀況,即標的物不會是最好的,也不會是最差的。對于民企而言,真正愿意參與的,第一類就是所謂受限制的行業(yè),原來民企沒法做,通過混改可以參與進來。但從聯通的混改可以發(fā)現,這種受限行業(yè)的混改,民企只能是參與,只能做一個被動的投資者,想從公司治理層面,或從其他戰(zhàn)略意圖影響被混改的企業(yè),其實很難。
第二類就是涉及不受限制的行業(yè),但是運營效率又不是那么低的國企,民企加入進來后,可以通過民企的管理理念、管理效率等方面對國企進行改造和整合,從而實現協(xié)同性發(fā)展,但實際上,民企想要完全從并購的角度改變國企也是很難的,因為國企和民企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
“而格力完全不同,它所處的行業(yè)是一個完全競爭的行業(yè),國有資本從這里面逐步退出,是符合國家戰(zhàn)略的大趨勢和定位的?!绷_煒表示,格力是一個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不僅是從營收,更重要的從管理效率來講,都是相當好的。“這樣的國有企業(yè)愿意拿出來,讓非國有資本參與混改,其意義是很不一樣的。”
誰來接盤?
盡管格力電器是一個優(yōu)質標的,但最終花落誰家還沒有定論。目前,業(yè)內對于接盤方的猜測有三種,一是民企接盤,二是國企或更高一層國資委接盤,三是管理層收購(MBO)。
格力的股權轉讓,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年的萬科,同樣是優(yōu)秀的管理層團隊,第一大股東同樣是國企,同樣股權分散,也同樣經歷了野蠻人敲門。最終,萬科引入了深圳國資委下屬的深圳地鐵,才讓萬科股權之爭平穩(wěn)落地。
格力是否會走萬科的老路?對此,多位受訪者皆認為不太可能,“否則就是一種倒退”。
多年來,珠海國資委作為格力電器的大股東,對格力有著較強的干預和控制,而格力電器在國企的體制下,公司的經營效率也受到限制。事實上,作為一家國資控股上市公司,格力電器經?!懊擁\”,不完全按珠海國資委的意志行走。
因此,以董明珠為核心的管理層,是否會啟動MBO,乘機拿下格力的所有權,成為大家關注的一個可能。在羅煒看來,“這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但不光是幾個高管,而是利用員工持股平臺加上管理層的力量,共同來完成這場收購,介于管理層收購和華為模式之間的一種形式?!?
實際上,早在2016年,董明珠為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曾發(fā)起過員工持股計劃,參加對象為對公司整體業(yè)績和中長期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骨干、員工,參加對象的總人數不超過4698人,其中包含董明珠等6名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以及核心骨干及員工。
但最終,這一作價130億元的收購案因遭股東大會,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反對而宣告失敗,董明珠甚至在股東大會當場發(fā)飆,后來不惜以個人名義投資,以17.46%的持股位列第二大股東,接著更是發(fā)起“一言堂”,力推格力電器與珠海銀隆的關聯交易。
兩年過去了,這場投資似乎并沒有帶來預料中的效益,反而讓董明珠面臨巨大的壓力。但在清華大學全球產業(yè)研究院副院長朱恒源看來,投資人愿賭服輸,使得市場機制得以形成,經過長期的博弈,最終篩選出有企業(yè)家精神、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成了資源配置的決定者。這在民企中可以做到,但對于負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的國企而言,一場失敗的投資,很容易就背負上“讓國有資產流失”的罪名。因此,國有企業(yè)股份能不能在市場中進行公平交易,是這一輪國企改革的一大看點。
朱恒源認為,在一個公平的市場機制下,企業(yè)家可以對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同時那些投資于他的人,對投資他的行為負責,因此,珠海銀隆的投資,可能會讓董明珠損失一些資金和所謂的信任。但朱恒源認為這些都不會是啟動MBO的障礙,“啟動MBO,她不需要一呼百應,只要是有共同目標的‘幾人應’,甚至‘一人應’就行,這對她而言,不難辦到。”
朱恒源曾經在一次論壇上與董明珠有過接觸,董明珠對格力電器的毫不掩飾的感情令他欣賞,“一提到格力,就像說自己的孩子一樣?!币舱驗槿绱耍诟黝惙治鲋?,管理層收購的可能性非常大。
有券商做過分析,格力電器管理層和第二大股東京海擔保是一致行動人,京海擔保的主要股東是格力的核心經銷商,持有格力電器8.91%的股權,再加上董明珠所持格力電器0.74%的股權,兩者共持有格力電器股權9.65%。由于格力電器的股權結構比較分散,所以,以董明珠為首的管理層只需再收購格力電器7%~8%的股權,就可以掌握格力電器董事會的主導權。
“對于格力電器這樣的優(yōu)質標的,資金層面不是大問題,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珠海國資委是否能夠認可并接受管理層收購?!绷_煒說。而截至發(fā)稿,珠海國資委依然沒有對此公開表態(tài)。
除了管理層收購,朱恒源認為引入一個能夠駕馭復雜局面,有產業(yè)升級的相關經驗和資源的投資人,也能夠幫助公司繼續(xù)往前。
隨著國家對房地產的限制,家電行業(yè)也進入飽和,格力電器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向多元化發(fā)展轉型,對此,董明珠已經開始布局,在獲得連任后,喊出在2023年沖刺6000億元營收的口號,并規(guī)劃了格力電器多元化藍圖,將來要形成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四大板塊。
在羅煒看來,格力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除了家電行業(yè)之外,在其他的領域有沒有足夠的儲備?包括管理能力層面的儲備、技術層面的儲備、人力資本的儲備等。
而更大的不確定性在于,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董明珠是否會繼續(xù)發(fā)揮“一言堂”風格,出現更多的“銀隆事件”?這也是朱恒源強調發(fā)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時不能忽略股權市場的原因,“一個好的投資人,既要讓管理層有激勵,也要有制約,這種制約不是干預經營決策,而是制約可能發(fā)生的風險?!?
也正因為如此,朱恒源認為并不需要擔心股權分散和“野蠻人敲門”,所有的股權投資都是基于對未來的判斷,“只要你能給股東帶來穩(wěn)定的收益,作為財務投資者,沒有必要去干預管理層的決策,更沒有必要換掉管理層?!?span style="display:none;" id="__kindeditor_bookmark_end_59__">
- 原標題:?格力待嫁
- 責任編輯:李嘉
- 最后更新: 2019-04-28 14:22:49
-
-
快消品B2B:重新結構傳統(tǒng)零售生意
2019-04-28 10:57 商業(yè) -
微眾、網商們的四年進退:從顛覆者到補充者
2019-04-28 10:28 互聯網金融 -
3M公司Q1業(yè)績不及預期,宣布將裁員2000人
2019-04-27 23:06 -
兩大運營商相繼發(fā)聲:對涉嫌營銷擾民的電話號碼依法處置
2019-04-27 20:41 -
任天堂面臨5G時代新挑戰(zhàn),軟硬件盈利模式或崩潰
2019-04-27 17:20 日本產經 -
百度回應前員工跳槽競爭對手被抓:案件偵辦中
2019-04-27 15:16 -
如何順利度過4G/5G的換擋期,運營商還在迷茫中
2019-04-27 09:15 -
“三次創(chuàng)業(yè)”從印度開始:攜程將成MakeMyTrip最大股東
2019-04-26 21:21 -
中國品牌統(tǒng)治印度智能手機市場 市占率達三分之二
2019-04-26 19:49 -
應三星要求,知名拆解機構撤回Galaxy Fold拆解報告
2019-04-26 17:18 -
LG生活健康宣布收購雅芳北美業(yè)務
2019-04-26 16:16 -
百度起訴今日頭條后,抖音起訴百度,都是索賠9000萬
2019-04-26 15:49 商業(yè) -
馬來總理馬哈蒂爾訪問商湯科技 現場體驗自動駕駛技術
2019-04-26 15:41 -
比亞迪收年報問詢函:說明是否存在收取金融服務費情況
2019-04-26 15:02 -
智利總統(tǒng)皮涅拉探訪滴滴,與程維體驗無人車
2019-04-26 13:47 -
星巴克Q2財報:總營收低于預期 亞太地區(qū)增長9%
2019-04-26 12:01 上市公司 -
又來!拼多多、淘寶被美國列為惡名市場
2019-04-26 11:08 商業(yè) -
Facebook2019年Q1財報:預留30億美金交罰款,底氣十足還是虛張聲勢?
2019-04-26 11:00 大公司 -
美團打車曲線擴張,可同時呼叫首汽曹操神州
2019-04-26 10:02 商業(yè)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斯塔默這么努力地討好特朗普,但沒回報”
-
特朗普最新對朝表態(tài)
-
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
“一些政府打電話來問:中國已深耕十年,我們咋追?”
-
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場視頻來了
-
龍應臺:賴清德錯了,留給臺灣的時間不多了
-
她又來:美歐相爭,中國得利
-
“說好的補貼不作數了,美商務部長還讓學學臺積電…”
-
美國學者開始“流亡”
-
美媒質疑:這事真怪得著中國么?
-
“中國走在這場國際救援最前線,美國呢?”
-
“‘AI末日論’是美國的誤導,我們的命運要自己把握”
-
特朗普:4月2日將是“解放日”
-
馬斯克5月底離任?特朗普:我會挽留他
-
“馮德萊恩罵我半小時,說我是白癡,就因為…”
-
“再不打錢,歐洲在這個領域也會輸給中國”
-